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晓敏
- 作品数:3 被引量:13H指数:2
- 供职机构:河南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L-精氨酸抑制大鼠血管球囊损伤后血栓形成和相关细胞周期调控基因蛋白表达
- 2001年
- 聂晓敏刘瑞云黄振文张金盈董建增崔天祥
- 关键词:血管球囊损伤血栓形成L-精氨酸
- L-精氨酸对大鼠血管损伤后内膜增生及相关细胞周期调控基因表达的影响被引量:7
- 2001年
- 目的 :研究L -精氨酸 (L -Arg)对大鼠血管损伤后内膜增生及相关细胞周期调控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 :大鼠分为假手术组 ,球囊损伤组 (又分为术后 48h、7d和 14d亚组 )及球囊损伤 +L -Arg组。取各组实验动脉段测新生内膜面积 ,并采用免疫组化及计算机图像分析法测细胞周期依赖性激酶 2 (CDK2 )、细胞周期蛋白E(cyclinE)和增殖细胞核抗原 (PCNA)的表达水平。结果 :球囊损伤后 14d组的血浆NO水平低于假手术组 (P <0 0 1) ,CDK2、cyclinE及PCNA均于球囊损伤术后 48h在中膜表达 ,第 7d、14d在内膜表达 ,中膜几无表达 ,随着内膜增厚表达水平上升。与球囊损伤后 14d组相比 ,球囊损伤 +L -Arg组的血浆NO水平增高 (P <0 0 1) ,新生内膜面积少5 9 1% (P <0 0 1) ,CDK2、cyclinE及PCNA的阳性表达指数分别低 36 1% ,46 3%和 76 2 % (P均 <0 0 1)。结论 :L -Arg可有效抑制血管损伤后内膜增生 ,其机制可能与逆转CDK2。
- 聂晓敏刘瑞云黄振文董建增张金盈李庚山
- 关键词:L-精氨酸血管成形术血管平滑肌细胞
- L-精氨酸抑制球囊损伤后大鼠血管内膜增生的机制研究被引量:6
- 2001年
- 目的 探讨L-精氨酸抗血管内膜增生的作用机制是否与影响球囊损伤后血管中细胞周期调控基因、细胞周期依赖性激酶2(CDK2)、细胞周期蛋白 E(CyclinE)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有关。方法 21只大鼠随机分为S组(假手术组),C组(球囊损伤对照组)及L组(球囊损伤+L-精氨酸组)各组 n= 7。术后 14d采血测血浆一氧化氮(NO)水平,并处死大鼠取其胸主动脉,测新生内膜面积,采用免疫组化和计算机图像分析法测CDK2、CyclinE和PCNA的表达水平。结果 C组的血浆NO水平明显低于S组,与C组相比,L组的血浆N0水平增高(P<0.01),新生内膜面积减少59.1%(P<0.01),CDK2、CyclinE及PCNA的阳性表达指数分别降低36.1%,46.3%和76.2%((P均<0.01)。结论 L-精氨酸抑制球囊损伤后血管中CDK2、CyclinE及PCNA的高表达可能是其抑制血管损伤后内膜增生的分子机制之一。
- 聂晓敏刘瑞云黄振文
- 关键词:L-精氨酸球囊损伤细胞周期调控血管内膜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