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英
- 作品数:32 被引量:579H指数:12
- 供职机构:华侨大学旅游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中国-欧盟生物多样性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建筑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历史地理更多>>
- 基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土地利用结构预测被引量:26
- 2012年
- 土地利用结构预测是土地利用与管理的核心问题,基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土地利用结构预测对生态环境良好、物种丰富的地区尤其重要。该文应用元胞自动机-马尔科夫模型(CA-Markov)模型建立了基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乐东县土地利用结构预测模型,获得了2020年土地利用结构。结果表明:2020年土地利用结构预测结果较2009年更合理,其中建设用地布局更加集中,北部生物多样性极为丰富区内建设用地大部分转变为林地,滨海地区在发展旅游建设的同时海岸带生态资源得到保护;耕地元胞单元增加,且增加部分主要分布在西部生物多样性丰富度一般区。预测结果突出了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对乐东县土地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 王建英李江风张丽琴邹利林
- 关键词:土地利用生物多样性保护
- 山区农村居民点空间布局与优化被引量:78
- 2012年
- 研究目的:通过梳理国内山区农村居民点空间布局与优化研究的成果文献,找出目前研究存在的不足并进行改进。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实证研究法。研究结果:(1)总体上,山区农村居民点空间布局研究要比结构优化研究充分;技术方法上,空间布局是以GIS技术支持下的定量研究为主,结构优化是以整理和规划背景下的定性研究为主。(2)GIS空间分析技术与景观分析方法能较全面地刻画长阳山区农村居民点的空间分布特征;长阳农村居民点受海拔、坡度、坡向、河流等自然环境因素,以及公路、农村人口、农民人均纯收入、城镇距离、居民点用地规模、土地规划等社会经济因素和耕地面积、园地面积等生产环境因素影响明显;以加权Voronoi图为属性有层次搜寻局部中心,并依此构建的5级村庄等级层次更符合长阳农村居民点的发展规律。研究结论:根据山区农村居民点空间布局与环境因子的量化关系确定居民点权重,并构建加权Voronoi图分割势力范围,为山区农村居民点布局优化提供了一种有效的量化研究方法。
- 邹利林王占岐王建英
- 关键词:农村居民点VORONOI图
- 小城镇基准地价评估中还原利率的确定——以广东省龙门县为例
- 2008年
- 还原利率在城镇基准地价评估中作用显著,以广东省龙门县为例,结合当地实践,探讨小城镇不同用地类型土地还原利率的确定方法,为小城镇土地定级暨基准地价评估提供依据。
- 王建英邹利林韩振华
- 关键词:基准地价还原利率
- 基于胁迫生态理论的旅游度假区用地布局优化——以武夷山国家旅游度假区为例被引量:6
- 2017年
- 生态环境是旅游度假区的核心吸引力,基于生态环境保护的土地利用布局优化对旅游度假区可持续发展尤为重要。基于胁迫生态学理论构建生态胁迫评估模型,对武夷山国家旅游度假区生态系统胁迫程度进行评价,并采用CA-Markov模型模拟生态胁迫约束下的用地格局。结果表明:2015年研究区综合生态胁迫指数为0.0685,呈较严重胁迫状态;生态用地中的水域、草地与未利用地受胁较严重,耕地、园地和林地的受胁程度较轻,旅游用地中除游娱文体用地外,其他用地类型的生态胁迫程度均处于严重胁迫状态;模拟结果显示,2025年研究区游娱文体用地、居民社会用地、交通工程用地等旅游用地以新增为主,主要表现为围绕现状图斑向外逐步扩张,除水域以外的生态用地以减少为主,图斑的破碎化程度得到显著改善;未来对武夷山国家旅游度假区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应根据其受胁程度采取增加与减少、利用与保护、刚性与柔性、硬化与软化等差异性思路。基于生态胁迫评价的旅游度假区用地布局优化兼顾了旅游开发与生态保护的协调统一。
- 王建英邹利林黄远水叶新才
- 关键词:旅游用地度假区
- 政府行为视角下的城市住宅地价时空演变分析
- 研究目的:为指导政府调控城市地价和制定合理的土地利用政策,本文对政府行为影响下的城市住宅地价时间动态趋势和空间格局演变的内在机理进行了系统分析.研究方法:系统分析法.研究结果:城市住宅地价在政府干预下呈现出明显的时间增长...
