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继恒
- 作品数:95 被引量:400H指数:10
- 供职机构:北京军区总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北京市卫生系统高层次卫生技术人才培养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胆管癌患者行ERBD术最佳位置预防急性胰腺炎的探讨
- 2010年
- 目的:探讨胆管癌患者金属支架内引流术(ERBD)最佳位置预防继发性胰腺炎。方法:对照组(ERBD+ENBD即传统方法)50例,实验组(ERBD)50例。结果:对照组术后并发急性胰腺炎占20%,其中1例死亡。实验组未并发急性胰腺炎。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急性胰腺炎是ERCP、EST、ERBD及ENBD术后常见并发症,保证ERBD置入位置恰当,才能引流通畅,可防止急性胰腺炎的发生,有使用价值。
- 高革曹建彪韩英王继恒
- IL-17与IL-23/IL-17免疫通路在溃疡性结肠炎发病中的作用研究被引量:2
- 2010年
- 目的 观察溃疡性结肠炎(UC)组、感染性腹泻(ID)组及健康对照(HC)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分泌IL-23的水平,以及在IL-23刺激下IL-17、IFN-γ的表达.方法 分离并培养UC组(29例)、ID组(20例)、HC组(26例)的PBMCs;ELISA方法 检测细菌脂多糖(LPS)刺激前后各组培养的PBMCs上清中IL-23水平以及IL-23诱导PBMCs分泌IL-17和IFN-γ的水平.结果 UC及ID组PBMCs上清中IL-23水平分别为(9.984±5.567)pg/ml、(9.843±4.970)pg/ml,明显高于HC组(4.295±5.181)pg/ml(P<0.05);LPS促进各组PBMCs分泌IL-23,UC组(146.627±86.199)pg/ml及ID组(149.852±51.418)pg/ml,明显高于HC组(72.222±51.863)pg/ml(P<0.05),而UC与ID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IL-23促进各组PBMCs分泌IL-17,UC组(63.631±11.793)pg/ml明显高于ID组(27.868±8.314)pg/ml及HC组(26.533±6.422)ps/ml,(P<0.05);IL-23促进各组PBMCs分泌IFN-γ,UC组(74.573±28.270)pg/ml及ID组(73.064±36.465)pg/ml显著高于HC组(5.167±3.701)pg/ml(P〈.05),而UC与ID组间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L-23刺激是UC及ID发病的共同启动因素;IL-17分泌增多在UC的发病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IL-23/IL-17免疫通路调控异常是导致UC发病的重要机制.
- 邢鹭韩英王志红王继恒
- 关键词:IL-23Γ干扰素溃疡性结肠炎
- 不同疾病来源幽门螺杆菌菌株对AGS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表达影响的对比研究
- <正>目的:在体外观察不同疾病来源幽门螺杆菌(Hp)对人胃上皮细胞株AGS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表达的影响,以确定不同疾病来源Hp对细胞MMPs表达的影响是否存在差异。方法:AGS细胞分别与5株分离自胃癌和5株分...
- 王继恒刘文忠
- 文献传递
- 基因芯片技术在幽门螺杆菌研究中的应用被引量:1
- 2003年
- 基因芯片是一项新兴的分子生物学技术,能快速和大规模筛查基因。幽门螺杆菌与宿主之间关系的分子机制仍未明了,基因芯片技术在幽门螺杆菌研究中的应用集中在细菌的基因表型及其对宿主细胞基因表达的影响。本文分别从细菌和宿主两方面对近年来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王继恒刘文忠
- 关键词:基因芯片技术幽门螺杆菌分子生物学技术
- 易栓症致肠系膜上静脉及门静脉血栓形成并肠梗阻诊治讨论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提高对易栓症临床特点的认识,以减少误漏诊。方法回顾分析1例以肠梗阻为首发表现最终确诊为易栓症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本例因慢性不全性肠梗阻入院,有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病史,本次发病在外院行影像学检查示门静脉及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予溶栓抗凝治疗,肠梗阻症状仍持续存在。转我院后经详细询问病史,明确家族性血栓疾病史,查同型半胱氨酸、蛋白C、蛋白S、抗蛋白酶Ⅲ及活化蛋白C抵抗均异常,确诊为遗传性易栓症。后因肠梗阻转外科行肠切除、肠吻合术,术后予低分子肝素治疗,患者恢复良好,痊愈出院。结论累及腹部血管的易栓症文献报道较少,提示临床医师对腹腔内静脉血栓形成者应警惕易栓症可能,以早期诊治。
