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娜

作品数:24 被引量:322H指数:11
供职机构: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林业科技支撑计划项目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21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4篇农业科学
  • 6篇环境科学与工...
  • 5篇生物学
  • 2篇经济管理
  • 1篇水利工程

主题

  • 13篇三峡库区
  • 13篇库区
  • 7篇消落带
  • 5篇养分
  • 5篇生态系统
  • 5篇土壤
  • 5篇马尾松
  • 4篇淹水
  • 4篇三峡库区消落...
  • 4篇生态
  • 4篇土壤化
  • 4篇土壤化学
  • 4篇细根
  • 3篇森林生态
  • 3篇生态系统服务
  • 2篇影响因素
  • 2篇森林生态系统
  • 2篇生长及光合特...
  • 2篇速效
  • 2篇速效养分

机构

  • 22篇中国林业科学...
  • 18篇南京林业大学
  • 1篇湖北省林业科...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国科学院遗...
  • 1篇国家林业局
  • 1篇学研究院

作者

  • 23篇王娜
  • 20篇肖文发
  • 18篇程瑞梅
  • 13篇刘泽彬
  • 11篇沈雅飞
  • 6篇郭泉水
  • 4篇王晓荣
  • 3篇刘常富
  • 2篇王彦辉
  • 1篇封晓辉
  • 1篇张炜银

传媒

  • 5篇林业科学
  • 4篇应用生态学报
  • 2篇林业科学研究
  • 2篇浙江农林大学...
  • 1篇水土保持学报
  • 1篇世界林业研究
  • 1篇南京林业大学...
  • 1篇湖泊科学
  • 1篇西北植物学报
  • 1篇西北林学院学...
  • 1篇生态与农村环...
  • 1篇生态环境学报

