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薛文勇

作品数:80 被引量:223H指数:8
供职机构: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医学适用技术跟踪项目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河北省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轻工技术与工程机械工程冶金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1篇期刊文章
  • 26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2篇医药卫生
  • 1篇冶金工程
  • 1篇机械工程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34篇尿道
  • 19篇手术
  • 19篇尿道下裂
  • 18篇腹腔
  • 18篇腹腔镜
  • 15篇小儿
  • 14篇成形术
  • 12篇疗效
  • 10篇输尿管
  • 10篇尿道狭窄
  • 10篇尿管
  • 9篇肾盂
  • 9篇肾盂成形
  • 9篇肾盂成形术
  • 8篇治疗小儿
  • 7篇尿道成形
  • 7篇后腹腔
  • 7篇后腹腔镜
  • 6篇鞘膜
  • 6篇重度尿道下裂

机构

  • 77篇河北医科大学...
  • 3篇河北省人民医...
  • 2篇石家庄市第四...
  • 2篇和县人民医院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河北省儿童医...
  • 1篇河北省中医院
  • 1篇邯郸钢铁集团...
  • 1篇衡水市第四人...
  • 1篇保定市第一中...

作者

  • 77篇薛文勇
  • 59篇齐进春
  • 36篇杜蕾
  • 34篇王晓路
  • 24篇贾江华
  • 14篇瞿长宝
  • 13篇王志胜
  • 13篇王宁
  • 12篇王亚轩
  • 12篇黎玮
  • 10篇杨书文
  • 8篇杨彩云
  • 7篇国平英
  • 7篇康春生
  • 7篇张凤翔
  • 7篇张勇
  • 6篇高强
  • 6篇王东彬
  • 6篇蔡文清
  • 5篇李景东

传媒

  • 12篇河北医科大学...
  • 6篇河北医药
  • 6篇中华实验外科...
  • 5篇中华男科学杂...
  • 5篇中华整形外科...
  • 3篇中华泌尿外科...
  • 3篇临床小儿外科...
  • 2篇临床荟萃
  • 2篇中国综合临床
  • 2篇中国男科学杂...
  • 1篇中华超声影像...
  • 1篇临床误诊误治
  • 1篇中华小儿外科...
  • 1篇中国医师杂志
  • 1篇中国医师进修...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 1篇第十六届全国...

