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罗扬

作品数:35 被引量:110H指数:6
供职机构: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天文地球文化科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2篇期刊文章
  • 7篇专利
  • 3篇学位论文
  • 2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5篇建筑科学
  • 2篇天文地球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农业科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6篇黄土
  • 5篇入渗
  • 5篇土壤
  • 5篇土样
  • 5篇非饱和
  • 4篇渗流
  • 4篇节理
  • 3篇地基
  • 3篇原状
  • 3篇原状黄土
  • 3篇土地基
  • 3篇抗剪
  • 3篇抗剪强度
  • 3篇黄土地基
  • 2篇冻融
  • 2篇冻土
  • 2篇冻土区
  • 2篇端阻
  • 2篇有限元
  • 2篇运移

机构

  • 35篇西安建筑科技...
  • 4篇陕西省建筑科...
  • 3篇西安科技大学
  • 1篇陕西理工大学
  • 1篇中华人民共和...

作者

  • 35篇罗扬
  • 21篇王铁行
  • 5篇张辉
  • 5篇金鑫
  • 4篇张宇
  • 3篇张亮
  • 3篇刘俊
  • 2篇张风亮
  • 2篇王娟娟
  • 2篇金鑫
  • 2篇牛荻涛
  • 2篇于康康
  • 1篇王军保
  • 1篇任海波
  • 1篇宋战平
  • 1篇许健
  • 1篇鲁洁
  • 1篇南亚林
  • 1篇杨涛
  • 1篇罗大明

传媒

  • 6篇西安建筑科技...
  • 4篇工业建筑
  • 3篇地下空间与工...
  • 2篇工程地质学报
  • 2篇岩土工程学报
  • 2篇地下空间开发...
  • 1篇西北农林科技...
  • 1篇材料导报
  • 1篇高等建筑教育
  • 1篇岩土力学
  • 1篇建筑材料学报