年份

  • 3篇2021
  • 1篇2019
  • 2篇2018
  • 6篇2017
  • 3篇2016
  • 4篇2015
  • 3篇2014
  • 1篇2013
2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三峡库区马尾松不同直径细根分解动态及其影响因素被引量:10
2017年
在三峡库区秭归县九岭头林场马尾松人工林进行一年的细根分解试验,研究马尾松直径<0.5、0.5~1和1~2 mm细根的分解动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细根分解速率随直径增大而减小,直径<0.5、0.5~1和1~2 mm细根年分解率分别为34.0%、28.0%和25.7%.直径<1 mm细根分解速率随时间增加而逐渐减小,直径1~2 mm细根分解速率随时间增加先逐渐增加再减小.在细根分解过程中,N、P和Ca浓度随时间增加而增加,K浓度呈先降低后上升再下降的趋势.细根分解速率与细根初始N、P、K和Ca浓度,以及C/N、C/P均显著相关,细根Ca浓度和土壤温度是影响细根分解的主导因子.
王娜程瑞梅肖文发沈雅飞
关键词:马尾松细根分解养分
淹水对三峡库区消落带香附子生理特性的影响被引量:5
2015年
为了阐明香附子对三峡库区消落带水淹的耐淹机理,该研究模拟三峡库区消落带夏季汛期水淹环境,设置常规水分管理(CK)、根部水淹(T1)、半淹(T2)以及全淹(T3)4个不同处理组,研究香附子对不同淹水环境的生理响应机制。结果显示:(1)经过45d的水淹处理,所有水淹处理香附子叶片叶绿素a、叶绿素b、类胡萝卜素以及总叶绿素的含量均显著下降,但叶绿素a/b值仍维持在CK水平;(2)淹水并没有增加T1和T3处理植株可溶性蛋白、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含量,但显著增加了T2植株叶片脯氨酸和可溶性糖的含量;(3)随着水淹时间的延长,各水淹处理植株叶片丙二醛含量逐渐升高,且自水淹15d后均与CK植株差异显著;(4)所有水淹处理香附子植株SOD、CAT和APX等抗氧化酶活性均有所增加,但随着水淹时间的继续延长,T3植株叶片SOD和CAT活性逐渐下降。(5)经过45d的水淹处理,各水淹处理植株淀粉含量在叶和根中均显著增加。研究表明,虽然淹水对香附子产生了一定的伤害,但香附子能够通过调节体内各种保护酶活性和渗透调节物质含量来增加对水淹的抵御能力,而且根部高浓度淀粉含量也为香附子耐受水淹胁迫提供了稳定的能量供应。
刘泽彬程瑞梅肖文发郭泉水王彦辉王娜
关键词:淹水香附子渗透调节物质抗氧化酶活性
“三生空间”视角下三峡库区土地利用转型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效应被引量:26
2021年
明晰社会经济快速转型背景下的"三生空间"演变过程及其生态系统服务效应,对国土空间优化和区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1980、2000、2018年土地利用遥感监测数据为基础,基于"三生空间"视角,采用地学信息图谱刻画了三峡库区土地利用转型过程,并通过生态系统服务贡献值测度了土地利用转型的生态环境效应。结果表明:1980—2018年,三峡库区工业生产空间和生活空间面积不断增加,而农业生产空间和生态空间面积逐渐减少;从图谱转移视角分析,1980—2000年间,土地利用格局相对稳定,以未发生转移的图谱单元占主导,而2000—2018年土地利用转型复杂,以农业生产空间与林地、草地生态空间相互转化占主导,城镇化、工业化进程加快是导致农业生产空间、生态空间面积萎缩的主要原因;三峡库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在时间上呈先缓慢降低后迅速增加的趋势,在空间上呈"东部高-西部低"的分布特征;生态保护修复工程促进了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正效应,但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挤占了大量的农业生产空间、生态空间,加之农田复耕等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负效应。
勾蒙蒙刘常富李乐肖文发肖文发王娜
关键词:土地利用转型生态系统服务三峡库区
马尾松细根研究进展被引量:4
2014年
根系是植物长期适应陆地条件而形成的一个重要的地下器官,在整个生态系统中扮演者重要的角色。细根作为根系系统中最重要部分,对森林生态系统碳平衡和养分循环具有重要作用。马尾松是我国速生特有种,集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为一体。文中综述了马尾松细根生物量、周转和寿命的研究进展,并对今后的研究提出展望,以期为我国树木根系生态学研究提供参考。
