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罗志宏

作品数:10 被引量:35H指数:4
供职机构:英德市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超声
  • 3篇直肠
  • 3篇前列腺
  • 3篇腺癌
  • 3篇彩超
  • 2篇前列腺癌
  • 2篇超声检查
  • 1篇电图
  • 1篇血精
  • 1篇胰腺
  • 1篇胰腺炎
  • 1篇早剥
  • 1篇增生
  • 1篇征像
  • 1篇正中神经
  • 1篇直肠超声
  • 1篇直肠前
  • 1篇直肠前列腺
  • 1篇乳腺
  • 1篇乳腺癌

机构

  • 9篇英德市人民医...

作者

  • 9篇罗志宏
  • 5篇何辉
  • 1篇陈华英
  • 1篇郑华英
  • 1篇邓建国
  • 1篇邓宏伟
  • 1篇邓宏伟
  • 1篇梁树生
  • 1篇吴伟雄

传媒

  • 3篇中国医药科学
  • 1篇吉林医学
  • 1篇海峡药学
  • 1篇中国医药指南
  • 1篇中国现代药物...
  • 1篇临床医学工程
  • 1篇中国当代医药

年份

  • 2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面神经麻痹45例的瞬目反射和面神经电图检测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探究瞬目反射与面神经电图对面神经麻痹患者的检测效果。方法将我院在2015年11月~2017年9月期间收治的45例被确诊为面神经麻痹患者作为研究的对象,45例患者在疾病早、晚期分别接受瞬目反射与面神经电图检测,比较两种检测方法在早期、晚期的检测价值。结果瞬目反射检测的异常率100%明显高于面神经电图检测异常率55.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晚期,面神经电图检测异常率100.00%明显高于瞬目反应检测异常率33.33%,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在健、患侧瞬目反射检测中,健侧R1、R2分别为(9.21±0.87)、(27.55±2.16)ms,均低于患侧的(12.83±1.16)、(36.73±2.49)ms,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潜伏期,健侧面神经颞支、面神经颊支分别为(1.72±0.27)、(1.63±0.35)mV,明显优于患侧的(2.41±0.36)ms、(2.29±0.41)mV,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波幅期,健侧面神经颞支、面神经颊支分别为(2.42±0.62)ms、(3.02±0.69)mV,均优于患侧的(1.37±0.54)ms、(1.53±0.58)mV,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瞬目反射更适用于早期面神经麻痹患者的检测,而面神经电图则更是用于晚期患者,应该根据患者的发病情况选择恰当的检测方法;两者结合应用,能够全面、客观地了解患者整个疾病发展过程,有利于为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科学指导方案。
何辉邓建国罗志宏蓝婉玲
关键词:面神经麻痹瞬目反射面神经电图
经直肠彩超鉴别诊断前列腺增生与前列腺癌的临床应用研究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探讨经直肠彩超鉴别诊断前列腺增生与前列腺癌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2007年1月~2011年9月来笔者所在医院就诊的前列腺病患者中选取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138例(前列腺增生组),前列腺癌患者30例(前列腺癌组),正常人30例(正常组),采用超声多普勒诊断仪分别对3组患者进行检查,观察前列腺的形态、大小、结节大小、内部回声、病变部位以及血流状况等,对3组结果进行对比。结果前列腺增生组与前列腺癌组在前列腺体积上无明显差异(P<0.05),但显著大于正常组;在声像图上,前列腺增生组的结节主要发生在内腺,形态规则,包膜完整,连续性好。前列腺癌组主要发生在外腺,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楚,可见低回声结节或增强回声,也可为混杂回声密度不均。在血流动力学上,前列腺增生组的最大血流速度、搏动指数以及阻力指数均略高于前列腺癌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影像结果与手术结果均相符。结论经直肠彩色多普勒超声探查在鉴别诊断前列腺增生与前列腺癌上是比较理想的一种检查手段。
罗志宏
关键词:经直肠彩色多普勒超声前列腺增生前列腺癌
超声检查对胎盘早剥的临床诊断价值被引量:6
2014年
目的对病理确诊为胎盘早剥的孕妇的超声图像进行观察分析,对比超声诊断与病理诊断的符合率,探讨超声检查对胎盘早剥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78例确诊为胎盘早剥的患者的术前超声检查资料和病理检测资料,分析胎盘早剥的超声典型表现,总结其诊断的正确率。结果全部患者中,超声检查提示59例有胎盘早剥表现,与病理诊断符合的概率为75.64%;其余14例漏诊,5例误诊。结论超声能够较高地诊断出胎盘早剥,对挽救母婴生命有较实际的意义,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罗志宏何辉
关键词:超声胎盘早剥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胰腺炎临床疗效分析
2014年
目的分析中西医结合疗法在急性胰腺炎临床治疗中的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3年1月期间收治的80例患有急性胰腺炎疾病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80例患者分为2组,观察组(给予中医治疗+西医治疗)与对照组(给予西医治疗)各40例,并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研究。结果经过不同的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7.5%与85.0%,对比发现,观察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急性胰腺炎疗效明显,值得推广。
