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爱霞
- 作品数:9 被引量:33H指数:3
- 供职机构:漯河市第三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茵栀黄颗粒联合蓝光照射治疗高胆红素血症患儿疗效观察被引量:11
- 2013年
- 目的观察茵栀黄颗粒联合光疗治疗高胆红素血症患儿的治疗效果。方法 226例高胆红素血症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114例和对照组112例。2组均给予蓝光照射治疗(光疗),每天照射12h,连续3d,观察组同时给予茵栀黄颗粒1.5g/次,2次/d,口服;对照组同时给予苯巴比妥5mg/(kg.d),2次/d,口服。治疗5d后评定2组治疗效果,并比较2组治疗前及治疗5d后血清总胆红素(total serum bilirubin,TSB)水平。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100%高于对照组93.75%(P<0.05);2组治疗后TSB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观察组下降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茵栀黄颗粒联合光疗治疗高胆红素血症效果优于苯巴比妥联合光疗的治疗效果。
- 杨翠芬荆爱霞王敏智
- 关键词:高胆红素血症茵栀黄颗粒光照治疗新生儿
- 双黄连雾化吸入佐治喘憋性肺炎39例疗效观察
- 2002年
- 荆爱霞陈素环
- 关键词:喘憋性肺炎双黄连雾化吸入疗效观察
- 小儿慢性咳嗽的辨病与辨证被引量:5
- 2007年
- 荆爱霞
- 关键词:辨病辨证结合小儿慢性咳嗽
- 复方丹参联合西米替丁治疗轮状病毒性肠炎52例
- 2010年
- 目的观察复方丹参联合西米替丁在轮状病毒性肠炎中的治疗作用。方法将52例诊断为轮状病毒性肠炎的患儿,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静滴复方丹参、西米替丁,并与静滴病毒唑组相比较。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复方丹参联合西米替丁治疗轮状病毒性肠炎疗效满意。
- 徐莉张东合荆爱霞
- 关键词:复方丹参西米替丁轮状病毒性肠炎中西医结合疗法
- 思密达灌肠加中药敷脐佐治小儿腹泻70例疗效观察被引量:10
- 2009年
- 小儿秋季腹泻多发于秋冬季节,多由感染轮状病毒所致,位居小儿腹泻首位,以2岁以下尤以1岁内婴儿多见,起病急,发展快,常引起脱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重者危及生命。笔者自2006年10月~2008年2月在西药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配合思密达灌肠加中药敷脐外治,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 荆爱霞杨翠芬
- 关键词:思密达灌肠小儿腹泻中药敷脐敷脐佐治酸碱平衡紊乱西药常规治疗
- 调理脾胃法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体会
- 2008年
- 荆爱霞
- 关键词:调理脾胃儿童
- 基底节区异常信号的MRI鉴别诊断及临床价值被引量:3
- 2008年
- 目的:探讨以基底节区异常信号为主要表现的疾病的MRI征象及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2例经临床证实的以基底节区异常信号为主要表现的疾病的MRI资料。结果:发生部位:苍白球9例,壳核17例,尾状核头部12例,合并双侧丘脑4例、脑干6例。肝豆状核变性4例;感染3例;中毒7例,其中CO中毒5例,霉变甘蔗中毒1例,糖尿病药物诱发的乳酸中毒1例;维生素B1缺乏性脑病1例;缺氧缺血损害7例,其中脑梗死4例,HIE 3例。信号特征:肝豆状核变性MRIT1WI等或稍低信号,T2WI高信号;感染、维生素B1缺乏性脑病、脑梗死、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CO中毒4例及霉变甘蔗中毒1例表现为T1WI等、低信号,T2WI均为高信号,CO中毒1例及糖尿病药物诱发的乳酸中毒1例,表现为T1WI高信号,T2WI等信号;5例增强后病灶均有明显强化。脑梗死为非对称性分布,其余皆为对称性分布。结论:以基底节区异常信号为主要表现的疾病的MRI有一定的特征性,结合临床不难鉴别。
- 孙素杰李素红荆爱霞
- 关键词:基底节磁共振成像
- 射干利咽口服液治疗儿童疱疹性咽峡炎108例被引量:2
- 2008年
- 赵志霞荆爱霞徐莉
- 关键词:疱疹性咽峡炎中医药疗法儿童
- 抗病毒口服液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50例被引量:2
- 2008年
- 荆爱霞孙素杰赵志霞
- 关键词:小儿疱疹性咽峡炎抗病毒口服液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