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复新

作品数:41 被引量:246H指数:9
供职机构:佳木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黑龙江省卫生厅科研项目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黑龙江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0篇医药卫生
  • 2篇生物学

主题

  • 18篇脑出血
  • 18篇出血
  • 12篇鼠脑
  • 12篇大鼠脑
  • 12篇大鼠脑出血
  • 8篇细胞
  • 8篇急性
  • 5篇脑梗
  • 4篇凋亡
  • 4篇卒中
  • 4篇细胞凋亡
  • 4篇脑卒中
  • 4篇梗死
  • 3篇蛋白
  • 3篇动脉
  • 3篇血浆
  • 3篇水肿
  • 3篇缺血
  • 3篇脑梗死
  • 3篇脑水肿

机构

  • 36篇佳木斯大学附...
  • 4篇佳木斯大学
  • 2篇佳木斯市中心...
  • 1篇齐齐哈尔市第...
  • 1篇吉林大学中日...
  • 1篇大庆市人民医...
  • 1篇北京市昌平区...

作者

  • 40篇王复新
  • 13篇侯丽淳
  • 11篇关雪莲
  • 10篇杨慧
  • 8篇张淑萍
  • 8篇刘永刚
  • 7篇王明礼
  • 6篇和梅
  • 6篇王辰
  • 5篇李培育
  • 5篇王昆祥
  • 4篇黄作义
  • 4篇毕胜
  • 3篇乔香兰
  • 3篇张军武
  • 2篇王璇
  • 2篇左寒璐
  • 2篇王东升
  • 2篇韩凤
  • 2篇张洁

