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亚

作品数:9 被引量:71H指数:4
供职机构:南京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江苏省海洋生物学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理学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篇环境科学与工...
  • 3篇理学
  • 1篇生物学
  • 1篇冶金工程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4篇盐藻
  • 4篇砷酸
  • 3篇砷酸盐
  • 3篇砷形态
  • 3篇光谱
  • 3篇光谱法
  • 3篇
  • 2篇原子
  • 2篇紫菜
  • 2篇共生细菌
  • 2篇光谱法检测
  • 2篇法检
  • 2篇
  • 1篇带菌
  • 1篇氮磷
  • 1篇氮磷浓度
  • 1篇蛋白
  • 1篇蛋白核小球藻
  • 1篇蛋白质
  • 1篇蛋白质组

机构

  • 9篇南京农业大学

作者

  • 9篇王亚
  • 8篇葛滢
  • 7篇张春华
  • 3篇王淑
  • 3篇许平平
  • 3篇刘聪
  • 1篇林巧云
  • 1篇唐皓

传媒

  • 2篇环境科学
  • 2篇农业环境科学...
  • 1篇分析科学学报
  • 1篇分析试验室
  • 1篇广东微量元素...

年份

  • 3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高效液相色谱-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检测紫菜中的砷形态被引量:36
2013年
测定了4种中国紫菜样品的总砷含量并且分析了紫菜中的砷形态。紫菜经电热消解、ICP-AES测定,总砷含量为14.0~42.1 mg/kg。以高效液相色谱-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HPLC-(UV)-HG-AFS)测定紫菜中的5种砷形态。紫菜样品都检测出了DMA(0.196~0.668 mg/kg),但没有检测出As(III),As(V),MMA和AsB,紫菜砷的形态主要是砷糖。
王亚张春华葛滢
关键词:紫菜砷形态
共生细菌对盐生小球藻富集和转化砷酸盐的影响被引量:8
2016年
藻菌共生体系在污水处理和环境修复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为探讨共生细菌对小球藻富集和转化砷酸盐[As(Ⅴ)]的影响,本研究采用批次培养实验,设置0~750μg·L^-1As(Ⅴ),暴露7 d后测定无菌和带菌的盐生小球藻(Chlorella salina)对砷的吸收、吸附和形态转化.小球藻的共生细菌经分离、培养与16S rRNA鉴定,确定为盐单胞菌(Halomonas sp.).该菌存在时,小球藻细胞对砷的吸附显著增加,但对砷的吸收显著降低,从而降低了As(Ⅴ)对小球藻的毒性效应.无菌和带菌小球藻胞内的砷形态均以As(Ⅴ)为主;前者As(Ⅲ)的比例为8.99%~11.52%,后者则检测到少量的一甲基砷(MMA)和二甲基砷(DMA)(0.02%~0.04%).盐单胞菌单独培养时,培养液中的砷以As(Ⅲ)为主要形态,As(Ⅴ)所占比例为7.59%~26.80%,表明该细菌具有较强的砷酸盐还原能力.不同浓度As(Ⅴ)暴露7 d后,带菌小球藻对溶液中砷的去除率为19.81%~41.08%,高于盐单胞菌(5.14%~14.62%)和无菌小球藻(14.98%~21.08%)的去除率.共生的盐单胞菌促进了盐生小球藻对砷的富集,表明藻菌共生可增强砷污染水体的生物修复效果.
许平平刘聪王亚郑燕恒张春华葛滢
关键词:小球藻共生细菌砷酸盐
带菌盐藻对不同形态砷的富集和转化研究被引量:16
2013年
自然环境中藻和菌多是共生的,藻菌共生体对污染环境修复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本研究通过16SrRNA序列分析方法从带菌盐藻中分离鉴定出1株芽胞杆菌(Bacillussolisalsi),并测定了不同浓度的亚砷酸盐[As(Ⅲ)]和砷酸盐[(As(Ⅴ)]胁迫13d后,带菌盐藻对砷的吸收、吸附、转化情况以及培养液中的砷含量及其形态.结果表明,无菌盐藻对砷的耐性较强,在250μmol·L-1和500μmol·L-1 As(Ⅲ)胁迫下,砷含量分别为3.78g·kg-1和4.56g·kg1-,但是培养液中的砷含量仅下降7.9%-8.3%,Bacillussolisalsi单独除砷的能力也不强(去除率为6.1%-19.9%).盐藻及其共生菌协同除砷的能力较强,25-100μmol·L。As(Ⅲ)处理下能吸收0.99-2.79g·kg-1的砷,25-500μmol·L-1As(Ⅴ)处理下能吸收1.22-3.46g·kg-1的砷.25-100μmol·L-1As(Ⅲ)和As(V)胁迫下砷去除率均在54.3%以上.带菌盐藻可以通过As(Ⅲ)氧化、As(Ⅴ)还原、As(Ⅲ)甲墓化和排出胞外等涂释隆低砷的毒害.
王亚张春华王淑申连玉葛滢
关键词:盐藻芽胞杆菌砷形态
砷酸盐胁迫下盐藻的定量蛋白质组学研究
砷污染的来源包括自然过程和人类活动,对水体、土壤的污染以及通过食物链对人体健康的威胁已成为全球倍受关注的环境问题之一.
葛滢王亚郑燕恒张春华
