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文晓

作品数:22 被引量:64H指数:5
供职机构:首都儿科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首都临床特色应用研究”专项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胆道
  • 8篇胆道闭锁
  • 8篇闭锁
  • 6篇预后
  • 5篇手术
  • 5篇囊肿
  • 5篇静脉
  • 4篇胆总管
  • 4篇胆总管囊肿
  • 4篇门静脉
  • 4篇腹腔
  • 4篇腹腔镜
  • 3篇胆汁
  • 3篇胆汁成分
  • 3篇外科
  • 3篇小儿
  • 3篇门脉
  • 3篇门脉高压
  • 3篇畸形
  • 3篇分流术

机构

  • 22篇首都儿科研究...
  • 3篇唐山市丰润区...
  • 2篇北京军区总医...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北京大学第一...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澳大利亚莫纳...

作者

  • 22篇王文晓
  • 21篇李龙
  • 19篇刘树立
  • 19篇张金山
  • 15篇谢华伟
  • 13篇崔龙
  • 13篇周峻
  • 11篇张军
  • 8篇明安晓
  • 8篇李胜利
  • 6篇侯文英
  • 4篇李旭
  • 3篇李颀
  • 2篇王海滨
  • 2篇王政
  • 2篇吴涛
  • 2篇王文雅
  • 2篇马丽霜
  • 1篇郑伟
  • 1篇管考平