传媒

  • 21篇黑龙江医药科...
  • 10篇中风与神经疾...
  • 2篇中国医药科学
  • 1篇中国临床神经...
  • 1篇微量元素与健...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临床神经病学...
  • 1篇中草药
  • 1篇湖北民族学院...
  • 1篇中国局解手术...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6
  • 4篇2015
  • 1篇2014
  • 4篇2013
  • 2篇2012
  • 4篇2011
  • 2篇2010
  • 2篇2007
  • 3篇2006
  • 5篇2005
  • 2篇2004
  • 2篇2003
  • 3篇2001
  • 1篇1998
  • 1篇1997
4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超声波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观察及对血浆NO、ET变化的影响被引量:4
2007年
目的探讨超声波对急性脑梗死的治疗机制。方法将99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超声组与常规组,测定两组治疗前、治疗后24h、3d、7d、14d血浆NO与ET含量,评价入院时、入院后14d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结果超声组血浆NO含量在24h升高,并且高于常规组,随后开始下降,在各时间点上降低幅度则缓于常规组(P<0.05);超声组ET含量低于常规组,并且在治疗后各时间点上显著降低(P<0.01);两组治疗前后14d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超声治疗组优于常规治疗组(P<0.01)。结论早期应用超声波治疗急性脑梗死,可改善脑缺血状态,并能影响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中NO、ET变化,进而干预了脑梗死的病理生理过程。
王复新彭守仙张淑萍侯丽淳关雪莲刘玉荣龚光清
关键词: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急性脑梗死患者超声波治疗血浆NO病理生理过程
大鼠脑出血周边组织谷氨酸、脑水含量和细胞凋亡的变化及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的影响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研究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bFGF)对脑出血(ICH)大鼠神经功能损伤、脑水肿的影响,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对大鼠脑出血周边组织谷氨酸(Glu)含量及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Wistar大鼠112只,随机分为脑出血组、脑出血+bFGF组,两组各分为(出血前、出血后4h、6h、12h、24h、72h、7d)7个时间点。利用化学方法测定大鼠脑出血周边组织Glu含量,利用原位末端标记法测定出血周边组织神经细胞的凋亡情况。并在脑出血后24h、48h、72h、7d测定大鼠神经功能评分和脑含水量。结果脑出血后24h开始大鼠就出现明显的神经功能缺失症状,bFGF治疗后神经功能缺失症状得到明显改善,在1w内的各个时间点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脑出血大鼠24h即出现脑水肿,脑水肿形成的高峰时间在ICH后48h~7d左右,ICH大鼠在bFGF治疗后脑水肿形成明显减轻,两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P<0.01)。大鼠脑出血后4h血肿周边脑区Glu含量开始升高(P<0.01),在血肿形成的高峰期12h达峰值。大鼠脑出血周边组织6h出现凋亡细胞,12h上升显著(P<0.01),3d凋亡细胞达峰值,7d时仍存在较多凋亡细胞。bFGF干预后Glu含量及凋亡细胞数量与脑出血组对应时间点比较显著下降(P<0.01)。结论脑出血大鼠出现明显脑水肿和神经功能损伤,脑出血周边组织Glu含量增高,神经细胞存在长时间凋亡,Glu可以促其凋亡;bFGF干预后,大鼠神经功能改善,脑水肿减轻,Glu含量降低,bFGF减少大鼠脑出血周边组织神经细胞凋亡。
关雪莲侯丽淳王辰杨慧王复新和梅
关键词:脑出血谷氨酸脑水含量细胞凋亡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
BAEP转颈试验与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预后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21
1997年
本文对39例V-BAI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异常者(A组)与30例BAEP转颈试验异常者(B组)作了西比灵治疗的前瞻性随访分析。结果表明:BAEP转颈试验可使V-BAI的BAEP异常率由转颈前的44.83%提高到79.31%(P<0.01);A组Ⅲ、Ⅴ(PL)及Ⅰ~Ⅲ、Ⅰ~Ⅴ(IPL)延长(P<0.01),B组Ⅲ(PL)和Ⅰ~Ⅲ(IPL)延长为著(P<0.05);西比灵治疗后Ⅲ、Ⅴ(PL)、Ⅰ~Ⅲ、Ⅰ~Ⅴ(IPL)有明显恢复(P<0.05),且与病情改善程度密切相关。
王复新姜志梅黄作义韩凤金玉玲乔香兰
关键词: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转颈试验BAEP预后
尼莫地平对大鼠脑出血周边组织AQP4表达的影响被引量:9
2011年
目的观察尼莫地平对ICH周边组织AQP4表达、细胞内Ca2+浓度变化及对BBB保护作用的影响。方法参考Rosenberg等方法复制大鼠ICH动物模型,随机将120只Wistar大鼠分为假手术组(n=20)、脑出血组(n=50)和尼莫地平治疗组(n=50),脑出血后分别观察6h、1d、3d、5d、7d等5个时间点。用免疫组化法测定ICH周边组织AQP4的表达,用荧光标记检测胞内Ca2+及EB作为示踪剂监测BBB的损伤程度,用干湿法测定脑组织含水量。结果 (1)脑出血组3d含水量达到高峰,第7天明显下降,但仍高于正常水平;尼莫地平组3d含水量达高峰,但低于脑出血组;(2)脑出血后6h血肿周边组织EB含量增加,1d达高峰,7d已明显下降;尼莫地平干预后各时间点EB含量明显低于脑出血组,高于假手术组,7d后EB含量恢复正常;(3)脑出血后6h血肿周边组织AQP4表达及细胞内Ca2+浓度逐渐增高,3d达高峰,7d后下降明显;尼莫地平组血肿周边组织AQP4表达及细胞内Ca2+浓度逐渐增高,3d达高峰,明显低于脑出血组。结论 (1)Ca2+能促进AQP4的过度表达,使BBB通透性增加,参与出血性脑水肿的病理过程;(2)尼莫地平可阻断Ca2+向细胞内过度内流,进而降低AQP4的表达,减轻脑水肿程度,为脑出血治疗提供新的靶点。