年份

  • 4篇2022
  • 5篇2021
  • 3篇2020
  • 7篇2019
  • 2篇2016
  • 6篇2015
  • 2篇2014
  • 4篇2013
  • 2篇2011
3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黄土节理渗透特性的试验研究
通过实验室加工的办法来模拟黄土中的垂直节理,以变水头渗透试验为手段,对有节理黄土进行了渗透试验.对原状土和重塑土所进行的相关试验说明,达西定理在分析低水力梯度的节理渗流问题时是适用的.进一步通过研究其渗透系数随时间的变化...
罗扬
关键词:黄土地基
文献传递
黄土节理抗剪强度特性试验研究被引量:8
2013年
试验得出表面形态、干密度和含水量对黄土节理的强度特性的影响,揭示出黄土节理表面形态对抗剪强度参数c、φ值的影响规律。在相同含水量和干密度的情况下,粗糙表面的节理粘聚力c值较平整表面节理的大,而节理的摩擦角φ值相差较小,说明黄土节理形态特征对节理粘聚力c值有较大影响,而对摩擦角φ值影响较小。干密度对黄土节理粘聚力c值的影响较大,而对内摩擦角φ值的影响较小。当试样含水量在一定范围之内,黄土节理的摩擦角随含水量的增加呈二次曲线变化。但当试样含水量较大时,测得试样抗剪强度稍有增大,是因为节理表面部分土体在法向压力作用下发生重塑,破坏面已不是原有节理面,重塑土体自身的抗剪强度发生作用,引起试验所测抗剪强度的增大。
王铁行罗扬王娟娟
关键词:粘聚力摩擦角含水量干密度
卸荷条件下黄土湿陷系数的计算方法及验证被引量:3
2019年
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桩间土在浸水作用下存在卸荷与湿陷的伴生过程,考虑卸荷作用的黄土湿陷变形还难以计算。首先探讨了卸荷湿陷与传统湿陷的差异性,分析了湿陷完成比、卸荷应力比等因素对黄土卸荷湿陷变形的影响,然后考虑各影响因素进行了卸荷湿陷试验,采用湿陷完成比、卸荷湿陷比和卸荷应力比来描述原状黄土的卸荷湿陷过程。由于逐级多次卸荷试验更符合工程实践中的连续卸荷工况,重点进行了多次卸荷试验。基于单次卸荷与多次卸荷试验结果,建立了考虑卸荷作用的湿陷系数计算方法。进一步采用卸荷湿陷系数,得到了考虑卸荷作用的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桩间土自重湿陷量的计算方法,并通过室内验证试验与工程实例计算,论证了卸荷条件下黄土湿陷系数计算方法的合理性。
金鑫王铁行赵再昆罗扬
关键词:卸荷黄土湿陷湿陷系数
干湿循环下混杂纤维混凝土抗氯盐-硫酸盐侵蚀性能研究
罗扬
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学科竞赛建设的探索与思考被引量:1
2022年
全国大学生学科竞赛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创新思维、锻炼学生团队协作、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及增加高校间学生交流的重要手段。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于2002年由中南大学首先开办,是一个相对较新的专业,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对应的学科竞赛举办时间也较短,目前仅举行了4届,虽然随着举办届数增加,参赛高校越来越多,但多数高校还没有形成系统的学科竞赛建设模式。为了充分发挥学科竞赛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提高本科生学科竞赛水平,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为例,分析了其学科竞赛的现状,提出依托省重点实验室建立统一管理系统,分析了学科竞赛的建设思路,最后讨论了学科竞赛对教学改革及人才培养的重要意义,以此为契机提高学生参赛水平,提升学科竞赛的影响力,充分发挥学科竞赛在人才培养方面的意义,为学科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张玉伟宋战平王军保罗扬刘乃飞刘华
关键词:学科竞赛教学改革
管沟渗水下的黄土地基水分场数值分析被引量:2
2011年
基于实际工程管沟漏水的情况,考虑黄土地基土体初始含水量、孔隙比、管沟内积水压力等因素影响,给出了二维非饱和黄土地基管沟入渗的有限元计算模型,确定了模型参数,并编制软件对管沟渗水下的黄土地基水分场进行了计算分析。结果表明,土体孔隙比越大,初始含水量越大,入渗速度越快,地基增湿区域越大,但随着增湿区域的增大,入渗水量扩散作用增强,饱和区域反而减小。土体孔隙比越小,初始含水量越小,入渗速度越慢,地基增湿区域越小,显示了低饱和密实土体较强的阻水作用,水分难以下渗,主要集中于管沟周围,水分扩散作用较弱,饱和区域反而大。随着时间的增长,入渗增湿范围增加。但当地沟水与地下水连通后,由于入渗通道的形成,地沟水能够更快的进入地下,则增湿范围反而减小。管沟中积水压力的大小对黄土地基水分入渗影响很大,压力越大,入渗越快,增湿范围越大。
王铁行罗扬任海波
关键词:黄土地基入渗管沟
浅层黄土冬季温度场的变化规律研究被引量:1
2015年
通过季节冻土区浅层黄土现场温度测试,研究了冬季浅层黄土温度场的变化规律.测试得出:较深处温度变化在冬季过后气温回升时有滞后性;地面温度日变化幅度最大,最大峰值温度出现在下午2时左右,且随着深度增加,出现峰值温度的时间逐渐向后推移;土体温度的日变化随深度的增加逐渐减小,超过30 cm可不考虑温度日变化;给出了非饱和黄土温度场的计算方法,总结阐述适用于渭北旱塬浅层土温度场计算参数的选取,比较了渭北旱塬彬县的计算结果和实测结果,验证了该数值计算方法及参数取值的合理性;进一步模拟渭北旱塬不同气温,讨论了最大冻深的变化规律,并拟合得到了渭北旱塬最大冻深与气温的关系式.
张辉王铁行罗扬许健
关键词:季节冻土区温度场
玄武岩-聚丙烯混杂纤维增强混凝土气孔结构分形分析被引量:4
2022年
采用Rapid Air 457气孔分析仪测试了玄武岩-聚丙烯混杂纤维增强混凝土(HBPRC)的气孔结构,分析了不同纤维添加方式对混凝土累计气孔含量和气孔表面分形特征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玄武岩纤维、聚丙烯纤维以及玄武岩-聚丙烯混杂纤维的掺入使混凝土的累计气孔含量增大了76.5%~354.1%,并且混凝土的累计气孔含量随纤维掺量的增加而增大。HBPRC的气孔结构具有明显的分形特征且其分形特征具有尺度相关性,在小孔隙区、中孔隙区、大孔隙区和超大孔隙区,气孔面分形维数(D_(S))依次增大,但在孔径大于1500μm的区域没有分形特征。随着纤维的掺入,混凝土大孔隙区和超大孔隙区的D_(S)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单掺0.1%(体积分数,下同)的玄武岩纤维或0.1%的聚丙烯纤维增大了大孔隙区和超大孔隙区的D_(S);掺入0.1%的玄武岩-聚丙烯混杂纤维对大孔隙区和超大孔隙区D_(S)的影响较小;而掺入0.2%的玄武岩-聚丙烯混杂纤维显著减小了超大孔隙区的D_(S)。通过细观分析,认为纤维形成的网络结构对混凝土拌合过程中气泡合并产生的抑制作用是HBPRC大孔隙区和超大孔隙区D_(S)增大的主要原因,而纤维的弱分散性和长时间的搅拌会导致超大孔隙区的D_(S)减小。
牛荻涛罗扬苏丽黄大观
关键词:气孔结构
含节理黄土渗流数值模型研究被引量:5
2014年
本文建立了在考虑黄土中有节理存在时,水分场数值计算的有限元方法。采用质量守恒的观点推导了质点元中饱和度的变化与流速的关系。进而利用达西定律得到以水头为变量的渗流基本方程。针对黄土垂直节理的渗流特点,确定了节理渗流基本方程中的参数。采用四边形等参元,利用Galerkin加权余量法建立考虑节理影响的黄土非饱和渗流的有限元形式。对局部水头边界条件下的黄土节理二维水分入渗问题进行了数值分析。结果表明,节理对黄土场地湿润峰的迁移有很大影响。
罗扬王铁行王娟娟
关键词:非饱和GALERKIN法有限元
冻结作用下非饱和黄土水分迁移试验研究被引量:15
2015年
通过室内大尺寸非饱和黄土冻结作用下水分迁移试验,开展了土体密度、含水量、冻结温度、冻结方式对非饱和黄土水分迁移影响的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冻结过程中土样温度变化分为3个阶段:急剧降温阶段,缓慢降温阶段,稳定阶段;干密度越大,稳定冻结锋面的水分迁移量越大,但冻结区的整体水分增量越小;初始含水量越大,水分迁移量越大,并且在冻结锋面处含水量增幅越大;在未冻结区,从邻近冻结锋面到暖端,含水量先增大后减小,初始含水量越小,这种现象越明显。此现象是冻结界面抽吸力、温度梯度和基质吸力梯度共同作用的结果。冻结方式直接影响已冻结区的含水量分布和水分迁移总量。
张辉王铁行罗扬
关键词:非饱和黄土水分迁移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