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林均
- 作品数:33 被引量:198H指数:7
- 供职机构:贵州民族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贵州省科学技术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文化科学建筑科学矿业工程更多>>
- 黔西北典型铅锌矿床碳-氧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被引量:6
- 2013年
- 黔西北铅锌成矿区内广泛发育中-小型铅锌矿床,这些矿床的分布严格受到区域性构造的控制,特别是北西向构造。本文以产于不同构造中典型矿床为代表,在分析和收集热液方解石、蚀变围岩和远矿围岩C-O同位素组成基础上,探讨成矿流体中CO2可能的来源。结果显示,热液方解石C-O同位素组成介于海相碳酸盐岩和地幔C-O同位素组成之间,更靠近海相碳酸盐岩,同时热液方解石C和O同位素组成间略呈负相关关系,表明成矿流体中的CO2来源比较复杂,可能地幔、沉积物有机质和海相碳酸盐岩都有贡献。不同矿床间热液方解石C-O同位素组成略有差别,可能与热液流体与不同矿床围岩间C-O同位素交换程度不同或各端元参与程度不同有关。本文分析显示系统的C-O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有望揭示成矿流体演化过程或约束不同端元贡献比例。
- 王林均包广萍崔银亮李燕向达福
- 页岩弹性模量的预测方法研究
- 2024年
- 页岩的弹性模量对于岩石工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由于页岩是典型的横观各向同性岩石,这为预测其弹性模量带来了较大难度。常用的页岩弹性模量的预测方法为Niandou模型,但是该模型方程的形式较复杂,参数确定较为繁琐。本文针对页岩弹性模量的各项异性,提出了一种较为简易的线性经验模型。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经验模型比经典的Niandou模型的方程形式较简易,所需的弹性参数较少,能够随着层理夹角的变化预测弹性模量;经验模型较Niandou模型整体平均误差略小,预测效果较好;尤其当层理面与加载方向的夹角为15°、30°和75°时,经验模型的预测相对误差更小,准确率较Niandou模型更高。
- 张搏付晓娣王林均崔新怡
- 关键词:页岩弹性模量横观各向同性
- 桩-土相互作用研究进展
- 2024年
- 桩基础具有承载力高、沉降量小等特点,在工程建设中广泛应用。桩-土界面力学特性是影响桩基础承载力与沉降变形的关键因素。工程实践中非饱和土体广泛分布,桩基础的沉降预测与承载力预估往往与理论相差甚远,非饱和土与桩相互作用的理论研究滞后于工程实践。系统总结了桩-土界面相互作用、桩-土间荷载传递规律、复合地基固结理论等方面的研究现状,指出目前复合地基沉降变形中的桩-土相互作用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 萧和冯健雪马秀如张小勇王林均黄宝涛
- 关键词:桩基工程非饱和土桩-土相互作用荷载传递
- 庙垭碳酸岩型稀土矿床成矿过程初探被引量:20
- 2011年
- 庙垭碳酸岩位于东秦岭武当山隆起的西南缘,呈岩株状产出,主要由方解石组成,富含稀土矿物,是我国大型轻稀土矿床。该区全岩的C-O同位素数据δ18O=11‰~12.49‰,δ13C=-3.79‰~5.68‰,落在了初始火成碳酸岩的范围之外,表明可能受到高温分离作用的影响。流体包裹体相态较单一,主要由气液两相包裹体和气液三相包裹体组成,均一温度120~400℃,为中低温,盐度为3.89‰~10.48‰为中低盐度,这与典型的碳酸岩中流体包裹体具有相似的特征。通过与牦牛坪典型的岩浆热液脉型REE矿床在C-O同位素、包裹体及微量元素的对比研究,发现两者的成因机制并不相同,庙垭稀土矿床是典型的岩浆型,缺少萤石等热液矿脉,大量矿物的分离结晶,特别是方解石的堆积结晶作用,导致其方解石具有相对较低的均一温度和盐度,这也使碳酸岩岩浆更富集REE,有利于REE成矿。
- 吴敏许成王林均宋文磊
- 关键词:碳酸岩流体包裹体
- 基于融合算法的土石混合体斜坡稳定性预测被引量:3
- 2022年
- 土石混合体是物理力学性质较为复杂的地质材料,因此该类斜坡的稳定性评价是工程地质领域的重要课题。为提高斜坡稳定性预测的能力,本文将粒子群算法和果蝇优化算法相互耦合,形成融合算法,并结合机器学习模型,使用决定系数、均方误差和平均绝对误差3个评价指标,构建并评价土石混合体斜坡稳定性的预测模型,最终采用基于融合算法的梯度提升决策树模型对输入参数进行了重要性分析。结果表明:(1)相比于粒子群和果蝇优化算法,融合算法能够有效优化机器学习模型的参数,从而较为明显地提升模型预测精度。(2)基于融合算法的梯度提升决策树模型预测精度最高,达到93.33%,明显优于融合算法下的决策树模型和Stacking模型。(3)影响土石混合体斜坡稳定性的结构因素,其重要性从高到低分别为基覆面倾角、含石率、总体坡角、坡高。
- 付晓娣张搏王林均魏勇
- 江南造山带西南段宰便辉绿岩年代学、地球化学及其构造意义被引量:1
- 2022年
