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罗劲华

作品数:9 被引量:30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东山院区更多>>
发文基金:广州市医药卫生科技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糖尿
  • 4篇糖尿病
  • 3篇离散度
  • 3篇病患
  • 2篇心房
  • 2篇心房颤动
  • 2篇心房颤动患者
  • 2篇阵发
  • 2篇阵发性
  • 2篇糖尿病患者
  • 2篇慢性
  • 2篇房颤
  • 2篇P波
  • 2篇P波离散度
  • 2篇2型糖尿
  • 2篇2型糖尿病
  • 2篇并发
  • 2篇并发症
  • 1篇低血糖
  • 1篇动态血压

机构

  • 8篇广州市东山区...
  • 1篇佛山市第一人...
  • 1篇中山大学
  • 1篇中山大学附属...

作者

  • 9篇罗劲华
  • 4篇李佩文
  • 3篇任军华
  • 1篇赵淑敏
  • 1篇屈丽娟
  • 1篇张琦
  • 1篇钟庆文
  • 1篇廖志红
  • 1篇黄燕萍
  • 1篇黄菊芳
  • 1篇李梅忠
  • 1篇杜玲
  • 1篇王丹
  • 1篇刘韶辉
  • 1篇彭妙官
  • 1篇闵运兵
  • 1篇蒋培培
  • 1篇王莹

传媒

  • 2篇广东医学院学...
  • 1篇中原医刊
  • 1篇临床医学
  • 1篇国外医学(内...
  • 1篇广东医学
  • 1篇实用医技杂志
  • 1篇药物不良反应...
  • 1篇现代医院

