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胡莉

作品数:14 被引量:95H指数:7
供职机构: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解毒
  • 5篇解毒方
  • 5篇肝病
  • 4篇衰竭
  • 4篇健脾
  • 4篇健脾解毒
  • 4篇健脾解毒方
  • 4篇肝衰
  • 4篇肝衰竭
  • 3篇乙肝
  • 3篇乙肝病毒
  • 3篇乙肝病毒感染
  • 3篇胃癌
  • 3篇胃癌前病变
  • 3篇细胞
  • 3篇慢性
  • 3篇慢性乙肝
  • 3篇慢性乙肝病毒
  • 3篇慢性乙肝病毒...
  • 3篇免疫状态

机构

  • 14篇湖南中医药大...
  • 1篇湖南中医药大...
  • 1篇安徽中医药大...

作者

  • 14篇胡莉
  • 11篇孙克伟
  • 5篇陈斌
  • 5篇欧松
  • 4篇祁双林
  • 4篇闻杰
  • 3篇彭建平
  • 3篇黄柳向
  • 3篇伍玉南
  • 3篇喻斌
  • 3篇匡秀青
  • 3篇李玲
  • 3篇李小鹏
  • 2篇张涛
  • 2篇曹承楼
  • 2篇朱文芳
  • 2篇周晶
  • 1篇王轩
  • 1篇周意

传媒

  • 3篇中西医结合肝...
  • 2篇时珍国医国药
  • 2篇中国中西医结...
  • 2篇湖南中医药大...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中药药理与临...
  • 1篇世界科学技术...
  • 1篇第二十次全国...