传媒

  • 12篇中华小儿外科...
  • 3篇临床小儿外科...
  • 2篇中国微创外科...
  • 1篇中国普通外科...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1篇2012
  • 7篇2011
  • 13篇2010
  • 1篇2009
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短Roux-Y空肠肝支在胆总管囊肿根治术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探讨小儿肝管空肠Roux-Y吻合术适宜的肝支肠管长度。方法 2001年2月~2008年7月胆总管囊肿根治术176例,根据胆道重建中Roux-limb长度分为2组。短Roux-limb组(S组):120例,Roux-lmib长度15~20 cm;长Roux-limb组(L组):56例,Roux-lmib长度35~40 cm。胆肠吻合后吻合口2组均无张力。结果 2组胆肠吻合术顺利。Roux-limb长度S组(17.3±1.7)cm显著短于L组(39.1±1.9)cm(t=76.291,P=0.000)。S组胆肠吻合时间(16.5±5.5)min与L组(15.4±3.9)min无统计学差异(t=1.346,P=0.188);S组排气时间(24.7±6.7)h与L组(25.8±5.8)h差异无显著性(t=-1.057,P=0.292);S组术后住院时间(7.4±2.2)d与L组(8.1±2.6)d差异无显著性(t=-1.853,P=0.066)。S组胆漏发生率2.5%(3/120)与L组1.8%(1/56)无统计学差异(χ2=0.000,P=1.000);2组无胆肠吻合口狭窄。S组随访(35.8±17.8)月与L组(39.2±21.9)月差异无显著性(t=-1.095,P=0.275)。术后3个月,2组胆汁引流良好(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正常,B超肝内胆管无扩张);S组胆管炎发生率0.8%(1/120)与L组1.8%(1/56)无统计学差异(χ2=0.000,P=1.000);S组肠梗阻发生率2.5%(3/120)与L组3.6%(2/56)差异无显著性(χ2=0.000,P=1.000)。结论在胆总管囊肿根治术中采用短Roux-limb进行胆肠吻合安全、可行,与长Roux-limb效果相同,短Roux-limb具有保留有效肠管,利于患儿生长发育的优点。
刘树立李龙黄柳明张军马立霜侯文英谢华伟王文晓崔龙张金山
关键词:胆总管囊肿肝管空肠吻合术儿童
临时性门腔静脉架桥联合流出道改良重建在部分供肝肝移植中应用的实验研究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通过动物肝移植实验,探索门腔静脉架桥和改良肝静脉出口重建这一联合方法的可行性及价值。方法选择20~25妇和10~15kg健康杂交犬各12只,组成供体组和受体组,并随机配对。供体手术取左外侧叶及左中央叶为供肝,然后完全阻断门静脉。受体犬先预置门腔静脉之间端侧吻合架桥的分流通道,切肝门静脉阻断时开放,供肝植入门静脉吻合后关闭,供肝在部分阻断后腔静脉的条件下背驮式植入,流出道吻合在受体后腔静脉侧壁上。观察门静脉阻断前后供受体生命体征和内脏器官情况,以及门脉血流的血气、生化、压力变化,超声测量并计算受体在阻断前门静脉血流量,并和阻断15min后的分流量进行比较。结果供体组门静脉阻断后迅速出现血压下降,心率增快,5min后门脉压迅速升高至(54.5±12.0)cmH2O,P〈0.01,30min后仍处于较高水平(32.2±4.9)cmH2O,P〈0.01,而门脉血pH降至7.03±0.18(P=0.002),BE降至(-21.3±5.5)mmol/L,P=0.001,乳酸脱氢酶升高至(388.4±150.9)U/L,P=0.002,内脏器官出现严重淤血、水肿、渗出。在无体外转流措施的条件下,受体组经过预先分流处理后均能安全接受供肝植人,无术中死亡者,阻断门静脉主干5min时门脉压稍升高至(18.8±3.1)cmH2O,P=0.046,10min时降至正常(17.8±3.9)cmH2O,P=1.000,30min时仍稳定在(16.3±2.3)cmH2O,P=1.000,内脏颜色红润。受体组分流血流量(276.4±34.1)mL/min和分流前门静脉血流量(291.8±24.7)mL/min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19)。结论在部分供肝背驮式肝移植手术时,预置临时性门腔静脉架桥分流,配合改良肝静脉重建术能同时保持受体下腔静脉和门静脉血流的连续性,有效解除无肝期门脉系统血流瘀滞的问题。
周峻王政李龙侯文英谢华伟崔龙王文晓张金山刘树立李胜利明安晓
关键词:动物实验
产前诊断的先天性胆管扩张症手术时机探讨被引量:6
2011年
目的对产前诊断的先天性胆管扩张症的手术时机进行探讨。方法回顾我院2006年至2010年收治的产前诊断10例先天性胆管扩张症患儿,入院手术年龄27d至2岁,9例接受腹腔镜胆总管囊肿切除术,肝管空肠Roux-Y吻合术,1例接受开腹手术。观察其临床表现、超声和实验室指标、术中情况、术后恢复情况等。结果产前囊肿均随孕周逐渐增大。产后5例患儿曾经出现黄疸,4例曾经出现白便。4例超声提示囊肿增大明显,6例ALT升高。术中造影见全部发生胆总管远端梗阻,其中I型3例。Ⅳ型7例,3例可见胰胆合流异常。5例患儿术中及术后病理可见肝硬化、肝脏损伤表现。全部10例患儿术后恢复好。结论产前诊断的先天性胆管扩张症可能是由于胆总管远端梗阻,造成胆管扩张形成。产前诊断先天性胆管扩张症的患儿,应密切观察,发现黄疸白便表现、ALT和AST升高明显、超声提示囊肿短期增大明显应尽快手术治疗。如无上述表现,可定期复查,但也应尽早手术根治。
