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健

作品数:24 被引量:140H指数:8
供职机构: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研院所技术开发研究专项资金科技部科研院所技术开发研究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理学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期刊文章
  • 4篇专利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5篇轻工技术与工...
  • 8篇理学
  • 2篇农业科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20篇近红外
  • 20篇红外
  • 19篇近红外光
  • 19篇近红外光谱
  • 19篇光谱
  • 19篇红外光
  • 19篇红外光谱
  • 12篇近红外光谱技...
  • 12篇光谱技术
  • 7篇波段
  • 5篇支持向量
  • 5篇支持向量机
  • 5篇向量机
  • 5篇近红外光谱分...
  • 5篇光谱分析
  • 5篇红外光谱分析
  • 5篇白酒
  • 4篇最小二乘
  • 4篇近红外光谱分...
  • 4篇光谱分析技术

机构

  • 24篇中国食品发酵...
  • 6篇宁夏大学
  • 3篇东北农业大学
  • 2篇泸州老窖股份...
  • 2篇完美(中国)...
  • 2篇河北养元智汇...
  • 1篇华南理工大学
  • 1篇河北科技大学
  • 1篇国家食品质量...
  • 1篇新潟大学
  • 1篇河北衡水老白...
  • 1篇天地壹号饮料...
  • 1篇山东海能科学...

作者

  • 24篇王健
  • 14篇李宗朋
  • 9篇尹建军
  • 9篇李子文
  • 9篇熊雅婷
  • 8篇宋全厚
  • 5篇张海红
  • 5篇冯斯雯
  • 3篇张英
  • 3篇张英
  • 2篇侯玉柱
  • 2篇王淑军
  • 2篇李冬冬
  • 1篇钟其顶
  • 1篇李国辉
  • 1篇陈红光
  • 1篇熊正河
  • 1篇敖长林
  • 1篇樊双喜
  • 1篇饶静

