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仲华

作品数:29 被引量:107H指数:6
供职机构: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资助科研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6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8篇动脉
  • 8篇冠状
  • 8篇冠状动脉
  • 6篇血管
  • 5篇心病
  • 5篇心肌
  • 5篇冠脉
  • 5篇冠心病
  • 4篇介入
  • 3篇心电
  • 3篇血清
  • 3篇造影
  • 3篇综合征
  • 3篇介入治疗
  • 3篇急性冠脉
  • 3篇急性冠脉综合...
  • 3篇梗死
  • 3篇病变
  • 2篇蛋白
  • 2篇电图

机构

  • 26篇郴州市第一人...
  • 1篇广东省人民医...
  • 1篇武汉大学
  • 1篇南华大学
  • 1篇中山大学附属...
  • 1篇中南大学湘雅...
  • 1篇湘南学院附属...

作者

  • 26篇王仲华
  • 8篇方永祥
  • 7篇李名鹏
  • 5篇匡泽民
  • 5篇张晓红
  • 4篇毛先军
  • 4篇陈小亮
  • 3篇刘向儒
  • 2篇李韧
  • 2篇容志毅
  • 2篇郭满容
  • 2篇董能斌
  • 2篇周荣靓
  • 2篇张建新
  • 2篇彭彬
  • 2篇胡大军
  • 1篇倪爱华
  • 1篇李艳萍
  • 1篇谭小军
  • 1篇张小红

