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胡珉

作品数:170 被引量:580H指数:14
供职机构:上海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基金上海市科委重大科技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交通运输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76篇专利
  • 71篇期刊文章
  • 13篇会议论文
  • 8篇科技成果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70篇建筑科学
  • 59篇交通运输工程
  • 40篇自动化与计算...
  • 5篇经济管理
  • 3篇文化科学
  • 1篇矿业工程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社会学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85篇隧道
  • 64篇盾构
  • 36篇管片
  • 24篇隧道管片
  • 23篇盾构法
  • 19篇隧道施工
  • 17篇盾构法隧道
  • 15篇BIM
  • 13篇掘进
  • 12篇盾构隧道
  • 11篇盾构施工
  • 11篇拼装
  • 10篇巡检
  • 10篇图像
  • 9篇盾构法隧道施...
  • 9篇隧道工
  • 9篇隧道工程
  • 9篇沉降
  • 7篇地铁
  • 7篇预制

机构

  • 160篇上海大学
  • 25篇上海隧道工程...
  • 15篇上海隧道工程...
  • 6篇上海市地下空...
  • 3篇上海工程技术...
  • 2篇江西师范大学
  • 2篇浙江林学院
  • 2篇上海城建(集...
  • 2篇上海城投公路...
  • 2篇上海市城市建...
  • 1篇华东理工大学
  • 1篇上海铁道大学
  • 1篇浙江农林大学
  • 1篇华东建筑集团...
  • 1篇华建数创(上...
  • 1篇上海城建市政...
  • 1篇上海城建城市...
  • 1篇上海公路桥梁...

作者

  • 170篇胡珉
  • 52篇高新闻
  • 37篇喻钢
  • 22篇周丽
  • 20篇周文波
  • 13篇吴惠明
  • 11篇吴耿锋
  • 7篇陆俊宇
  • 7篇徐伟
  • 7篇周胜臣
  • 5篇计智伟
  • 5篇孙向阳
  • 5篇林欣欣
  • 5篇简明
  • 4篇杜娟
  • 4篇顾春华
  • 4篇陶媛
  • 3篇赵峻
  • 3篇杨国祥
  • 3篇熊静

传媒

  • 9篇隧道建设(中...
  • 6篇计算机工程
  • 6篇土木建筑工程...
  • 4篇现代隧道技术
  • 4篇计算机应用
  • 4篇计算机工程与...
  • 3篇地下工程与隧...
  • 2篇施工技术
  • 2篇岩石力学与工...
  • 2篇计算机工程与...
  • 2篇中国市政工程
  • 2篇计算机科学
  • 2篇公路工程
  • 2篇2005上海...
  • 2篇第三届建设领...
  • 1篇力学与实践
  • 1篇建筑技术
  • 1篇公路
  • 1篇会计研究
  • 1篇华侨大学学报...