- 白俊芳王继恒韩英
- 关键词:血栓形成倾向肠系膜静脉肠梗阻
- 英夫利西单抗对炎症性肠病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被引量:3
- 2013年
- 目的了解英夫利西单抗对炎症性肠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军区总医院2007年1月-2013年1月住院的27例激素抵抗或依赖中-重度IBD患者的临床及内镜资料,分别在用药后6周、30周、54周进行Mayo或CDAI评分,总结结肠镜下黏膜改变,并记录不良反应。结果英夫利西单抗对CD患者有效率为89.5%,激素抵抗或依赖的UC患者有效率为83.0%,二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总体有效率为84.8%,7例达到黏膜愈合。5例患者发生不良反应,包括输液反应、呼吸道感染、白细胞轻度降低。结论英夫利西单抗对CD及UC患者疗效好,不良反应轻,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 范如英盛剑秋陆晓娟李恕军王继恒杨欣艳王晓伟李世荣
- 关键词:英夫利西单抗炎症性肠病疗效
- 细胞因子基因多态性和幽门螺杆菌相关性疾病被引量:11
- 2003年
- 王继恒刘文忠
- 关键词:细胞因子基因多态性幽门螺杆菌消化性溃疡淋巴瘤
- 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法分析粪便幽门螺杆菌特异性抗原试验的诊断效率被引量:4
- 2010年
- 目的探讨粪便幽门螺杆菌特异性抗原(HpSA)在诊断Hp感染中的价值。方法因上消化道症状就诊的患者353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和酶免疫法(EIA)检测HpSA,以13C-尿素呼气试验(13C-UBT)为诊断Hp感染的“金标准”。应用不拘分布形式参数法(拟合双正态模型)和非参数法分别绘制光滑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和经验R0c曲线,以曲线下面积(Az)评价HpSA试验的诊断价值。结果ELISA和EIA法检测Hp感染阳性数与13C-UBT检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69例和170例比177例,P值均〉O.05)。ELISA和EIA法检测HpSA符合率98.58%(Kappa值:0.97)。ELISA法检测HpSA的不拘分布形式参数法和非参数法Az分别为0.96和0.95,EIA法检测HpSA的不拘分布形式参数法和非参数法Az分别为0.97和0.94,与完全无诊断价值的机会线下面积(O.50)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d0.001);两种方法Az相关系数为0.61,面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ROC曲线作为一种统计学工具可以更加客观、真实的评价诊断试验。ELISA和EIA法检测HpSA诊断Hp感染其准确性和可靠性均较高,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 闫伟曹建彪王继恒王志红韩英
- 关键词:幽门螺杆菌
- 急诊内镜联合选择性动脉造影诊治上消化道大出血:7例临床分析被引量:8
- 2012年
- 背景:上消化道大出血属急危重症,联合多种诊治手段有助于提高救治效果。目的:探讨急诊内镜联合选择性动脉造影在上消化道大出血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0年12月北京军区总医院经急诊内镜止血失败或止血成功后再次大出血的7例患者并给予选择性动脉造影和栓塞治疗。观察急诊内镜联合选择性动脉造影对明确病因诊断和止血效果的价值。结果:7例患者行急诊内镜检查确诊为上消化道大出血.并经镜下止血治疗后仍有严重活动性出血.行选择性动脉造影和栓塞治疗。7例患者就诊后行急诊内镜的平均时间为4.4h.选择性动脉造影平均时间为8.4h。4例患者表现为造影剂外溢的出血直接征象.其余3例表现为异常血管分支增粗紊乱的间接征象;给予弹簧圈栓塞或明胶海绵栓塞治疗后均成功止血。结论:急诊内镜联合选择性动脉造影是一种及时、安全、有效的诊治上消化道大出血的方法。
- 李恕军金鹏陆晓娟付蕾王继恒范如英杨欣艳赵晓军李娜田笑然李京雨盛剑秋
- 关键词:胃肠出血急诊内镜血管造影术
- 血清CA19-9水平在胆总管结石中的临床意义被引量:10
- 2010年
- 目的分析血清CA19-9水平在胆总管结石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60例经ERCP证实为胆总管结石的患者,对血清CA19-9水平进行分析。结果26例患者CA199水平正常,占43%;34例患者的血清CA19-9水平升高,占57%,其中4例CA19-9水平>1 000 U/mL,年龄均>65岁,合并有严重的化脓性胆管炎或重症胰腺炎。15例CA19-9升高的患者在ERCP术后复查了血清CA19-9水平,结石取出后血清CA19-9水平明显下降。结论胆总管结石患者血清CA19-9水平升高可作为预测胆管炎症程度的指标,尤其是在老年人群中。
- 王继恒高革李浩然郭汉斌曹建彪韩英
- 关键词:CA19-9胆总管结石ERC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