传媒

  • 3篇湘南学院学报...
  • 2篇心血管康复医...
  • 2篇实用心脑肺血...
  • 1篇吉林医学
  • 1篇中华心血管病...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临床心电学杂...
  • 1篇医药导报
  • 1篇数理医药学杂...
  • 1篇实用预防医学
  • 1篇中国医师杂志
  • 1篇南华大学学报...
  • 1篇中国心血管杂...
  • 1篇中国全科医学
  • 1篇中国社区医师
  • 1篇中国医药指南
  • 1篇社区医学杂志
  • 1篇中国医学工程
  • 1篇国际心血管病...
  • 1篇中国医药导报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3篇2020
  • 2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6
  • 2篇2013
  • 1篇2012
  • 3篇2011
  • 3篇2010
  • 2篇2009
  • 2篇2006
  • 1篇2003
2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重组人白细胞介素-2活化自然杀伤细胞对心肌梗死大鼠心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 验证心肌内注射重组人白细胞介素-2 (rhIL-2)活化后的自然杀伤细胞(NK)是否能促进心肌梗死后血管新生和保护心肌功能。 方法 体外提取NK细胞并使用rhIL-2活化,以未活化NK细胞为对照,测定rhIL-2-NK的杀伤能力。rhIL-2-NK与心肌微血管内皮细胞共培养,以5%多聚甲醛固定后的rhIL-2-NK为阴性对照组,NK细胞单独培养作为空白对照组,观察rhIL-2-NK对心肌微血管内皮细胞增殖的影响。大鼠心肌梗死后1 h,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rhIL-2-NK组、NK组、空白对照组,分别在其梗死区域注射NK、rhIL-2-NK和PBS,选取0、1、3、5、7和20 d 6个时间点,通过定量PCR分析各组巨噬细胞趋化性和激活性因子(MCP-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2(IL-2)mRNA的表达水平。治疗结束后,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各组大鼠血小板内皮细胞黏附分子(CD31)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水平,并通过超声心动图检查、血液动力学测定、组织形态学分析来检测各组大鼠的心功能。 结果 体外成功提取具有杀伤力的NK细胞,rhIL-2-NK体外促进心肌微血管内皮细胞的增殖,rhIL-2-NK组增殖数量比空白对照高40%(P〈0.01)。在大鼠心肌梗死治疗中,rhIL-2-NK组大鼠心肌MCP-1、TNF-α、IL-2、CD31和VEGF mRNA的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P均<0.01)。超声心动图及组织形态学显示rhIL-2-NK组大鼠心功能得到改善,微血管密度平均为17.35±1.82,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的4.76±0.92 (P〈0.01);左心室射血分数平均为(77.56±15.67)%,与假手术组[(85.35±13.34)%]接近,并高于空白对照组[(41.47±12.21)%,P〈0.05]。 结论 在大鼠梗死心肌内注射rhIL-2-NK可促进血管新生,并最终改善心功能。
王仲华戴刚周荣靓匡泽民
关键词:白细胞介素2
冠脉支架术后患者行髋关节置换术的围手术期抗凝治疗
2018年
目的探讨冠脉支架术后患者在髋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的抗凝治疗方案以及价值。方法回顾2015年5月~2017年12月本院冠脉支架术后接受髋关节置换术患者50例,对其髋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抗凝治疗情况进行观察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均安全度过髋关节置换围手术期,其手术出血量均值为(347.56±81.56) m L,其术后引流量均值为(465.56±75.85) m L,所有患者均未出现颅脑出血、消化道大出血以及手术部位大出血等重度出血的情况,3例患者在术后引流管拔除后出现出血、渗血的情况,为其实施局部加压包扎干预后得以控制。所有患者术后均未出现心肌梗死、心绞痛、室性恶性心律失常(缺血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心脏瓣膜血栓的情况。结论冠脉支架术后接受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合理实施抗凝方案,可降低该类患者心脏事件的几率,且不增加其出血以及血栓的风险。
李名鹏郭满容王仲华
关键词:冠脉支架术髋关节置换术抗凝
冠心病患者PCI术前血清LOX-1、Vaspin水平变化及其对病变冠状动脉术后再狭窄的预测效能被引量:19
2020年
目的观察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前血清血凝素样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LOX-1)、脂肪特异性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Vaspin)水平变化,并探讨血清LOX-1、Vaspin对病变冠状动脉术后再狭窄的预测效能。方法行PCI术的冠心病患者113例,根据术后6个月病变冠状动脉是否发生再狭窄分为再狭窄组和无再狭窄组,并随机选取同期体检排除冠心病者55例作为对照组。冠心病患者PCI术前、对照组入院体检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LOX-1、Vaspin。冠心病患者PCI术后6个月、对照组入院体检时,采用血管内超声[(外弹力膜内横截面积(EEM)、最小管腔面积(MLA)、斑块面积(PLA)]、Gensini积分评估病变冠状动脉狭窄严重程度。结果再狭窄组、无再狭窄组、对照组术前血清LOX-1水平分别为(9.76±1.08)、(6.38±0.97)、(4.10±1.12)μg/L、Vaspin水平分别为(0.79±0.52)、(1.04±0.53)、(1.22±0.45)μg/L,三组之间术前血清LOX-1、Vaspin水平两两比较,P均<0.05。三组EEM、MLA、PLA、Gensini积分两两比较,P均<0.05。狭窄组血清LOX-1与EEM、MLA、Gensini积分呈负相关性(P均<0.05),与PLA呈正相关性(P<0.05);血清Vaspin与EEM、MLA、Gensini积分呈正相关性(P均<0.05),与PLA呈负相关性(P<0.05)。血清LOX-1预测病变冠状动脉再狭窄的AUC为0.845,取最佳截断值为8.67μg/L时,灵敏度和特异性分别为0.82、0.86;Vaspin预测病变冠状动脉再狭窄的AUC为0.825,取最佳截断值为0.85μg/L时,灵敏度和特异性分别为0.80、0.85;血清LOX-1与Vaspin联合应用预测病变冠状动脉再狭窄的AUC为0.933,灵敏度和特异性分别为0.92、0.98。结论冠心病患者PCI术前血清LOX-1、Vaspin水平对PCI病变冠状动脉术后再狭窄预测效能较好,血清LOX-1、Vaspin联合应用预测效能更佳。