年份

  • 4篇2024
  • 12篇2023
  • 11篇2022
  • 8篇2021
  • 11篇2020
  • 9篇2019
  • 12篇2018
  • 9篇2017
  • 14篇2016
  • 10篇2015
  • 8篇2014
  • 9篇2013
  • 3篇2012
  • 2篇2011
  • 5篇2010
  • 10篇2009
  • 3篇2008
  • 2篇2007
  • 4篇2006
  • 9篇2005
17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隧道自动掘进目标协同控制系统及方法
本发明揭示了一种隧道自动掘进目标协同控制系统及方法,所述目标协同控制系统包括分项目标协同优化子模型、若干关系子模型、若干控制子系统及掘进性能评价子模型;若干关系子模型包括推进控制参数与前方沉降关系模型、注浆控制参数与后方...
胡珉朱雁飞吴秉键李波裴烈烽卢靖吴奕贤吴忠明
文献传递
盾构自动驾驶性能评价体系设计和应用
2023年
针对当前自主驾驶盾构评价缺乏一套系统、客观、全面的评价标准和方法的问题,在分析当前盾构自主驾驶发展现状基础上,围绕隧道质量、环境安全、掘进效率、控制性能和用户体验5个维度建立了盾构自动驾驶性能评价体系。并以此为基础,以“智驭号”盾构自主掘进控制系统在南京和郑州的应用为例,对项目的自动驾驶性能进行评价和分析。评价结果表明:“智驭号”盾构自主掘进控制系统在各维度下控制效果好,对不同情况适应性强,但在高程下坡姿态控制、自立性差的土层中的沉降控制、砂性土中速度和转矩的控制方面有提升的空间,掘进效率方面也有改进的空间。该评价体系能够科学准确地识别盾构自动驾驶系统性能的特点、实现简洁清晰的评分。评价体系不仅有助于定量化地分析各个控制系统的特点,而且还可以帮助开发者和实施者发现盾构自动驾驶系统存在的问题,为盾构自动驾驶技术发展和工业化应用提供参考。
张昊澜卢孟栋李刚胡珉
关键词:盾构
隧道管片生产管理方法
本发明揭示了一种隧道管片生产管理方法,所述管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在隧道管片上设置RFID标签,通过RFID读写器向所述RFID标签写入管片编码信息;通过生产检查系统对管片生产流程中每个流程进行质量检测;同时,利用RFID...
高新闻胡珉周胜臣孙向阳徐伟
文献传递
基于红外热成像的地铁逃票行为检测方法及系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红外热成像的地铁逃票行为检测方法及系统。本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检测行人是否进入闸机图像行人检测范围;利用自动更新背景进行红外热成像图像背景差分,提取行人红外热成像俯视图图像;对提取到的行人红外热成像俯视...
高新闻李帅青简明胡珉
基于“BIM+智能感知”的综合管廊智慧运维管理研究被引量:5
2018年
1引言 综合管廊是地下城市管道综合走廊。即在城市地下建造一个隧道空间,将电力、通信、燃气、供热、给排水等各种工程管线集于一体,设有专门的检修口、吊装口和监测系统,实施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建设和管理,是保障城市运行的重要基础设施和“生命线”。
喻钢胡珉胡珉
关键词:智能感知管廊工程管线
改进的克隆选择算法ICSA被引量:4
2009年
针对传统的克隆选择算法存在的不足,提出一种改进的克隆选择算法ICSA。该算法在克隆选择算法的基础上,利用负选择算法优化了克隆初始抗体群的生成方式,加入对抗原性质的评判环节,引入克隆选择动力学模型来模拟生物免疫系统中抗体增殖的动态行为,用以指导ICSA中的抗体增殖,并针对盾构地下工程风险实时识别的要求,采用了在线和增量式的学习方式,做到边学习、边识别、边更新。ICSA在标准数据集与盾构地下工程数据的仿真实验表明,在二分类模式识别上具有很高的分类性能。
周大为吴耿锋胡珉
关键词:克隆选择动力学模型免疫算法
盾构自动驾驶技术现状与展望
2023年
通过对比当前国际各盾构制造或隧道施工企业在盾构自动驾驶方面的技术和实践进展,从岩土辨识、盾构姿态控制和地面沉降控制3个维度综述盾构自动驾驶的理论研究现状及趋势。在此基础上,提出层次化的盾构自动驾驶控制体系,以及数据、机制和经验相融合的控制方法。以“智驭号”盾构自动掘进控制系统为例,简要介绍盾构自动驾驶技术的探索成果,包括盾构自动驾驶体系的控制环节设计、姿态和沉降核心控制算法的模型结构,以及自动驾驶系统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情况。最后,讨论盾构自动驾驶技术在应用中存在的难题,并展望未来发展趋势。
胡珉裴烈烽吴秉键孙俊超卢靖
关键词:盾构隧道自动驾驶数据驱动沉降控制
对隧道内管片进行定位和自动检测的系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对隧道内管片进行定位和自动检测的系统,包括定位机构和自动检测系统,自动检测系统包括RFID超高频读写器、照相机、控制器和管片信息检测软件系统,预先对隧道内管片上设置RFID标签,通过定位机构将RFID超高...
高新闻管奔博胡珉管兴坚
文献传递
面向城市基础设施智慧管养的大数据智能融合方法被引量:7
2017年
针对运维大数据维度高、形式多样化和变化迅速等特性,为提高数据融合效率以及平台的数据统计和决策分析性能,降低抽取-转换-加载(ETL)执行时间开销和数据中心负担,面向智慧管养需求提出一种多层次任务调度(MTS)ETL框架(MTS-ETL)。首先,将数据仓库分为数据临时区、数据仓储区、数据分类区和数据分析区,并根据所分区域将完整的ETL过程划分为4个层次的ETL任务调度环节,同时设计了多频率ETL运行调度以及顺序和非顺序两种ETL工作模式;接着,基于MTS-ETL框架的非顺序工作模式进行数据融合的概念建模、逻辑建模和物理建模;最后,利用Pentaho Data Integration设计ETL转换模块和工作模块以实现数据融合方法。在交通流量数据融合实验中,该方法融合136 754条数据的时间仅为28.4 s;在千量级的数据融合实验中比传统ETL方法的总平均执行时间降低了6.51%;报表分析结果表明其在融合400万条数据时依然能保证ETL过程的可靠性。所提方法能够有效融合运维大数据,提高平台统计分析性能,并维持ETL执行时间开销在较低水平。
刘佳俊刘佳俊喻钢
关键词:大数据数据融合数据仓库
基于数据驱动的盾构自主姿态控制体系设计和应用
2023年
为改变盾构掘进过程中姿态控制容易出现不够稳定、准确的问题,提出一种综合人工智能和传统控制理论思想的盾构姿态自主控制体系,以提高成型隧道质量,减少对环境的扰动。控制体系分为规划层和执行层:1)规划层采用集合经验模态分解方法,将原始数据中的高频原始信号平稳化处理后,通过盾构施工过程历史数据和实时数据的离线和在线训练建立盾构运动模型,基于设计轴线对控制轨迹进行规划;2)执行层基于神经网络构建位姿控制器模型,根据实时反馈调节推进参数,实现盾构姿态预测及自主控制。自主姿态控制体系被应用在“智驭号”盾构自主掘进控制系统中,并在杭州至绍兴地铁隧道项目柯桥—笛扬路区间左线施工现场中使用。结果表明,该控制体系的预测准确率、控制精度和稳定性均显著高于人工控制水平。
吴秉键吴惠明胡珉孙俊超
关键词:盾构数据驱动自动控制
共17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