王娜程瑞梅肖文发刘泽彬张炜银
关键词:马尾松细根生物量影响因素
三峡库区库首森林生态系统植物叶片碳氮磷化学计量特征研究被引量:13
2017年
【目的】森林是三峡库区重要的生态屏障,研究该地区森林生态系统化学计量特征可深入了解生态系统的养分循环、限制作用以及稳定机制。【方法】通过对三峡库区库首森林生态系统的7个站点进行典型取样,研究了包括乔木、灌木和草本30种植物的107个样品叶片中碳(C)、氮(N)和磷(P)的化学计量学特征。【结果】三峡库区库首森林生态系统植物叶片中有机碳(OC)、全氮(TN)和全磷(TP)的含量变化范围分别为352.0~506.3、8.3~48.6和0.5~2.5 mg/g,平均值为450.2、18.6和1.2 mg/g;叶片C/N、C/P和N/P的变化范围为7.6~56.5、158.8~799.3和7.3~40.2,平均值为28.6、450.4和16.9。不同生活型植物叶片的养分组成存在显著差异,乔木叶片的有机碳含量要明显高于灌木和草本,而草本植物的叶片全氮和全磷的含量要明显高于乔木和灌木;落叶乔木叶片的全氮、全磷含量及N/P的值要明显高于常绿乔木,但有机碳含量及C/N和C/P的值则相反。不同生活型植物有机碳与全氮(磷)含量的相互关系也存在差异,草本植物叶片有机碳与全氮(磷)含量存在极显著负相关,乔木叶片有机碳与全氮含量呈显著的负相关,但与全磷含量不相关,灌木叶片有机碳与全氮(磷)含量不相关;不同生活型植物叶片全氮和全磷含量均存在极显著正相关。【结论】三峡库区库首森林生态系统植物叶片有机碳含量处于中等水平,而全氮和全磷含量相对较低,磷缺乏是限制该区植被生产力的关键元素。
刘泽彬程瑞梅肖文发王娜
关键词:三峡库区森林生态系统
三峡库区马尾松根和叶片的生态化学计量特征被引量:14
2016年
[目的]对马尾松根系和叶片养分(C、N、P、K、Ca、Mg)进行研究,探讨生长季和非生长季根系和叶片的化学计量学特征和养分分配特征,以及根和叶片养分的相关性。[方法]本研究分别在2014年7月和11月,利用土柱法采集根样和高枝剪采集枝条第二节上的健康叶样,然后再进行室内测试分析。[结果]表明:(1)非生长季与生长季相比,根C养分含量、C:N和N:P比值均下降,N、P、K、Ca、Mg养分含量含量均增加。(2)根C养分含量随直径增大而增加,N、P、K、Ca、Mg养分含量随直径增大而减小。(3)径级、取样时间以及两者交互作用对根系C、N、P、K、Ca、Mg养分含量和C、N、P养分化学计量比存在极显著影响(P<0.01),同时取样时间对粗根C、N养分含量以及C:N比无显著影响。(4)细根(<2 mm)C和N元素含量存在极显著的负相关关系,N和P元素含量存在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同时C:N比值和N:P比值变异分别由各自两元素含量共同决定;粗根(2 3 mm)C、N计量比值和N:P比值变异分别主要由N元素含量和P元素含量决定;(5)从地上叶到地下根,C、N、P、K养分含量呈减少趋势,Ca、Mg养分含量呈增加趋势。同时,根和叶片养分含量相关性较弱,除C、K养分之外。[结论]马尾松根系养分含量与叶片养分的关系较弱,且分别对各养分的相对需求量不同;与生长季相比,非生长季马尾松根系N、P、K、Ca、Mg含量显著增加;C、N元素和N、P元素的耦合关系只出现在细根中。
王娜程瑞梅肖文发沈雅飞
关键词:三峡库区马尾松养分特征根系叶片
中华蚊母树(Distylium chinense)幼苗对秋、冬季淹水的生长及生理响应被引量:5
2016年
为阐明三峡库区岸生植物中华蚊母树(Distylium chinense)幼苗对水淹的耐淹机理,通过设置对照组(CK)、半淹组(PF)、全淹组(CF)3个水淹处理,模拟库区消落带秋、冬季淹水情况,研究中华蚊母树幼苗在不同水淹时间和深度下的生长及生理生化特性.结果表明,淹水显著影响中华蚊母树幼苗的生物量,水淹150 d后,PF组植株和CF组植株根、茎、叶生物量均呈显著降低趋势,同时受水淹影响,植株根冠比也显著降低;中华蚊母树幼苗在水淹前90 d 2组水淹处理植株叶片丙二醛(MDA)含量均与CK组植株差异不显著,水淹120 d后,中华蚊母树幼苗叶片MDA含量显著增加,且随着水淹深度的增加而逐渐升高;可溶性蛋白在各水淹处理中的变化有所差异,水淹前60 d,淹水并没有影响CF组植株可溶性蛋白含量,但从水淹90 d开始,CF组植株可溶性蛋白含量有所上升,而PF组植株可溶性蛋白含量在整个淹水期间均与CK组植株差异不显著;2组水淹处理植株脯氨酸在水淹前期均显著上升,但自水淹90 d后逐渐下降至CK组水平;与MDA对水淹的响应一致,水淹前期PF组和CF组植株抗氧化酶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和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均没有出现明显影响,但水淹后期2组水淹处理植株抗氧化酶活性均显著升高;可溶性糖含量在不同水淹处理下有所差异,PF组植株叶片可溶性糖含量在整个淹水期间均与CK组植株差异不显著;而CF组植株叶片可溶性糖含量随着水淹时间的延长逐渐降低.研究证明,中华蚊母树幼苗生长及生理特性对秋、冬季水淹环境具有一定的调节能力,是中华蚊母树幼苗能够在库区消落带存活生长的一个重要原因.
