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健
- 作品数:62 被引量:168H指数:7
-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高校医学期刊临床专项资金项目上海市宝山区科技发展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 应用外科技术建立山羊完全性腭裂模型的研究被引量:2
- 2008年
- 目的选择合适的外科手术方式,建立长期、稳定的完全性腭裂骨缺损动物模型。方法取2个月龄山羊10只为实验对象,随机分成两个实验组,以两种不同的外科手术技术,形成硬腭部0.5cm×10cm全层、全长硬腭骨裂隙。分别在术后1周和32周,观察裂隙软、硬组织形态,并拍摄头颅CT及三维重建。结果两个实验组山羊手术后均成活,健康状况良好,术后32周后,干骨标本见硬腭裂隙全长仍然存在,无自发骨性愈合,形态上可见裂隙前后较窄中间稍宽,3D-CT测量显示,骨缺损宽度比手术时增大。结论此两种手术方式建立的腭裂骨缺损动物模型,经长期观察,裂隙均不能自行修复,效果相似。建立腭裂动物模型,具有充分的可行性。
- 徐海艇王健徐晓斐余力朱昌张波
- 关键词:腭裂动物模型山羊
- 吉西他宾联合顺铂化疗方案心肌毒性研究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研究吉西他宾联合顺铂(GP)化疗方案的心肌毒性。方法:选取2012年8月至2014年6月在上海第九人民医院呼吸科接受GP方案化疗患者20例。入选患者从未接受过任何形式的化疗及纵膈放疗。通过病史询问、体格检查、相关实验室检查及心电图、超声心动图检查排除器质性心脏病、糖尿病及心包转移。分别检测化疗前后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变化,以治疗前后自身为对照。结果:20例患者每一周期化疗前后心电图QT间期变化具有统计学差异(P值分别为0.0126和0.0054)。每一周期化疗前后心电图异常率变化也具有统计学差异(P值分别为0.0011和0.0012)。化疗前后超声心动图中Teil指数变化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GP方案化疗可引起患者心律失常、心肌缺血及心功能异常,存在心肌毒性。
- 云俊杰王健陈元美吴士尧郭伟
- 关键词:化疗心肌毒性
- 唇裂二期鼻整形的术式选择
- 目的:唇裂鼻畸形情况多样、复杂,涉及皮肤、软骨、骨的移位及缺损。故需要针对性的选择合适的术式进行修复重建。方法:术式可分为:1皮肤及衬里的处理;2软骨的复位、塑形及移植;3骨的复位及塑形。结果:不同的术式适合不同类型的鼻...
- 王健
- 垂直转向红唇瓣修复唇裂二期唇珠区畸形的效果被引量:2
- 2020年
- 目的探讨应用于唇裂二期患者唇珠畸形修复的手术方法。方法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集上海第九人民医院整复外科39例[男17例,女22例;年龄18~29(21.46±2.8)岁]唇裂二期患者资料,均采用垂直转向红唇瓣重建唇珠。术中将裂缘侧唇珠区域组织复位,同时用垂直转向的红唇补充红唇组织,深面肌肉组织瓣补充唇珠组织容量。测量术前后唇珠区红唇垂直向宽度和唇珠突度,两组数据进行配对t检验。调查术后效果患者自我评估,评估唇珠重建效果。结果垂直转向红唇瓣术后患者唇珠结构明显,唇珠形态饱满、居中,唇部整体形态立体感增强。无不良并发症。术后随访28例患者,平均9.71个月。术后中线处、裂侧唇峰、裂侧短臂中点处唇红宽度分别为(6.35±0.87)mm、(7.75±1.03)mm、(7.48±0.97)mm,与术前(5.32±0.91)mm、(3.98±0.89)mm、(4.30±0.86)mm比较明显增加,术前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唇珠突度(0.83±0.51)mm较术前(0.38±0.46)mm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垂直转向红唇瓣重建唇珠有效率27例(96.4%)。结论垂直转向红唇瓣修复是一种用于唇裂二期唇珠重建的有效方法。
- 周佳王健朱昌余力张波郑丹宁
- 关键词:唇裂修复外科手术
- BMSCs复合PHBV原位修复兔鼻中隔软骨缺损的实验研究
- 2015年
- 目的探索BMSCs复合PHBV原位修复兔鼻中隔软骨缺损的可行性。方法建立兔鼻中隔软骨缺损模型。将36只健康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成3组。实验组:软骨缺损处植入BMSCs-PHBV复合物进行修复;对照组:软骨缺损处植入单纯PHBV支架材料进行修复。空白组:单纯取出鼻中隔软骨,不予修复。分别于16、24周取材,行大体观察及组织学检测。结果大体观察显示,实验组新生软骨样组织将鼻中隔软骨缺损区填充修复,与周围软骨组织未见明显分界;对照组新生软骨薄,与周围组织分界明显;空白组鼻中隔软骨缺损区未生成软骨组织,缺损部位及其周围正常软骨组织被纤维结缔组织充填覆盖。组织学检测显示,实验组构建的软骨组织结构致密,基质及Ⅱ型胶原显色程度均明显强于对照组构建的软骨。结论 BMSCs-PHBV复合物能有效修复兔鼻中隔软骨缺损。
- 陈思绮王健
- 关键词:鼻中隔软骨骨髓基质干细胞原位修复
- 软骨移植在唇裂二期鼻整形中的应用
- 目的探讨鼻中隔软骨、耳甲腔软骨在唇裂二期鼻整形中的方法及优劣。方法通过移植自体鼻中隔软骨、耳甲腔软骨,重建或重塑鼻软骨支架,矫正鼻畸形。结果软骨移植可以显著改善鼻软骨支架的外形和强度。其中鼻中隔软骨的支撑力最强,耳甲腔软...
