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玥

作品数:5 被引量:14H指数:2
供职机构:云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云南省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生物学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篇灯盏
  • 2篇灯盏花
  • 1篇血管
  • 1篇血管紧张
  • 1篇血管紧张素
  • 1篇血管紧张素转...
  • 1篇血管紧张素转...
  • 1篇血压
  • 1篇氧化氮
  • 1篇一氧化氮
  • 1篇一氧化氮合酶
  • 1篇愈伤
  • 1篇愈伤组织
  • 1篇原发性
  • 1篇原发性高血压
  • 1篇蔗糖
  • 1篇蔗糖浓度
  • 1篇植株
  • 1篇胚状体
  • 1篇胚状体诱导

机构

  • 5篇云南师范大学
  • 1篇教育部

作者

  • 5篇王玥
  • 4篇严胜柒
  • 4篇张云峰
  • 3篇刘春霞
  • 2篇官会林
  • 2篇谢庆华
  • 2篇崔明昆
  • 1篇李进
  • 1篇李周
  • 1篇杨中保
  • 1篇赵卫敬

传媒

  • 1篇云南师范大学...
  • 1篇江苏农业科学
  • 1篇武汉植物学研...
  • 1篇湖北农业科学
  • 1篇基因组学与应...

年份

  • 3篇2010
  • 2篇2009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谢君魔芋DNA提取方法的比较及其变异的RAPD检测被引量:1
2010年
试验在魔芋DNA不同提取方法比较的基础上,利用RAPD技术对谢君魔芋不同变异植株的DNA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利用改良的CTAB法可以得到纯度高的DNA样品,利用8条随机引物可以鉴定出谢君魔芋的变异。对9株谢君魔芋复叶分裂方式、气生球茎生成个数、叶柄色泽(斑纹)不同变异系的检测结果表明,其RAPD扩增结果均有差异,变异系间的相似性系数分布范围在0.440~0.800,平均相似性系数为0.714,其中植株1与植株8的相似系数最大,为0.800,植株1与植株3的相似系数最小,为0.440。采用UPGMA法进行聚类分析,9株谢君魔芋变异株归于3类,并建议在谢君魔芋变异株系选择上可将叶柄色泽(斑纹)作为主要选择指标。
王玥刘春霞杨中保严胜柒李建吴诗斌谢庆华张云峰
关键词:RAPD
灯盏花chi的克隆及其生物信息学分析被引量:11
2010年
查尔酮异构酶(CHI)是调控黄酮生物合成的关键酶,分离和克隆这一酶的功能基因,对利用转基因技术进行灯盏花黄酮生物合成的调控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采用RT-PCR和RACE技术,获得了chi cDNA全序列,GenBank登录号为GU208823.1,序列全长996 bp,开放阅读框为594 bp,编码197个氨基酸,3-Race有一个多聚腺苷酸加尾信号。应用软件预测该基因编码蛋白分子量约为21.6 kD,理论等电点为4.78。该基因编码的蛋白无跨膜结构域,其二级结构的主要构件为α-螺旋和随机卷曲。对其三级结构进行了建模,表明其结构与苜蓿chi的三级结构相似。同时根据灯盏花chi N端序列变化的特征,提出了灯盏乙素的合成可能与chi在细胞亚结构的定位及其与合成代谢相关酶形成复合酶的特异性有关。研究为利用基因工程定向改变灯盏花黄酮代谢产物奠定了基础。
刘春霞王玥崔明昆严胜柒谢庆华官会林张云峰
关键词:灯盏花AMPLIFICATION
汞、镍对灯盏花胚状体诱导的影响及不同再生途径植株的遗传分析
2009年
为探讨汞和镍重金属胁迫环境对灯盏花组织培养过程的影响作用,本研究以灯盏花叶片为外植体,在含有不同浓度 Hg2+、Ni2+及其组合的无激素MS培养基中进行愈伤组织诱导,结果发现 Hg2+、Ni2+对胚性愈伤诱导的影响不仅与浓度有关,而且与处理的时间有关,且 Hg2+对灯盏花愈伤组织的诱导具有显著作用。将所产生的愈伤组织转入无激素MS培养基和含 Hg2+、Ni2+重金属离子的MS培养基继代培养,结果表明,来源于所有培养基的愈伤组织均能形成不定芽和分化出胚状体;其中Ni2+诱导的愈伤组织的不定芽形成率远低于 Hg2+诱导的,且当浓度组合为0.04mg/L Hg2+和0.05mg/L Ni2+时,不定芽形成率最低;而低浓度 Hg2+诱导的愈伤组织的胚状体形成率较高,其中,0.02mg/L Hg2+诱导的愈伤组织的胚状体发生率最高。同时,实验还对灯盏花不同再生途径植株进行RAPD分析并运用Nei氏相似系数矩阵进行UPGMA聚类分析,结果显示不定芽来源植株比胚状体来源植株更容易发生遗传变异。本研究结果为进一步的灯盏花遗传转化研究奠定了实验基础。
王玥李周赵卫敬严胜柒官会林张云峰
关键词:灯盏花愈伤组织胚状体
ACE2、AT2R、eNOS基因与原发性高血压相关性研究
2009年
原发性高血压(EH)是一种由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导致的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心血管疾病。高血压疾病基因的研究有助于高血压发病机制的探讨,对其早期预防和及时治疗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巨大的临床应用前景。至今研究者们已经发现有一百多种基因与原发性高血压的发病有关,特别是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更是研究的热点。已经确定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在调控心血管功能时发挥重要作用,最近又在该系统中新发现了两个成员——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ACE2)和血管紧张素Ⅱ2型受体(AT2R),但是对其研究报道较少。文章分别从eNOS,ACE2和AT2R的生物学特性和作用机制的情况,探讨其与原发性高血压的相关性。
王玥李进
关键词:原发性高血压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
氮、磷营养限制及光照、蔗糖浓度对黄酮代谢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被引量:3
2010年
黄酮是生物体内具有重要功能的一类次生代谢产物,其含量与植物对环境的响应及功效都有明显的影响。本文就氮磷元素及光照、蔗糖浓度对黄酮代谢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进行了综述。
刘春霞王玥严胜柒崔明昆张云峰
关键词:光照蔗糖基因表达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