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俊平

作品数:23 被引量:204H指数:9
供职机构: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科委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22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2篇医药卫生
  • 2篇哲学宗教

主题

  • 11篇抑郁
  • 7篇卒中
  • 6篇卒中后
  • 5篇脑卒中
  • 4篇抑郁症
  • 4篇神经功能
  • 3篇依从
  • 3篇依从性
  • 3篇治疗依从
  • 3篇治疗依从性
  • 3篇神经功能康复
  • 3篇人格特征
  • 3篇慢性
  • 3篇康复
  • 3篇功能康复
  • 2篇血管
  • 2篇诱发电位
  • 2篇神经内科
  • 2篇失眠
  • 2篇失眠症

机构

  • 22篇大连医科大学...
  • 2篇辽宁师范大学
  • 1篇中国传媒大学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作者

  • 23篇王俊平
  • 16篇许晶
  • 5篇赵萍
  • 4篇郑莉莎
  • 4篇刘晶
  • 3篇杨丽珠
  • 3篇韩杰
  • 2篇张慧敏
  • 2篇李明
  • 2篇马丽珍
  • 1篇左萍萍
  • 1篇李青栋
  • 1篇刘效巍
  • 1篇李冬云
  • 1篇邢秀颖
  • 1篇黄贞杰
  • 1篇杨楠
  • 1篇常翼
  • 1篇张慧
  • 1篇张炳蔚

传媒

  • 4篇中国行为医学...
  • 4篇中国心理卫生...
  • 4篇大连医科大学...
  • 2篇中国误诊学杂...
  • 2篇中华行为医学...
  • 1篇中国临床心理...
  • 1篇中国实用内科...
  • 1篇基础医学与临...
  • 1篇中国临床康复
  • 1篇中华全科医师...
  • 1篇医学与哲学(...

