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舒时光

作品数:14 被引量:50H指数:5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农业科学天文地球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9篇历史地理
  • 3篇农业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天文地球
  • 1篇军事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4篇清代
  • 3篇开发过程
  • 2篇地理
  • 2篇沙漠化
  • 2篇土地利用
  • 2篇屯垦
  • 2篇农业
  • 2篇农业开发
  • 2篇明朝
  • 2篇明代
  • 1篇地理考察
  • 1篇地理学
  • 1篇地理意义
  • 1篇兴衰
  • 1篇休闲
  • 1篇休闲文化
  • 1篇修筑
  • 1篇遥感
  • 1篇遥感影像
  • 1篇中国地理

机构

  • 14篇北京大学
  • 5篇对外经济贸易...
  • 1篇中国劳动关系...
  • 1篇陕西省考古研...

作者

  • 14篇舒时光
  • 5篇吴承忠
  • 4篇邓辉
  • 3篇韩光辉
  • 1篇朱洵
  • 1篇宋豫秦
  • 1篇刘德英

传媒

  • 2篇地理研究
  • 2篇延安大学学报...
  • 1篇教育与职业
  • 1篇科学通报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中国农史
  • 1篇经济地理
  • 1篇北京社会科学
  • 1篇军事历史研究
  • 1篇中国历史地理...
  • 1篇西南民族大学...