李名鹏王仲华钟丹丹崔晓瑞
关键词:血凝素样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冠状动脉再狭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心率振荡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2011年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心率振荡(HRT)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将100例冠心病患者分为2组:ACS组60例和稳定性心绞痛(SAP)组40例,另选同期30例冠状动脉造影正常者为对照组。采用24 h动态心电系统获得其室性早搏,分别计算3组振荡初始(TO)和振荡斜率(TS)2个指标。结果 ACS组TO明显高于SAP组和对照组(P<0.01),而TS则显著低于SAP组和对照组(P<0.01)。结论 ACS患者存在异常的HRT现象,猝死风险较高。
董能斌胡凯王仲华
关键词:急性冠脉综合征心率振荡动态心电图
巨噬细胞炎性蛋白-2在病毒性心肌炎小鼠中的表达及黄芪的干预作用被引量:5
2011年
目的:探讨巨噬细胞炎性蛋白-2(MIP-2)在病毒性心肌炎(VMC)小鼠心肌中的表达及黄芪的干预作用。方法:将40只雄性Bal b/c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腹腔接种不含柯萨奇B3病毒(CVB3)的Eagle’培养液,10例]、模型组(15例)和治疗组(15例),模型组和治疗组腹腔接种CVB3建立VMC模型,治疗组腹腔注射黄芪注射液(10g/kg.d),其余两组注射等容积生理盐水。第14d处死小鼠,行苏木素伊红(HE)染色计算心肌病理积分,用化学发光法检测肌钙蛋白(cTnI),蛋白质免疫印迹法检测MIP-2蛋白表达,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MIP-2 mRNA表达。结果:14d后,治疗组生存率较模型组明显升高(80.0%∶53.33%,P<0.0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病理积分[0分∶(2.57±0.48)分]、血清cTnI水平[(0.27±0.04)ng/mL∶(0.62±0.17)ng/mL]、心肌MIP-2 mRNA[(0.31±0.06)∶(0.92±0.23)]及蛋白表达[(0.24±0.05)∶(0.67±0.18)]水平均明显提高(P<0.01),且MIP-2蛋白表达与病理积分和cTnI呈正相关(r=0.89,P<0.01;r=0.74,P<0.05);治疗组病理积分[(1.42±0.27)分]、cTnI[(0.39±0.11)ng/mL]、MIP-2 mRNA[(0.71±0.18)]及蛋白表达[(0.43±0.12)]较模型组明显降低(P均<0.05)。结论:病毒性心肌炎MIP-2表达显著增加,其表达水平与心肌病变严重程度密切相关,提示MIP-2参与病毒性心肌炎发病过程,减少其产生可能是黄芪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机制之一。
王仲华方永祥李韧
关键词:心肌炎肌钙蛋白I
替罗非班和瑞舒伐他汀对NSTE-ACS患者PCI术后肌酸激酶同工酶和肌钙蛋白及肾功能的影响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探讨替罗非班和瑞舒伐他汀对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non ST elevation acute coronary syndromes,NSTE-ACS)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对肌酸激酶同工酶和肌钙蛋白及肾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2例NSTE-ACS患者随机分成强化组和对照组,强化组患者服用瑞舒伐他丁负荷剂量30mg/d,并先将盐酸替罗非班10μg/kg静脉推注,后按0.15μg/(kg min)速度静脉泵入,持续24~36h。对照组仅服用瑞舒伐他丁常规剂量10mg/d,预处理3~5d后行PCI术,术后观察两组的有效率情况,检测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cTn1)和肌酐清除率(CrCI),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术后2周,强化组的总有效为90.3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97%,P<0.05;术后24h,强化组的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为(0.30±0.04)μg/L,肌钙蛋白(cTnI)为(0.25±0.1)μg/L,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0.39±0.12)μg/L和(0.48±9.21)μg/L,肌酐清除率(CrCI)强化组为(54.92±6.35)mL/min,显著高于对照组(36.21±4.66)mL/min,P<0.05。结论对NSTE-ACS患者PCI术采用替罗非班和瑞舒伐他汀预处理减少了术后心肌损伤,增强了肾功能,且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曹春辉黄军王仲华方永祥张晓红
关键词:替罗非班瑞舒伐他汀NSTE-ACSPCI术
PBL教学模式与LBL教学模式在心血管内科见习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2024年