不同磷浓度对钝顶螺旋藻吸附、吸收和转化砷酸盐的影响被引量:4
2015年
采用室内培养实验,首先用0~300μg·L-1砷酸盐[As(Ⅴ)]处理钝顶螺旋藻(Spirulina platensis),分析了螺旋藻对As(Ⅴ)的吸附和吸收特性,并在300μg·L-1 As(Ⅴ)处理下,研究了不同磷浓度(P正、1/10 P正、1/25 P正、1/50 P正)对螺旋藻吸附、吸收和转化As(Ⅴ)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本研究As(Ⅴ)处理范围内,螺旋藻的干重与对照没有显著差异。随着As(Ⅴ)浓度的升高,藻体富集的总砷含量增加,当As(Ⅴ)处理浓度为150~300μg·L-1时砷富集量为1.006~1.569 mg·kg-1,超过了国家保健(功能)食品的砷污染限量1.0 mg·kg-1(GB 16740—1997)。随着培养基中磷浓度的降低,螺旋藻体内吸收的砷含量呈现增多趋势。在正常磷(P正)和1/10 P正条件下,螺旋藻体内的砷均为As(Ⅴ);当磷浓度降低至1/25 P正时,藻细胞中的砷有3.28%为As(Ⅲ);当磷浓度降低为1/50 P正时,螺旋藻吸收的砷增加至1.457 mg·kg-1,其中有9.24%和37.35%分别转化为As(Ⅲ)和二甲基砷(DMA),表明降低培养基中磷浓度促进了螺旋藻体对As(Ⅴ)的吸收、还原和甲基化,但藻细胞中砷的主要形态仍为As(Ⅴ)。在正常磷浓度培养下,藻体富集的砷以藻细胞表面吸附为主,通过磷酸盐缓冲液脱附可去除95%以上螺旋藻富集的砷。
王淑许平平刘聪王亚张春华葛滢
关键词:螺旋藻
共生细菌影响盐藻对砷酸盐的吸收和转化
研究了不同磷水平下该共生细菌对盐藻代谢砷酸盐的影响。1.12mgL-1P处理下整个培养周期内,带菌盐藻对砷的吸收均显著高于无菌盐藻。0.112mg L-1P处理条件下带菌盐藻对As的还原和As的外排均显著性增加。此外,还...
王亚郑燕恒刘聪许平平张春华葛滢
关键词:微藻砷酸盐共生细菌
不同氮磷浓度对蛋白核小球藻砷富集和转化的影响被引量:1
2016年
氮(N)、磷(P)是影响蛋白核小球藻生长的重要因素,通过改变培养液中N、P的浓度,可能实现对蛋白核小球藻富集砷(As)进行调控。为探讨N、P浓度对这种微藻吸收As的影响是否与其生长变化有关,采用室内培养实验,首先研究不同N、P浓度对蛋白核小球藻生长的影响;进而选择不影响小球藻生长的N(247、24.7 mg·L-1)、P(6、0.6 mg·L-1)浓度组合,设置0.8、8 mg·L-1的亚砷酸盐(As3+)和砷酸盐(As5+)处理3 d,研究N、P浓度对小球藻As富集和转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当P浓度为6 mg·L-1时,N浓度降低到24.7 mg·L-1不会影响小球藻对As3+和As5+的富集及其胞内As形态的转化;而当N浓度为247 mg·L-1时,P浓度降低到0.6 mg·L-1则会显著增加小球藻对As3+和As5+的吸收和富集,藻细胞内As5+还原、甲基化和外排也显著增强。因此,在不影响小球藻细胞生长的条件下,P对其As富集和转化过程的影响比N更为显著。
刘聪许平平王亚郑燕恒林巧云唐皓张春华葛滢
关键词:蛋白核小球藻
不同紫菜产品中12种元素含量的比较研究被引量:4
2012年
应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检测了8个紫菜产品中的As、Ca、Cd、Cu、Fe、K、Mg、Mn、Na、P、Pb、Zn含量。结果表明,紫菜中12种元素质量分数范围为Ca 1 848~10 365、Mg 3 352~5 140、Na 3 772~9 610、K 16 935~30 418、P 5 097~8 692、Fe 200~1 192、Mn 30.9~49.8、Cu 8.8~23.8、Zn 24.7~115.6、As 16.2~42.4、Cd 1.28~4.03、Pb0.10~3.81 mg·kg^(-1)。供试紫菜产品中含有大量对人体有益的矿质元素,但部分紫菜产品中As、Pb、Cd含量超过国家标准值。在此基础上计算了条斑紫菜和坛紫菜产品的每日最大食用量范围分别是33~54和31~36 g/d。
王亚张春华葛滢
关键词:紫菜
高效液相色谱/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检测微藻中的砷形态被引量:12
2014年
建立了盐藻和螺旋藻中砷形态的高效液相色谱/氢化物发生一原子荧光光谱(HPLC/HG—AFS)分析方法。优化了微藻中砷形态的提取方法、流动相浓度及PH、KBH1浓度、载流浓度、AFS参数。优化后砷形态的提取效率范围为97.3%~99.1%,在优化后的实验条件下,As(Ⅲ)、二甲基砷酸(DMA)、一甲基砷酸(MMA)和As(V)的线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9999、0.9996、0.9997和o.9994,检出限分别为0.19、0.40、0.34、0.52μg/L,盐藻的砷加标回收率为91.5%~100.8%,螺旋藻的砷加标回收率为95.6%~104.59/6。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检测快速(10min),且测得微藻中的砷形态数据准确、可靠。
王亚张春华申连玉王淑葛滢
关键词:盐藻砷形态高效液相色谱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