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熊金河

作品数:27 被引量:60H指数:5
供职机构:遂宁市中心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5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5篇细胞
  • 10篇外周
  • 10篇外周血
  • 10篇狼疮
  • 9篇关节炎
  • 7篇核细胞
  • 7篇红斑
  • 7篇红斑狼疮
  • 7篇风湿
  • 6篇外周血单个核
  • 6篇系统性红斑
  • 6篇系统性红斑狼...
  • 6篇系统性红斑狼...
  • 6篇类风湿
  • 6篇红斑狼疮患者
  • 5篇单个核细胞
  • 5篇外周血单个核...
  • 5篇类风湿关节炎
  • 4篇增殖
  • 4篇抗原

机构

  • 16篇遂宁市中心医...
  • 9篇华中科技大学
  • 2篇遂宁市人民医...
  • 1篇成都中医药大...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新乡医学院第...
  • 1篇湖北省军区
  • 1篇广安市人民医...
  • 1篇广安市广安区...

作者

  • 26篇熊金河
  • 8篇胡绍先
  • 6篇毛静
  • 6篇吴记平
  • 5篇何芳
  • 5篇江丹
  • 4篇孔芳
  • 4篇尚华
  • 3篇雷小妹
  • 2篇韩芳
  • 2篇萧文泽
  • 2篇柯丹
  • 2篇张海英
  • 2篇何培根
  • 1篇肖文泽
  • 1篇徐卿
  • 1篇杨柳
  • 1篇陶德定
  • 1篇李小兰
  • 1篇刘小军