年份

  • 4篇2011
  • 4篇2010
  • 1篇2009
  • 2篇2007
  • 6篇2006
  • 2篇2005
  • 2篇2004
  • 2篇2002
2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无症状脑白质疏松患者局部脑血流的定量评估被引量:10
2006年
目的:测定无症状脑白质疏松患者脑血流量以观察患者脑循环、脑功能的变化。方法:采用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99mTc-乙撑双半胱氨酸二乙酯标记,定量测定无症状脑白质疏松患者20例及15例正常老年人的平均脑血流量和局部脑血流量。无症状脑白质疏松患者为2001-08/2003-01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门诊及住院患者,正常老年人为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老年健康体检者,断层前30min口服过氯酸钾200~400mg,以减少脉络丛和唾液腺、甲状腺对显像剂的摄取,避免影响图像的质量。显像剂以肘静脉“弹丸式”注入,即刻进行动态采集。结束后于外耳孔及外眦放置点源,进行脑实质静态采集30s,以确定OM线,进行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采集。对原始数据进行图像重建,得到大脑平均脑血流量后对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定性图像进行Lassen校正,得到定量图像。于横断图像上选取OM线上50mm、60mm、70mm3个层面,在不同脑叶皮质及脑白质疏松区域左右对称设置感兴趣区各20个定量测定局部脑血流量。神经心理测试采用简易智力状态检查,满分30分,<24分判定为痴呆。结果:脑白质疏松组患者20例和对照组正常人15例均完成检查,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无症状脑白质疏松组大脑平均脑血流量、额、颞、顶叶皮质及脑白质疏松区局部脑血流量与对照组比较均明显降低,差异有显著性[(369.1±41.6),(394.2±36.5)mL/(min·g),t=2.30,P<0.05];[(308.6±28.7),(340.8±36.2)mL/(min·g),t=2.56,P<0.05];[(384.9±50.1),(409.8±37.5)mL/(min·g),t=2.23,P<0.05];[(414.1±50.7)、(443.8±52.3)mL/(min·g),t=2.31,P<0.05];[(283.4±33.8),(312.5±34.3)L/(min·g),t=2.49,P<0.05],尤以额叶皮质降低显著。②轻、中、重度无症状脑白质疏松患者大脑平均脑血流量分别为(375.2±17.1),(368.5±32.9),(353.6±47.7)mL/(min·g),3组之间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F=2.46,P>0.05)。③
郑莉莎许晶王俊平
关键词:局部血流
健康教育干预对综合医院抑郁症治疗依从性的影响被引量:6
2007年
目的:通过对患者抑郁症知识及药物副作用的认知教育干预,系统随诊,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方法:以60例综合医院神经内科门诊及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全部符合DSM-Ⅳ重症抑郁单次发作诊断标准。入组患者填写一般情况问卷,按照随机对照原则,分成干预组及对照组,对照组一般常规治疗,干预组定期电话随访,两名神经内科医师进行抑郁症教育一次,发放抑郁症教育小册子,制作随诊卡。随访6个月,以脱落率代表治疗依从性,干预组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1)随访6个月共脱落32人,干预组脱落11人(36.7%),对照组脱落21人(70.0%)。干预组与对照组脱落率分别为1个月(13.2%,36.7%)、3个月(20%,50%)、6个月(36.7%,70%),以上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1个月内干预组与对照组比较,因不认可诊断(3.3%,10.0%)、药物副作用(3.3%,16.7%)及治疗无效(3.3%,6.7%)而停止治疗比例减少。1-3个月干预组中未见因为药物副作用或治疗无效脱落者,3-6个月干预组因治疗好转脱落者少于对照组(3.3%,10.0%)。结论:综合性医院抑郁症患者治疗依从性差;电话交谈、系统规范的门诊随诊、集体教育等多维认知教育干预方法,可以提高抑郁症患者治疗依从性。
张慧敏黄贞杰许晶王俊平
关键词:抑郁症健康教育神经内科干预
脑卒中失语抑郁量表的试修订被引量:20
2006年
目的:引进脑卒中失语抑郁量表(SADQ)并评价其信度、效度,为该量表在中国的应用推广提供有用的信息。方法:对105名脑卒中患者进行Hamilton抑郁量表(HAMD)测评,并协助患者完成BDI,同时由患者陪护人员完成SADQ量表,其中30名患者的陪护者被要求2周后进行SADQ复查。结果:①重测信度0.754;②Cronbach’sα系数为0.809,分半信度为0.743;③因素分析共产生7个因子,共解释了65.641%的方差;④SADQ与BDI的相关为0.548(P<0.01);SADQ与HAMD的相关为0.488(P<0.01)。结论:SADQ的修订版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基本符合心理测量学标准。
常翼许晶王俊平
关键词:信度
认知行为疗法治疗慢性失眠症的临床对照研究被引量:6
2010年
