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永久性
  • 2篇造口
  • 2篇结肠
  • 2篇结肠造口
  • 2篇肠造口
  • 1篇新上岗护士
  • 1篇修复术
  • 1篇医护
  • 1篇医护人员
  • 1篇影响因素
  • 1篇永久性结肠造...
  • 1篇造口病人
  • 1篇造口治疗
  • 1篇直肠
  • 1篇直肠肿瘤
  • 1篇三基培训
  • 1篇社会
  • 1篇社会参与
  • 1篇社会支持
  • 1篇生活质量

机构

  • 5篇保定市第一中...
  • 1篇河北大学

作者

  • 5篇牛俊
  • 3篇臧永丽
  • 3篇刘丽君
  • 1篇尹桂荣
  • 1篇郑红
  • 1篇周金娜
  • 1篇王青芬
  • 1篇魏贞
  • 1篇刘素芬

传媒

  • 2篇护理学杂志
  • 1篇护理研究(上...
  • 1篇护理研究(下...
  • 1篇中华现代护理...

年份

  • 3篇2010
  • 1篇2008
  • 1篇2007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唇大部缺损患儿行皮管转移修复术的围术期护理
2007年
对5例唇大部缺损患儿行皮管转移术。结果5例术后口唇外形改善,感觉功能逐渐恢复正常;其中1例患儿在皮管转移期间因睡眠时体位不当,使皮管过度牵拉,出现皮管部分撕脱,经及时处理,皮管功能逐渐恢复正常。提出术前做好心理护理和口腔护理,完善实验室检查,术后做好皮管监测,预防并及时处理并发症,是保证皮管转移修复唇缺损术成功的重要措施。
刘焕巧牛俊臧永丽
关键词:儿童唇缺损围术期护理
永久性结肠造口病人社会参与状况及影响因素调查被引量:7
2008年
[目的]描述永久性结肠造口病人社会参与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促进病人的社会参与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社会功能缺陷量表对110例直肠癌Miles术后行永久性结肠造口病人的社会参与状况及其影响因素进行评定,探讨影响社会参与的因素。[结果]结肠造口病人在社会参与的工作情况、夫妻关系、自理状况、家庭外的社会活动、对外界的兴趣和关心、责任心及对将来的计划性方面达到正常的比例低于半数,影响社会参与的因素为年龄、经济状况、术后时间、对社会支持的利用度及疾病应对方式。[结论]永久性结肠造口病人的社会参与状况有待进一步提高;护理工作者应根据病人的实际情况给予有针对性的指导,以改善结肠造口病人社会参与状况。
周金娜刘焕巧刘丽君牛俊张崇菊
关键词:结肠造口社会参与社会支持影响因素
保定市医护人员对肠造口定位认知状况的调查被引量:14
2010年
尹桂荣刘焕巧牛俊魏贞王青芬刘素芬
关键词:结直肠肿瘤医护人员永久性结肠造口生活质量造口治疗
新上岗护士三基培训中加强共情能力的培养被引量:10
2010年
目的 探讨在新上岗护士的三基培训中加强共情能力培养的必要性.方法 对2008年56名新上岗护士在三基培训的同时,进行一对一的共情能力的培养,并进行阶段性考核与评价.结果 经过为期1年的综合培训,新上岗护士的三基培训合格率、共情能力明显提高,与培训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对新上岗的年轻护士,应在三基培训的同时加大其共情能力的培养,以尽快成长,尽快适应现代护理工作的需要.
刘焕巧臧永丽刘丽君牛俊
关键词:三基培训新上岗护士共情能力
两用式胃管固定装置的研制与应用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研制两用式胃管固定装置,并探讨其使用效果。方法将132例留置胃管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6例,两组均按照常规置入胃管,对照组用胶布固定,观察组采用自行研制的两用式胃管固定装置固定胃管。结果两组胃管置入时间及胃管脱出率、局部皮肤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两用式胃管固定装置使用简便安全,固定牢固,适用于医院、社区及家庭长期留置胃管的患者。
刘焕巧郑红牛俊刘丽君臧永丽
关键词:胃管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