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田野

作品数:3 被引量:7H指数:2
供职机构:国防科学技术大学机电工程与自动化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电子电信金属学及工艺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电子电信
  • 1篇化学工程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主题

  • 3篇激光
  • 2篇熔石英
  • 2篇激光损伤
  • 1篇单晶
  • 1篇单晶硅
  • 1篇等离子体
  • 1篇时域有限
  • 1篇时域有限差分
  • 1篇时域有限差分...
  • 1篇实验与数值研...
  • 1篇损伤阈值
  • 1篇抛光
  • 1篇纳秒
  • 1篇纳秒激光
  • 1篇击穿
  • 1篇激光等离子体
  • 1篇激光能
  • 1篇激光能量
  • 1篇激光损伤阈值
  • 1篇光能量

机构

  • 3篇国防科学技术...

作者

  • 3篇田野
  • 2篇彭小强
  • 2篇石峰
  • 1篇沈超
  • 1篇韩凯
  • 1篇程湘爱
  • 1篇许中杰
  • 1篇江天
  • 1篇朱志武
  • 1篇戴一帆
  • 1篇胡皓

传媒

  • 1篇物理学报
  • 1篇国防科技大学...
  • 1篇航空精密制造...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3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1064nm纳秒激光对熔石英元件后表面击穿的实验与数值研究被引量:2
2016年
对1064 nm纳秒激光辐照下熔石英元件后表面损伤过程进行了时间分辨诊断.利用基于偏振原理的单发双帧阴影成像系统捕捉了脉冲上升沿开始到数百纳秒尺度内的瞬态材料响应,并结合剪切干涉成像系统分析了空气端等离子体微喷现象.结果表明,损伤在脉冲上升沿就己经发生,此时空气端等离子体的膨胀速度高达20 km/s,同时材料内部也存在高速扩张的不透明损伤区域,但其扩张过程在脉冲结束后迅速停止;损伤发生后数十纳秒后,空气端出现大量中性物质喷发基于激光支持的固态吸收波前模型与相爆炸理论对这些现象进行了讨论.对空气端等离子体扩张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空气端等离子体压强、温度与密度等参数值随延迟增加迅速下降,其瞬态压强最高达600 MPa;模拟结果还预测了向内扩张的内激波的形成.研究结果对理解熔石英元件的损伤机理有重要意义.
沈超程湘爱田野许中杰江天
关键词:熔石英激光损伤激光等离子体
熔石英光学元件激光阈值提升仿真与工艺研究被引量:2
2013年
为实现熔石英光学元件的高激光损伤阈值加工,研究了磁流变抛光+HF酸洗工艺提升阈值的过程。通过磁流变抛光+HF酸洗加工实验、测量表面缺陷形貌演变和有限时域差分算法(FDTD)仿真,认为该工艺改善破碎型缺陷,减弱光场调制作用,实现阈值的提升。
田野彭小强石峰胡皓
关键词:激光损伤阈值熔石英时域有限差分算法磁流变抛光
单晶硅反射镜激光能量吸收系数与衬底表面质量的关联被引量:3
2015年
高能激光系统中,单晶硅基底反射镜的能量吸收系数是影响系统性能的关键指标。衬底加工质量对镀膜后元件激光能量吸收系数影响显著。通过测试不同衬底粗糙度、划痕密度的单晶硅反射元件,分析衬底表面典型加工特征(粗糙度、划痕)对激光能量吸收系数的影响规律,认为粗糙度与吸收系数正相关,粗糙度均方根从0.668nm降低至0.345nm会使吸收系数降低28.0%。少量划痕对吸收系数的直接影响并不明显,吸收系数均值变化在3.1%以内。但表面划痕会诱发激光损伤,划痕密度较大时会引起后续能量吸收持续增大,辐照400s后,吸收系数较辐照100s时增大18.3%。
田野戴一帆石峰彭小强韩凯朱志武万稳
关键词:单晶硅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