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秀芳 作品数:7 被引量:33 H指数:4 供职机构: 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王宝恩肝纤维化研究基金 陕西省科技攻关计划 陕西省“13115”科技创新工程重大科技专项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咖啡酸苯乙酯的药理作用及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2010年 咖啡酸苯乙酯(caffeic acid phenethyl ester,CAPE)作为蜂胶提取物主要活性成分之一,是近年新药研发的热点。它具有清除自由基、抗氧化、抑制炎症反应、免疫调节等独特的生理活性。本文介绍了国内外咖啡酸苯乙酯在肝损伤、肿瘤、缺血再灌注、抑菌等方面的作用及其相关机制,并展望了咖啡酸苯乙酯的发展趋势及应用前景。 王秀芳 翟嵩 党双锁关键词:咖啡酸苯乙酯 肝损伤 肿瘤 缺血再灌注 抑菌 NF-kappa B、alpha-SMA及TGF-β1在实验性肝损伤中的表达 目的:探讨肝组织核转录因子kB(NF-kappa B)、alpha-平滑肌动蛋白(alpha-SMA)、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在实验性肝损伤大鼠不同时期的免疫组化表达及其定位情况,探讨他们在肝损伤过程中的变化规... 李亚萍 党双锁 翟嵩 贾晓黎 王媛 王秀芳 王文俊 李梅关键词:肝损伤 核转录因子KB 转化生长因子Β1 NF-κB、α-SMA及TGFβ1在实验性肝损伤中的表达 被引量:6 2011年 目的探讨肝组织核转录因子-κB(NF-κB)、α-平滑肌动蛋白(α-SMA)、转化生长因子(TGF)β1在实验性肝损伤大鼠不同时期的免疫组化表达及其定位情况,探讨其在肝损伤过程中的变化规律及相互关系。方法采用四氯化碳(CCl4)复合因素诱发大鼠肝纤维化模型。50只SPF级SD大鼠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20只、造模组(CCl4诱导)30只。造模组首次皮下注射40%CCl4橄榄油溶液2 ml/kg,以后每周2次背部皮下注射40%CCl4橄榄油溶液1.5 ml/kg,30%乙醇6 ml/kg隔日灌胃并给予高脂饮食连续造模10周;对照组首次皮下注射橄榄油2 ml/kg,以后每周2次皮下注射橄榄油1.5 ml/kg,正常饮水饮食连续10周。分别于实验第2、6、10周处死大鼠,进行HE染色及VG染色病理检查,采用免疫组化、计算机图像分析等技术,动态观察NF-κB、α-SMA及TGFβ1在对照组及肝损伤造模组不同时期的表达和定位特点,各组间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肝损伤造模组NF-κB、α-SMA及TGFβ1表达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在实验性肝损伤不同发展阶段,三种蛋白的表达逐渐增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NF-κB、TGFβ1、α-SMA三者之间的表达呈高度正相关(r1=0.961,P1<0.01;r2=0.923,P2<0.01;r3=0.953,P3<0.01)。结论 NF-κB、α-SMA及TGFβ1在实验性肝损伤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促进作用,三者之间可能存在相互协同致肝纤维化作用,可以作为评价肝纤维化严重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同时也为今后以NF-κB、α-SMA及TGFβ1为靶点的肝纤维化治疗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李亚萍 党双锁 翟嵩 贾晓黎 王媛 王秀芳 王文俊 李梅关键词:NF-ΚB 肌动蛋白类 转化生长因子Β1 抑制素在人肝癌细胞SMMC-7721和Huh-7中的表达及其编码序列扩增 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检测抑制素在人肝癌细胞SMMC-7721及Huh-7中的基因表达,扩增抑制素全长编码序列。方法分别提取肝癌细胞SMMC-7721及Huh-7细胞总RNA,逆转录合成cDNA。使用Real time PCR,以GAPDH为内参检测抑制素的mRNA表达情况。采用RT-PCR方法扩增抑制素全长编码序列。结果 Real time PCR结果显示,SMMC-7721和Huh-7肝癌细胞株中均有抑制素的表达,且SMMC-7721细胞中抑制素表达量是Huh-7细胞中的6.652倍。RT-PCR方法扩增得到约835 bp的抑制素全长编码序列,条带特异,无非特异性扩增。结论人肝癌细胞株SMMC-7721中抑制素的表达量较高。 党双锁 孙明珠 寻萌 杨娥 李亚萍 王秀芳 王文俊 李梅关键词:抑制素 人肝癌细胞SMMC-7721 基因表达 TGF-β1多肽疫苗抗肝纤维化的鉴定 2013年 目的鉴定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优势抗原表位偶联钥孔戚血蓝素(KLH)蛋白人工合成多肽疫苗对SD大鼠的免疫原性,并探讨对SD大鼠实验性肝纤维化的抑制效应。方法人工合成TGF-β1优势抗原表位多肽偶联KLH蛋白后,作为多肽疫苗免疫SD大鼠。40只SPF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即正常对照组、佐剂对照组、造模组(CCl4诱导)、多肽疫苗组,每组各10只,采用CCl4复合因素诱发大鼠肝纤维化模型。