- 王健余力张波朱昌郑丹宁
- 关键词:鼻整形鼻中隔软骨
- 文献传递
- 组织工程方法修复羊腭裂骨缺损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观察应用自体骨髓基质干细胞(BMSCs)复合珊瑚修复山羊全长腭裂骨缺损的效果。方法体外成骨诱导山羊BMSCs复合珊瑚修复山羊全长腭裂骨缺损,以单纯珊瑚植入缺损作为对照组。于术后2、12、24、32周行头颅CT扫描并三维重建,术后24、32周行大体取材、苦味酸.品红染色和Micro.CT骨密度分析。结果成骨诱导BMSCs在珊瑚支架生长良好。三维CT显示早期实验组骨痂较多,对照组可见珊瑚明显降解,术后24、32周腭裂骨缺损被修复,修复比例分别达(88.52±10.95)%、(90.52±8.12)%,组织学显示实验组有大量成熟骨,骨基质和胶原形成良好,对照组缺损不能愈合(P〈0.05),Micro-CT显示新生骨密度(759.g8±96.45)mgaA/cm^3、(823.93±112.07)mgHA/cm^3接近正常骨(P〉0.05)。结论山羊BMSCs成骨诱导后与珊瑚复合能修复完全性腭裂骨缺损,组织工程技术可用于修复腭裂骨缺损。
- 徐海艇徐晓斐王健余力张波朱昌
- 关键词:骨髓基质干细胞珊瑚腭裂骨修复
- 对偶交叉真皮瓣法在严重乳头内陷整形中的应用被引量:4
- 2011年
- 目的探讨对偶交叉真皮瓣在严重乳头内陷整形中的应用。方法 39侧严重乳头凹陷患者行手术整形,以内陷为中心,设计4个方向的对偶交叉真皮瓣,于乳头下方双向交叉固定,支撑内陷乳头组织。结果本组患者术后乳头均保持良好形态,无复发,未出现感染、血肿、乳头永久麻木以及皮肤坏死等并发症。结论在Ⅲ度乳头内陷的治疗中,对偶交叉真皮瓣提供了两个方向上的立体支撑,复发率低,能获得良好且稳定的疗效。
- 余力杨川王健张波朱昌
- 关键词:乳头内陷真皮瓣
- 乳房聚丙烯酰胺水凝胶注射物清除术的回顾性分析被引量:3
- 2018年
- 目的探讨乳房聚丙烯酰胺水凝胶注射物磁共振特点、术中所见和清除方法。方法对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整复外科113例聚丙烯酰胺注射隆乳美容就医者的磁共振成像及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分区记录注射物性状、周围组织变化和术中所见。结果术前磁共振观察在T2加权成像抑脂序列中,注射物呈高信号表现,术中探查见注射物分布区与磁共振提示一致。113例(226侧乳房)清除的注射物包括游离态注射物和周围包囊或注射物浸润组织。全部采用乳晕切口入路,周围包囊或浸润组织采用切除方式清除。15侧乳房无明显组织浸润,211侧乳房注射物周围均有不同程度组织浸润和组织变性。有浸润组织211侧乳房中,腺体后脂肪浸润104侧、胸大肌浸润23侧、腺体后脂肪加胸大肌同时浸润83侧,腺体后脂肪和胸大肌均浸润1侧。结论聚丙烯酰胺水凝胶注射隆胸术后普遍存在注射物组织浸润。推荐使用乳晕入路手术切除浸润腺体后脂肪组织。
- 郑丹宁余力张波王健周佳
- 关键词:乳房植入物聚丙烯酰胺凝胶磁共振成像
- 术前数字化分析在不对称乳房隆乳术中的应用被引量:7
- 2017年
- 目的探讨应用三维扫描仪精确测量乳房体积对选择隆乳假体型号的指导意义。方法对拟行假体隆乳且目测有乳房不对称的患者术前行三维扫描和精确体积计算,并根据测量结果选择假体型号。结果本组共20例患者。其中13例双侧乳房体积差为10~20 ml,双侧乳房选择了相同型号的假体隆乳;7例双侧乳房体积差为37~110 ml,选择了不同型号的假体;术前、术后双侧乳房体积差绝对值分别为(27.4±3.7)ml和(12.7±4.7)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应用数字化成像系统测量乳房体积可以为假体选择提供客观依据,从而提高假体隆乳术的手术效果和患者的满意度。
- 李茂群郑丹宁张波余力王健周佳
- 关键词:隆乳术假体隆乳数字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