李颀李龙刘树立刁美吴涛张军李胜利王文晓周峻
关键词:产前诊断胆总管囊肿新生儿
肠系膜上静脉门静脉左支分流术治疗肝外门脉高压被引量:5
2010年
目的 探讨肠系膜上静脉门静脉左支分流术治疗肝外门静脉梗阻的效果.方法 2008年10月至2010年2月对12例肝外门脉梗阻并门脉高压患儿实施肠系膜上静脉门静脉左支分流术(mesenteric-to-left portal vein bypass,MLPVB;又称Rex Shunt,RS手术).2例因门静脉左支闭锁,无法吻合,实施远端脾肾分流术(Warren手术).RS手术患儿年龄1.6~12岁,平均(5.6±3.3)岁.男8例,女2例.7例患儿有反复呕血、黑便史,输血史,输血量800~2400 ml;另外3例患儿表现巨脾、脾功能亢进、进行性贫血.8例患儿术前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降低;2例AST轻度升高,1例TBIL轻度升高,其他患儿各项指标正常;无脑病表现.术前影像学检查提示:10例表现食道胃底静脉曲张,门脉海绵样变;脾脏增大,脾脏平均长径(n=8)(12.4±0.8)cm,厚度(5.1±0.57)cm.手术采用上腹肋缘下横切口,测定肠系膜上静脉压力,并行门脉造影.分离矢状部肝组织,游离肝门静脉左支,穿刺测压并造影,确认门静脉左支通畅,阻断钳阻断并纵行劈开矢状部.根据门脉造影及探查情况选择游离胃冠状静脉、或脾静脉或移植一段合适的回肠静脉.然后以6-0 Prolene线将胃冠状静脉、脾静脉与门静脉左支行端侧吻合,移植血管一端与门静脉左支矢状部吻合另一端与门静脉远端吻合.再次测定肠系膜上静脉压力,并行血管造影.术后随访4~20个月.结果 10例患儿均成功实施手术,平均手术时间(220±14.7)min,出血约10~50 ml,分流完成后造影显示分流血管均通畅无狭窄.分流前门脉平均压力(38.3±7.2)cm H2O,分流后降为平均(27.2±5.3)cm H2O,(P=0.001).平均住院时间(10±1.9)d.随访期间无患儿再出现呕血,影像学检查分流血管通畅,肝功能各项指标正常;血小板、红细胞血红蛋白、白细胞正常;脾脏较术前缩小,脾脏平均长径(n=8)(10.2±0.5)cm,较术前缩小(P=0.00),平均厚度�
刘树立李龙王文晓谢华伟张军王文雅周峻李旭崔龙张金山
关键词:门静脉
肠系膜上静脉门静脉左支分流术治疗肝外门脉高压的研究
目的探讨肠系膜上静脉门静脉左支分流术治疗肝外门静脉梗阻的效果。材料和方法2008年10月至2010年2月共收治12例肝外门脉梗阻并门脉高压患儿,其中10例成功实施肠系膜上静脉门静脉左支分流术(mesenteric-to-...
李龙刘树立王文晓谢华伟崔龙张金山张军周峻李旭
文献传递
HEX基因Exon124G/A多态性与胆道畸形发病的相关性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检测胆道畸形患儿HEX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探索HEX基因与胆道闭锁(BA)和胆总管囊肿(CBD)发病的相关性。方法BA患儿117例,其中男72例,女45例,年龄1~6个月(1~2个月12例,243个月42例,大于3个月63例)。CBD患儿32例,其中男6例,女26例,年龄1个月~13岁。另取门诊正常体检儿童(无畸形)51例为对照组。提取外周血白细胞DNA,对HEX基因进行PCR扩增并测序,然后对HEX基因序列多态性进行分析,探讨其与胆道畸形发病的相关性。结果24例存在Exon124G/A多态性位点(BA组19例,其中含AA等位基圜纯合子型4例;CBD组3例,对照组2例,两组均为GA杂合型);18例存在Exon326T/G多态性位点(BA组12例,CBD组2例,对照组4例,三组各含GG等位基因纯合子型1例,其余为TG杂合型)。分别采用卡方检验及Fisher精确概率法进行统计学分析,发现Exon124G/A多态性位点与BA发病有高度相关性(OR=4.75,95%可信区间1.0632~21.2207,P=0.026),而该基因Exon多态性与CBD发病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EX基因Exon124G/A多态性位点可能影响基因翻译,进而影响肝胆系统的发育,与BA发病具有高度相关性。
谢华伟吴建新李龙李媛媛侯文英刘树立崔龙郑伟王文晓张金山
关键词:胆道闭锁胆总管囊肿多态性单核苷酸
测定胆道闭锁术后皮肤胆红素动态变化与预后的关系
2011年
目的 初步探讨胆道闭锁患儿术后测定皮肤胆红素动态变化与黄疸消退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2009年7月至12月,收治黄疸患儿52例,男19例,女33例,年龄36 d~304 d,平均年龄83 d,包括胆汁淤积5例,胆道闭锁47例,采血测血清胆红素同时测其皮肤胆红素.同期收治非黄疸患儿59例,男28例,女31例,年龄26 d~200 d,平均年龄119 d,采血测血清胆红素同时测其皮肤胆红素.其中行Kasai手术胆道闭锁患儿23例,男8例,女15例,年龄36d~127d,平均年龄63d,测其住院期间每日皮肤胆红素并以其术后3个月血清总胆红素20μmol/L为界,将其分为黄疸是否消退两组,对比观察两组患儿住院期间皮肤胆红素及其下降水平.结果 皮肤胆红素(x)与血清总胆红素(y)呈线性回归关系,其回归方程为:y=0.945x-46.273(P<0.05).正常儿童的皮肤胆红素95%参考值范围为33.14~96.14μmol/L.黄疸消退患儿术后11 d、12 d皮肤胆红素水平(159 μmol/L和151μmol/L)显著低于黄疸未消退患儿(205 μmol/L和210 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黄疸消退患儿术后平均每天皮肤胆红素下降较快(5.04 μmol/L vs 2.33 μmol/L,P<0.05).结论 测定皮肤胆红素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方法,可以较早反映胆道闭锁患儿术后黄疸消退情况.