- 宰便地区位于江南造山带西南段,发育有一系列新元古代镁铁质-超镁铁质火成岩。然而,其成因与构造背景仍存在广泛争议。因此,本文选择江南造山带西南段宰便辉绿岩为研究对象,系统开展岩石学、地球化学、Nd-Hf同位素和锆石U-Pb年代学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辉绿岩具有高Mg^(#)(50~69)、高Al_(2)O_(3)(13.94%~18.63%)、低钾(0.03%~0.33%)、低磷(0.04%~0.28%)特征,显示为低钾拉斑系列岩石特点。同时,岩石整体相对富集Th、U等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Nb和Y等高场强元素,Eu具有微弱负异常特征。辉绿岩的Nb/Ta、Zr/Nb比值揭示了母岩浆在岩浆侵位过程中未发生地壳混染。3件样品的锆石U-Pb年龄分别为820.7±3.0Ma、821.1±9.2Ma和823.1±9.5Ma,表明岩浆侵位时代为新元古代早期。锆石ε_(Hf)(t)值介于-13.6~7.7之间,Hf的t_(DM2)值介于1214~2547Ma之间,结合全岩地球化学特征,揭示其原始岩浆可能源于富集地幔,并伴有一定的亏损地幔参与。综合前人和本次研究的地质、地球化学和年代学数据,本文认为江南造山带西南段宰便地区在新元古代早期处于板内构造环境。
- 王琦崧王林均孙思辰周家喜钟昌悦
- 关键词:锆石U-PB年龄岩石地球化学LU-HF同位素江南造山带
- 动静载耦合作用下工作面冲击危险的数值模拟分析被引量:2
- 2017年
- 针对工作面开采过程中经常受到爆破震动、顶板垮落以及远场地震等动力扰动作用,开采过程中易诱发冲击危险。基于FLAC^(3D)数值模拟软件,以工作面静载20MPa、28MPa、36MPa为基础,在此基础上分别施加扰动应力波峰值为10MPa、20MPa、30MPa的动载作用,分析动静载耦合作用下工作面顶底板垂直应力与位移的演化规律。结果表明:静载相同时,随着动力扰动荷载的增加,垂直应力与位移受到动力扰动的现象越明显,顶底板均易出现扰动失稳;随着扰动循环次数的增加,顶底板垂直应力呈现出逐渐降低的趋势,表明煤体的损伤程度逐渐增大。同一动载扰动时,随着静载的增大,工作面顶底板的垂直应力与位移也呈现出逐渐增大的趋势,从而发生冲击危险的可能性越大。
- 王勇余进江王林均肖俊贤舒恒瑜黄明姚荐达
- 关键词:冲击地压应力波数值模拟
- 贵州赫章蟒硐铅锌矿床地球化学特征与地质意义被引量:6
- 2015年
- 蟒硐铅锌矿床位于黔西北铅锌成矿区垭都-蟒硐构造成矿亚带南东部,紧邻筲箕湾铅锌矿床,为一小型矿床。对该矿床主要原生矿体主成矿期块状硫化物矿石中的黄铁矿、闪锌矿和方铅矿进行了S、Pb同位素组成分析。结果表明该矿床S同位素组成变化不大,介于+10.7‰^+13.7‰(均值+12.2‰,n=12),与筲箕湾矿床δ34S CDT值相近(+8.4‰^+11.6‰,均值10.5‰,n=11),不同于δ34SCDT值在0±3‰的幔源硫,而与地层蒸发岩中所含的石膏(+15‰)和重晶石(+22‰^+28‰)以及泥盆纪至三叠纪海水(+20‰^+35‰)的S同位素组成相近。因此,推测成矿流体中的S是地层膏盐层中海相蒸发硫酸盐热化学还原的产物。蟒硐矿床Pb同位素组成变化较小,其206Pb/204Pb为18.582~18.668(均值18.635,n=6),207Pb/204Pb为15.706~15.811(均值15.739,n=6)和208Pb/204Pb为39.075~39.341(均值39.176,n=6)。在207Pb/204Pb-206Pb/204Pb图上位于上地壳铅平均演化线之上,主要与上泥盆统至下二叠统沉积岩投影区域重叠,部分与基底岩石投影区域重叠,与峨眉山玄武岩投影区域明显不同。因此,蟒硐矿床成矿流体中的金属主要来自赋矿沉积岩,但不能排除基底岩石的贡献。综合分析认为,蟒硐铅锌矿床成矿流体和物质均主要来自赋矿地层沉积岩,部分来自基底岩石,峨眉山玄武岩没有明显贡献,矿床成因属于与盆地卤水有关的后生热液矿床。
- 向达福王林均钱志宽
- 黔西北蟒硐铅锌矿床硫化物硫的来源及其形成机制
- <正>黔西北铅锌成矿区位于扬子地块西南缘川-滇-黔铅锌成矿域的东南部。扬子地块具有"双底双盖"结构,为3.3~2.9 Ga的结晶基底、1.7~1.1 Ga的褶皱基底、寒武至二叠的海相沉积盖层和侏罗以来的陆相沉积盖层。黔西...
- 王林均周家喜
- 文献传递
- TiO_2纳米棒光阳极的制备及性能改进
- 2015年
- 首先采用水热法制备TiO2纳米棒光阳极,并引入Au@Si O2纳米颗粒对其性能进行改善。结果表明,Au@Si O2纳米颗粒的引入虽然增强了光吸收,但同时减少了染料在TiO2纳米棒上的吸附量,反而导致了电池器件性能的下降。因此,在TiO2纳米棒/Au@Si O2纳米颗粒结构上进一步生长一层TiO2钝化层:一方面可增加染料吸附量;另一方面有利于减少电荷复合。基于这种光阳极组装的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获得了2.34%的光电转换效率,较单一TiO2纳米棒光阳极组装的电池效率提高了60%。
- 张文翔王林均周萍万中全
- 关键词:光吸收钝化层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