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仲安
- 作品数:67 被引量:133H指数:5
- 供职机构: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山东省中医药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复方黄柏液外用对高位肛瘘手术创面促愈合作用的临床研究
- 高位肛瘘的治疗是肛肠外科的难点之一.近年中医传统与现代医学结合采用挂线、旷置、内口修补脱管等中西医结合综合方法,但仍未能有效地解决高位复杂性肛瘘一次性手术治愈率低、肛门功能受损和肛门形态破坏严重、疗程长、复发率高等问题,...
- 史学文管仲安
- 关键词:高位肛瘘术后创面复方黄柏液促愈合作用
- 直肠癌低位前切除综合征中医药治疗研究进展被引量:4
- 2021年
- 近年来直肠癌发病率愈来愈高,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成为低位未转移直肠癌的首选,然而临床研究表明术后部分患者出现各类排便功能障碍,严重妨碍正常生活,中医药对于治疗此类疾病优势明显,临床疗效显著,弥补了西医治疗的不足之处,近年来关于中医药治疗直肠癌低位前切除综合征的文献见于大量报道,故兹以综合分类叙述,以便未来更好应用于临床研究与治疗。
- 田园管仲安
- 关键词:直肠癌中医药治疗
- 肛周黏液腺癌1例
- 2018年
- 患者男,64岁。因“便血疼痛1d”于2017年5月28日收入院,患者自述分别于2013年、2014年在当地医院行“肛瘘切除术”,2015年、2016年于我院行“肛瘘切除术”。1年前出现肛旁疼痛伴流脓水,肛周潮湿,平素口服止痛药(具体不详)缓解疼痛,1d前出现大便带血、疼痛,量多,色鲜红,自行口服云南白药未明显缓解,大便2~3日1次,质干,难解,伴排便不尽感,肛旁疼痛伴流脓水,肛周潮湿,平素时感头痛及轻微恶心,无其他不适。
- 杨环月管仲安
- 关键词:黏液腺癌肛周缓解疼痛肛瘘切除术大便带血止痛药
- 误诊为肛管直肠周围脓肿疾病的文献分析被引量:2
- 2014年
- 肛管直肠脓肿为肛肠科常见病症,临床上许多疾病可表现为肛周红肿等症状,容易被误诊为肛周脓肿;或者表现为肛周脓肿症状,但是存在潜在的基础疾病,易被误诊为单纯的肛周脓肿。误诊误治后,常加重病情,或错过最佳治疗时间,甚至反复手术致肛门功能失常。本文综合了误诊为肛周脓肿疾病的相关文献,并进行整理,以期为临床诊断提供借鉴。
- 呼园园管仲安
- 肛周脓肿致坏死性筋膜炎1例
- 2017年
- 患者男,41岁.因“肛周、阴囊部及下腹部肿胀伴剧烈疼痛,于当地诊所抗感染治疗7 d无效”入院.查体:体温38.0 ℃,心率80次/min,呼吸20次/min,血压113/58 mmHg(1 mmHg=0.133 kPa).专科检查:(截石位)肛缘皮肤左前位可触及一肿物,约3 cm×2 cm大小,触痛明显;(仰卧位)可见阴囊肿大,约15 cm×15 cm大小,皮温高,色红,触痛明显,腹部自腹股沟开始可触及皮下气肿,压痛明显,按压有握雪感并可闻及捻发音,左侧可达第4、5肋间,右侧达肋弓水平.入院诊断:坏死性筋膜炎?急查血常规:白细胞计数14.40×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0.890.
- 孙晓卿管仲安
- 关键词:坏死性筋膜炎肛周脓肿入院诊断抗感染治疗剧烈疼痛专科检查
- 肠风论
- 本文首先阐释了肠风病的由来,然后从中医角度分析了肠风病的鉴别诊断方法和病因病机,最后探讨了张仲景、朱丹溪以及现代中医治疗肠风病的措施。
- 管仲安
- 特殊病理类型直肠癌2例
- 2014年
- [病例1]患者男,71岁。因“大便带血,下腹部阵发性疼痛”入院。患者诉每日排便2次,质稀不成形,大便带血,血色暗红,血量不多,下腹部阵发性疼痛,纳眠可,小便正常,近来无明显体质量减轻。既往高血压病史10余年,平素口服替米沙坦控制,血压平稳,弟弟有直肠癌病史。专科检查:骑伏位,肛门外观大致正常,指诊7cm内肠腔未触及异常肿物,退指指套无染血,肛镜下未见明显异常。
- 呼园园管仲安
- 关键词:直肠癌病理类型高血压病史大便带血体质量减轻专科检查
- 直肠神经内分泌肿瘤1例
- 2019年
- 1病例资料患者女,53岁,因“大便带血反复发作半年余,加重1d”入院,入院症见:大便带血,呈暗红色,点滴状.便时肛内肿物脱出.需用手辅助还纳,大便日1-2次,质软成形,伴排便不尽感,偶有上腹疼痛,无腹胀,纳眠可,小便调.
- 于淼管仲安
- 关键词:神经内分泌肿瘤直肠
- 复方黄柏液外用对高位肛瘘手术创面促愈合作用的临床研究
- 高位肛瘘的治疗是肛肠外科的难点之一。近年中医传统与现代医学结合采用挂线、旷置、内口修补脱管等中西医结合综合方法,但仍未能有效地解决高位复杂性肛瘘一次性手术治愈率低、肛门功能受损和肛门形态破坏严重、疗程长、复发率高等问题,...
- 史学文管仲安
- 关键词:中药外治法复方黄柏液
- 文献传递
- 药线在痔漏的应用
- 药线的概念药线是指通过蒸煮浸泡等方式将药物的治疗作用附加到特制线或类似线物上的一种传统中医外用剂型,经常应用于痔漏及体表赘肉性疾病。由于其历史久远,所用药物组成不同,线质差别较大,现代观念的改变,临床应用受到很大限制。药...
- 管仲安徐华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