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小华

作品数:9 被引量:30H指数:3
供职机构: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化学系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基础科学人才培养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机械工程电子电信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篇理学
  • 3篇机械工程
  • 2篇电子电信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电离
  • 3篇等离子体
  • 3篇原子
  • 2篇离子组分
  • 2篇铝等离子体
  • 2篇激光
  • 2篇激光电离
  • 2篇激光激发
  • 2篇激光诱导
  • 2篇光电离
  • 2篇光激发
  • 2篇光谱
  • 1篇代谢
  • 1篇代谢组学
  • 1篇代谢组学研究
  • 1篇等离子体特性
  • 1篇电晕
  • 1篇血清
  • 1篇液质联用
  • 1篇原子光谱

机构

  • 9篇厦门大学
  • 1篇厦门市第一医...

作者

  • 9篇王小华
  • 9篇杭纬
  • 3篇黄本立
  • 2篇李卫峰
  • 2篇朱尔一
  • 1篇高瑶
  • 1篇殷志斌
  • 1篇邢金春
  • 1篇黄真真
  • 1篇林琳
  • 1篇陈永婧
  • 1篇李灵锋
  • 1篇郑嘉欣

传媒

  • 4篇光谱学与光谱...
  • 2篇分析化学
  • 1篇物理学报
  • 1篇中国化学会第...