对心血管内科见习教学中,实施PBL教学模式(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与LBL教学模式(以授课为基础的教学方法)的教学效果进行评估,分析各指标状况。方法 在2017级临床医学专业在本院见习班120位同学中,选出60名成绩良好及以上的学生,通过随机分组,分为研究、对照两组,每组30名,上述组别分别给予PBL教学模式、LBL教学模式。分析上述教学措施实施后学生学习情况,对比学习成绩、教学满意度等指标状况。结果 理论及实践能力评估结果显示,研究组评分更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对教学方案的满意度更高,组间数据对比有意义(P<0.05)。结论 PBL教学模式的实施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提升学习成绩,且与LBL教学模式相比,学生的满意度较高,各院可加以推广,实现最佳教学效果。
李名鹏张丽刘吕元李艳萍王仲华
关键词:PBL教学LBL教学教学效果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1和基质金属蛋白酶-3浓度研究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研究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ase,MMP)-1、MMP-3浓度,探讨其与冠状动脉斑块不稳定性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3年3月收治的做冠状动脉造影患者80例,分为稳定型心绞痛(stable angina pectoris,SAP)组2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nstable angina pectoris,UAP)组20例及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组20例,另选择同期不典型胸痛冠脉造影显示无冠状动脉狭窄患者2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测定血清MMP-1及MMP-3浓度。比较四组血清MMP-1及MMP-3浓度。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SAP组、UAP组、AMI组血清MMP-1浓度分别为(3.84±1.05)、(5.63±1.93)、(6.42±2.61)μg/L均高于对照组的(1.34±0.47)μg/L,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9.719、9.658、8.567,均P<0.05)。UAP组、AMI组血清MMP-1浓度均高于SAP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643、4.101,均P<0.05)。SAP组、UAP组、AMI组血清MMP-3浓度分别为(38.73±20.45)、(55.36±26.61)、(62.49±31.04)μg/L,均高于对照组的(24.82±17.48)μg/L,UAP组、AMI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290、4.729,均P<0.05),UAP组、AMI组血清MMP-3浓度均高于SAP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216、2.859,均P<0.05)。结论 UAP和AMI患者两种MMP水平均明显高于SAP组和对照组,血清MMP水平可作为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斑块不稳定性的标志物。
罗怡军王仲华
关键词: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3稳定型心绞痛不稳定型心绞痛斑块稳定性
冠心病患者血清Lp(a)、NEFA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被引量:14
2020年
目的分析冠心病(CHD)患者血清脂蛋白a(Lpa)、游离脂肪酸(NEFA)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9年1月湖南省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确诊的CHD患者143例为研究组,依据病变支数将其分为单支病变亚组(54例)、双支病变亚组(49例)和多支病变亚组(40例)。依据Gensini积分将其分为低分亚组(34例),中分亚组(47例),高分亚组(62例)。选择同期入院行冠脉造影检查显示单支轻度狭窄且冠状动脉阻塞程度<30%的患者106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血清Lp(a)和NEFA水平。Pearson相关分析Lp(a)、NEFA水平与病变支数、Gensini积分及Lp(a)与NEFA的相关性。结果研究组血清Lp(a)、NEFA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研究组血清Lp(a)、NEFA水平随着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及病变程度增加而升高(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CHD患者血清Lp(a)、NEFA水平与Gensini积分呈正相关(r=0.482、0.503,P<0.05);血清Lp(a)、NEFA水平与病变支数呈正相关(r=0.513、0.472,P<0.05);血清Lp(a)与NEFA呈正相关(r=0.469、P<0.05)结论CHD患者血清Lp(a)、NEFA水平显著增高,与患者病变血管支数和Gensini积分呈正相关,Lp(a)、NEFA的检测对CHD患者临床诊疗具有重要意义。
李名鹏史廷枫郭子安郭满容王仲华
关键词:冠心病脂蛋白A游离脂肪酸
选项目教学法在医学本科心血管病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研究医学本科心血管病学教学中应用选项目教学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9月入学的两个本科班作为样本,每班学生各45名。实验班采用项目教学法;对照班采用传统教学。比较两组教学效果。结果:实验班临床操作技能、理论知识均优于对照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班师生交流程度、知识理解程度、知识与操作融合程度、创新思维程度、团队协作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医学本科心血管病教学过程中,应用项目教学法可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
李名鹏钟丹丹王仲华
关键词:项目教学法医学本科心血管病学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