王文晓李龙张金山刘树立谢华伟明安晓崔龙周峻
关键词:胆道闭锁胆红素皮肤
胆道闭锁胆汁成分与预后的关系研究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探讨胆道闭锁术中胆汁成分变化与预后的关系。方法本组对62例BA患儿在Kasai术中收集从肝门流出的胆汁,以25例胆总管囊肿患儿术中收集的胆汁作为对照组。采用全自动生化仪检测胆汁中总蛋白(TP)、胆汁酸(TBA)、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总胆固醇(CHO)、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谷氨酰胺转肽酶(GGT)、碱性磷酸酶(ALP)的浓度。术后随访2~16个月,随访内容有黄疸消退时间,术后血生化,术后胆管炎发生情况及术后1年存活情况。结果BA组胆汁中ALT(210.13±127.75)U/L、GGT(319.03±206.73)U/L、TP(45.86±18.16)g/L、CHO(0.08±0.04)mmol/L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AIT:(69.39±44.55)U/L;GGT:(73.22±99.29)U/L;TP:(21.78±15.36)g/L;CHO:(0.02±0.03)mmol/L(P〈0.05);BA组胆汁中TBA(189.81±107.81)μmol/L和DBIL(61.31±25.53)μmol/L浓度显著低于对照组TBA:(735.06±199.75)μmol/L;DBIL:(90.43±27.18)μmol/L(P:0.000和P=0.035)。术前肝功能较好组胆汁中A岍(86.24±65.63)U/L、AST(801.64±516.50)U/L和GGT(205.82±112.25)U/i。浓度显著低于术前肝功能较差组,ALT:(244.67±175.69)U/L;AST:(1409.52±927.05)U/L;GGT:(362.05±235.57)U/L(P〈0.05);术前肝功能较好组胆汁中TBA(346.04±279.33)gmol/L浓度显著高于术前肝功能较差组(192.47±93.55)μmol/L(P=0.029)。术后3个月黄疸消退者胆汁TBA显著高于未消退者(251.18±131.83)μmol/L比(121.43±80.42)μmol/L,(P=0.007);术后3个月黄疸消退者胆汁DBIL(72.08±32.51)μmol/L显著高于未消退者(40.22±23.47)μmol/L(P:0.022)。术后1年存活者胆汁TBA浓度较术后1年死亡者显著增高(258.63±10
张金山王天有王文晓李龙刘树立张军李旭周峻王海滨李胜利明安晓
关键词:胆道闭锁胆汁预后
腔镜在小儿肿瘤治疗中的应用被引量:5
2010年
目的探讨腔镜手术治疗小儿肿瘤的可行性、安全性、有效性。方法 2001年1月~2009年3月,应用腔镜手术治疗小儿肿瘤45例,男27例,女18例。年龄28天~12岁(<1岁12例,≥5岁6例),肿瘤直径2~15cm。对良性肿瘤及囊性肿瘤大小不作限制;对恶性实体肿瘤,选择直径<5cm者应用腔镜进行切除。良性肿瘤35例:甲状腺肿瘤4例,腹部畸胎瘤2例,卵巢囊肿13例,肠系膜淋巴管瘤1例,肠系膜囊肿1例,腹膜后巨大囊肿1例,肾上腺腺瘤6例,胰腺囊肿1例,胰腺胰岛素瘤1例,肾囊肿2例,纵隔肿瘤3例,肿瘤直径3~15cm,(7.3±2.8)cm;恶性肿瘤10例:肾上腺神经母细胞瘤2例,肾母细胞瘤2例,腹部恶性畸胎瘤2例,纵隔恶性畸胎瘤1例,肺转移肿瘤3例,肿瘤直径2~5cm,(4.2±0.9)cm。均通过腔镜行肿瘤切除术,术中冰冻病理确诊,对良性肿瘤实施肿瘤完整切除,对恶性肿瘤采用根治性切除。结果 45例全部手术成功,无中转开放手术,无不能完整切除者。手术时间30~185min,(112.6±41.7)min。出血量5~50ml,无输血病例。手术后第1~3天进食水,住院时间平均3~10d(6.5±2.5)d。术后无并发症发生。无围手术期死亡。术后病理回报肿瘤切除完全,边缘无肿瘤组织残留。术后随访6个月~8.5年,35例良性肿瘤均健康生存,无肿瘤复发;10例恶性肿瘤中8例仍健康生存,2例肝母细胞瘤肺转移患儿术后5、10个月因多发转移死亡。结论应用腔镜手术治疗小儿良性、囊性肿瘤及直径<5cm的恶性实体肿瘤可行、安全、有效。
刘树立李龙王文雅侯文英张军马丽霜谢华伟周峻王文晓张金山
关键词:肿瘤儿童微创外科
胸腔镜纵隔肿物切除二例被引量:4
2010年
例1:女,4岁3个月。患儿咳嗽,发热,有痰不能咳出,喘气费力3d入院。查胸片提示右上肺病变,CT提示右主支气管处纵隔支气管囊肿。增强CT:支气管隆突下方见囊性肿物影,约38mm×46mm大小(图1)。查体:T37.9℃,R20次/min,双眼睑轻度水肿,双肺呼吸音粗,可闻及明显痰鸣音,三凹征,余无异常。
王文晓李龙刘树立张军谢华伟周峻张金山崔龙
关键词:纵隔肿物胸腔镜纵隔支气管囊肿右主支气管囊性肿物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