年份

  • 5篇2024
  • 2篇2023
  • 4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20
  • 3篇2019
  • 2篇2018
  • 15篇2016
  • 4篇2015
  • 11篇2014
  • 2篇2012
  • 3篇2010
  • 6篇2009
  • 8篇2008
  • 4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4
  • 2篇2003
  • 1篇2002
8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小儿尿道黏膜脱垂症的临床分析
2008年
瞿长宝薛文勇王晓路国平英
关键词:尿道黏膜黏膜脱垂小儿
应用舌黏膜修复多次手术失败的尿道下裂的疗效研究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探讨应用舌黏膜修复和重建多次手术失败的尿道下裂的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本院就诊的经手术修复2次以上失败的23例尿道下裂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采用舌黏膜重建尿道,观察其疗效及相关并发症。所有患儿术后随访6~24个月,以排尿通畅、阴茎伸直满意、外观良好、至少连续6个月以上不需要扩张尿道为随访终点。结果 23例均一期完成手术,15例一期治愈,排尿畅通,5例出现尿道狭窄,经过3~6个月尿道扩张后治愈,3例因感染导致移植舌黏膜部分坏死出现尿道瘘,半年后再次行尿道瘘修补术痊愈。结论对于多次手术失败的尿道下裂患儿,应用舌黏膜重建尿道,疗效肯定,手术方法简单,取材容易,有临床推广价值。
张雅楠薛文勇齐进春杜蕾张艳平贾江华路保赛尹跃伟
关键词:尿道下裂舌黏膜再手术尿道重建
经腹腔途径3D腹腔镜与传统2D腹腔镜下治疗小儿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的效果评价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评价经腹腔途径3D腹腔镜与传统2D腹腔镜下治疗小儿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的效果。方法选取51例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患儿,手术均为经腹腔途径,其中24例行3D腹腔镜下肾盂成形术,27例行2D腹腔镜下肾盂成形术,评价其术中、术后及随访情况。结果2组均手术顺利,且经6个月以上随访,未发现严重并发症。3D组手术时间短于2D组(P<0.05),但2组术中出血量及术后住院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D腹腔镜在术中能呈现三维立体视觉,可降低手术难度,缩短手术时间,更能提高腹腔镜手术的安全性及精确性,效果肯定,值得临床推广。
杜蕾齐进春薛文勇
关键词:肾盂成形术
睾丸鞘膜瓣在尿道修复中的应用被引量:5
2007年
目的探讨睾丸鞘膜瓣覆盖技术在尿道畸形和尿道瘘修复中的效果。方法2002年起对38例尿道下裂手术和术后尿道瘘,采用睾丸鞘膜下组织蒂鞘膜瓣覆盖修复。结果术后随访半年至1年,除1例尿道上裂术后瘘修复后再次发生尿道瘘外,其余均获成功,未再出现尿道瘘或尿道狭窄,阴茎外观满意,勃起正常。结论采用该方法可有效防止尿瘘再发生,提高手术成功率且易于获取,对睾丸无不良影响。
薛文勇瞿长宝王晓路张凤翔康春生
关键词:尿道修复尿道下裂尿道瘘
后腹腔镜萎缩肾切除+腹膜外腹腔镜巨输尿管全长切除2例报告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腹膜外腹腔镜结合治疗巨输尿管症的步骤及意义。方法:临床资料:2008年1月—2月巨输尿管症两例。均为男性,一例9岁,右侧巨输尿管,右肾萎缩。一例34岁,左侧巨输尿管,左肾萎缩。二者皆因感到患侧腰腹部隐...
张勇薛文勇齐进春王晓路黎玮杨书文霍红旭蔡文清
关键词:巨输尿管后腹腔镜肾切除
背侧入路俯卧位后腹腔镜治疗腔静脉后输尿管4例报告
目的探讨经背侧入路俯卧位后腹腔镜治疗腔静脉后输尿管在临床上的应用价值。方法 2009年5月至2009年11月收治腔静脉后输尿管患者4例,年龄在19-45岁之间(平均27岁),泌尿系超声提示右肾轻度至中度积水。
张勇谷军飞刘凯隆王东彬薛文勇齐进春任立新王亚轩黎玮杨书文李景东霍红旭蔡文清
关键词:背侧入路后腹腔镜俯卧位
69例尿道下裂术后尿道狭窄的治疗经验分析被引量:19
2019年
目的通过观察尿道下裂术后尿道狭窄的不同治疗方法及效果,探讨最合适的治疗方案。方法对2005—2016年69例尿道下裂手术后出现尿道狭窄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儿随访6个月至11年,患儿发生尿道狭窄时,首先予以尿道扩张,最终以患儿排尿通畅、尿线粗、无尿道憩室为治愈标准(包括间隔时间>2个月行尿道扩张1次的轻度尿道狭窄患儿)。结果69例尿道下裂术后出现尿道狭窄患儿中,22例经间断规律尿道扩张治愈(31.88%);28例(40.58%)通过间断尿道扩张后缓解时间较短,经留置多孔硅胶软管支架治愈;13例(18.84%)采用尿道扩张及留置支架管后无改善行尿道狭窄切开,同期行尿道成形术,治愈8例,3例出现尿道狭窄,经尿道扩张治愈,2例出现尿道瘘,6个月后尿道瘘修补成功治愈;6例(8.7%)尿道探针无法通过,尿道扩张未成功,采用切除尿道瘢痕,一期预置尿道板,二期行尿道成形术,治愈4例,1例尿道瘘6个月后行尿道瘘修补术成功治愈,1例出现尿道狭窄,经尿道扩张治愈。结论对于尿道下裂术后尿道狭窄的患儿,根据个体狭窄情况选择普通尿道扩张,或短时留置硅胶软管支架,可有效解决狭窄问题,临床效果肯定,有推广价值;尿道扩张失败的患儿应行尿道狭窄切除术,并同期或分期行尿道成形术。
贾江华齐进春杜蕾薛文勇杨书文王东彬汪鑫张明孟庆松
关键词:尿道下裂手术后并发症
46,XX男性性别逆转综合征二例报告被引量:2
2009年
46,XX男性性别逆转综合征是一种少见的性别异常疾病,患者有睾丸,并表现为男性外观,而染色体核型为46,XX。2001和2003年我们分别收治2例,现报告如下。
薛文勇王晓路张凤翔康春生
关键词:染色体核型
经尿道血块清除术所致膀胱破裂的原因分析及对策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分析经尿道膀胱内血块清除术所致膀胱破裂的原因,提出预防膀胱破裂发生的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经尿道膀胱内血块清除术的18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共发生膀胱破裂4例(2.2%),其中3例膀胱破入腹腔者改行开放手术,全层缝合膀胱破口,1例膀胱未破入腹腔者破口较小,采取非手术疗法,同时保留造瘘管及导尿管。进一步分析4例患者发生膀胱破裂原因。结果 4例膀胱破裂者均为男性,年龄分布无明显特点,术前均存在尿潴留,在行经尿道膀胱内血块清除术前及术中均未行膀胱穿刺造瘘。患者膀胱破裂全部位于膀胱三角区及后壁,膀胱破裂口长3-7cm,平均5cm,均为纵行破口。结论膀胱破裂的原因可能与患者的性别、术前是否出现尿潴留、是否行膀胱穿刺造瘘有关。对于术前出现尿潴留的男性患者,术者最好在高年资医师指导下完成手术,并且膀胱穿刺造瘘能够保证手术安全进行。
杨彩云薛文勇齐进春李景东瞿长宝杜蕾
关键词:膀胱疾病膀胱造口术
青春期前大鼠实验性睾丸扭转对精子生成影响的研究被引量:3
2007年
目的研究青春期前大鼠睾丸扭转对精子生成的影响,以推测成熟后的生育能力。方法40只青春期前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建立单侧睾丸扭转动物模型。第1组为假手术组,第2组为左侧睾丸扭转720°固定2 h后复位,第3组为左侧睾丸扭转720°固定6 h后复位,第4组在扭转6 h复位时经尾静脉注入地塞米松注射液。术后6周观察扭转睾丸形态学变化,记录对侧睾丸质量,行组织学评估、凋亡细胞检测和流式细胞学分析。结果1、2组对侧睾丸曲细精管结构完整,仅见散在的生殖细胞凋亡。2~4组扭转睾丸均萎缩,硬化。3、4组曲细精管结构不均,凋亡细胞增多。在4项指标上,第2组与第1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对侧睾丸功能未受损;第3、4组可见睾丸质量降低,生殖细胞凋亡增加,单倍体细胞百分比和平均曲细精管直径均降低,分别与第1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说明生殖细胞功能受损,生精功能降低;第3组与第4组比较没有差异,说明地塞米松无保护作用;第3、4组与第2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青春期前大鼠单侧睾丸扭转后,可产生与扭转时间相关的对侧睾丸生精功能受损,生殖细胞凋亡增多可能是生精功能降低的重要原因。地塞米松注射液对睾丸扭转后的对侧睾丸功能受损没有保护作用。
薛文勇王晓路瞿长宝张凤翔康春生
关键词:精索扭转精子发生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