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继信
- 作品数:13 被引量:142H指数:6
- 供职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肿瘤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食管上皮癌变过程的恶性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测定被引量:27
- 1999年
- 观察食管上皮癌变过程中TSGF(恶性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的变化:验证TSGF对早期食管癌的检测能力。方法:双盲测定食管上皮癌变不同阶段人群TSGF水平;实验数据使用SAS软件拟合(GLM)过程,用最小显著差法进行分析。结果:食管上皮病变组(食管上皮重度增生、原位癌及中、晚期癌)的TSGF水平均高于正常组,(P<0.05)。在癌变过程中,TSGF水平逐渐增高,至癌前病变达到最高值:当癌前病变发生癌变时,TSGF水平又逐渐减少。重度增生和原位癌与中、晚期癌之间亦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TSGF对于食管癌的灵敏度为90.4%,对于早期食管癌的灵敏度为95.2%,对于癌前病变的灵敏度为100%;TSGF的特异度为95.0%。结论:TSGF对于检测食管癌高危人群及早期癌是一种较为灵敏的方法,值得在高发区推广应用。
- 张秀兰侯浚梁索元陈志峰丁镇伟王继信郭黎平刘俊宝林培中
- 关键词:食管癌灵敏度上皮癌变TSGF
- 核黄素缺乏对甲基苄基亚硝胺诱发大鼠食管癌的影响
- 本实验用断乳雄性Wistar大鼠128只分成核黄素缺乏(缺乏组,大鼠(?)只)和核黄素充裕(对照组,大鼠60只)两组。饲料为半合成饲料,配成的缺乏组饲料为每公斤饲料核黄素含量0.72-0.75毫克;对照组饲料乃在缺乏组饲...
- 郑素芳林培中乔长虹张金生宋林华刘新伏丁镇伟王继信冯华进
- 文献传递
- 食管癌前病变的药物阻断性治疗——抗癌乙片、维胺酯和核黄素三年和五年的阻断效果被引量:43
- 1990年
- 自1983年起,在食管癌高发区河南林县河顺乡和安阳县磊口乡,进行食管癌前病变的阻断性治疗研究。通过食管细胞学普查,检出食管上皮重增患者2531人,随机分为三组,分别服用抗癌乙片、维胺酯和安慰剂。检出轻增3393人,随机分为两组,分别服用核黄素和安慰剂。三年和五年内患者的服药率在90%以上。服药三年和五年后,进行了食管细胞学复查。结果证明,抗癌乙片和维胺酯在三至五年内,使重增的癌变率下降了50%左右。食管癌前病变的药物阻断性治疗是一条有希望的食管癌预防途径。
- 林培中张金生戎振鹏韩锐徐世平高润泉丁镇伟王继信冯华进曹士国郭万生
- 关键词:食管癌维胺酯
- 食管癌高危人群年龄界定探讨——附16763例细胞学结果分析被引量:3
- 2003年
- 目的 探讨食管癌高危人群年龄的界定。方法 以 16763例 40~ 65岁村民细胞学普查结果和癌前病变人群 3年自然变率为样本 ,根据细胞学五级六类诊断标准特点 ,普查结果采用H检验。癌前病变人群的自然癌变统计 ,以 40~ 65岁普查诊断的正常人群为参照采用RR分析。结果 H检验除 <45岁与 45~ 49岁年龄组比较P >0 0 5以外 ,其它各组比较均P <0 0 5。在 45岁~ ,5 0岁~和 60岁~三个年龄组中 ,癌前病变的RR分别为 3 97,8 93和 13 5 7。P <0 0 5。结论 食管癌高危人群年龄界定在
- 陈志峰丁镇伟张俊会李绍森乔翠云王继信
- 关键词:食管癌高危人群年龄
- 磁县食管癌二级预防研究概况侯浚陈志峰刘恬格林培中王继信
- 侯浚陈志峰刘恬格林培中王继信丁镇伟郭黎平
- 关键词:肿瘤预防食管癌
- 食管癌前病变阻断性治疗的远期效果被引量:31
- 1999年