王复新张洁张淑萍侯丽淳张军武关雪莲杨慧
关键词:脑出血水通道蛋白4钙离子血脑屏障尼莫地平
佳木斯市城乡居民脑梗塞危险因素调查被引量:8
2013年
目的:调查佳木斯市城乡脑梗塞患者的危险因素是否存在差异。方法:随机抽取城乡各200例脑梗塞患者,对各个危险因素采用方差分析的统计学方法。结果:在各个危险因素中,冠心病、高脂血症、肥胖、精神紧张状态高、缺乏体育锻炼和高血压病、烟酒嗜好等危险因素差异性明显,在年龄、性别、糖尿病、鼾症、高盐饮食方面上无明显差异性。结论:城市居民预防脑梗塞更应该注意干预冠心病、肥胖、高脂血症、精神状态紧张以及缺乏体育锻炼等危险因素;而农村更应该重视控制高血压,改变日常生活中的烟酒嗜好。
王辰关雪莲侯丽淳杨慧王复新
关键词:脑梗塞城乡居民
神经干细胞联合神经营养因子-3移植治疗脑出血的实验研究被引量:3
2010年
和梅刘力学姜蓓王复新江清林
关键词:NSCSNT-3脑出血
人类MnSOD基因多态性与帕金森氏病的遗传易感性的相关研究
2004年
目的 :研究人类锰超氧化物歧化酶 (Mn SOD)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性 (SNP)与帕金森氏病 (PD)的遗传易感性的关系 ,为寻找 PD的易感基因或抗病基因提供线索。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 (PCR- RFL P)对 14 0例日本 PD患者和 2 0 0例正常健康对照者进行 Mn SOD线粒体靶序列的 1183位点 T/ CSNP频率检测 ,此一基因替换导致Mn SOD第 9位的缬氨酸 (GTT)被丙氨酸 (GCT )取代。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 ,PD患者组的 C等位基因频率明显升高(P<0 .0 5 )。结论 :PD患者的 Mn SOD线粒体靶序列的编码丙氨酸的等位基因
张淑萍王复新
关键词:MNSOD多态性帕金森氏病
介入治疗颈内动脉颅外段狭窄所致TIA患者的临床研究
2015年
目的:分析症状性颅外颈动脉狭窄所引发的TIA患者的血管内支架和单纯药物治疗的疗效。方法:2013-07~2014-01到我院求诊的颅外颈动脉狭窄所引发的TIA患者32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介入治疗)160例,对照组(单纯药物治疗)160例。结果:治疗后实验组狭窄程度为(19.3±2.2)%,狭窄长度(0.12±0.02)cm。对照组狭窄程度为(37.1±2.9)%,狭窄长度(0.68±0.16)cm。实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1个月、6个月、12个月,实验组中短期NIHSS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6个月、12个月,两组的ABCD2评分显著不同,实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介入治疗颈动脉颅外段狭窄所致TIA患者是安全而有效的方法,其围手术期总并发症发生率低,12个月的随访卒中并发症少。
曲鹏王复新秦乐王东升王昕莉王楠
关键词:介入治疗TIA随访
脑卒中高危人群颈动脉斑块与血清sCD40L之间的关系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观察血清可溶性CD40配体(s CD40L)与高危人群颈动脉斑块性质之间的关系,为高危人群早期服用阿司匹林预防缺血性脑血管病提供依据。方法根据入选条件选取145例作为高危组,选取健康体检者40例作为对照组,据颈动脉超声检查结果将高危组分为无斑块组(Ⅰ)67例、稳定斑块组(Ⅱ)21例和不稳定斑块组(Ⅲ)57例3个亚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所有研究对象血清s CD40L水平。结果高危组血清s CD40L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危组各亚组间血清s CD40L水平比较:Ⅰ组<Ⅱ组<Ⅲ组[(3.489±0.820)mg/ml<(3.600±0.697)mg/ml<(4.011±1.074)m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清s CD40L(OR=1.788,P=0.037)是影响颈动脉斑块性质的危险因素。结论血清s CD40L是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危险因素;血清s CD40L可能影响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性质,促使其由稳定斑块向不稳定斑块的方向发展;对于脑卒中高危人群血清s CD40L水平较高者,应早期给予阿司匹林药物治疗,以此来预防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发生、发展。
秋大成侯丽淳王辰毕胜杨慧王复新
关键词:SCD40L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不稳定性脑卒中
大鼠脑出血周边组织ICAM-1的表达及NAC的干预作用被引量:3
2005年
目的:研究大鼠脑出血周边组织细胞凋亡及ICAM-1(细胞粘附因子-1)的表达机制,探讨NAC(N-乙酰-L-半胱氨酸)抗细胞凋亡作用和对ICAM-1表达的干预机制。方法:W istar大鼠105只,随机分为对照组,脑出血组,脑出血+NAC组,各分为出血6h,12h,24h,48h,3d,5d,7d七个时间点。采用立体定位注入自体未肝素化动脉血复制脑出血模型。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脑组织ICAM-1的表达;利用原位末端标记法检测出血周边组织神经细胞的凋亡。结果:①脑出血后12h ICAM-1开始表达,72h达高峰。各组与对照组之间有显著差异(均P<0.05)。②大鼠脑出血周边组织6h出现凋亡细胞,12h上升显著,3d凋亡细胞达峰值,7d仍有凋亡细胞表达。③NAC干预后周边组织ICAM-1表达阳性细胞数及凋亡细胞数与脑出血组对应时间点比较显著下降(P<0.05)。结论:①细胞因子ICAM-1参与了脑出血周边组织炎性反应损伤。②脑出血周边组织存在着细胞凋亡病理生理过程。③NAC可抑制细胞因子ICAM-1表达,同时具有抗细胞凋亡作用,可改善脑出血预后。
刘永刚王复新黄作义王璇关雪莲
关键词:脑出血干预作用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