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白文坤

作品数:90 被引量:254H指数:7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基础研究重大(重点)项目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理学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62篇期刊文章
  • 18篇会议论文
  • 7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82篇医药卫生
  • 2篇生物学
  • 2篇一般工业技术
  • 2篇理学
  • 1篇水利工程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57篇超声
  • 40篇前列腺
  • 31篇细胞
  • 30篇腺癌
  • 28篇前列腺癌
  • 27篇微泡
  • 17篇超声联合微泡
  • 16篇肿瘤
  • 15篇人前列腺癌
  • 15篇癌细胞
  • 12篇低频
  • 11篇前列腺癌细胞
  • 11篇腺癌细胞
  • 11篇穿刺
  • 10篇低频超声
  • 10篇脂质体
  • 10篇脂质体介导
  • 10篇转染
  • 10篇介导
  • 8篇肝癌

机构

  • 67篇上海交通大学...
  • 20篇山东省千佛山...
  • 5篇山东大学
  • 3篇遵义医学院附...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保山市人民医...

作者

  • 88篇白文坤
  • 60篇胡兵
  • 22篇申锷
  • 19篇张蔚
  • 11篇陈磊
  • 10篇王文奇
  • 8篇郑元义
  • 8篇王玉
  • 6篇曲素慧
  • 6篇陈旖旎
  • 5篇寿文德
  • 5篇李荔
  • 5篇黄云霞
  • 5篇吴作辉
  • 5篇李晓
  • 4篇孟哲颖
  • 4篇张吉臻
  • 4篇杨雨
  • 3篇应涛
  • 3篇时昌文

传媒

  • 7篇临床超声医学...
  • 7篇中华医学超声...
  • 6篇中华超声影像...
  • 5篇中华临床医师...
  • 4篇山东医药
  • 3篇山东大学学报...
  • 2篇中国医学影像...
  • 2篇中国临床医学...
  • 2篇声学技术
  • 2篇医学影像学杂...
  • 2篇实用肝脏病杂...
  • 2篇中国介入影像...
  • 2篇肿瘤影像学
  • 2篇临床与病理杂...
  • 2篇中华医学会第...
  • 2篇中国超声医学...
  • 1篇上海医药
  • 1篇齐鲁医学杂志
  • 1篇临床泌尿外科...
  • 1篇上海医学

