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桢
- 作品数:16 被引量:61H指数:5
- 供职机构:西南政法大学法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法学会部级法学研究课题国家法治与法学理论研究重点课题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政治法律更多>>
- 竞技体育比赛中违规伤害行为的刑法解析
- 竞技体育比赛对提升国人体质,振奋国民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的作用无可取代。近年来,虽然竞技体育比赛广泛开展,但参加比赛的运动员们却被比赛伤害行为的阴云笼罩,抑制了竞技体育比赛健康发展。面对竞技体育比赛违规伤害行为,通常以禁...
- 王桢
- 关键词:竞技体育比赛刑法规制司法认定
- 文献传递
- 刑法上紧急避险拒绝行为的权限求证与因素分析被引量:1
- 2019年
- 紧急避险作为正当化的事由,虽然是刑法赋予避险人的权利,但因避险双方之间存在利益冲突,导致司法实践中存在着大量拒绝紧急避险的现象,这严重制约了紧急避险制度的立法效果。究其原因,是因为忽视了被避险人的合法权利,没有考虑特殊情形下紧急避险的合理性问题。经过个人主义、无知之幕等理论的推导,被避险人在一定程度上享有拒绝紧急避险的权利。受先行行为、密切关系等学说的启发,被避险人有权明确拒绝紧急避险的情形有三种:避险人对险情发生有过错且仅危及财产法益以及避险双方不存在安保关系时,被避险人可以拒绝紧急避险;被避险人的职业义务与协助避险义务存在冲突时,被避险人可以拒绝紧急避险;避险行为发生在陌生人之间避险人拒不提供有效的避险信息时,被避险人可以拒绝。
- 王桢
- 关键词:紧急避险影响因素
- 我国体育法中犯罪条款的问题反思与修改完善被引量:6
- 2018年
- 随着体育事业的繁荣发展,体育法治建设已成为我国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要内容。在依法治体的过程中,体育法的修改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之一。然而,体育法中的犯罪条款如何修改,却并未得到足够重视与充分讨论。在我国体育法中,犯罪条款分为体育附属刑法与体育刑事指引性规定2种类型,在规制、预防体育领域的犯罪方面有积极作用,是全面依法治体的重要一环。但是,现阶段我国体育附属刑法与体育刑事指引性规定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体育附属刑法的内容未臻完善、范围仍有盲区,体育刑事指引性规定存在越权立法、部分内容存在缺陷的问题,这些问题制约着体育附属刑法及其刑事指引规定的立法效果。问题的解决不仅有赖于我国立法进步的整体推动,还要在具体研究探讨的基础上逐步修改完善体育附属刑法和体育刑事指引性规定的缺陷。对体育附属刑法存在的问题,需要完善缺陷、清扫立法盲区、使用司法解释增加明确性;对于体育刑事指引性规定而言,需要纠正超越立法权限、修正超出刑法规制范围等问题,同时增强内容的明确性、精确性及其犯罪的定量因素。最终,实现二者与刑法的顺畅衔接,共同辅助刑法肃清阻挡体育事业发展的犯罪荆棘。
- 王桢
- 关键词:附属刑法
- 运动员受教育权的法律保障分析被引量:2
- 2014年
- 近年来,运动员的受教育权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受教育权是运动员职业生涯中最为重要的权利,但在现实生活中,运动员受教育权遭受不法侵害的现象屡见不鲜。文章从法律的视角论述了运动员受教育权的法律保障现状,指出存在的问题:第一,理念认识不足;第二,立法层面非义务教育的主体范围狭窄、法律保障的内容体系不健全、责任机制不完善;第三,司法层面法律的可操作性差、缺乏法律救济。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成因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对策建议:应从运动员群体的特殊性出发,加深运动员受教育权理念认识,完善立法、健全司法,切实保障运动员的受教育权。
- 王桢
- 关键词:运动员
- 三阶层犯罪论体系下体育不法侵害行为的责任阻却事由解析——基于社会相当性的理论思考被引量:1
