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薛静

作品数:5 被引量:18H指数:2
供职机构:重庆邮电大学外国语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文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语言文字
  • 1篇文学

主题

  • 1篇语篇
  • 1篇语篇连贯
  • 1篇语言
  • 1篇人性
  • 1篇外语
  • 1篇外语教学
  • 1篇文化
  • 1篇文化差异
  • 1篇文化教学
  • 1篇连贯
  • 1篇霍桑
  • 1篇霍桑《红字》
  • 1篇教学
  • 1篇红字
  • 1篇《红字》

机构

  • 3篇重庆邮电大学
  • 1篇西南大学

作者

  • 3篇薛静
  • 2篇王庆光
  • 1篇贺蓉

传媒

  • 1篇重庆工学院学...
  • 1篇重庆大学学报...
  • 1篇西南农业大学...

年份

  • 3篇2006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透视文化差异
2006年
正确认识和把握文化差异是搞好文化教学的重要前提。从文化教学的实践层面出发来认识和探讨文化差异。文化差异(个性)是在具有共性基础上的不同,而非截然相反的对立;既存在于不同文化之间,也表现于同一文化之内。教学中强化这样的认识有助于避免出现简单化(simplification)、过度概括(overgeneralization)、不恰当使用文化定型(stereotyping)等“文化错误”,从而切实提高学习者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薛静
关键词:语言文化外语教学文化教学文化差异
论语篇的衔接和谐与连贯程度被引量:8
2006年
Halliday&Hasan(1985)提出了衔接和谐理论,并力图以此衡量语篇连贯的程度。但衔接和谐理论对语篇连贯程度予以定量分析的理论目标与语篇连贯的盖然性特征相抵触;其衡量语篇连贯程度的三项参数在考察对象和具体操作手段上也存在不足,因此,衔接和谐在衡量语篇连贯程度方面也有其不足之处。同时,语篇连贯也并不一定蕴涵其在衔接上的和谐。但是,衔接和谐理论有力地推动了“语篇连贯具有不同程度”的思想的深入发展。
薛静贺蓉王庆光
关键词:语篇连贯
人性的复苏——解析霍桑《红字》的人物被引量:8
2006年
《红字》表达的深刻含义一直以来都是评论家们争论的焦点。文中从人性这个角度来诠释《红字》中3个主要的人物,探讨在清教的专制统治下,个人在自由与权威中的挣扎以及主人公在此压制下人性的发展,以此揭示作者霍桑本人的内心世界,即内心对爱的欲求以及呼吁人以极大的勇气抛弃虚伪、回归真实的人性。
薛静王庆光
关键词:人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