年份

  • 1篇2016
  • 3篇2014
  • 7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07
  • 1篇2006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明前中期延绥镇长城沿线屯垦的兴衰
2012年
通过研究明朝前、中期延绥镇长城沿线屯垦,得出其发展的时间特征:洪武时期缓慢恢复—永乐至宣德时期部分地段初步垦殖—正统至成化初期缓慢发展—成化中至弘治中兴盛—正德至隆庆中荒废;空间特征是:屯垦的北界由腹里州县—界石—"二边"长城—"大边"长城逐步北移。影响明朝前、中期延绥镇长城沿线屯垦发展的主要因素是地理条件和战争破坏,其中前者是根本原因,后者是重要影响因素。明代延绥镇长城沿线屯垦对毛乌素沙地南侵的影响不大,自然原因可能是根本原因。
舒时光
关键词:屯垦沙漠化
清陕西内蒙“黑界地”的由来与发展研究被引量:3
2014年
为隔绝蒙汉交往,清初在长城沿线的陕西内蒙交界地区设立了"禁留地"。至康熙末年始允许汉民进入蒙地开垦"伙盘地",随之设立"黑界地"限制汉民向北开垦。但是,私垦的趋势无法阻挡,伙盘地在清中期开始向北一直扩展,突破了"黑界地"的限制,至清末贻谷放垦最终确立了陕蒙交界土地利用的格局。研究"黑界地"的由来及范围,对于研究清代陕蒙交界地区的土地利用与人地关系,意义十分重大。"黑界地"(黑牌子地)出现在乾隆八年(1743年)之后。黑牌地出现的原因是蒙人农耕的结果,其性质是区分蒙汉各自耕种农地的界限。"黑界地"出现后,长期没有设定北界,同时蒙人对"黑界地"的范围只是一个模糊的概念。
吴承忠韩光辉舒时光
关键词:清代农业开发开发过程
十七世纪的中国地理学
2012年
十七世纪是明末清初的社会变革时期,也是明中叶以来受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萌芽影响明显的时期。中国地理学在各方面孕育着崭新的学术思潮,涌现了一批著名的地理学者和一批重要的地理学著作,提出经世致用说和人地相关论,大兴地理考察之风,深入探讨地理规律,推动了传统舆地学向地理学的转变,萌芽了近代历史地理学思想,具有超越时代的意义,值得认真加以总结。
韩光辉舒时光
关键词:中国地理学经世致用地理考察
明代陕北长城沿线土地利用的空间分布与变化特点
本文采取历史地理学的传统文献法和实地考察等方法,围绕“土地利用空间分布和变化”这一核心问题,从复原延绥镇界石、长城等5种重要地理坐标入手,动态地反映了明代该地区垦殖活动呈现出一个由界石——“二边”长城——“大边”长城逐渐...
舒时光
关键词:历史地理
文献传递
明后期延绥镇长城沿线屯垦的时空分布特征被引量:6
2016年
毛乌素沙地及周边地区的环境问题,一直受到学术界的关注。明代延绥镇土地利用方式及规模对毛乌素沙地南缘的影响及其程度,也成为重要研究内容。从军地类型、分布及数量,可以看出万历时期延绥镇屯垦有巨大发展。运用历史地理学的历史文献研究等方法,揭示了延绥镇近边垦地的利用格局,探明了明万历末年延绥镇36城堡草场地与军垦地分布及数量。万历年间延绥镇近边地区景观的时空特征主要是军事和地理环境共同决定的。万历末至崇祯年间,由于连年战乱及自然灾害,延绥近边垦地的农业生产遭受了毁灭性的破坏,抛荒率基本在90%以上。明军垦的发展对此阶段毛乌素沙地南移的影响不大,自然原因可能是毛乌素沙漠变迁的根本原因。
舒时光邓辉吴承忠
关键词:屯垦
清代北京游览型寺庙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成因被引量:4
2011年
游览型寺庙靠近风景游览地、与风景游览地和园林一起成为明清文人士大夫阶层和平民百姓阶层休闲的主要场所。本文以清代游览型寺庙诗文统计为基础,分析了北京游览型寺庙的类型、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寺庙尤其是佛教寺庙自身吸引能力的增强,宣南汉族文人的聚集效应及文人对城区荒野环境和野趣的新偏好是清代外城西区休闲功能和地位迅速提升的主要推动因素。
舒时光吴承忠
关键词:空间分布特征休闲文化清代
清代陕蒙交界地区的土地开垦过程被引量:6
2014年
研宄清代陕蒙交界地区的土地利用问题,可以反映出该地区300多年以来人与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具有重要意义。运用历史地理学的历史文献研宂等方法,分析禁垦时期、限垦时期到放垦时期陕蒙交界区土地开垦的发展过程。结果表明:从动态的角度来看,清代陕蒙交界地区"南田北草"格局的分界线存在一个由"二边"一"大边"一康熙线一乾隆线一光绪线逐步北移的过程,但仍是"相对稳定"、"相对清晰"的。清代陕蒙交界地区"南田北草"格局分布及农业生产的发展,始终存在一个"理性垦殖"选择的过程,这是由特有的地理环境决定并受到当时政治经济形势的影响。
吴承忠邓辉舒时光
关键词:清代土地开垦开发过程
明代延绥镇、榆林卫辖境考述——兼论河套南部边界的变化被引量:3
2012年
通过梳理明代延绥镇及榆林卫管辖范围等文献,认为延绥镇具体辖境很难确定,但可用延绥镇巡抚和总兵的辖区之和代替。榆林卫是实土卫所,辖区分为延绥镇中路清平堡至高家堡11座城堡和位于镇城附近及自威武堡西至饶阳堡、"二边"长城南、界石北的屯地。"河套"一词最早出现于正统二年(1473年),其南界是随着"二边"长城、"大边"长城的次第修筑,防御重心逐步北移而北移并逐步明晰的。
舒时光刘德英
关键词:明代河套
明代万历年间延绥镇近边城堡驻军规模及其分布——兼论延绥镇军屯分布和数量计算问题
2012年
根据万历《延绥镇志》等史料,分析了明代延绥镇近边36座城堡驻军来源、万历年间规模及空间分布,指出近边城堡驻军分为主兵和客兵(班军)。主兵进一步分为来自榆林、延安、庆阳和绥德四卫的正军和来自邻近州县的屯军、免粮土兵和招募土兵共三类民兵,客兵则来自南阳、颍上、宁山、西安、潼关、蒲州等卫。榆林卫正军是近边城堡的常驻军,余丁是近边屯垦的主要力量,由于受到地理条件和战争影响,近边城堡驻守兵丁屯垦不力。万历年间,延绥镇沿边东、中、西三路36座城堡驻军,其驻军重心是延绥镇城所在的中路。在研究明代延绥镇军垦规模及对当地环境影响时,不能简单以驻军总数乘以某固定垦田亩数进行计算,应分时段、分地段,具体结合自然和人文驱动因子以及权重加以辨识。
舒时光
关键词:万历年间
国内外多校区大学管理模式的比较研究被引量:6
2012年
文章对比了国内外多校区大学管理模式的形成、发展及其特征,提出了我国多校区大学建设的建议:明确多校区各自的功能地位这一前提,把握多校区之间分权这一核心,不断加强凝聚力建设和人力资源建设,因地、因时制宜选择管理模式。这对促进我国多校区大学建设乃至高等教育整体发展无疑有着重要意义。
朱洵舒时光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