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伤口
  • 4篇伤口护理
  • 4篇护理
  • 3篇疼痛
  • 3篇拔甲
  • 2篇湿性敷料
  • 2篇疗效
  • 2篇疗效观察
  • 2篇慢性
  • 2篇换药
  • 2篇甲沟炎
  • 2篇敷料
  • 1篇心功能
  • 1篇心功能不全
  • 1篇休克
  • 1篇血压
  • 1篇氧氟沙星
  • 1篇引流
  • 1篇引流术
  • 1篇引流术后

机构

  • 1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吉林大学中日...
  • 1篇吉林大学第二...

作者

  • 11篇王嘉茹
  • 9篇孟凡慧
  • 4篇景雪
  • 3篇杨晓秋
  • 3篇王丽华
  • 2篇王萍
  • 1篇牛文锦
  • 1篇马成云
  • 1篇严敏娜
  • 1篇王永坤
  • 1篇许艳梅
  • 1篇沈洪
  • 1篇陈威
  • 1篇王淑芬
  • 1篇田月强

传媒

  • 5篇中华医院感染...
  • 2篇解放军护理杂...
  • 1篇中国城乡企业...
  • 1篇现代护理
  • 1篇武警医学
  • 1篇护理管理杂志

年份

  • 1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7
  • 1篇2006
  • 2篇2005
  • 1篇2004
  • 1篇1999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注射用氢化可的松琥珀酸钠治疗急性呼吸困难的疗效观察
2007年
氢化可的松琥珀酸钠是一种常见的糖皮质激素,其抗过敏、抗炎及抗休克作用广泛地应用于多种疾病的治疗中。本研究通过其对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和心功能不全的急诊治疗,观察该药对急性呼吸困难治疗的临床效果。
陈威王嘉茹沈洪
关键词:急性呼吸困难急诊治疗疗效观察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抗休克作用心功能不全
浅表脓肿切开引流术患者血压及脉搏变化与术后安全的探讨
2011年
目的评估浅表脓肿切开引流术后患者血压及脉搏的变化规律为术后安全离院提供有利的依据。方法采用自身对照法选择在门诊换药室行浅表脓肿切开引流术的患者29例,分别在术前10 min,术后5、15、20 min测量血压、脉搏并记录,对患者手术前后血压、脉搏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与术前比较,术后23例患者血压下降,占79.31%;6例患者血压升高,占20.69%;手术后5、15、20 min与手术前10 min比较,收缩压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舒张压只在术后15 min时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152、0 min时脉搏次数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浅表脓肿切开引流术后患者血压、脉搏较术前存在明显变化,术后20 min内应监测患者血压、脉搏变化,以确保患者安全出院。
刘雪琴孟凡慧王萍景雪王嘉茹
关键词:手术风险血压
放散状体外冲击波治疗慢性难愈合伤口的临床应用被引量:7
2010年
目的观察放散状体外冲击波治疗对单纯伤口护理难以愈合的慢性伤口的治疗效果,为促进慢性伤口快速愈合寻找新的治疗方法。方法选择3例患者4处慢性难愈合伤口,在进行伤口评估、清创、抗炎等伤口护理的同时,局部应用放散状体外冲击波治疗,观察伤口愈合时间。结果 4处经伤口护理数月未愈的伤口,在接受冲击波治疗1~3次后,在7~40 d完全愈合。结论放散状体外冲击波治疗可促进慢性伤口的愈合。
孟凡慧刘雪琴景雪王嘉茹马成云
关键词:体外冲击波慢性伤口伤口护理伤口愈合
拇趾甲沟炎拔甲术中局部麻醉方法的改进
2013年
目的观察两种局部麻醉方法在拇趾甲沟炎拔甲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0年6月至2011年10月在解放军总医院门诊外科行单侧部分拔甲术的72例拇趾甲沟炎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6例,研究组采用甲根上局部浸润麻醉后实施拔甲术,对照组采用趾根神经阻滞麻醉后实施拔甲术;比较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麻醉剂用量、麻醉时间及拔甲术全程操作时间。结果两种局部麻醉方法的的注药时间及手术过程中的疼痛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麻醉剂用量少于对照组,麻醉时间及拔甲术全程操作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拇趾甲沟炎拔甲患者采用甲根上局部浸润麻醉可达到满意的麻醉效果,且麻醉剂用量少、麻醉及手术时间短,是一种更加安全有效的局部麻醉方法。
孟凡慧刘雪琴王嘉茹景雪
关键词:局部麻醉拔甲术疼痛