年份

  • 1篇2017
  • 2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 7篇2013
  • 1篇2011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补肾解毒方与健脾解毒方含药血浆对慢性乙肝病毒感染不同免疫状态患者外周血T细胞功能的影响被引量:7
2013年
目的:比较补肾解毒方和健脾解毒方对慢性乙肝病毒(HBV)感染不同免疫状态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Ts)功能的影响。方法:36例门诊慢性HBV感染患者,根据患者免疫状态分为免疫耐受组(18例)、免疫清除组(18例),另选择10名健康人作健康组。分别采集抗凝外周静脉血,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进一步分离提取培养T细胞,采用大鼠补肾解毒和健脾解毒药物血浆进行干预。检测T细胞亚群CD3+、CD4+、CD8+以及CD28+分子的表达,观察T细胞培养上清液干扰素-γ(IFN-γ)的水平。结果:健脾解毒药物血浆与补肾解毒药物血浆干预后CD3+、CD4+、CD8+以及CD28+分子表达率升高,且补肾解毒药物血浆提高CD28+表达率优于健脾解毒药物血浆(P<0.05)。两种含药血浆干预后T细胞分泌的IFN-γ水平较干预前升高,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补肾解毒方和健脾解毒方都能促进慢性HBV感染患者T细胞功能的恢复,且两种含药血浆对慢性HBV感染免疫耐受期患者T细胞功能的影响更为显著。
欧松孙克伟彭建平祁双林闻杰胡莉
关键词:健脾解毒方
MNNG诱导胃癌前病变模型的探讨被引量:17
2016年
近年胃癌发病率升高使人们对胃癌前病变研究更为关注。目前胃癌前病变模型的建立主要包括[1]生物造模、化学诱变剂造模、免疫损伤造模及反复胃黏膜理化刺激造模法,但以化学诱变剂N-甲基-N’-硝基-N-亚硝基胍(MNNG)为主的造模方法更为常用。现结合其实际操作中可能出现的部分问题,进行探讨。
周晶黄柳向喻斌伍玉南李小鹏胡莉匡秀青李玲
关键词:胃癌前病变动物模型
补肾解毒方与健脾解毒方含药血浆对慢性乙肝病毒感染不同免疫状态患者外周血T细胞功能的影响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比较补肾解毒方和健脾解毒方对慢性乙肝病毒(HBV)感染不同免疫状态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Ts)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36例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0年6月~2011年5月门诊慢性HBV感染患者,根据患者免疫状态分为免疫耐受组(18例)、免疫清除组(18例),另选择10名健康人作健康组。分别采集抗凝外周静脉血,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进一步分离提取培养T细胞,采用大鼠补肾解毒和健脾解毒药物血浆进行干预。检测T细胞亚群CD3+、CD4+、CD8+以及CD28+分子的表达,观察T细胞培养上清液IFN-γ的水平。结果健脾解毒药物血浆与补肾解毒药物血浆干预后CD3+、CD4+、CD8+以及CD28+分子表达率升高,且补肾解毒组的CD28+表达率的提高优于健脾解毒组(P<0.05)。两组含药血浆干预后T细胞分泌的IFN-γ水平较干预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肾解毒法和健脾解毒法都能促进慢性HBV感染患者T细胞功能的恢复,且两种含药血浆对慢性HBV感染免疫耐受期患者T细胞功能的影响更为显著。
欧松孙克伟彭建平祁双林闻杰胡莉
关键词:健脾解毒法乙肝病毒外周血
补肾解毒方与健脾解毒方含药血浆对慢性乙肝病毒感染不同免疫状态患者外周血树突状细胞功能的影响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比较补肾解毒方和健脾解毒方对慢性乙肝病毒(HBV)感染不同免疫状态患者外周血树突状细胞(DCs)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36例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0年4月—2011年1月门诊慢性HBV感染患者,根据患者免疫状态分为免疫耐受组(18例)、免疫清除组(18例),另选择10名健康人作健康组。分别采集抗凝外周静脉血,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进一步分离提取培养DCs,采用大鼠补肾解毒方和健脾解毒方含药血浆进行干预。对DCs进行形态学鉴定,并检测DCs表型CD1α、CD80、CD86、HLA-DR表达,观察DCs培养上清液干扰素-α(interferon-α,IFN-α)的水平。结果免疫清除组患者干预前CD80低于健康组(P<0.05);免疫耐受组患者干预前CD80、CD86、HLA-DR均低于健康组;免疫耐受组与免疫清除组干预前IFN-α低于健康组(P<0.05),免疫耐受组患者干预前CD80、HLA-DR、IFN-α低于免疫清除组(P<0.05)。与本组干预前比较,各给药组CD80表达均升高(P<0.05)。免疫耐受组患者干预后CD80、HLA-DR高于免疫清除组同期,补肾解毒方组CD86高于免疫清除组同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肾解毒方中剂量和健脾解毒方小剂量均能促进慢性HBV感染患者DCs功能的恢复,且补肾解毒方对慢性HBV感染免疫耐受期患者DCs功能的影响更为显著。
欧松孙克伟彭建平祁双林闻杰胡莉
关键词:乙肝病毒感染健脾解毒方
乙型肝炎相关性肝衰竭不同黄疸证的肠道菌群分析被引量:12
2013年