刘泽彬程瑞梅肖文发郭泉水王彦辉王娜
关键词:淹水消落带生理生化三峡库区
不同淹水时间下中华蚊母树光响应特征及其模型比较被引量:28
2015年
本文模拟库区秋冬季淹水环境,利用Li-6400 XT便携式光合仪测定了淹水条件下2年生中华蚊母树的光响应曲线,并采用直角双曲线模型、非直角双曲线模型和直角双曲线修正模型3种数学模型进行拟合分析,以探讨不同模型对水淹胁迫下中华蚊母树的适用性以及最佳光合参数对水淹胁迫的适应规律.结果表明:非直角双曲线模型对正常水分生长和短期水淹下(水淹15 d)中华蚊母树光响应过程的拟合优于其他两种模型,而直角双曲线修正模型对长期水淹下(水淹30、45和60 d)中华蚊母树光响应过程的拟合更具优势.直角双曲线修正模型对光补偿点(LCP)、最大净光合速率(Pn max)和光饱和点(LSP)的拟合效果最佳,非直角双曲线模型对暗呼吸速率(Rd)的拟合效果最佳.水淹前期(30 d),中华蚊母树表观量子效率(Φ)、Pn max和LSP逐渐降低,而LCP和Rd逐渐升高,但随着水淹时间的继续增加,中华蚊母树逐渐对水淹产生了适应性,各项光合生理指标逐渐趋于稳定,说明中华蚊母树具有一定适应水淹环境的能力.
刘泽彬程瑞梅肖文发郭泉水王娜
关键词:淹水净光合速率光响应模型光合参数
三峡水库蓄水对库区弃耕地土壤7种金属元素质量分数的影响被引量:2
2017年
为探究淹水对三峡库区土壤金属元素质量分数的影响,以典型消落带中的弃耕地为研究区域,于2009年和2013年,研究不同海拔(145~155,155~165,165~175 m),不同深度(0~5,5~10,10~20 cm)土壤的重金属(铜、铁、锌、锰),碱性金属(钙、镁、钠)分布特征及与pH值的相互关系,旨在为该地区生态恢复提供科学理论依据。研究发现:2009年145~165 m土壤4种重金属质量分数为10~20 cm层最高,2013年为0~5 cm层质量分数最高,钙质量分数的最高值均出现在10~20 cm层;经历过4个淹水周期后,2013年165~175 m高程土壤铜、铁、锌和锰质量分数依次为0.065,59.37,0.068和0.069 g·kg^(-1),其质量分数比2009年分别增加了50.75%,18.84%,27.46%,27.44%。淹水导致钙、锰质量分数增多,钠质量分数减少,其中钠质量分数变化幅度最大,随着海拔的升高,2013年较2009年分别减低了60.02%,60.09%和59.82%;另外,除钠与pH值呈极显著负相关(r=-0.615,P<0.01)之外,所测金属指标均与pH值呈正相关。淹水不仅导致不同年份土壤金属的分布特征不完全相同,还导致土壤铜、铁、锌、锰、钙、镁等的累积及钠的流失。
沈雅飞程瑞梅肖文发王娜刘泽彬王晓荣
关键词:土壤学三峡库区消落带弃耕地
三峡库区生态系统服务权衡时空动态与情景模拟:以秭归县为例被引量:24
2021年
三峡库区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区,同时也是生态脆弱区,而秭归县位于三峡库区的核心地带,在快速城镇化背景下,区域生态系统人为干扰较为严重,面临水土流失、生态系统退化等突出问题,亟待研究区域生态系统服务变化及其动态权衡关系,探讨区域生态系统优化策略。基于此,在系统分析秭归县2005—2015年产水量、碳储量和土壤保持量的时空变化特征及权衡关系的基础上,采用生产可能性边界(PPF)方法探讨了自然增长情景、生态保护情景和综合发展情景下各生态系统服务之间的权衡特征,提出适合秭归县发展的优化模式。结果表明,(1)2005—2015年秭归县3种生态系统服务存在时空异质性,碳储量和土壤保持量分别增加2.20%和15.13%,产水量呈现先增加后减少趋势;产水量高值区分布在县域南部地区,碳储量高值区分布在东北和东南部地区,土壤保持量高值区分布在西北和南部地区。(2)产水量与碳储量、土壤保持量之间表现为权衡关系,且碳储量与产水量间的权衡关系更为突出,权衡强度具有时间分异性。(3)综合发展情景下生态系统服务权衡关系更接近PPF曲线,表明在该情景下秭归县土地资源配置较优。因此,在秭归县未来发展中应同时兼顾生态安全、粮食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3个方面,有针对性地制定生态保护修复措施,以实现区域生态系统服务协调发展。
喇蕗梦勾蒙蒙李乐王娜胡建文刘常富肖文发
关键词:生态系统服务生产可能性边界情景分析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