何辉罗志宏邓宏伟
关键词:急性胰腺炎中西医结合疗效
糖尿病周围神经损伤上肢受累分布特点的研究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探讨糖尿病周围神经损伤上肢受累的分布特点。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7年5月我院收治的300例糖尿病患者进行资料分析,将15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患者作为观察组,150例无周围神经疾病的糖尿病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所有患者进行肌电/诱发电位仪检测上肢正中神经、桡神经以及尺神经的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感觉神经传导波幅(SNAP)、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符合肌肉动作电位波幅(CAMP)。比较两组患者的神经传导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正中神经、桡神经、尺神经SCV、MCV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神经比较,正中神经、运动神经与感觉神经异常率高于其他神经(P<0.05);尺神经与桡神经的感觉神经异常率以及运动神经异常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一感觉神经与运动神经比较,正中神经感觉神经异常率高于运动神经异常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尺神经与桡神经的感觉神经以及运动神经异常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DPN)患者的神经传导速度明显低于无周围神经疾病的传导速度,较无周围神经疾病的糖尿病患者的上肢神经以及正中神经受累也更为严重。
何辉罗志宏邓宏伟
关键词:糖尿病正中神经周围神经病
经直肠前列腺彩超检查对78例血精患者病因分析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探讨经直肠超声对血精患者病因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我院自2007年8月至2011年12月以血精就诊的78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精囊炎12例(约占15.4%),前列腺炎53例(约占67.9%),尿道炎8例(约占10.3%),射精管炎5例(约占6.4%)。结论血精患者主要病因以前列腺炎多见。经直肠超声对确定血精患者局部性病因有着较高的诊断价值,系血精患者影像学诊断的首选方法。
罗志宏
关键词:超声检查血精病因
前列腺癌经直肠超声和CT征像的敏感性探析
2017年
目的:应用直肠超声及CT影像学检查对前列腺癌患者征象敏感性进行相关分析。方法:选取接受治疗的前列腺癌患者38例,在入院后分别接受CT检查,经直肠超声检查,接受手术治疗证实,统计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38例前列腺癌患者经直肠超声检出者33例,相符率约86.84%,7例误诊为前列腺增生。不相符率约13.16%;38例前列腺癌患者经CT检出者35例,相符率92.11%,3例误诊为7.89%。结论:在前列腺癌治疗中应用直肠超声检查,图像分辨率除前列腺下端、前列腺肥大情况外均良好,能够清楚反应癌组织内低回声信号及低速血流信号,CT检查对微小包膜侵犯敏感度较小,对微小钙化病灶(<0.5 cm)敏感度较好,但若小病灶位于前列腺中央区,则敏感度较差,可在临床联合应用,并结合症状进行综合性判断。
吴伟雄罗志宏李伟钦梁树生
关键词:前列腺癌直肠超声CT
乳腺钼靶和彩超对不同大小、不同年龄的乳腺癌的诊断价值比较被引量:17
2013年
目的探讨乳腺钼靶和超声对不同大小、不同年龄患者乳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58例乳腺病例经手术证实,与病理结果对照分析,其中67例乳腺癌,91例良性病变,术前比较并分析乳腺钼靶和超声对不同大小、不同年龄诊断乳腺癌的敏感性、特异性。结果①超声诊断乳腺癌随着病灶增大敏感性提高,而钼靶诊断乳腺癌随着病灶增大特异性降低;②钼靶对临床触诊阴性的乳腺原位癌,敏感性明显高于彩超;③钼靶及彩超联合诊断后,对病灶大于1cm的敏感性明显大于钼靶,对不同年龄阶段的诊断乳腺癌敏感性优于钼靶;④彩超对任何年龄阶段,诊断乳腺癌的敏感性无明显差异。结论①钼靶诊断乳腺癌的敏感性与年龄大小因素有关,而超声诊断乳腺癌敏感性与年龄大小无关;②钼靶与超声诊断乳腺癌敏感性及特异性均与可触及肿块大小有关;③乳腺钼靶和彩超相结合对不同大小、不同年龄的乳腺癌可互补不足,从而提高不同大小、不同年龄的诊断乳腺癌的敏感性及特异性。
郑华英陈华英李伟钦罗志宏罗细好
关键词:乳腺钼靶彩超不同年龄乳腺癌
药物联合B超下稽留流产清宫术的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探讨药物联合B超下稽留流产清宫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97例稽留流产患者临床资料,根据其清宫方案分成B超组(A组,n=57)和常规组(B组,n=40)两组。B组采用常规清宫术,A组则口服米非司酮+米索前列醇后行B超下清宫术。比对两组患者清宫成功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记录其术程、术中出血量差异。结果 1A组患者平均术程及术中出血量均显著低于B组,且清宫成功率高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术后A组并发症发生率为8.8%,显著低于B组的35.0%(P<0.05)。结论对稽留流产患者采用药物联合B超下清宫方案,清宫效果确切,二次清宫风险低,值得临床推广。
罗志宏何辉
关键词:米非司酮米索前列醇B超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