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野
- 作品数:7 被引量:49H指数:5
- 供职机构:广东省第二中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中医药局建设中医药强省科研课题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不同中医证型的膝骨性关节炎的X线平片表现被引量:15
- 2014年
- 目的探讨3种中医证型的膝骨性关节炎的X线平片表现征象。方法对纳入标准的231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及膝关节数字X线平片检查,观察膝骨性关节炎不同中医证型的X线平片影像学特征。结果 (1)关节间隙变窄、骨性关节面下囊变在3种中医证型间表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骨质增生、骨性关节面凹陷在3种中医证型内所占比例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骨质增生出现的频率最高,提示演变是一基础改变,是一连续过程。骨性关节面下凹陷出现频率最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提示该影像表现在3种中医证型辨证中无特征性意义。结论膝骨性关节炎的X线平片影像改变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作为不同中医证型的辨证参考。
- 陈利军刘文刚高伟田野曾滨
- 关键词:膝骨性关节炎中医证型X线表现
- 乳腺错构瘤X线及病理特征分析
- 2009年
- 目的:探讨乳腺错构瘤的病理及影像学特征。方法:对11例乳腺错构瘤患者的临床特征、X线征象及病理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患者平均年龄为46岁(26-58岁),10例可触及肿块(9例患者自己发现,1例体检摄片时发现),还有1例未能触及肿块。左乳7例,右乳4例,5/11(45.5%)肿块位于外上象限。11例钼靶X线平片均发现乳腺肿块,多数肿块呈卵圆形,边界清楚。肿块平均最大直径为6.0cm(2.5-13.0cm),6/11(54.5%)肿块呈混合密度影。4/11例(36.4%)术前X线确诊。镜下:肿瘤由数量不等、杂乱无章的乳腺导管、小叶和成熟的脂肪细胞及纤维组织混杂组成。结论:混合密度影是其特异性X线表现,不同个体肿瘤各成分比例的不同导致X线表现差异较大。
- 田野叶志球
- 关键词:乳腺肿瘤错构瘤乳腺X线摄片
- 软骨母细胞瘤的影像学表现
- 2011年
- 目的:分析软骨母细胞瘤的影像学特征,提高对该病的影像学诊断。方法:分析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软骨母细胞瘤的患者的影像学资料,总结其X线平片、CT和MRI表现。结果:X线表现:圆形或椭圆形骨质破坏区,偏心性生长,边界清晰,可见硬化边,可见病灶内有点状钙化。CT扫描显示:骨质破坏区边界锐利、硬化,病灶内斑点状或云絮状钙化。MR检查显示:T1WI病灶信号近似于肌肉信号,T2WI上病灶呈等高混杂信号或不均匀高信号,脂肪抑制T2WI示病灶周边见大片状骨髓水肿区;病变临近出现骨膜反应、临近软组织及关节囊肿胀。结论:软骨母细胞瘤影像学表现较有特征性,结合X线平片、CT和MRI能做出正确诊断。
- 田野陈利军
- 关键词:软骨母细胞瘤磁共振成像断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 非典型膝关节外伤后胫骨近端隐匿性骨折的影像诊断被引量:13
- 2015年
- 目的:探讨非典型膝关节外伤后胫骨近端隐匿性骨折的影像诊断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73例非典型膝关节外伤患者的膝关节数字化X线摄影(digital radiography,DR)、多层螺旋CT(multislice helical CT,MDCT)和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图像,男29例、女44例。年龄16-77岁,中位数44岁。所有患者均以膝关节疼痛为主诉,负重后加剧,均无明确外伤史,但在近1周内均进行过较平常剧烈的舞蹈、体操、踢毽子等单腿持重活动。所有患者均在初诊时拍摄DR平片,于就诊后1周内进行MDCT及MRI检查。结果:初诊时73例患者在DR片上均未发现骨折征象,7例经MDCT检查诊断为胫骨近端隐匿性骨折,49例经MRI检查诊断为胫骨近端隐匿性骨折,最终经临床确诊为胫骨近端隐匿性骨折者49例。MDCT检查诊断的灵敏度为14.3%、特异度为100%,诊断一致性检验Kappa=0.099,P=0.051;MRI诊断的灵敏度为100%、特异度为100%,诊断一致性检验Kappa=1.000,P=0.000。在MDCT图像上17例患者表现为骨质疏松、4例骨小梁扭曲、5例骨小梁断裂(或裂隙)、13例关节囊积液、11例软组织肿胀;在MRI上7例表现为骨小梁断裂(或裂隙)、35例骨髓水肿、27例半月板损伤、8例软骨损伤、36例关节内韧带损伤、45例关节囊积液、22例软组织肿胀。结论:对非典型膝关节外伤后,DR片无骨折征象,但存在不能缓解的膝关节疼痛,尤其是负重后疼痛加剧的患者,应尽早进行MRI检查。