多肽疫苗组动物第1、14、28天连续三次每次腹股沟处及腋窝处多点注射50μg0.5ml乳剂(相同体积的弗氏佐剂加合成肽),此后每隔7d免疫一次无任何佐剂的合成肽(50μg0.5ml水剂),共免疫10周;造模组及多肽疫苗组自第3周起首次皮下注射40%CCl4橄榄油溶液2ml/kg,以后每周2次背部皮下注射40%CCl4橄榄油溶液1.5ml/kg、30%乙醇6ml/kg隔日灌胃并给予高脂饮食连续造模8周。正常对照组大鼠同时给予相同剂量的橄榄油溶液皮下注射;佐剂对照组大鼠同期给予注射用水加弗氏佐剂0.5ml乳剂。第10周处死所有大鼠,ELISA检测血清TGF-β1抗体、肝纤维化指标(HA、Ⅳ-C),全自动生化仪检测血清ALT、AST、TBIL、ALB和GLB,碱水解法检测肝脏羟脯氨酸(Hyp)含量,并进行肝脏病理检查。结果 TGF-β1多肽疫苗可以诱导SD大鼠产生一定量的抗TGF-β1抗体,但是与对照组比较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多肽疫苗组生化指标ALT、AST、TBIL与造模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但是血清HA、Ⅳ-C含量及肝脏Hyp含量与造模组相比并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HE、VG染色可见多肽疫苗组较造模组肝组织病理变化及纤维化程度无明显差异。结论 TGF-β1多肽疫苗可以诱导SD大鼠产生一定量的抗TGF-β1中和抗体,且可能具有保肝作用,但其干预治疗实验性大鼠肝纤维化的疗效较差,有待进一步研究。 翟嵩 党双锁 李亚萍 贾晓黎 王媛 王秀芳 王文俊 李梅关键词:转化生长因子Β1 肝硬化 多肽疫苗 咖啡酸苯乙酯对实验性肝损伤大鼠的抗氧化作用 被引量:7 2011年 目的探讨蜂胶提取物咖啡酸苯乙酯(CAPE)对四氯化碳(CCl4)等复合因素诱导的肝损伤大鼠的抗氧化作用。方法取95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9组。A:正常对照组;B:溶剂对照组,皮下注射橄榄油、腹腔注射10%乙醇,纯水灌胃;C:单纯模型组,腹腔注射10%乙醇;D:维生素E组,10 mg/kg,腹腔注射,1次/d;E~I:CAPE(10%乙醇溶液)干预组:腹腔注射,3 mg/kg、6 mg/kg和12 mg/kg;灌胃,12 mg/kg和24 mg/kg,1次/d。C~I组均予以40%CCl4橄榄油溶液皮下注射、30%乙醇灌胃,高脂饲料作为单一饲料。同时每组给予对应药物处理10周。实验第10周处死大鼠。测定肝组织匀浆中氧化应激指标:丙二醛(MDA)、谷胱甘肽(GSH)水平以及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肝组织标本行常规HE、Van Gieson染色。结果与单纯模型组的各项氧化应激指标相比较,腹腔注射CAPE 6、12 mg/kg两剂量组的肝组织中MDA含量明显降低、GSH水平升高、CAT和SOD活力增加(P<0.05)。腹腔注射CAPE 12 mg/kg组对肝脏氧化应激指标的改善程度比灌胃给药两个剂量组好(P<0.05)。腹腔注射CAPE 12 mg/kg组经HE和VG染色观察可见小部分区域肝细胞炎症坏死,少量纤维增生,较单纯模型组肝损伤程度轻。结论 CAPE可以抑制脂质过氧化,提高肝脏抗氧化能力。在本课题观察的剂量范围内,CAPE腹腔给药的抗氧化作用好于灌胃给药途径。 王秀芳 党双锁 翟嵩 李亚萍 王文俊 赵丰关键词:肝疾病 咖啡酸苯乙酯对实验性肝损伤大鼠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探讨不同给药途径及不同剂量咖啡酸苯乙酯(CAPE)对四氯化碳(CCl_4)等复合因素诱导大鼠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选取95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9组,A:正常对照组;B:溶剂对照组,皮下注射橄榄油,腹腔注射10%乙醇;C:单纯模型组,腹腔注射10%乙醇;D:维生素E组,腹腔注射维生素E 10mg/kg,1次/d;E~I:CAPE(10%乙醇溶液)干预组:腹腔注射3 mg/kg、6 mg/kg和1 2 mg/kg,1次/d;灌胃12 mg/kg和24 mg/kg,1次/d。C~I组均予以40%CCl_4橄榄油溶液皮下注射、30%乙醇灌胃以及高脂饲料作为单一饲料,同时给予对应药物干预。共10周。末次染毒48 h后处死大鼠,采血并计算肝、脾和双肾系数。检测血清TBil、ALT、AST等肝功能指标。肝组织行常规HE染色。结果 CAPE各剂量组与单纯模型组相比,大鼠血清TBil、ALT和AST水平均有不同程度降低,且随CAPE剂量增大,TBil水平降低越明显;其中CAPE(12 mg/kg腹腔注射和24 mg/kg灌胃)两个组效果最好,其TBil水平与正常对照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APE不同给药方式比较显示,在本课题选择的剂量范围内,CAPE腹腔注射组的ALT及AST水平下降明显,好于灌胃组,CAPE(12 mg/kg腹腔注射)组与灌胃两个剂量组分别比较,P值均小于0.05。结论 CAPE经腹腔注射或灌胃途径给药均可不同程度改善CCl_4复合因素所致肝损伤,且优于维生素E组。经比较不同给药方式的效果发现,在所观察的剂量范围内,CAPE经腹腔注射的保肝作用较灌胃给药好,同时在3~12 mg/kg剂量范围内呈剂量依赖性。 翟嵩 党双锁 王秀芳 李亚萍 王文俊 赵丰关键词:咖啡酸苯乙酯 肝损伤 给药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