- 目的 在食管癌高发区河南林县,观察食管癌前病变药物阻断性治疗的远期效果。方法 增生平片和维胺酯服用5 年后,使食管重增的癌变率分别下降了52.2 % 和43.2% 。为了验证它们阻断治疗的远期效果,进行了停药观察。核黄素服用5 年后,使轻增的癌变率下降了34.8% ,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继续服用核黄素,观察其长期阻断效果。结果 阻断治疗9 年( 服药5 年,停药4 年) 后食管细胞学复查,结果显示增生平片和维胺酯对重增人群癌变的抑制率仍保持为42.1%和38 .2 % 。核黄素服用9 年后,使轻增癌变率减少了37.0 % ,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非常显著性,证实了核黄素预防食管癌的作用。结论 食管癌前病变的药物阻断性治疗是一条有希望。
- 丁镇伟高峰林培中王继信郭黎平
- 关键词:食管癌癌前病变阻断性增生平片
- 细胞图像分析预测食管上皮增生转归的研究被引量:3
- 1999年
- 目的 探讨食管癌前期病变细胞核的染色质特征与癌变的关系,并对其癌变进行早期预测。方法 标本取自1983 年林县河顺乡食管细胞学普查。鳞状上皮重度增生93 例,轻度增生122例。所有标本均为食管拉网涂片,巴氏染色。图像输入设备是Axiomat 图像分析系统,由VAX4000500计算机控制,idl 软件。每一样本随机选择100 以上保存完好的鳞状上皮中层细胞,用100 ×物镜进行细胞核的测量。结果 从100 多个染色质形态、光密度和纹理的特征中,选出15 个有意义的特征进行判断。93 例重度增生3 年、5 年和9 年后癌变的病例作为高分辨率细胞分析样本,细胞图像分析判断为癌变的分别为18 例、12 例和6 例,判断正确率分别为75 .0 % (18/24) 、85 .7 % (12/14) 和85 .7 % (6/7) ;122 例轻度增生3 年、5 年和9 年后癌变的病例,细胞图像分析判断为癌变的分别为15 例、10 例和10 例,判断正确率分别为93 .8 % (15/16) 、76 .9 % (10/13) 和83 .3 % (10/12) 。结论 利用高分辨率细胞图像分析系统提取细胞核的特征能够区别癌变组和非癌变组,并可对癌前病变进行癌变的早期预测,在肿瘤预防研究中可以作为代用终期生物学指标之一。
- 周彬丁镇伟郭黎平潘秦镜高峰王继信林培中
- 关键词:食管肿瘤癌前病变食管上皮增生
- 津白Ⅱ小鼠自发乳癌(ⅥTA_2MA-891)高自发肺转移模型被引量:14
- 1994年
- 本模型获自我组1只348日龄雌性津白Ⅱ小鼠右侧第五乳腺处一肿物。病理切片检查为乳腺腺癌,属于Dunn(1959)分类之B型。用本组同源小鼠(isogeneicmice)皮下移植已传到27代。连续皮下移植成瘤率为100%,未见自然消退;潜伏期4~7d;肺转移瘤结多发而密集;最早转移时间,肉眼观察为接种后第35天,镜检为第10天。肺自发转移率,11~20代为100%。皮下移植瘤、肺转移瘤之病理组织结构及其癌细胞形态与其原发瘤近似。带瘤鼠濒死时其皮下移植瘤体积平均值为4.93cm3。7种抗癌药对皮下移植瘤抑制率,氟尿嘧啶为29.75%(P<0.05)、塞替派为44.88%(P<0.01)、环磷酰胺95.31%(P<0.01)、平阳霉素96.75%(P<0.01),其它三药抑制率均不足30%。对肺转移瘤抑制率,平阳霉素为42.54%(P<0.01),余不足30%。
- 高朋根苏蕴高友春刘习昌王继信张友会
- 关键词:小鼠肺转移乳腺癌
- 磁县食管癌二级预防研究概况被引量:5
- 1998年
- 侯浚刘恬格陈志峰林培中王继信丁镇伟郭黎平李绍森孟凡书
- 关键词:食管癌细胞学检查
- 食管拉网细胞学诊断172例近癌的随诊
- 2002年
- 目的 探讨食管癌前病变近癌的癌变危险度和细胞学整体疗效。方法 以细胞学诊断的 172例近癌为观察对象 ,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治疗组口服中药增生平 ,对照组服用安慰剂 ,服药 3 8个月做细胞学复查。疗效统计采用Ridit分析和RR。结果 RR =0 76,95 %CI=(0 2 4~ 2 44 )。Ridit=0 5 ,95 %CI =(0 3 7~ 0 62 )。结论 细胞学诊断的近癌RR高 。
- 陈志峰丁镇伟张俊会李绍森王继信
- 关键词:食管癌生物学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