年份

  • 1篇2008
  • 3篇2005
  • 5篇2004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糖尿病并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P波离散度的临床研究
2004年
目的:探讨P波离散度(Pd)能否预测糖尿病患者伴发的阵发性心房颤动的发生。方法:观察42例有阵发性心房颤动病史的糖尿病患者(A组)的最大P波时限(Pmax)、最小P波时限(Pmin)、P波离散度(Pd)及左房内径(LAI))并与42例无阵发性心房颤动病史的糖尿病患者(B组)比较。结果:Pmax及Pd A组显著高于B组;Pmin、LAD无统计学差异。Pmax>110 ms、Pd>40ms时,预测心房颤动敏感性较高;Pmax>110ms+Pd>40ms时,预测心房颤动的特异性明显增高。结论:Pd增高可预测糖尿病患者伴发的阵发性心房颤动的发生,Pmax>110 ms+Pd>40 ms联用时可提高预测心房颤动的特异性。
罗劲华任军华
关键词:糖尿病心房颤动P波离散度
比索洛尔对冠心病QTd及相关要素的影响
2004年
目的 :探讨 β受体阻滞剂比索洛尔对冠心病患者的QT离散度 (QTd)及其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 :将 2 45例冠心病中无并发症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 ,前者进行常规治疗 ,后者加入比索洛尔治疗 ;样本中合并心律失常、心力衰竭者 ,先处理并发症 ,再加入比索洛尔干预。观察HR、QTmin、QTmax、QT、QTd、JT、JTd变化。微机数理统计。结果 :对照组上述指标均无明显变化(P >0 0 5 ) ,试验组QTd、JT、JTd等指标显著缩小 (P <0 0 5 )。单纯纠正心力衰竭、抗心律失常对其QTd、JT和JTd等指标无显著改变 ( P >0 0 5 ) ;二者纠正后再加用比索洛尔 ,QTd等显著缩小 ( P <0 0 5 )。结论 :单纯抗心肌缺血、抗心律失常、抗心力衰竭不能改善冠心病患者心肌电生理 ,而
罗劲华任军华屈丽娟
关键词:比索洛尔冠心病QT离散度并发症
口服猪苓多糖联合或序贯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被引量:8
2005年
目的观察口服猪苓多糖联合或序贯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近期疗效。方法将109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成3组:单纯拉米夫定组、猪苓多糖序贯加拉米夫定组、猪苓多糖同时联合用拉米夫定组;猪苓多糖总疗程36周,治疗前及治疗后第4,8,12,24,36周观察谷丙转氨酶ALT、乙肝病毒血清学指标HBeAg及乙肝病毒核酸指标HBV-DNA的变化。结果各组在4,8,12周时HBeAg阴转率,HBV-DNA阴转率差异不显著,而在24,36周时联用组、序贯组在HBeAg阴转率、HBV-DNA阴转率方面明显优于单用组(P<0.05)。而联用组、序贯组两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6周时ALT复常率差异不显著。结论免疫调节剂猪苓多糖联合或序贯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可显著提高近期HBeAg阴转率和HBV-DNA阴转率,改善肝功能。
李佩文刘韶辉罗劲华钟庆文
关键词:口服用药猪苓多糖序贯治疗拉米夫定慢性乙型肝炎免疫调节剂
磺酰脲类药物致2型糖尿病患者低血糖与CYP2C9基因型关系初步研究被引量:8
2008年
目的:研究服用磺酰脲类药物的2型糖尿病患者出现低血糖与CYP2C9基因型的关系。方法:2006年11月至2007年5月使用磺酰脲类药物的2型糖尿病门诊患者纳入研究。检测患者的血糖水平和CYP2C9基因型,分析低血糖与CYP2C9基因型的关系。结果:146例2型糖尿病患者中,男43例,女103例,年龄23~79岁,平均年龄(62.5±12.4)岁。全部患者均服用磺酰脲类药物,服用的药物和剂量为:格列吡嗪5~10mg/d,格列齐特80~160mg/d,格列齐特缓释片30~60mg/d,格列美脲0.5~2mg/d及格列本脲5~10mg/d。146例患者中有74例出现低血糖。其中磺酰脲类诱发低血糖19例,其他因素诱发低血糖(进餐延迟、饮食少及过度运动等所致)55例。146例患者中13例(8.9%)为CYP2C9*1/*3基因型,其中低血糖组7例,无低血糖组6例。19例磺酰脲类诱发低血糖中6例(8.3%)为CYP2C9*1/*3基因型,55例其他因素诱发低血糖中1例(1.8%)为CYP2C9*1/*3基因型。磺酰脲类诱发低血糖组与其他因素诱发低血糖组或无低血糖组比较,CYP2C9基因型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磺酰脲类药物致2型糖尿病患者低血糖可能和CYP2C9基因突变(CYP2C9*1/*3)有关。
张琦彭妙官蒋培培黄燕萍闵运兵李梅忠黄菊芳罗劲华王丹王莹廖志红
关键词:2型糖尿病磺酰脲类药物低血糖CYP2C9基因型
415例次血液病患者医院感染的临床分析被引量:8
2005年
目的分析血液病患者医院感染与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数的关系及其感染病原学特点,提出预防感染的相关措施.方法对1999~2005年的415例次血液病住院患者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 415例次血液病患者,204例次发生医院感染,49.16%,中性粒细胞数<0.5×109/L组感染率91.82%以上,中性粒细胞数≥1.0×109/L组感染率16.30% 以下,组间比较P<0.05;医院感染发生的主要部位为呼吸道;感染病原菌主要是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其次是真菌.结论中性粒细胞缺乏是血液病患者医院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呼吸系统是主要的医院感染监控部位,必须加强护理,根据病原菌药物敏感实验选择合理抗生素,以避免感染死亡率增高.
李佩文罗劲华赵淑敏杜玲
关键词:血液病医院感染中性粒细胞医院感染监控血液病患者中性粒细胞数中性粒细胞缺乏药物敏感实验
糖尿病并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P波离散度的临床研究被引量:2
2004年
目的:探讨P波离散度(Pd)能否预测糖尿病患者伴发的阵发性心房颤动的发生。方法:观察42例有阵发性心房颤动病史的糖尿病患者(A组)的最大P波时限(Pmax)、最小P波时限(Pmin)、P波离散度(Pd)及左房内径(LAD),并与43例无阵发性心房颤动病史的糖尿病患者(B组)比较。结果:A组的Pmax及Pd显著高于B组;Pmin、LAD差异无显著。Pmax>110 ms或Pd>40 ms时,预测心房颤动的敏感性较高;Pmax>110ms+Pd>40ms时,预测心房颤动的特异性明显增高。结论:Pd增高可预测糖尿病患者伴发的阵发性心房颤动的发生,Pmax>110ms+Pd>40ms联用时可提高预测心房颤动的特异性、阳性预测值。
罗劲华李佩文任军华
关键词:阵发性心房颤动P波离散度病史特异性
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并多器官衰竭61例临床分析
2004年
目的 :探讨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并多器官衰竭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 61例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并多器官衰竭的病历资料。结果 :各器官衰竭发生率高低依次为肺、心、脑、肾、胃肠、肝、血液 ,受累器官越多预后越差 ,诱发因素多为感染、酸碱失衡、电解质紊乱。结论 :积极控制感染 ,纠正内环境紊乱 ,可预防多器官衰竭的发生 。
罗劲华
关键词:老年人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多器官衰竭并发症
46例偶测血压正常青壮年糖尿病患者的动态血压分析
2004年
目的 :探讨青壮年糖尿病患者在偶测血压增高之前其动态血压是否已有改变。方法 :对 4 6例 4 5岁以下偶测血压正常的青壮年 2型糖尿病患者 (A组 )及 4 1例健康人 (B组 )进行动态血压监测 ,对各种血压参数进行比较。结果 :A组 2 4 h平均收缩压、白天收缩压、夜间收缩压、各项血压负荷值均高于 B组 ,差异有显著性 (P<0 .0 1 ) ;昼夜血压节律异常率 A组高于 B组 (P<0 .0 1 )。结论 :青壮年糖尿病患者动态血压改变表现为收缩压升高、昼夜节律改变及血压负荷增高 ,提示有早期高血压倾向及可能造成靶器官功能损坏 。
罗劲华
关键词:血压监测2型糖尿病昼夜节律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合并糖尿病的临床特点及预后分析被引量:4
2005年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糖尿病(DM)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12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合并DM的AMI组(59例)和无DM的AMI组(67例)的临床特点及预后进行比较。结果AMI合并DM组多部位梗死发生率高达47.5%(两个及两个以上部位),对照组16.4%(P<0.01);并发症发生率高,尤其是两个及两个以上并发症发生率高达50.8%,对照组19.4%(P<0.025),心力衰竭发生率高达67.8%,对照组28.4%(P<0.025);住院病死率是对照组的2.1倍。结论AMI合并DM患者的心力衰竭发生率高,病变部位广泛,病情较重,病死率高。
李佩文罗劲华陈效畅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糖尿病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