[目的]比较认知行为疗法与苯二氮卓类药物治疗慢性失眠症的临床效果。[方法]53名慢性失眠患者,随机分成2组,分别接受认知行为疗法与艾司唑仑治疗,通过睡眠日记及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记录患者治疗前后的睡眠相关指标。[结果]治疗第1周,艾司唑仑组患者睡眠状况明显改善,睡眠潜伏期为53 min,睡眠效率为65%,总睡眠时间为362 min,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评分为11。与治疗前及认知行为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第4周及第8周时,认知行为组患者睡眠状况改善显著,睡眠各项指标与治疗前及艾司唑仑组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1),而艾司唑仑组患者的睡眠状况又恢复到治疗前的水平。治疗结束后12周,认知行为组患者的睡眠潜伏期为35 min,睡眠效率为74%,总睡眠时间为376 min,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评分为9.9。与治疗前及艾司唑仑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苯二氮卓类药物治疗慢性失眠症具有短期疗效,认知行为疗法的远期效果较好。
赵萍王俊平
关键词:失眠症病例对照研究心理治疗
结缔组织病误诊1例分析
2010年
王俊平李明韩杰
关键词:误诊
卒中相关性肺炎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13
2010年
回顾性分析本院2005年1月至2007年1月595例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310例(52.1%)发生卒中相关性肺炎,其中早发性肺炎(卒中后72 h内发生的肺炎)225例(72.6%),晚发性肺炎85例(27.4%).早发性肺炎住院时间≥2周者113例(50.3%),晚发性肺炎<1周发病者60例(70.6%).年龄>65岁(OR=1.037)、糖尿病(OR=1.724)、Glasgow评分≤8分(OR=0.908)、鼻饲治疗(OR=6.640)、胃黏膜保护剂(OR=3.581)、预防性使用抗生素(OR=2.433)是卒中相关性肺炎的危险因素.
韩杰王俊平李明
关键词:脑血管意外肺炎
晚发性抑郁患者睡眠障碍的多导睡眠图研究被引量:8
2011年
目的探讨晚发性抑郁患者睡眠障碍的多导睡眠图特点。方法15例晚发性抑郁患者与10例健康老年人分别进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hon Depression Scale,HAMD)的评分、多导睡眠记录仪的监测,次日行日间功能评定。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晚发性抑郁患者睡眠进程明显紊乱,其中睡眠效率[(59.20±2.90)%,(77.09±1.55)%]、睡眠潜伏期[(54.00±4.97)min,(24.00±2.91)min]、异相睡眠(rapid eye nlovetllent,REM)次数[(4.50±0.40),(2.63±0.26)]和REM睡眠潜伏期(REM latency,REML)[(51.40±2.97)min,(79.00±3.56)min]差异有显著性(P〈0.01);与对照组比较,晚发性抑郁组的醒觉时间及百分比[(31.84±3.47)%,(18.17±1.95)%]增加,S2睡眠时相的时间[(116.40±11.16)min,(199.25±11.84)min]及百分比[(31.00±2.60)%,(48.67±1.46)%]明显增加,慢波睡眠时间减少,REM睡眠活动度、密度[(58.61±3.76),(40.64±1.88)]及强度增加护〈0.05)。结论晚发性抑郁患者存在客观睡眠生理指标的紊乱;S2睡眠时间及百分比的增加、REM睡眠去抑制的表现有可能成为晚发性抑郁患者特异性的诊断指标。
邢秀颖许晶王俊平周密
关键词:晚发性抑郁症多导睡眠图快速眼动睡眠去抑制
138名大连市区警察工作倦怠及影响因素被引量:7
2007年
目的探讨市区警察工作倦怠及其影响因素的关系。方法整群抽样138名警察,采用马斯勒倦怠感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及艾森克人格问卷对市区警察进行团体测试。结果22.4%的警察存在高度情绪衰竭,13.8%的警察存在高度情感疏远,高度成就感缺乏者占29.3%;30-40岁组的警察在情绪衰竭[(21.60±8.06)分]及情感疏远维度[(9.45±5.53)分]的得分显著高于其他年龄组[分别为(16.74±8.31)分,(15.04±10.21)分及(6.93±3.95)分,(7.83±5.66)分],警龄为5-10年的警察情绪衰竭最重(P〈0.05),警龄5年以下的警察成就感缺乏最为严重(P〈0.05);社会支持及其三个维度与工作倦怠有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市区警察的总体工作倦怠程度较高。
赵莉许晶李青栋王俊平张炳蔚
关键词:工作倦怠警察
医患沟通的三层“修炼”被引量:24
2011年
良好的医患沟通能力可以避免或大大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医患沟通能力的提高需要不断地思考与实践。医患沟通需要经历三个阶段:技术沟通是指基础性的沟通内容及方式方法,用"心"沟通是指带着热忱、设身处地与无微不至的关怀与患者沟通,"忘记"沟通是指发自内心的、自然而然的沟通,才能达到高水平的沟通。
赵萍王俊平
关键词:医患沟通医患关系修炼
人格特征与长潜伏期听觉诱发电位的相关研究被引量:2
2002年
目的 研究人格特征与长潜伏期听觉诱发电位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MMPI人格问卷、泽克曼的感觉寻求量表、泽克曼 -库赫曼人格问卷测查 79名大学生的人格特征并测试长潜伏期听觉诱发电位。结果  1.Cz、C3 、C4三个部位的N1、P2 潜伏期随刺激强度的增加而缩短 ;N1、P2 以及N1 P2 波幅随刺激强度的增加而增加。 2 .高感觉寻求者Cz、C3 、C4三个部位2 0分钟后第二次测试的ASF斜率明显减小 ,与首次测试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长潜伏期听觉诱发电位的快速习惯化现象可能是高感觉寻求者的一个特征性神经电生理标志。实验结果支持泽克曼的感觉寻求理论 ,即感觉寻求这种人格特征与皮层唤醒水平有关。
许晶王俊平郑莉莎刘晶马丽珍杨丽珠
关键词:听觉诱发电位人格特征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