年份

  • 2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3篇2015
  • 2篇2012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氦气辅助高功率纳秒和飞秒激光电离源应用于分析有机化合物的对比研究
针对合成领域中对未知化合物进行快速鉴定的分析需求,激光微区采样作为一种固体直接分析技术备受青睐。在之前的相关研究工作,已经证实了氦气辅助高功率激光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技术是一项元素分析最有效的手段,并广泛应用于无机领域[1-...
王小华殷志斌杭纬黄本立
关键词:热效应
文献传递
可用于检测非极性物质的电晕喷雾质谱法的研发
2016年
电喷雾离子源(Electrospray Ionization source,ESI)可以很方便地分析极性物质,但难以分析非极性物质,而离子源的切换是一件麻烦的工作。我们尝试改造常规ESI成电晕喷雾离子源(Coronal Spray Ionization source,CSI),使它也能够分析非极性物质,检测器为一台飞行时间质谱仪。我们将高达2 500~5 000伏特的高压加到一根60μm内径的不锈钢毛细管上,将其作为电喷雾源。当加的高压高达3 500伏特或以上时,在不锈钢管尖端会出现微小的电晕,这部分电晕的作用便是用来电离弱极性或是非极性物质。通过调节加到不锈钢管上的电压,这套装置可以检测到不同种类的弱极性物质,而不需要对装置本身做太多的改动或是卸掉仪器的真空。我们在这套CSI上成功测到了萘和芘,而ESI无法检测出这两种物质。另外我们将其信号强度与APCI对比,发现在同一数量级上。
张书迪王小华杭纬
关键词:飞行时间质谱仪
双电离源(辉光放电/激光溅射电离)四极杆质谱仪的研制被引量:5
2012年
本研究将辉光电离源与激光溅射电离源巧妙地结合在同一台仪器中,使固体样品在离子源腔体中既能辉光电离,也能激光电离;并且使用同一质量分析器,两种离子源的结果可以相互比对,进而得到更为准确的分析结果。此仪器主要由真空系统、离子源、离子传输系统、四极杆质量分析器及检测与数据采集系统等组成。实验中分别用两种离子源测试了标准样品SRM1262b,并获得了半定量结果。结果表明,仪器具有定性能力强,分析速度快,检测灵敏度高等优点,对固体样品元素分析的检出限可达μg/g量级。实验表明,激光溅射电离质谱的性能优于辉光放电质谱。
李灵锋李卫峰王小华杭纬黄本立
关键词:激光电离辉光放电
激光诱导铝等离子体中原子和离子组分膨胀特性研究
LIP作为一种光谱发射源,存在着瞬态行为,等离子体的时间演化规律与它的形态及其空间不均匀性相关,因此深入理解等离子体动力学和膨胀动力学对于优化等离子体作为光谱发射源的使用至关重要。本实验以纳秒激光诱导铝等离子体为研究对象...
林芷伊简俊涛王小华杭纬
文献传递
脉冲微放电发射光谱用于合金样品元素分析
2017年
利用大气压脉冲微放电剥蚀源对铝合金进行光谱分析。该针板结构微放电装置具有价格低廉、操作便捷、分析快速等特点。脉冲放电能瞬间注入极大的放电能量,不致使样品融化,进而保证放电的稳定性。在几微秒的时间内,对钨针电极施加近-4 000V的高压,电极间迅速形成放电通道,针尖和样品之间形成高达20A的电流,造成对样品的剥蚀,并对被剥蚀的粒子进行激发。单次放电脉冲注入能量约为8.5mJ,能量以电流的形式传递于放电电极。剥蚀形貌图表明放电微等离子体局域在电极间隙,针尖轴向上的能量传递和电流密度远高于离轴区域。为了深入研究剥蚀机制和物理性质,对等离子体源的电学特性进行了讨论。通过精确的时序拍摄技术观测了等离子体的演化过程,从ICCD相机的快速成像结果可以看到等离子体源寿命与脉冲高压放电源的脉宽相当,发光强度与放电电流变化趋势相吻合。与光谱分析装置相连接,脉冲微放电剥蚀源可有效激发合金样品中的铝、镁、锰、铜等元素原子谱线。对放电过程等离子体光谱特性进行考察,利用玻尔兹曼斜线法和Stark展宽法计算等离子体电子温度和电子数密度,分别得到过程中等离子体电子激发温度约6 700K,等离子体电子数密度约1017 cm-3量级,并验证了放电处于局域热平衡状态。探究其定量分析性能,结果表明该脉冲微放电等离子体直接作为一种光谱分析源可实现对铝合金样品快速定量分析。
王小华李卫峰郭宗纬杭纬黄本立
关键词:光谱分析等离子体特性
激光诱导铝等离子体中原子和离子组分膨胀特性被引量:1
2018年
为了了解等离子体中原子与离子组分的膨胀特性及背景气体存在状态下其运动状态的改变规律,设计了一系列实验,并进行了深入探究.采用波长为532 nm的纳秒激光剥蚀铝样品形成等离子体,并使用配有em ICCD检测器的C-T型三光栅单色仪对等离子体进行时序采集,同时使用2400 g·mm^(-1)的光栅替代窄带滤光片进行不同组分成像诊断,得到铝等离子体中Al Ⅰ (396.1 nm), Al Ⅱ (466.3 nm), Al Ⅲ (447.9 nm)的光谱分辨图像.在不同背景气压下采集了等离子体各组分光谱图像,探究背景气体对等离子体演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等离子体形成过程中,离子组分相对于原子组分分布在羽流前端,且角度分布较小.原子与离子组分的真空膨胀速度均处于10~4m·s^(-1)量级.等离子体中离子组分的运动速度较高,且其运动速度随着离子价态的增加而增大,但在本实验使用的能量密度范围下,随激光能量的变化波动不大.中性原子的运动速度较慢,但随能量的增加而增大.随着膨胀过程的进行,各组分羽流沿样品表面法线方向推进且发射强度逐渐降低,对应的羽流密度和温度也相应降低.环境气压逐渐增大时,各研究组分运动状态与在高真空度下时有明显区别.在气压大于1 Pa后,等离子体与环境气体发生相互渗透,膨胀前端出现的晕影,产生扰动,发生束缚缓速.且等离子羽因气压增大而收缩、与背景气体的碰撞概率增加,使得羽流发射强度加强,等离子体的寿命随之延长.提出的新颖诊断方法与实验所得结果可为等离子体组分动力学过程的研究提供参考.
林芷伊简俊涛王小华杭纬
膀胱癌血清及尿液代谢组学研究被引量:10
2012年
应用代谢组学研究方法,对与膀胱癌(Bladder cancer,BC)发病相关的生物标志物进行筛选,采用液相色谱-电喷雾质谱(LC-ESI/MS)联用技术对20名膀胱癌患者与24名正常人的血清和尿液进行研究。多变量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膀胱癌患者和正常人聚类明显,血清和尿液中分别发现13个潜在标志物。其中,(2E,6E,8E)-二十二碳三烯-1-醇、7-((1S,2S)-2-(庚胺)环己基)庚酸和(11E,14E,17E)-三烯-二十碳-1-醇首次在血清中发现,有潜力成为膀胱癌诊断标志物。液相色谱-质谱联用结合多变量分析的代谢组学研究技术在膀胱癌诊断中展现出巨大潜力。
陈永婧王小华黄真真林琳高瑶朱尔一邢金春郑嘉欣杭纬
关键词:液质联用膀胱癌血清尿液
一种三维矩阵的奇异值分解算法被引量:1
2015年
提出了一种三维矩阵的奇异值分解算法,该法适合处理具有三维矩阵数据的模式识别和分类模型等领域实际问题,该算法与二维矩阵奇异值分解算法类似,通过求解约束条件极值问题获得,该算法与已有的三线性分解算法比较,相对简单,计算速度快,适合处理数据量大的实际问题,该算法也很容易推广到更高维阵列的光谱数据。
朱尔一王小华杭纬
关键词:奇异值分解主成分分析
中国原子光谱发展近况概述被引量:13
2015年
原子光谱技术作为现代分析检测技术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分析领域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而其发展也反映了分析技术的不断改革与创新。综述了中国原子光谱技术近15年来(2000年—2014年)的研究与应用进展。内容涉及原子光谱的多个分支领域,包括原子发射光谱(atomic emission spectrometry,AES),原子吸收光谱(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metry,AAS),原子荧光光谱(atomic fluorescence spectrometry,AFS),X射线荧光光谱(X-ray fluorescence spectrometry,XRF)以及原子质谱(atomic mass spectrometry,AMS)五种原子光谱技术,重点关注各技术在检测方法上的创新及其在环境样品、生物样品、食品饮料以及地质材料等相关领域中的应用,并对原子光谱分析中利用到的各种联用技术进行了简要介绍。最后展望了今后我国原子光谱技术的发展方向。
肖元芳王小华杭纬
关键词:原子光谱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