传媒

  • 3篇华西医学
  • 3篇郑州大学学报...
  • 2篇临床内科杂志
  • 2篇基层医学论坛
  • 1篇河北医学
  • 1篇内科急危重症...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中华物理医学...
  • 1篇四川医学
  • 1篇重庆医学
  • 1篇海南医学
  • 1篇中华风湿病学...
  • 1篇中国药业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疑难病杂志
  • 1篇西部医学
  • 1篇医学分子生物...
  • 1篇中国临床研究
  • 1篇湖北科技学院...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0
  • 4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0
  • 2篇2009
  • 2篇2008
  • 7篇2007
2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白芍总苷联合甲氨喋呤柳氮磺吡啶治疗强直性脊柱炎临床观察被引量:11
2009年
目的:观察白芍总苷(TGP)联合甲氨喋呤(MTX)和柳氮磺吡啶(SASP)治疗强直性脊柱炎(AS)疗效和安全性。方法:58例符合强直性脊柱炎标准的患者随机纳入2组:治疗组:29例,口服白芍总苷+甲氨喋呤+柳氮磺吡啶;对照组:29例,口服甲氨喋呤+柳氮磺吡啶,两组疗程均为3月。结果:经3月治疗,两组间Schober实验、胸廓扩张度、晨僵持续时间、血沉(ESR)及C反应蛋白(CRP)等5项指标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1),但治疗组上述指标改善值优于对照组,差异分别有显著意义(P<0.05)或极显著意义(P<0.01);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白芍总苷联合甲氨喋呤和柳氮磺吡啶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安全有效方法。
熊金河唐雪梅
关键词:白芍总苷甲氨喋呤柳氮磺吡啶强直性脊柱炎
以股骨头缺血坏死为首发症状的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1例并文献复习
2013年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是由多种原因引起股骨头血液供应破坏或骨细胞变性,进而导致骨的活力成分死亡引起的病理过程。目前认为本病可能与创伤、激素应用、过度饮酒、遗传因素等有关,亦可见于血液疾病^[1],
熊金河
关键词:股骨头缺血坏死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文献复习首发症状细胞变性血液供应
血清二肽基肽酶Ⅳ在早期类风湿关节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 探讨血清二肽基肽酶Ⅳ(DPPⅣ)在早期类风湿关节炎(RA)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158例RA患者分为早期RA组(A组)71例和非早期RA组(B组)87例,依据病情不同(稳定期和活动期),将A组和B组患者分为稳定期亚组(A1组和B1组)和活动期亚组(A2组和B2组).同时纳入性别和年龄相匹配的其他风湿性疾病患者75例作为对照组(C组).检测所有患者血清DPPⅣ、类风湿因子(RF)和抗环瓜氨酸肽(CCP)抗体水平并进行比较.采用RA疾病活动性评分(DAS28)和关节超声评分评估RA的病情严重程度.结果 A、B、C组患者血清DPPⅣ水平及RF、抗CCP抗体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血清DPPⅣ水平高于B组和C组(P<0.05);RF阳性率和抗CCP抗体阳性率均低于B组(P<0.05),但与C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2组血清DPPⅣ水平和DAS28均高于A1组(P<0.05);B2组RF和DAS28均高于B1组(P<0.05);B1组血清DPPⅣ水平低于A1组,而抗CCP抗体水平、关节超声评分、滑膜厚度评分及关节积液评分均高于A1组(P<0.05);B2组血清DPPⅣ水平低于A2组,RF、抗CCP抗体水平、DAS28、关节超声评分、滑膜厚度评分及关节积液评分均高于A2组(P<0.05).血清DPPⅣ诊断早期RA患者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21,95% CI为0.754~0.861,切点值为11.5 ng/ml,敏感度(84% )和特异度(81% )均高于总体RA(77% 、75% )及活动期RA(70% 、72% ).Pearson线性相关分析结果显示,DAS28与活动期RA呈高度正相关(r=0.844,P<0.001),血清DPPⅣ水平与早期RA呈高度正相关(r=0.721,P<0.001).结论 检测血清DPPⅣ水平有助于早期RA的诊断.
何芳熊金河陈龙汪佳利
关键词:类风湿关节炎
不同关节炎患者外周血CD14^+CD16^+单核细胞亚群的变化及临床意义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检测不同关节炎患者和正常人群外周血中CD14^+CD16^+单核细胞亚群占比变化,分析其在不同关节炎发病中的意义。方法选取2016年11月至2018年10月期间遂宁市中心医院风湿免疫科门诊及住院类风湿关节炎患者40例、骨关节病患者40例以及健康人群40例,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间外周血中CD14^+CD16^+单核细胞亚群所占比例。结果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外周血CD14^+CD16^+单核细胞亚群占比为28.13±6.16,明显高于骨关节病患者的24.20±7.16以及健康对照组的24.10±1.0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骨关节病患者CD14^+CD16^+单核细胞亚群表达水平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类风湿关节炎患者CD14^+CD16^+单核细胞亚群占比与疾病活动评分(DAS28-ESR)有明显相关性(r=0.759,P<0.001),但与患者年龄(r=0.169,P=0.288)及病程无明显相关(r=-0.168,P=0.297)。结论CD14^+CD16^+单核细胞亚群参与自身免疫性关节炎发病,并维持疾病活动性,但不参与非免疫性关节炎发病。
熊金河蒋琴何芳江丹吴霞陈龙
关键词:单核细胞骨关节病
非布司他联合非诺贝特治疗难治性痛风临床观察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观察非布司他联合非诺贝特治疗难治性痛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42例难治性痛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非布司他联合非诺贝特治疗,对照组只给予非布司他治疗,2组均同时接受饮食指导和碱化尿液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血尿酸水平以及不良反应。结果经3个月治疗,2组患者血尿酸水平较治疗前均有显著下降(P<0.01);治疗后2组间血尿酸水平差异有显著性(P<0.01);治疗组血尿酸水平达标率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1);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非布司他联合非诺贝特治疗难治性痛风降尿酸效果优于单独使用非布司他,副作用无明显增加,值得推广。
