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亚秋

作品数:5 被引量:4H指数:1
供职机构:唐山市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卫生厅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淋巴
  • 3篇淋巴瘤
  • 2篇细胞
  • 2篇淋巴瘤患者
  • 2篇免疫
  • 2篇金淋巴瘤
  • 2篇霍奇金
  • 2篇霍奇金淋巴瘤
  • 2篇非霍奇金
  • 2篇非霍奇金淋巴...
  • 1篇性细胞
  • 1篇延伸护理
  • 1篇抑制性
  • 1篇远期
  • 1篇远期生存
  • 1篇受体
  • 1篇受体-1
  • 1篇肿瘤
  • 1篇肿瘤患者
  • 1篇细胞死亡

机构

  • 4篇唐山市人民医...

作者

  • 4篇王亚秋
  • 3篇肖建波
  • 3篇李天一
  • 2篇李海丽
  • 1篇岳海淑

传媒

  • 1篇临床内科杂志
  • 1篇国际免疫学杂...
  • 1篇中国急救复苏...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2
  • 1篇2021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延伸护理在肿瘤患者静脉治疗中的构建和实践
2022年
探讨肿瘤患者进行静脉治疗中开展延伸护理的构建和实践。方法 本次抽取我院收治的肿瘤静脉治疗的患者256例,根据入院分组,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经延伸护理后静脉治疗护理效果优于对照组。结论 对于肿瘤患者静脉治疗中实施延伸护理后能够提高临床治疗的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静脉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值得推广。
岳海淑王亚秋
关键词:延伸护理肿瘤静脉治疗
PD1及CARD11表达与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远期生存的关系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探讨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及半胱氨酸天门冬氨酰蛋白酶(cysteine aspartyl protease,Caspasee)募集域家族成员11(caspase recruitment domain family member 11,CARD11)表达与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远期生存的关系。方法选取2012年2月-2014年12月期间唐山市人民医院收治DLBCL患者80例作为本文研究对象,免疫组化法检测淋巴结病理组织PD1和CARD11,分析二者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模型,探讨PD1和CARD11与DLBCL患者远期生存的关系。结果80例DLBCL患者中CARD11阳性为52例,阳性率为65.00%;PD1阳性为44例,阳性率为55.00%;DLBCL患者五年生存率与年龄、Ann Arbor分期、临床疗效、结外累及数目、国际预后指数(IPI)评分、B症状、病理亚型、PD1表达和CARD11表达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Ann-Arbor分期(Ⅲ~Ⅳ)(OR=1.351,95%CI:1.081~1.690)、临床疗效(无效)(OR=1.972,95%CI:1.029~3.780)、年龄(>60岁)(OR=1.473,95%CI:1.182~1.834)、PD1阳性表达(OR=2.399,95%CI:1.892~3.041)和CARD11阳性表达(OR=2.010,95%CI:1.435~2.815)是DLB⁃CL患者5年生存率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PD1和CARD11均在DLBCL淋巴结病理组织中表达,且是远期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可作为DLBCL患者预后评估有效指标。
肖建波李海丽王亚秋史玉李天一
关键词:远期生存
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程序性死亡受体1的表达情况及临床意义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对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患者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免疫组化特征进行研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纳入84例NHL患者,按照WHO的NHL病理类型及恶性病变程度,将84例患者分为高侵袭性肿瘤组(32例)、侵袭性肿瘤组(30例)及惰性肿瘤组(22例)。根据病理检测结果将84例患者分为非特殊型间变大细胞淋巴瘤组(18例)、T细胞淋巴瘤组(21例)、血管免疫母细胞淋巴瘤组(17例)、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组(16例)及滤泡性淋巴瘤组(12例)。将所有患者病理组织切片的平均PD-1阳性表达细胞数作为临界值,将84例患者分为高PD-1阳性表达组(38组)和低PD-1阳性表达组(46组)。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患者外周血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CD4^(+)T细胞、CD8^(+)T细胞的表达水平,采用免疫组化检测患者病理组织中PD-L1、PD-L2的表达,按上述分组分别进行比较。结果高侵袭性肿瘤组PD-L1及PD-L2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侵袭性肿瘤组及惰性肿瘤组,侵袭性肿瘤组PD-L1及PD-L2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惰性肿瘤组(P<0.05)。T细胞淋巴瘤组、血管免疫母细胞淋巴瘤组、滤泡性淋巴瘤组患者外周血PD-L1水平均低于非特殊型间变大细胞淋巴瘤组(P<0.05)。高PD-1阳性表达组患者CD4^(+)T细胞和CD4^(+)/CD8^(+)T细胞比值明显低于低PD-1阳性表达组(P<0.001)。结论高侵袭性NHL患者PD-L1和PD-L2表达率较高,非特殊型间变大细胞淋巴瘤患者PD-L1表达水平较高,且高PD-1阳性表达患者的免疫功能指标更高,临床可据此对NHL患者合理使用PD-1阻断药。
肖建波史玉王亚秋李天一李海丽
关键词:非霍奇金淋巴瘤免疫组化
非霍奇金淋巴瘤PD-1抗体治疗患者免疫功能变化及不良反应预防研究
2024年
目的探讨程序性细胞死亡受体-1(programmed cell death-1,PD-1)抗体对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 lymphoma,NHL)患者免疫功能表达的影响,并分析不良反应的预防。方法选取2013年4月至2016年8月于河北省唐山市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NHL确诊患者共计100例,并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研究组接受PD-1抗体治疗,对照组患者依据病情给予NHL化疗治疗。免疫组化法检测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免疫检查点OX40、糖皮质激素诱导的肿瘤坏死因子受体(glucocorticoid-induced tumor necrosis factor receptor,GITR)、CD28、PD-1、血清T细胞免疫球蛋白黏液素3(T cell immnoglobulin and mucin 3,TIM-3)、淋巴细胞活化因子-3(lymphocyte activation gene-3,LAG-3)表达情况,并统计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前,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共刺激性免疫检查点OX40、GITR、CD28表达水平,共抑制性免疫检查点PD-1、TIM-3、LAG-3表达水平及美国东部肿瘤合作组(Eastern Cooperative Group,ECOG)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OX40、GITR、CD28、TIM-3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D-1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9.75±3.02)比(6.35±2.85),(7.48±1.62)比(5.37±1.56),(16.37±3.42)比(13.46±3.56),(15.48±3.45)比(13.24±3.83),(0.87±0.22)比(1.32±0.36),t=5.79、6.63、4.17、3.07、7.54,P值均<0.05],两组患者LAG-3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ECOG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61±1.46)分比(2.74±0.66)分,10.00%比26.00%,t=8.25、χ^(2)=4.34,P值均<0.05]。结论PD-1抗体治疗可有效提高NHL患者免疫共刺激分子的表达,同时抑制PD-1表达,下调患者免疫共抑制,以此改善NHL患者免疫系统状态。
史玉李天一王亚秋肖建波
关键词:非霍奇金淋巴瘤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