- 2018年
- 体育不法侵害行为的刑法认定是长久困扰司法实践的难题,究其原因是缺乏对责任阻却事由的研究。体育正当化学说只是在违法性层面展开的论证,对不法侵害行为的责任阻却研究并无帮助,而社会相当性理论的责任评价与社会伦理解释机能,使其成为责任阻却事由研究的首选之项。与传统的责任阻却事由不同,社会相当性不以行为人为根据,而是立足于行为的特殊性,反映出群众的法感情与法观念,体现体育行业反制刑事司法过度保护的诉求。而模糊性、易变性等缺陷决定该理论若想实际运用,在抽象解释时必须受范围与条件的严格限制;在具体认定时更要受类型化、必然性、伦理性、区域性等4维制约。
- 王桢
- 关键词:体育法体育运动不法侵害行为社会相当性
- 我国反劫持对策的探索与建构——以国际劫持人质犯罪为视角被引量:1
- 2018年
- "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实施使我国与世界各国的交流日益密切,然而猖獗的国际海盗、恐怖主义、极端主义等犯罪行为却使我国公民在国际交往中屡遭绑架劫持。传统的应对策略由于过于单一,已不能胜任新形势的需要,因此必须重新构建符合国情的多元化反劫持对策。在原则上应坚守底线、灵活变通,具体内容上应当分门别类、对症下药。首先,在公民遇险时应当选择合理的救助方案,有效地进行谈判;其次,应加强海外风险评估、国际警务合作、特殊保险等预防性对策建设;最后,要注重对被劫持公民的心理疏导和谈判信息的控制,多位一体地为我国公民的海外安全保驾护航。
- 王桢
- 以立案侦查为时效终期之检讨——从《答复》的规定切入被引量:2
- 2019年
- 我国刑法只明确规定了追诉时效始期而未规定终期,这势必给司法上的时效审查带来困惑与混乱。最高人民法院以准司法解释(《答复》)确定以立案侦查为其终期,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司法适用的混乱问题,但是在法理上有违追诉权本质,并致相关立法规定间相互矛盾和引发审前超期羁押。基于时效制度设立目的主要在于限制国家求刑权以保障犯罪人正当权益,并为维系法条之间的协调性、实现司法分权、防控超期羁押,追诉时效的终期应以起诉为时间节点。
- 石经海王桢
- 关键词:追诉时效立案侦查起诉
- 论竞技体育恶意伤害行为的刑法规制被引量:15
- 2014年
- 对竞技体育中恶意伤害行为的范围进行划分,在对现有的主流理论不足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用违法阶层论对其进行修改与补正。将竞技体育中的恶意伤害行为纳入到刑法的规制之下,解决了何种情况下刑法可以对竞技体育中的伤害行为进行处罚,并在提出运动员的等级与经验、技术动作的规范性与目的性、伤害前的情绪流露与运动员的技术风格等证据法上认定竞技恶意伤害的标准。
- 王桢
- 关键词:竞技体育刑法规制
- 困境与出路:我国性侵运动员犯罪行为的刑事规制探究被引量:2
- 2019年
- 近年来,性侵运动员的犯罪行为频发,成为国际社会聚焦的热点。以此审视我国运动员性法益的保护,虽有强奸罪、强制猥亵罪的刑事立法,却缺乏对该犯罪行为特殊性的深入思考,既不能在惩治犯罪人方面达到理想效果,亦不能在预防犯罪方面发挥良好功能。同时,司法中的"以纪代法"、针对性缺乏、未回应被害人需求等诸多问题,亦使该犯罪行为的刑事规制效果大打折扣。所以,在该犯罪立法上应有针对性采用附属刑法进行修正,完善犯罪的特别预防与一般预防制度;司法上,积极回应被害人的诉求,努力克服刑事规制过程中的各种困境,让运动员的性法益得到全面而充分的保护。
- 王桢窦峥
- 关键词:运动员性犯罪刑事规制法益保护
- 竞技体育过失伤害行为的分类解析与刑法考察被引量:5
- 2015年
- 现阶段我国竞技体育过失犯罪的研究存在两个问题。第一,未对竞技体育中的过失行为作出类型化的分析。第二,未在类型分析的基础上对罪亦或非罪作出详细的论证考察。竞技体育过失行为的类型分为:竞技比赛过失行为、竞训监管过失行为。竞技比赛过失行为中纯粹的竞赛过失伤害行为非罪,其符合刑法谦抑性的原理,满足责任能力减弱的条件,基于竞技体育本体的要求;而故意违反竞技规则的过失伤害行为因违反注意义务,不存在责任能力减弱情形,违反竞技体育精神,应当定罪处罚。竞训监管过失行为应当定罪处罚,因其具有现实依据、法律依据、理论依据。
- 王桢
- 关键词:过失犯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