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建英

作品数:6 被引量:122H指数:5
供职机构:西南林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系更多>>
发文基金: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农业科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6篇干热
  • 6篇干热河谷
  • 5篇土壤
  • 4篇水分
  • 3篇元谋干热河谷
  • 3篇土壤水
  • 3篇土壤水分
  • 2篇云南干热河谷
  • 2篇植被
  • 2篇植被恢复
  • 2篇金沙江干热河...
  • 1篇植被类型
  • 1篇石榴
  • 1篇水分处理
  • 1篇水分动态
  • 1篇水分运动
  • 1篇水量
  • 1篇水量平衡
  • 1篇土壤理化
  • 1篇土壤理化特性

机构

  • 6篇西南林学院

作者

  • 6篇王克勤
  • 6篇王建英
  • 4篇李艳梅
  • 2篇陈奇伯
  • 2篇刘芝芹
  • 1篇王平里
  • 1篇达琼
  • 1篇周祥

传媒

  • 2篇水土保持学报
  • 2篇水土保持研究
  • 1篇水土保持通报
  • 1篇浙江林学院学...

年份

  • 1篇2008
  • 3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3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云南干热河谷不同坡面整地方式对土壤水分环境的影响被引量:30
2006年
云南干热河谷高温少雨,水土流失严重,土壤水分严重亏缺,人工植被“土壤干化”现象严重。通过在坡面采用不同的整地方式,对微地形进行塑造,强化降雨入渗,结果表明,不论是雨季还是旱季,水平台和水平沟整地后,水平台、台间坡面、水平沟、沟间坡面的土壤水分环境均比同一等高水平上自然坡面好,旱季水平台和水平沟与自然坡面的差距从分水岭到坡脚逐渐减小,雨季差距最大值出现在坡的中部,水平台整地后,西坡的含水率比北坡和南坡高,在一定的坡度范围内,坡度越缓,水平台整地改善土壤水分的效果越明显,偏粘性土壤水平台整地后,改善土壤水分环境的效果要比偏沙性的土壤好,水平台和水平沟整地后,增加了水分在土壤中蓄存的时间,对植物的吸收利用非常有利。
李艳梅王克勤刘芝芹王建英周祥
关键词:干热河谷土壤水分
元谋干热河谷植被恢复中水平阶整地对土壤蒸发的影响被引量:9
2006年
对元谋干热河谷植被恢复中水平阶改造后的水平阶面和阶间草坡与自然草坡土壤蒸发的研究结果表明:(1)整地初期,水平阶面、阶间草坡和自然草坡土壤蒸发季节变化和日变化规律一致,但同时段内三者的土壤蒸发量存在差异,表现为水平阶面>自然草坡>阶间草坡。(2)不同地类的土壤蒸发量为桉树林坡面>自然草坡>阶间草坡。(3)水平阶面、阶间草坡和自然坡面的土壤蒸发量均随土壤含水率的增大而增大,随土壤含水率的减小而减小。(4)不同坡位间的土壤蒸发没有显著差异。(5)干热河谷典型的干热气候致使自由水面蒸发量是饱和土壤蒸发量3.35倍。
王建英王克勤
关键词:土壤蒸发干热河谷草坡
金沙江干热河谷不同类型植被改良土壤效应研究被引量:69
2003年
选择云南省金沙江干热河谷典型地段,以土壤理化特性和土壤入渗特征为指标,对不同类型植被蓝桉乔木林和扭黄毛草被的改良土壤效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乔木林和草被都有良好的改善土壤物理性能、化学特性和土壤入渗能力的效应,且对上层土壤的改良效果好于下层。(2)对土壤物理性能的改良乔木林优于草被,0~50cm土层乔木林地和草地土壤容重分别比荒地低15.5%和10.9%,总孔隙度高15.4%和15.3%。(3)草被对土壤化学特性的改良优于乔木林,0~50cm土层乔木林地和草地的有机质含量分别比荒地高24.8%和32.3%,全N含量高23.2%和42.9%。不同植被覆盖对P素和K素的调节作用不明显。(4)改善土壤入渗性能的作用草被优于乔木林,乔木林地和草地的稳渗速率分别比荒地高27.4%和88.4%,120min的入渗总量分别高5.7%和30.1%。研究结果还显示,霍顿下渗方程较好地反映了云南元谋干热河谷不同地类的土壤入渗过程及其变化。