目的研究乙型肝炎相关性肝衰竭不同黄疸证型的肠道菌群特点及与内毒素血症的关系。方法对30例乙型肝炎相关性肝衰竭患者(分为阳黄组15例,阴阳黄组15例)和10例健康人(健康组)行大便培养,测定肠道菌群:肠球菌、肠杆菌、类杆菌、双歧杆菌、乳酸杆菌的数量;以偶氮基质显色法检测外周血的血浆内毒素。结果 (1)乙型肝炎相关性肝衰竭阳黄证与健康组比较肠道菌群变化表现为肠球菌、肠杆菌的显著增多(P<0.05,P<0.01)。(2)阴阳黄证与健康组比较肠道菌群变化表现为肠球菌显著增多(P<0.01),而肠杆菌与健康组比较稍有增加,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双歧杆菌明显减少(P<0.001),乳酸杆菌亦减少(P<0.05)。(3)乙型肝炎相关性肝衰竭患者与健康组比较,血浆内毒素水平均显著增加(P<0.05,P<0.01),并且阴阳黄组血浆内毒素水平较阳黄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乙型肝炎相关性肝衰竭"阳黄-阴阳黄-阴黄"过程中,随着脾虚症状的加重,需氧菌增多、厌氧菌减少,血浆内毒素水平逐步升高,存在阴黄化机制的病理变化。
朱文芳孙克伟陈斌胡莉王轩
关键词:肠道菌群血浆内毒素
健脾解毒方中甘草酸铵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建立测定健脾解毒方中甘草酸铵的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HPLC,色谱柱为Kromasil ODS-1 C18柱(100mm×4.6 mm,5μm),流动相:甲醇-0.2 mol/L醋酸铵(67∶33),检测波长250 nm;流速:1.0 ml/min;进样量20.0μl。结果健脾解毒复方中甘草酸铵在0.02~4.0μg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98.45%,RSD为1.27%。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分离效果好,可用于健脾解毒方的质量评价。
胡莉孙克伟欧松祁双林闻杰
关键词:健脾解毒方甘草酸铵高效液相色谱
补肾解毒方中马钱苷和黄芩苷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测定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建立测定补肾解毒方中马钱苷和黄芩苷的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HPLC,色谱柱为Kromasil ODS-1 C18柱(100mm×4.6 mm,5μm)。①黄芩苷:流动相为甲醇-0.1%磷酸溶液(42∶58),检测波长280 nm;流速1.0 ml/min;进样量5.0μl;②马钱苷:流动相为水-乙腈(85∶15),检测波长236 nm,柱温为40℃,流速1.0 ml/min,进样量10μl。结果补肾解毒方中黄芩苷在0.005~2.2μg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98.18%;马钱苷在0.999 6~199.92μg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1.0),平均回收率为99.72%。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分离效果好,可用于补肾解毒方的质量评价。
胡莉欧松孙克伟
关键词:黄芩苷马钱苷高效液相色谱
中医肝病新药临床评价研究技术平台建设初步构想
目的:构建成符合国际GCP规范的国内领先的中医肝病新药临床试验机构方法:主要通过中医肝病临床新药实验方法学、疗效评价、数据管理等技术平台的建设,构建符合中医肝病疗效特点的新药临床评价方法和指标体系。结论:通过相关技术平台...
张涛胡莉孙克伟陈斌
关键词:中医新药GCP肝病
文献传递
莪蚕健胃方调控HIF-1ɑ、VEGF表达对胃癌前病变的影响被引量:11
2016年
目的:探讨莪蚕健胃方调控胃癌前病变大鼠HIF-1ɑ、VEGF蛋白及其mRNA对血管生成的影响。方法:60只Wistar雄鼠分为正常组5只,造模组55只。用MNNG、脱氧胆酸钠等刺激24周制作胃癌前病变模型。确认造模成功后,将造模组随机分为5组,包括模型组,维甲酸组、莪蚕健胃方(8.05g/kg组、16.10g/kg组、32.20g/kg组),每组10只,给药16周后处死取材。观察大鼠病理组织,进行MVD计数,以及HIF-1ɑ、VEGF蛋白和mRNA的检测。结果:与正常组比较,造模组的MVD值和HIF-1ɑ、VEGF蛋白和mRNA的表达均明显升高,且随异型增生程度加重而增强(两两比较P<0.05)。HIF-1ɑ蛋白及mRNA、VEGF蛋白及mRNA与MVD的相关系数r依次为0.742,0.621,0.770,0.690,所有P<0.01。在MVD值、HIF-1ɑ、VEGF二者蛋白和mRNA的表达方面:与模型组比较,除莪蚕健胃方8.05g/kg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余治疗组均能明显降低其表达。与维甲酸组比较,莪蚕健胃方16.10g/kg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2.20g/kg组的表达明显降低。结论:(1)胃癌前病变组织中血管生成活跃,MVD及HIF-1ɑ、VEGF的蛋白与mRNA呈现高表达,且随异型增生程度加重而增强。(2)胃癌前病变组织中HIF-1ɑ、VEGF的蛋白和mRNA与MVD呈正相关,提示二者参与了血管生成。且HIF-1ɑ与VEGF在蛋白水平上呈正相关,提示二者在蛋白层面与血管生成有协同作用。(3)莪蚕健胃方可抑制胃癌前病变的血管生成,可能是通过削弱HIF-1ɑ、VEGF基因的转录及表达而发挥治疗作用的。其作用与剂量有关。
黄柳向周晶喻斌伍玉南李小鹏胡莉匡秀青李玲
关键词:胃癌前病变微血管密度
构建中医肝病新药临床试验研究技术平台探索被引量:2
2013年
通过中医肝病临床新药伦理委员会、实验方法学、疗效评价、数据管理等技术平台的建设,及相关技术平台的建设,构建符合中医肝病疗效特点的新药临床评价方法和指标体系,从而搭建符合国际GCP规范的中医肝病新药临床试验技术平台。
张涛胡莉孙克伟陈斌
关键词:中医新药GCP肝病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