氧氟沙星致过敏性休克1例救治体会
1999年
病例介绍患者男性,15岁,因在院外服用氧氟沙星2片,05h后自感全身发痒、四肢麻木而来院急诊。既往无药物过敏史。查体:血压测不到,脉搏细速,呼吸26/min,神志清楚,急性病容,口唇紫绀,双眼睑水肿,四肢湿冷。此时患者感到严重胸闷、憋气,当即给予吸...
牛文锦王嘉茹
关键词:氧氟沙星过敏性休克抢救
不同换药方式对甲周感染伤口换药效果的观察
2012年
目的探索护理甲周感染伤口痛苦小、且愈合快的换药方法。方法将患者分为两组:擦洗组:2007年5月-2008年9月30例伤口采用传统擦洗法;浸泡冲洗组:2008年10月-2010年5月30例伤口采用0.5%聚维酮碘浸泡+生理盐水冲洗法;观察两组病例伤口愈合时间,患者对疼痛的反应及晕厥发生率。结果浸泡冲洗组无一例患者发生晕厥,换药时疼痛分值(4.90±2.64)分,明显低于擦洗组的(8.97±0.10)分;伤口愈合时间(13.10±5.59)d,明显快于擦洗组的(19.00±3.32)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0.5%聚维酮碘浸泡+生理盐水冲洗换药方法,可有效减轻患者疼痛,加速伤口愈合。
刘雪琴孟凡慧景雪许艳梅王嘉茹
关键词:伤口
湿性敷料在切口裂开护理中的效果观察被引量:37
2005年
目的观察使用湿性敷料换药对手术后裂开的愈合时间的影响。方法将38例切口裂开患者按照伤口基本条件相当的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中伤口渗出较少者选择清得佳凝胶填充伤口,外敷优赛,安舒妥薄膜封闭固定;伤口渗出多者选择优赛敷料填充伤口,外层敷料使用安普贴。对照组使用普通敷料换药,直至伤口愈合。对2组伤口愈合时间及换药次数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伤口愈合时间和换药次数少于对照组,2组之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使用湿性敷料换药可缩短手术后裂开切口的愈合时间,效果优于普通敷料。
孟凡慧王丽华王嘉茹杨晓秋
关键词:湿性敷料切口裂开伤口护理
湿性敷料在脓肿切开引流术后伤口护理中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5
2005年
目的观察湿性敷料在脓肿切开引流术后伤口护理中的疗效。方法将40 例脓肿切开引流术后患者,按照伤口基本条件相当的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在伤口脓性分泌物多时使用优赛填充伤口,待伤口渗出较少时改用清得佳凝胶填充伤口,安舒妥薄膜或安普贴封闭固定;对照组使用普通敷料换药,直至伤口愈合;对两组伤口愈合时间及换药次数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伤口愈合时间和换药次数少于对照组,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使用湿性敷料换药可缩短脓肿切开引流术后伤口的愈合时间,效果优于普通敷料。
孟凡慧王嘉茹王丽华杨晓秋王淑芬
关键词:湿性敷料脓肿切开伤口护理
利多卡因湿敷减轻拔甲伤口换药疼痛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5
2004年
目的 观察换药前利多卡因湿敷伤口对缓解换药疼痛的效果。方法 采用自身对照 ,选择 2 3例拔甲患者 ,在拔甲后第一次和第二次换药前分别选用 2 %利多卡因 (研究组 )或无菌蒸馏水 (对照组 )浸湿的棉球湿敷伤口 3min后常规换药 ,对两组患者的疼痛分值进行比较。结果  2 %利多卡因湿敷组的疼痛分值为 (5 34± 2 .19)分 ,低于对照组 (6 .18± 2 .4 5 )分 ,两组之间比较 ,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结论  2
孟凡慧王嘉茹王丽华
关键词:湿敷拔甲伤口换药疼痛
磺胺嘧啶银脂质水胶敷料用于甲沟炎拔甲伤口的效果观察被引量:9
2006年
目的观察磺胺嘧啶银脂质水胶敷料(Urgotul SSD)对甲沟炎拔甲患者在换药时的疼痛感及伤口愈合时间的影响。方法将48例(共计51趾)拔甲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在拔甲及术后换药中使用磺胺嘧啶银脂质水胶敷料覆盖创面;对照组在拔甲后创面使用凡士林油纱,术后换药中创面放置抗生素纱条,直到伤口愈合;对两组患者拔甲后第1次和第2次换药去除伤口敷料时的疼痛分值、伤口愈合时间及换药次数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换药去除伤口敷料时的疼痛分值分别低于对照组去除凡士林油纱和抗生素引流条时的疼痛分值,观察组伤口愈合时间及换药次数均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甲沟炎拔甲及换药时使用磺胺嘧啶银脂质水胶敷料,可以有效地减轻换药疼痛,缩短伤口愈合时间,减少换药次数。
孟凡慧王永坤王嘉茹田月强严敏娜杨晓秋
关键词:拔甲伤口疼痛换药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