熊金河吴霞江丹
关键词:非布司他非诺贝特安全性
增殖诱导配体mRNA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表达
2007年
目的检测增殖诱导配体(APRIL)mRNA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的表达水平,探讨APRIL在SLE发病中的意义。方法采用半定量RT-PCR法检测36例SLE患者及17例正常人PBMC的APRIL mRNA表达,并与SLE疾病活动指数(SLEDAI)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SLE患者活动期组和非活动期组APRIL mRNA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或P<0.01),活动期组较非活动期组增高更明显(P<0.01);SLE患者APRIL mRNA表达水平与SLEDAI评分呈正相关(r=0.6725,P<0.01)。结论SLE患者APRIL mRNA表达水平的增高,可能在SLE的发病机制中具有重要作用。
胡绍先熊金河毛静吴记平肖文泽孔芳柯丹韩芳
关键词:红斑狼疮增殖诱导配体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程序性死亡配体-1表达的初步研究
2007年
目的检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的表达水平,探讨其在系统性红斑狼疮发病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和正常人PBMC,采用半定量RT-PCR检测PBMC的PD-L1mRNA表达。结果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活动期组和稳定期组的PD-L1mRNA表达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增高,差异有显著性(P均<0.05);但PD-L1mRNA表达在系统性红斑狼疮活动期组与稳定期组之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D-L1mRNA表达水平增加,程序性死亡配体-1可能在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发病机制中有一定的作用。
胡绍先陈新国熊金河毛静吴记平何培根雷小妹韩芳王晓璐
关键词:系统性红斑狼疮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程序性死亡配体-1
狼疮肾炎患者血清lncRNA TUG1、miR-144的表达及其意义
2023年
目的分析血清长链非编码核糖核酸牛磺酸上调基因1(lncRNA TUG1)、微小核糖核酸-144(miR-144)表达与狼疮肾炎(LN)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6月遂宁市中心医院风湿免疫科收治的LN患者104例为LN组,根据随访期间是否发生终末期肾病(ESRD)分为预后不良亚组36例和预后良好亚组68例,另选取同期体检健康者40例为健康对照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试剂盒检测血清lncRNA TUG1、miR-144表达。经TargetScan网站预测lncRNA TUG1与miR-144的结合位点,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LN患者血清lncRNA TUG1与miR-144表达的相关性。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LN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lncRNA TUG1、miR-144表达对LN患者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LN组血清lncRNA TUG1表达降低,miR-144表达升高(t/P=15.885/<0.001、15.808/<0.001)。经TargetScan网站预测,lncRNA TUG1与miR-144存在结合位点;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LN患者血清lncRNA TUG1与miR-144表达呈负相关(r=-0.797,P<0.001)。随访2年,104例LN患者ESRD发生率为34.62%(36/10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慢性肾脏病分期4期和miR-144升高为LN患者肾脏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OR(95%CI)=1.197(1.062~1.349)、1.108(1.047~1.172)],诱导治疗后完全缓解和估算肾小球滤过率、lncRNA TUG1升高为独立保护因素[OR(95%CI)=0.305(0.101~0.923)、0.979(0.960~0.998)、0.841(0.750~0.943)];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lncRNA TUG1、miR-144表达及二项联合预测LN患者肾脏预后不良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72、0.773、0.911,二者联合预测的AUC最大(Z/P=3.239/0.001、3.247/0.001)。结论LN患者血清lncRNA TUG1低表达和miR-144高表达与肾脏预后不良有关,二者联合预测LN肾脏预后不良价值较高。
江丹熊金河尚华汪佳利何芳
关键词:狼疮肾炎疾病活动度
综合治疗恶性类风湿性关节炎21例疗效观察
2012年
类风湿性关节炎合并血管炎又称为恶性类风湿性关节炎,多见于病程10年以上、血清学阳性以及有类风湿结节的患者,病情严重,治疗困难,预后不良。我科近3年收治21例恶性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采用综合治疗,效果满意,现总结如下。
熊金河张海英
关键词:性类风湿性关节炎疗效观察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类风湿结节预后不良
B细胞成熟抗原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表达
2010年
目的检测B细胞成熟抗原(BCMA)mRNA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的表达水平,探讨BCMA在SLE发病中的意义。方法纳入2006年1-11月收治的36例SLE患者,同期17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半定量RT-PCR法检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BCMA mRNA的表达,并与SLE疾病活动指数(SLEDAI)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SLE患者组BCMA mRNA表达水平(0.598±0.230)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0.411±0.309)(P<0.05)。SLE患者BCMA mRNA表达水平与SLEDAI评分无相关性(P=0.590)。结论 SLE患者BCMA mRNA表达水平的增高,可能在SLE的发病机制中具有一定的作用。
熊金河胡绍先
关键词:系统性红斑狼疮B细胞成熟抗原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