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坚纲
- 作品数:26 被引量:42H指数:4
- 供职机构:江阴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江苏省农业资源开发局资助项目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 不同稻秸还田方式对小麦出苗分蘖及产量的影响被引量:2
- 2015年
- 为有效提高小麦生产水平,对不同稻秸还田方式对小麦出苗分蘖及产量的影响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15cm以上深耕翻埋秸秆的处理效果最好,播种后不旋耕直接开沟覆泥对提高小麦出苗率和出苗均匀度较为有利,增穗增产效果显著。
- 王坚纲周燕
- 关键词:小麦
- 不同育秧基质对机插稻秧苗素质及产量的影响被引量:4
- 2015年
- 2014年以不同基质产品为供试材料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基质育秧,特别是保供肥能力强的产品对提高秧苗素质作用显著,移栽后表现为早活棵、早分蘖,最终实现大穗增粒增产。
- 王坚纲许德美周燕
- 关键词:秧苗素质增产
- 氮肥减量调优对优良食味粳稻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 2023年
- 2021年进行了氮肥减量、比例调优试验,结果表明:在减氮10%的情况下,控制基蘖肥与穗肥的比例在6∶4,减产幅度降低至3.3%左右,稻米食味值提高3.5分,整精米率提高4.31个百分点;控制基蘖肥与穗肥的比例在7∶3,稻米的食味值提高7分,整精米率提高3.04个百分点,减产幅度控制在5.9%左右。
- 王坚纲周燕赵鸿
- 关键词:施氮比例整精米率食味值
- 有机水稻稳产高效生产技术被引量:2
- 2021年
- 有机水稻是实现水稻高质高效生产的有效途径,为促进该生产技术的进一步推广应用,本文从品种选择、播期确定、播种育秧、合理栽插、肥料运筹、水浆管理、病虫草害防控等方面介绍了有机水稻稳产高效生产技术,以供种植户参考。
- 邵文娟王坚纲史宇杰
- 关键词:有机水稻生产技术
- 杂交粳稻采用机插秧的可行性研究被引量:5
- 2007年
- 臧存龙王坚纲邵文娟陈尧泽吴德君刘华锋沈宇
- 关键词:杂交粳稻机插秧水稻生产育秧技术塑料软盘高产优质
- 水稻机插秧的推广前景及高产栽培技术要点被引量:2
- 2007年
- 臧存龙王坚纲蔡国华王丽娟许德美
- 关键词:栽培技术要点水稻插秧机插秧塑料软盘育秧饱和现象
- 江阴市小麦生产上存在的问题与对策被引量:2
- 2012年
- 通过对江阴市小麦生产现状的分析,指出了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与措施,以期进一步提高小麦产量。
- 王坚纲孙竞
- 关键词:小麦生产
- 大田壮苗肥对机插秧群体质量及产量的影响
- 2014年
- 为探索大田壮苗肥在水稻生产上的应用效果,以"武运粳23"为供试材料,于2012年进行了大田壮苗肥对机插秧群体质量及产量影响的试验。结果表明,使用大田壮苗肥后,高峰苗期的水稻个体矮壮,改善了群体中期的通风透光性,促进了水稻分蘖成穗,增穗增产作用显著。
- 黄珂周燕许德美王坚纲
- 关键词:机插秧肥效
- 肥料及水浆调控对优良食味稻米产量及品质的影响被引量:1
- 2021年
- 2019年进行了穗肥减氮、增施硅肥和节水灌溉等试验,结果表明:穗肥减施氮肥2 kg/667 m^(2),产量减少4.05%,稻米蛋白质含量下降0.7个百分点,直链淀粉含量下降0.9个百分点;孕穗期喷施硅肥可增产7.64%,稻米蛋白质含量下降0.6个百分点,直链淀粉含量下降0.7个百分点;节水灌溉可促进大穗并增加粒重,产量增加10.41%,出糙率提高4.3个百分点,蛋白质和直链淀粉含量无明显变化。
- 邵文娟王坚纲
- 关键词:氮肥硅肥灌溉稻米品质
- 不同氮素吸收类型粳稻品种吸氮能力的差异及原因分析被引量:8
- 2012年
- 2008-2009年,在群体水培条件下,以国内外不同年代育成的94个常规粳稻品种为供试材料,测定植株各器官干物质量和含氮率、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等,采用组内最小平方和的动态聚类方法将供试品种按吸氮量的大小从低到高依次分为A、B、C、D、E、F等6类,以探明影响氮素高效吸收型粳稻品种吸氮能力的主要原因。结果表明:1)供试品种间吸氮量的差异很大,总吸氮量最大品种为最小品种的2.44倍,氮素高效吸收型品种平均产量极显著高于氮素低效吸收型品种;2)氮素高效吸收型品种抽穗前后吸氮量显著大于氮素低效吸收型品种,抽穗前吸氮量对总吸氮量影响显著大于抽穗后吸氮量;3)氮素高效吸收型品种单穗吸氮量显著大于氮素低效吸收型品种,但单位面积穗数无优势,单穗吸氮量对总吸氮量的影响显著大于单位面积穗数;4)氮素高效吸收型品种播抽历期、全生育期较长,群体与个体吸氮强度大,吸氮强度对吸氮量的影响显著大于生育期;5)氮素高效吸收型品种干物质生产量显著大于氮素低效吸收型品种,但植株含氮率无优势,干物质生产量对总吸氮量的影响显著大于植株含氮率,干物质生产量大是氮素高效吸收型品种吸氮能力强的一个重要因素;6)氮素高效吸收型品种各器官(根、茎鞘叶、穗)吸氮量均显著大于氮素低效吸收型品种,抽穗前茎鞘叶吸氮量大,抽穗后氮从茎鞘叶向穗部转移多,成熟期穗部吸氮量大,有利于提高氮高效吸收型品种氮素累积量。
- 于小凤王坚纲李进前王熠袁秋梅仲军陈琛田昊张燕黄建晔王余龙董桂春
- 关键词:粳型水稻吸氮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