- 邹利林王建英胡守庚金贵
- 关键词:城市经济住宅地价政府干预
- 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在旅游地理课程建设中的应用初探被引量:6
- 2017年
- 本文通过梳理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的内涵及特征,从推动旅游地理教学内容的改革、促进旅游地理学教学方式创新两个方面详细阐述了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在旅游地理课程建设中的应用,为旅游专业的教学改革提供一种新思路,符合素质教育的时代潮流。
- 王建英陈金华逯付荣
- 关键词:虚拟仿真实验旅游地理教学
- 中国智慧城市旅游便利性评价的理论与实证被引量:9
- 2021年
- 智慧城市可推动城市旅游功能发展,研究智慧城市的旅游便利性水平对旅游可持续发展与战略制定具有重要意义。该文基于旅游系统理论和城市便利性内涵构建旅游便利性系统,进而构建由交通便利、功能便利、环境便利和服务便利4个一级指标、13个二级指标、34个三级指标组成的智慧城市旅游便利性评价指标体系,并以中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布的152个智慧城市作为研究样本,采用G1法和熵权法组合赋权,对智慧城市的旅游便利性水平进行测度。结果表明:1)功能便利是影响智慧城市旅游便利性最关键的一级指标,其次是环境便利、交通便利、服务便利。2)智慧城市旅游便利性可分为高、较高、一般、较低和低5级,智慧城市间的旅游便利性差异呈现出由一般区向两极区逐渐加大的趋势,其中,高旅游便利性智慧城市匮乏,且与较高旅游便利性智慧城市形成沿“两纵一横”铁路线及沿海分布的空间格局。3)从分维度看,智慧城市的一级指标平均水平均符合其所在等级的级别标准,其中,交通和服务便利发展水平不均衡,而环境及功能便利性差异不显著,这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发展水平密不可分。研究结果可为智慧城市旅游吸引力评价提供理论基础,并为制定智慧城市旅游可持续发展战略提供参考。
- 王建英王建英
- 关键词:智慧城市城市旅游熵权法
- 生态约束下的湖泊旅游用地布局被引量:10
- 2012年
- 为防止不合理的湖泊旅游开发引起湖滨湿地的侵占与破坏、湖泊水体污染等生态问题,以梁子湖旅游开发用地布局为例,采用GIS构建了基于最小累积阻力模型的湖泊景观生态安全格局,提出优先生态安全格局的湖泊旅游用地空间布局.研究区被划分为4类生态功能区.其中,核心保护区为"源地"景观区域,区内禁止新增旅游用地,现有的旅游基础设施用地应大部分拆除,其余需进行升级改造;生态缓冲区的阻力值在0~4562,区内禁止新增旅游用地,原有旅游用地需缩减规模,并尽可能将区内人文环境转换为自然环境,实现人类活动和"源地"保护的隔离;生态过渡区的阻力值在4562~30797,区内现有旅游用地呈片状分布,可适度增加旅游用地,重点发展沿湖生态农林观光旅游;人类活动区的阻力值在30797~97334,可作为湖泊旅游用地布局的重点区域.优先考虑景观安全格局的旅游用地布局是湖泊可持续发展的最佳选择.
- 王建英李江风邹利林刘世斌
- 关键词:生态约束
- 城市历史文化街区空间结构的地方性与渗透性分析被引量:7
- 2017年
- 将地理信息系统(GIS)空间分析与空间句法理论与方法相结合,以泉州古城为例,对独立系统与嵌入系统两个尺度下历史文化街区空间结构的地方性与渗透性进行分析.实证数据和量化分析结果表明:层次分明的街巷空间是历史文化街区空间结构地方性特征的突出表现,而内外清晰的空间关系则是历史文化街区空间结构渗透性特征的主要体现,在科学的开发利用与规划保护下,城市历史文化街区空间结构的地方性与渗透性可以得到有效的延续和拓展,但须警惕城市规模扩张及传统文化迷失导致核心基质的边缘化.
- 王建英邹利林
- 关键词:历史文化街区空间结构渗透性
- 基于空间句法的老城区用地空间结构解析——以泉州古城为例被引量:9
- 2016年
- 研究目的:从空间认知的视角解析老城区不同用地类型在空间范围内的分布状态与组合关系。研究方法:以泉州古城为例,综合运用空间句法、空间分析法与相关性分析法。研究结果:泉州古城以交通干道为骨架的"田"形交通网络框架已经初具雏形,4个尺度的商业空间结构均较易辨认与理解,各类公共服务用地为迎合其功能需求各自占据着有利的空间位置,居住用地在拓扑半径为300 m时具有较为明显的局部集聚核,并且在古城范围内居民步行出行的距离在1000 m左右;为加强泉州古城不同用地类型之间的有机联系,可以采取完善道路网络框架以提升交通用地的通达能力、改善混乱的街巷体系以创建层次分明的商业空间、优化公共服务用地结构以满足旅游开发需求和遵循保护与更新相结合的原则以改善居住环境等措施。研究结论:基于空间句法解析老城区用地空间结构可以更直观地理解城市发展过程中不同尺度空间的用地关系。
- 邹利林王建英
- 关键词:城市用地结构空间句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