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明
- 作品数:5 被引量:6H指数:1
- 供职机构:上海铁道大学医学院附属甘泉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缺血性和充血性心肌病心衰病人的细胞因子及相关神经激素
- 2000年
- 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讨细胞因子在不同心肌疾病心衰中的升高触发机制。方法 选择心衰病人 6 0例 (扩张性心肌病 (DCM)、缺血性心肌病 (ICM)各 30例 ) ,并选择 30例正常人作为对照组 ,检测肿瘤坏死因子 -α(TNF-α)、白细胞介素 - 1(IL- 1)、白细胞介素 - 6 (IL- 6 )和神经内分泌激素 (醛固酮 (AL D) ,肾素 (PRA) ,血管紧张素 (AT ) ,心钠素 (ANP) )。结果 TNF- α、IL- 1、IL- 6在心衰病人中较正常人明显增高 (P <0 .0 0 1)。两种心肌病的心衰患者 ,在相同纽约心脏病协会心功能分级 (NYHAFC)时细胞因子水平无显著差异。TNF-α的升高与 ANP水平以及 IL - 6的升高与 AL D水平均有正相关。结论 细胞因子在慢性心力衰竭 (CHF)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
- 宋浩明罗明邓南伟邹颂海邓兵刘健夏芝芸
- 关键词:心肌病充血性心力衰竭细胞因子神经激素
- 贝那普利对原发性高血压病人肾功能的影响被引量:4
- 1999年
- 目的 :研究贝那普利对高血压病人尿微量清蛋白及肾功能的作用。方法 :42例高血压病人 [男性 2 9例 ,女性 13例 ;年龄 ( 49±s 4)a ;病程 ( 3.8±0 .7)a]应用贝那普利 10mg ,po ,qd× 6wk ;治疗前后检测比较病人的血压、尿微量清蛋白、肾功能等各项指标。结果 :贝那普利治疗 6wk后 ,病人血压及尿微量清蛋白降低有非常显著意义 (P <0 .0 1) ;血浆肾素活性增加有非常显著意义 (P <0 .0 1) ;其他肾功能指标无明显影响。结论 :贝那普利可在有效降低血压的同时 ,对尿微量清蛋白有减低作用 。
- 罗明王宏保邓南伟
- 关键词:贝那普利高血压清蛋白尿肾功能试验
- 氨茶碱对老年人心房颤动伴缓慢心室率的影响
- 1999年
- 一、对象和方法1.对象:1995~1997年22例老年心房颤动伴缓慢心室率患者,其中门诊15例,住院后改门诊随访7例。男14例,女8例,年龄65~86岁,平均(72±7)岁。入选条件:常规心电图及24小时动态心电图平均心室率<60次/分;除外药物、电...
- 罗明邓兵邓南伟
- 关键词:氨茶碱老年人心房颤动
- 培哚普利对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后校正QT离散度的影响被引量:1
- 2000年
- 目的 探讨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 (AMI)后的校正QT离散度 (QTcd)改变及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A CEI)———培哚普利 (雅施达 )的影响。方法 用随机双盲法将 1996年 1月至 1998年 12月收治的 5 2例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分为治疗组 2 6例和安慰剂组 2 6例 ,分别给予培哚普利及安慰剂口服治疗 6周 ,并对治疗前后的QTcd、血管紧张素Ⅱ (AngⅡ )、血醛固酮 (Ald)、左心室射血分数 (LVEF)和室壁运动指数 (WMI)进行检测分析。结果 老年AMI患者的QTcd、AngⅡ、Ald及WMI均明显升高 ,LVEF下降。经培哚普利治疗后 ,QTcd、AngⅡ、Ald及WMI均明显下降 ,LVEF改善。QTcd与AngⅡ、Ald及WMI存在明显的正相关性 (r=0 .418,P <0 .0 1;r=0 .2 15 ,P <0 .0 5 ;r=0 .487,P <0 .0 1) ,QTcd与LVEF存在负相关 (r=- 0 .372 ,P<0 .0 1)。结论 老年AMI患者QTcd明显升高 ;培哚普利能改善QTcd ,可能与肾素 血管紧张素
- 罗明宋浩明邓兵邓南伟
- 关键词:心肌梗塞老年人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校正QT离散度
- 苯那普利对高血压患者尿微量白蛋白及肾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
- 1998年
- 目的研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苯那普利对高血压患者尿微量白蛋白及肾功能的作用。方法42例高血压患者停用原抗高血压药1周以上,应用苯那普利6周,比较治疗前后血压、微量尿白蛋白、肾素活性改变及肌酐清除率等指标。结果治疗后患者的动脉血压明显降低(P<0.001),尿微量白蛋白减低,肾素活性增高(P<0.001),其他肾功能指标无变化。结论苯那普利在有效降低动脉血压同时具有减少尿微量白蛋白作用。
- 罗明王宏保邓南伟
- 关键词:高血压微量白蛋白尿肾功能苯那普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