传媒

  • 5篇食品与发酵工...
  • 3篇中国酿造
  • 1篇食品科学
  • 1篇食品科技
  • 1篇中国油脂
  • 1篇酿酒科技
  • 1篇光谱学与光谱...
  • 1篇食品研究与开...
  • 1篇东北农业大学...
  • 1篇中国食品学报
  • 1篇食品安全质量...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24
  • 1篇2022
  • 1篇2018
  • 4篇2017
  • 5篇2016
  • 6篇2015
  • 3篇2014
  • 2篇2012
2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基于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的植物蛋白饮料中主要成分含量快速检测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的植物蛋白饮料蛋白质、脂肪及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快速检测方法,本方法是通过在设定的建模条件下,采用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并选择合适的化学计量学方法,分别建立具有代表性的植物蛋白饮料中蛋白质、...
王健李子文李宗朋夏君霞王俊转尹建军宋全厚
文献传递
基于GC-IMS技术的浓香型白酒等级判别方法
2025年
为探究不同等级浓香型白酒挥发性物质差异及其贡献程度,采用感官评价、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技术(GC-IMS)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对不同等级浓香型白酒的挥发性物质进行分析。经GC-IMS检测可筛选出41个能够表征3个等级白酒挥发性物质差异的变量,包括酯类13种、醇类8种、酮类6种、醛类3种以及其它类化合物4种。基于41个变量的峰体积进行主成分分析(PCA)和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LS-DA),结果显示,PCA前2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达到80.1%,可有效区分不同等级的酒样。PLS-DA依据变量重要性投影,可筛选出17种特征性标志物。对以上物质绘制聚类热图,区分香气物质对不同酒样的贡献程度,并构建K近邻模型(KNN)。当K为5时,判别准确率达100%。此研究方法可为浓香型白酒等级划分的快速评估提供理论依据。
王娜王娜廖源甘露王健王健
关键词:浓香型白酒挥发性物质
快速鉴别沙棘籽油制取工艺的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快速鉴别沙棘籽油工艺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在设定的建模条件下,获取具有代表性的不同制取工艺的沙棘籽油近红外光谱信息;选择合适的化学计量学方法,直接将工艺属性和样品近红外光谱谱图信息建立数学关系,也就是定性模...
王健李宗朋熊雅婷张英冯斯雯尹建军宋全厚
文献传递
遗传算法联合LS-SVM的苹果原醋成分定量分析被引量:3
2016年
利用近红外光谱技术对苹果原醋中的重要指标进行定量分析,并进行模型优化以提高性能。采用遗传偏最小二乘法(GA-PLS)提取的特征波长作为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S-SVM)的输入变量,先后建立苹果原醋中总酸、可溶性固形物的近红外定量模型,并与建立的偏最小二乘(PLS)模型结果进行比较。用决定系数(R^2)、预测均方根误差(RMSEP)以及相对分析误差(RPD)对模型进行评价,确定最佳建模方法。结果表明,相比于PLS模型,总酸及可溶性固形物指标的LS-SVM定量模型的R^2、RMSEP以及RPD值均有更好的表现,且在进行独立测试集验证时,LS-SVM模型的预测精度也明显优于PLS模型。说明遗传算法联合LS-SVM建立的定量模型有很高的准确度及稳定性,可以应用于苹果原醋总酸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快速检测。
李子文熊雅婷王健李宗朋张海红冯斯雯尹建军
关键词:近红外光谱技术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遗传算法
基于近红外光谱技术的沙棘籽油鉴伪方法研究被引量:12
2014年
针对市场上沙棘籽油质量参差不齐的情况,结合近红外光谱技术研究沙棘籽油快速鉴伪的方法.采用234份沙棘籽油、其他植物油、掺假沙棘籽油的近红外透反射光谱,结合簇类独立软模式法(SIMCA)、偏最小二乘判别法(PLS-DA)、支持向量机法(SVM)3种化学计量学方法,在4000~6000 cm-1波段范围内分别建立这3类油的判别模型,并用117份独立样品对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3种建模方法均得到了满意的结果,其中SVM在训练和验证过程中均得到100%的正确率,判别效果最好;近红外光谱技术应用于识别纯沙棘籽油和区分沙棘籽油掺假类别具有实用性,近红外光谱技术应用于沙棘籽油鉴伪是可行的.
李宗朋王健张晓磊张英饶静王淑军李晨悦张宏兵宋全厚
关键词:沙棘籽油支持向量机
近红外光谱技术定量分析葡萄酒的主要成分被引量:5
2017年
利用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对葡萄酒总糖和干浸出物含量进行定量分析,并通过偏最小二乘法(PLS)建立定量分析模型,同时采用间隔偏最小二乘法(iPLS)、组合间隔偏最小二乘法(SiPLS)和移动窗口偏最小二乘法(MWPLS)并结合遗传算法(GA)对整个谱区进行波长筛选。以决定系数(R^2)、预测标准偏差(RMSEP)、相对分析误差(RPD)以及最佳主因子数作为模型质量的评价指标。其中GA-SiPLS对模型的优化效果最佳,R^2分别达到0.9435和0.9034,RMSEP为0.2636和0.3653,RPD为4.21和3.61。结果表明:进行变量筛选可提高模型准确度和稳定性,降低解析难度,达到优化模型的作用。
贾柳君王健张海红李子文李宗朋熊雅婷李冬冬
关键词:葡萄酒总糖干浸出物近红外光谱
近红外光谱技术在食品检测与质量控制中的应用被引量:11
2012年
近红外光谱技术是近年来迅速发展的,可实现无损检测的快速分析技术,在国外已经成功地应用到诸多行业中,并在其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文中阐述了近红外光谱技术在酒类、乳粉类、肉类、食用植物油、调味品及其它日常食品门类质量检测领域的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介绍了近红外光谱技术在食品生产加工环节质量控制及成品检测方面的应用情况,提出了该技术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一些不足,并展望了其在中国食品市场的研究应用发展前景。
李宗朋王健宋全厚尹建军侯玉柱张英
关键词:近红外光谱食品质量无损检测过程控制
近红外光谱波段优化在白酒酒醅成分分析中的应用被引量:39
2016年
为了提高白酒酒醅主要成分的快速检测技术水平,利用近红外光谱法对白酒酒醅中的水份、淀粉、酸度和酒精度进行定量分析,通过PLS建立酒醅成分定量分析模型,同时采用CARS、间隔偏最小二乘变量选择法(iPLS)和无信息变量消除法(UVE),实现光谱特征波段选择,并利用多元散射校正(MSC)、导数以及标准正态变量变换(SNV)等预处理方法进行模型优化。用决定系数(R^2)、预测标准偏差(RMSEP)以及最佳主因子数对模型进行评价,确定最佳建模方法。结果表明:波段筛选能够对模型起到优化作用,并提高模型运算速度,其中CARS优化效果最为明显,酒醅水份、淀粉、酸度和酒精度的R^2分别达到0.885,0.915,0.951,0.954;RMSEP分别为0.630,0.519,0.228,0.234,有效地提高了模型的稳定性与准确度。经过优化,所建模型预测效果好,能够满足白酒酒醅主要成分的快速检测要求,在实际应用中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熊雅婷李宗朋王健张英王淑军尹建军宋全厚
关键词:白酒酒醅近红外光谱技术
采用近红外光谱定量分析葡萄酒发酵液中总酸含量和pH值被引量:13
2017年
利用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对葡萄酒发酵液中总酸含量和pH值进行定量分析,并通过偏最小二乘法(PLS)建立定量分析模型,同时采用组合间隔偏最小二乘法(Si PLS)、移动窗口偏最小二乘法(MWPLS)并结合遗传算法(GA)对整个谱区进行光谱特征波长变量筛选。以决定系数(R2)、校正标准偏差(RMSEC)、预测标准偏差(RMSEP)、相对分析误差(RPD)以及最佳主因子数作为模型质量的评价指标。其中Si PLS-GA对模型的优化效果最佳,总酸含量和pH值优化模型的R2分别达到0.978 5和0.983 8,RMSEC为0.074 5和0.065 4,RMSEP为0.076 3和0.062 7,RPD为4.85和5.58。结果表明:进行变量筛选可提高模型准确度和稳定性,降低解析难度,达到优化模型的作用。
贾柳君张海红王健李宗朋李子文熊雅婷李冬冬
关键词:总酸PH近红外光谱技术
一种酒类品质感官分级快速分析仪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酒类品质感官分级快速分析仪。在近红外光源的光路上依次设置透镜Ⅰ、样品放置装置、透镜Ⅱ、狭缝和光栅,经所述光栅分光后的光入射至检测器。本实用新型酒类品质感官分级快速分析仪,采用后分光方式,即光源发出的光...
宋全厚尹建军侯玉柱王健李宗朋张英
文献传递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