年份

  • 4篇2023
  • 5篇2022
  • 3篇2021
  • 2篇2020
  • 2篇2019
  • 2篇2018
  • 3篇2017
  • 5篇2016
  • 13篇2015
  • 14篇2014
  • 5篇2013
  • 12篇2012
  • 1篇2011
  • 3篇2010
  • 5篇2009
  • 3篇2008
  • 6篇2007
9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低频超声促进pEGFP基因转染人前列腺癌皮下移植瘤实验研究
目的超声促进基因转染的方法,不仅能够直接作用于特定的器官或组织,从而使基因在局部组织内高表达,最重要的是它的安全无放射性等优势使其为临床所接受,本次研究旨在探讨单纯低频超声经瘤体局部注射质粒方式促进基因转染裸鼠人前列腺癌...
南淑良申锷白文坤胡兵
腹会阴联合切除术后前列腺穿刺活检的应用进展被引量:5
2016年
前列腺癌在中老年男性中高发,在世界男性恶性肿瘤中发病率位居第2位,死亡率位居第5位[1]。前列腺癌的诊断主要依靠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rostatespecificantigen,PSA)水平测定、直肠指检(digitalrectalexamination,DRE)、经直肠超声检查(transrectalultrasound,TRUS)以及磁共振检查(magneticresonanceimage,MRI)。其他实验室指标和生物标志物(如尿PCA3等)仍在临床测试阶段。前列腺癌的诊断金标准是组织病理学诊断,因此,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是前列腺癌诊断的基石。
王美文白文坤胡兵
关键词:前列腺穿刺活检切除术后组织病理学诊断腹会阴经直肠超声检查
不同方法转染人前列腺癌PC-3细胞pEGFP-N1基因的体外实验研究
2012年
目的:探讨转染人前列腺癌PC-3细胞pEGFP-N1基因的最佳转染方法。方法:以超声微泡造影剂、超声辐照、脂质体转染及其相互结合的方法,将质粒pEGFP-N1基因转染人前列腺癌PC-3细胞,24h后以荧光显微镜观察前列腺癌PC-3细胞中的绿色荧光蛋白表达情况,并用流式细胞仪测定转染率。结果:以超声+微泡+脂质体组基因转染效率最高,与其他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联合微泡与脂质体结合能明显提高pEGFP-N1基因在人前列腺癌细胞中的转染率,是一种较理想的基因转染方法。
吴作辉白文坤张吉臻张跃力申锷胡兵
关键词:前列腺癌细胞微泡基因转染
远程超声机器人临床应用体验评价被引量:5
2020年
目的:对超声远程机器人操作图像获得难易度及远程端受检者体验度进行评价,为临床应用提供指导。方法:选取从事超声诊断年资相同的超声医师24名及志愿者24名,会诊端操作者对志愿者不同器官及不同体位采集标准切面超声图像,填写图像难易度及满意度量表;远程端志愿者对超声远程机器人进行受检体验,对受检过程中的体验填写舒适度及紧张度量表。结果:操作者甲状腺左叶长轴切面难易度(4.13±0.27)分,满意度(4.38±0.25)分;甲状腺右叶长轴切面难易度(7.08±0.33)分,满意度(6.67±0.32)分;左肝矢状切面难易度(7.58±0.27)分,满意度(8.23±0.29)分;右肝肋缘下斜切面难易度(5.95±0.26)分,满意度(5.88±0.23)分;仰卧位右肾长轴难易度(3.25±0.16)分,满意度(4.83±0.32)分;左侧卧位右肾长轴难易度(7.08±0.25)分,满意度(8.46±0.23)分。受检者甲状腺舒适度(6.95±0.29)分,紧张度(6.58±0.22)分;腹部舒适度(7.00±0.29)分,紧张度(4.00±0.28)分。结论:远程超声机器人一般应用体验良好,特殊位置图像采集需要变换体位;受检者检查前需要充分沟通,降低其因机械臂摆动造成的紧张。
白文坤陈文颖陈文颖胡兵
关键词:远程
PSA相关指标在前列腺重复穿刺活检中的诊断价值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探讨分析PSA相关指标在前列腺重复穿刺活检中的诊断价值。方法自2008年1月1日~2015年4月1日,在笔者医院超声医学科进行超声引导下前列腺穿刺4315例患者中,筛选出145例进行了重复穿刺的患者进行分析,按第2次穿刺结果将患者分为肿瘤组以及非肿瘤组。分析指标包括患者年龄、两次穿刺间隔时间、穿刺针数、前列腺特异抗原(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PSA)、前列腺特异抗原速率(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 rate,PSAV)、血清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与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比值(free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total 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f/tPSA)、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密度(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 densi-ty,PSAD)、前列腺特异性抗原移形带密度(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 density transitional zone,PSATZ)。对所有人选患者中63例初次穿刺PSA位于灰区且穿刺间隔超过1年的患者进行进一步分层研究,分为灰区肿瘤组和灰区非肿瘤组。结果第2次穿刺针证实为前列腺癌的共有42例,阳性率28.97%(42/145)。按第2次穿刺结果将病患分为肿瘤组以及非肿瘤组进行比较,两组患者穿刺间隔时间和穿刺针数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年龄相比较,肿瘤组大于非肿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PSATZ相比较,肿瘤组明显大于非肿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两次穿刺间PSA 差相比较,肿瘤组明显大于非肿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组与非肿瘤组PSA差ROC曲线分析显示,其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587,最佳诊断临界值为〉2.588ng/ml。穿刺点位于灰区的肿瘤组和非肿瘤组PSAV相比较,肿瘤组明显大于非肿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灰区肿瘤组与非肿瘤组PSAV的ROC曲线分析显示,其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