陈奇伯王克勤李艳梅王建英王平里达琼
关键词:金沙江干热河谷植被类型土壤理化特性乔木林植被恢复
金沙江干热河谷微地形改造对土壤水分运动参数的影响研究被引量:11
2008年
以云南元谋干热河谷典型坡面上改造后的微地形为研究对象,对集中降雨条件下的土壤水分进行动态监测,运用土壤水分动力学原理和水量平衡原理,分析计算改造微地形的土壤水分特征曲线、土壤水分通量、导水率和扩散率,结果表明:微地形改造后,强化了降雨的入渗,水平沟整地和水平台整地分别能将89%和83%的降雨转化为土壤水分,而自然坡面只有22%的天然降雨转化为土壤水分,集中降雨后,土壤水分以垂直入渗为主,土壤水分以零通量面为界,在零通量面以上水分向上运动,零通量面以下向下运动,改造后微地形土壤水分运移动速度明显增大,最大运移速度大约为15~17 cm/d,但随着坡度增加,土壤水分的侧向损失有所增加,在集中降雨条件下,水平台、水平沟整地后能使拦截的降雨在0-200 cm土层范围进行分配,且缓坡上的水平台能使100 cm以下的土壤水分得到明显改善,而自然坡面入渗的水分主要在0-100 cm范围分配,且改善土壤水分效果不好,100 cm以下土层,降雨后土壤水分仍维持在较低水平。
李艳梅王克勤陈奇伯王建英
关键词:元谋干热河谷土壤水分
云南干热河谷微地形改造对土壤水分动态的影响被引量:20
2005年
通过定位观测和对比试验,对云南干热河谷典型地段改造后微地形土壤水分动态变化规律进行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土壤水分的季节动态变化主要取决于降水量的大小及年内分配,通常分为土壤水分缓慢失墒期、土壤水分积累期、土壤水分缓慢消耗期和土壤水分稳定期等4个时期。雨季,水平沟、水平台的土壤水分季节动态变幅较自然坡面大。改造微地形等高水平上各层次的年平均含水率比自然坡面高,变异系数比自然坡面小,各微地形土壤含水量的变幅随土层深度增加而减小,均可分为土壤水分弱利用层、土壤水分利用层、补充调节层等3个作用层。雨季土壤水分的消退以表层最快,向下呈递减趋势。微地形改造后,雨后土壤水分的消退变缓,土壤水分在土壤中停留的时间增加,有利于植物的吸收利用。干热河谷地区微地形改造后明显改善了土壤水分环境。
李艳梅王克勤刘芝芹王建英
关键词:土壤学云南干热河谷土壤水分
元谋干热河谷不同水分处理石榴的水量平衡研究被引量:1
2006年
对元谋干热河谷微区域集水造林试验区不同水分处理下石榴的水量平衡研究结果表明:(1)降雨和坡面汇集径流是集水系统植树带的水分输入,其中降雨占输入的90.2%;坡面汇集径流量占水分输入量的9.8%。蒸散是水分输出项,整个生长季内,不同水分处理的土壤水分均有盈余,但不同水分处理间的蒸散量和土壤水分盈余量存在差异,土壤含水率为10.08%,11.63%,13.23%,14.79%,16.85%和19.14%的总蒸散量分别占系统水分输入的44.5%,60.8%,67.0%,82.0%,85.4%和87.0%;土壤水分盈余量分别占系统水分输入的55.5%,39.2%,33.0%,18.0%,14.6%和13.0%,表现出蒸散量随土壤含水率的增大而增大,土壤水分盈余量随土壤含水率的增大而减小。(2)石榴的生长状况与土壤水分状况相关。土壤含水率的增加有利于石榴的生长发育。对于元谋干热河谷而言,土壤含水率控制在14%~15%的供水较好,这时,在节水的同时又对石榴的生长未造成严重影响。
王建英王克勤郭逢春李金洪文建国
关键词:水量平衡石榴干热河谷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