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5日
星期三
|
欢迎来到青海省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进入后台
[
APP下载]
[
APP下载]
扫一扫,既下载
全民阅读
职业技能
专家智库
参考咨询
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苏玲
作品数:
4
被引量:2
H指数:1
供职机构:
汉口学院艺术设计学院
更多>>
相关领域:
艺术
更多>>
合作作者
李轶凡
汉口学院艺术设计学院
作品列表
供职机构
相关作者
所获基金
研究领域
题名
作者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作者
题名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在结果中检索
文献类型
4篇
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4篇
艺术
主题
2篇
读图
2篇
艺术
2篇
艺术教学
2篇
艺术教育
2篇
误读
2篇
误读现象
2篇
教育
2篇
课堂
2篇
课堂上
2篇
画作
2篇
教学
1篇
道德
1篇
油画
1篇
油画作品
1篇
社会
1篇
社会道德
1篇
生涯
1篇
组画
1篇
绘画
1篇
绘画作品
机构
4篇
汉口学院
作者
4篇
苏玲
1篇
李轶凡
传媒
2篇
美术大观
1篇
民族艺术研究
1篇
汉口学院学报
年份
4篇
2014
共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全选
清除
导出
排序方式: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排序
艺术教育中读图教学方法的再认识——以艺术教学课堂上的“误读”现象为例
2014年
人在理解他物时,首先按照自己的前期期待、思维定式来对之加以选择,分类,解读,那么误读也就难以避免。它无时无刻不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是非常普遍的现象。自由灵活的思维方式,鼓励人们对一一切约定俗成的概念的怀疑,对传统的利用与颠覆。“误读”在艺术教育中就像一柄双刃剑,有陷入泥沼的危险,也有涅柴重生的可能。
苏玲
关键词:
误读
艺术教学
对艺术教育中读图教学方法的再认识——以艺术教学课堂上的“误读”现象为例
2014年
本文所论及的"误读"有两层含义,一是由于不同的观点和因素影响造成的后果,二是基于对事实的不当感受,对认知对象不客观分析造成的种种曲解。前者是积极主动的,后者是消极被动的。
苏玲
关键词:
误读
艺术教学
苏玲油画作品
2014年
苏玲
对社会道德题材绘画作品的再认识——以威廉·荷加斯的铜版组画《妓女生涯》为例
被引量:2
2014年
1732年4月,威廉·荷加斯出版了代表他的思想与观点的社会道德题材作品—《妓女生涯》铜版组画。此组画的诞生得到英国大众广泛的认可与欣赏,但是对其评论褒贬不一、众说纷纭。我们只有通过透彻、详尽的分析,才能理解荷加斯作品的深刻含义。
李轶凡
苏玲
关键词:
社会道德
讽刺
全选
清除
导出
共1页
<
1
>
聚类工具
0
执行
隐藏
清空
用户登录
用户反馈
标题:
*标题长度不超过50
邮箱:
*
反馈意见:
反馈意见字数长度不超过255
验证码:
看不清楚?点击换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