陈磊王韧白文坤胡兵周永昌张心如冯超
关键词:前列腺癌前列腺穿刺活检前列腺特异抗原
超声引导经皮经肝胆囊穿刺置管引流治疗急性梗阻性胆囊炎20例分析被引量:16
2012年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胆囊穿刺置管引流缓解胆管梗阻,控制胆系感染的效果。方法梗阻性胆囊炎病人20例,采用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胆囊穿刺置管引流治疗,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例穿刺均一次性完成,所有病人疼痛及炎症均得到有效控制。结论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胆囊穿刺置管引流术是治疗胆系病变安全、微创、有效的方法。
赵庆锋白文坤
关键词:胆囊炎超声引导
低频低能量超声联合微泡诱导人前列腺癌细胞PC-3凋亡及对Bcl-2/BaxmRNA表达的影响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研究低频低能量超声联合微泡诱导人雄激素非依赖型前列腺癌细胞凋亡及可能分子机制。方法以频率21kHz、声强为46mW/cm2超声,采用连续波,辐照人前列腺癌PC-3细胞悬液。实验分3组:对照组、单纯超声组和超声联合微泡组(加声诺维200μ1)。辐照后,细胞集落实验检测对细胞增殖的影响;辐照后培养24h,透射电镜及TUNEL染色检测细胞凋亡,实时定量PCR检测对Bcl-2/BaxtuRNA表达的影响。结果超声联合微泡组细胞集落数量明显少于对照组(153.33±10.80对313.33±25.82,P〈0.05),超声联合微泡能明显抑制人前列腺癌细胞的增殖。超声联合微泡组较对照组能明显诱导细胞凋亡(13.33±1.35对0.33±0.17,P〈0.05)。超声联合微泡能够下调Bcl-2tuRNA的表达,上调BaxtuRNA的表达(P〈0.05)。结论低频低能量超声联合微泡能够诱导人雄激素非依赖型前列腺癌细胞凋亡,并且可能通过下调Bcl-2rrlRNA及上调BaxmRNA的表达来实现。
白文坤杨少玲申锷王玉胡兵
关键词:微气泡前列腺肿瘤
不同辐照模式低频超声对前列腺癌DU145细胞的影响
2013年
目的探讨不同辐照模式低频超声对前列腺癌DU145细胞的影响。方法对体外培养的人前列腺癌DU145细胞悬液进行不同模式的低频超声辐照:第A组为对照组,第B组为脉冲波辐照模式,第C组为连续波辐照模式。辐照后即刻用荧光显微镜检测FD500染色阳性率反映细胞膜通透性改变情况;辐照后24 h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两种模式的超声波处理组FD500染色阳性率均增加;与连续波模式相比,脉冲波模式FD500染色阳性率增加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脉冲波模式轻微抑制细胞增殖,连续波能明显抑制细胞增殖(P<0.05)。与对照组相比,两种模式的超声波处理组DU145细胞凋亡率均增加;与脉冲波模式相比,连续波模式DU145细胞凋亡率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不同辐照模式低频超声能够影响前列腺癌DU145细胞的生物学行为。应用于基因转染或载药目的时,选择脉冲波模式增加细胞膜通透性;应用于治疗目的时,选择连续波模式能够抑制肿瘤生长。
徐卫平申锷林艳端白文坤胡兵
关键词:前列腺肿瘤细胞膜通透性细胞凋亡低频超声
低频低能量超声联合微泡对前列腺细胞的影响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采用原子力声显微镜及透射电镜观察低频低能量超声联合微泡对前列腺癌细胞DU145及正常前列腺上皮细胞RWPE-1的作用。方法:两种细胞均分为对照组、单纯超声组、超声联合微泡组。对照组加入一定比例的生理盐水,不进行超声辐照;单纯超声组加入相同比例的生理盐水,用发射频率为21 k Hz的低频超声辐照,辐照2 min,占空比30%;超声联合微泡组加入同前相同比例的微泡造影剂悬浊液,用与单纯超声组相同的超声辐照。处理过的细胞立即用原子力声显微镜观察其形貌并计算其杨氏模量。同时,对同一处理方式的对照组及超声联合微泡组细胞继续培养24 h后,用透射电镜观察细胞。结果:单纯超声组的DU145细胞及RWPE-1细胞的细胞形态与对照组无明显变化;超声联合微泡组的DU145细胞及RWPE-1细胞形态呈类圆形,细胞表面可见放射状显微丝状结构,细胞膜表面可见多个大孔状结构;超声联合微泡组的DU145细胞的弹性模量较RWPE-1细胞大,且与对照组相比,两种细胞的弹性模量均变大,DU145细胞尤甚。透射电镜观察结果示对照组的两种细胞未见细胞自噬,而超声联合微泡组两种细胞都出现自噬现象,其中DU145细胞中可见凋亡现象。结论:低频低能量超声联合微泡可引起前列腺癌DU145细胞及正常前列腺上皮RWPE-1细胞的细胞膜出现孔状结构,并诱导其自噬,且对DU145细胞的损伤大于RWPE-1细胞。
陈旖旎白文坤胡兵
关键词:微泡造影剂细胞自噬
低频超声联合微泡促进脂质体介导的人前列腺癌细胞野生型P53基因转染
目的研究低频超声联合微泡在促进脂质体介导的人前列腺癌细胞野生型P53基因转染。方法选用频率为21kHz,功率为46mW/cm~2的低频超声,占空比2:8(开2s,停8s),辐照人前列腺癌PC-3细胞5min。PC-3细胞...
白文坤张蔚胡兵
共9页<123456789>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