- 陈利军田野刘文刚陈文静叶振中潘天祥
- 关键词:胫骨骨折膝关节X线影像增强
- CT与MRI对原发性肝癌诊断的对比研究被引量:8
- 2011年
- 目的对CT、MRI对原发性肝癌的临床诊断效果进行分析和比较。方法以广东省第二中医院62例进行手术或经皮肝穿刺活检病理证实为原发性肝癌的患者作为分析对象,该组病例均先后行CT及MRI检查,将CT及MRI检查结果与病理诊断结果相比较。结果 CT诊断的符合率为90.32%、MRI诊断的符合率为95%,在病理诊断符合率方面二者差距并不明显,且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CT和MRI诊断分别有着自己的适应范围,因此应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合理选择检查方式。
- 田野
- 关键词:CTMRI原发性肝癌病理诊断
- 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联合中医药治疗83例中晚期肝癌患者临床观察及生存质量评介被引量:6
- 2012年
- 目的观察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联合中药治疗中晚期肝癌的临床疗效及生存质量(QOL)。方法将接受TACE治疗的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83例,按治疗方式分为2组:对照组40例仅接受TACE,研究组43例在TACE的同时联合中药治疗。TACE 2个疗程完成后1个月复查CT进行临床疗效评价,并比较2组患者1年生存率、Ⅲ-Ⅳ度毒副作用的发生率及QOL评分。中位随访时间为12.5个月。结果研究组完全缓解(CR)1例,部分缓解(PR)25例,稳定(SD)11例,进展(PD)6例;对照组CR 0例,PR 18例,SD 16例,PD 6例。研究组客观反应率60.5%(26/43)明显高于对照组(45.0%,18/40)。研究组1年生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72.1%(31/43)vs57.5%(23/40),P<0.05]。研究组Ⅲ-Ⅳ度大多数毒性反应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研究组QOL总分及生理、心理、症状、社会维度4个维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 TACE联合中药治疗中晚期肝癌能降低毒副作用的发生率及程度,显著提高临床疗效和QOL。
- 汪青山毛江洪张念华陈高峰田野叶振中
- 关键词:原发性肝癌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扶正解毒方
- 磁共振3DASL灌注成像在超急性脑梗塞中的诊断价值被引量:7
- 2019年
- 目的:在超级脑梗塞患者中应用磁共振(MRI)、三维动脉自旋标记成像(3DASL)技术,探讨其在超急性脑梗塞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2月到2018年1月收治的47例超急性脑梗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47例患者均采用MRI扫描,对于MRI扫描发现异常后加大扫描而没有强化的患者,进一步采用3D-ASL扫描,统计分析47例临床诊断明确的超级性脑梗塞患者的血流灌注情况、信号特点等情况。结果:血流灌注分为高关注和低灌注,实验组以MRI和3DASL扫描方法检测出40例患者为梗死区血流低灌注,7例表现出血流高灌注,其中5例为低灌注区的高灌注,2例为边缘局灶性高灌注。血流低灌注患者中,有32例的低灌注区明显大于DWI弥散高信号范围,存在缺血半暗带(图1);12例低灌注区范围与DWI高信号范围差不多大,无明显缺血半暗带(图2);血流高灌注患者中,10例高灌注区均明显大于DWI范围(图3)。MRI+3DASL扫描中,1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在梗死区内或边缘检测出斑片状低信号(图2,3),提示梗死区出现微出血灶,这些微出血灶在MRI扫描序列中没有发现;其中10例是血流低灌注患者(图2),4例是血流高灌注患者(图3)。有1例ASL低灌注患者且无明显缺血半暗带存在,而MRI+3DASL扫描发现梗死区微出血灶及大脑中动脉内低信号血栓(图2)。结论:全脑MRI+3DASL能够评价急性脑梗死区的血流灌注特点、是否存在缺血半暗带或高灌注脑损伤状态,评价梗死区责任动脉是否存在血栓及梗死区、是否存在出血风险,二者联合检查既能评价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脑血流灌注特点、责任动脉内血栓,还能够评价患者潜在出血风险,对急性脑梗死患者溶栓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
- 黄德干胡青松田野
- 关键词:超急性脑梗塞溶栓疗法脑血流灌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