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利华
- 作品数:37 被引量:305H指数:11
- 供职机构:湖南工业大学商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浙江省教育厅科研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医药卫生社会学更多>>
- 关于网络辅助课堂教学的探讨被引量:1
- 2014年
- 传统的课堂教学存在许多弊端,网络学习却能够有效地辅助课堂教学,充分利用网络教学平台和资源为教学服务,是当今世界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的大趋势。网络辅助课堂教学是突破传统课堂教学困境的新的教学组织形式,有效建设网络教学平台,深入探讨包括前期分析、设计、实施、评价在内的网络辅助教学的设计模式,能够弥补课堂教学局限,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 裴利华江百炼
- 关键词:课堂教学网络辅助设计模式
- 基于ISM模型的翻转课堂教学效果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17
- 2018年
- 实施翻转课堂是符合当今信息时代的一项颠覆性课堂教学改革。影响翻转课堂有效教学的因素很多,因素之间关系复杂。本文在选取12个翻转课堂教学效果影响因素的基础上,运用ISM方法建立了翻转课堂教学效果影响因素5层次结构模型,清楚认识各因素之间的主次关系,明确翻转课堂有效教学的直接影响因素、关键因素、基础因素、驱动因素以及持续有效的推动因素,旨在为翻转课堂的有效教学提供最优化路径。
- 裴利华江百炼韩峰
- 关键词:ISM模型有效教学影响因素
- “金课”下的混合式教学满意度模型建构与实证检验被引量:6
- 2021年
- “金课”背景下的混合式教学是当前高等教育领域的研究热点,探讨学生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成为重要课题。基于顾客满意度理论,提出混合式教学中学生满意度理论模型。根据某大学的调研数据,利用SPSS24.0软件和AMOS17.0对模型进行拟合、修订和检验。研究表明:9项假设通过了样本数据的检验,证实混合式教学中的学生期望、线下教学、线上学习、线下线上交互、感知价值与学生满意度之间存在内在的逻辑关系,揭示了混合式教学中学生满意度的形成机制、影响因素及其效应,为混合式教学的路径优化指明方向。
- 裴利华黄赐英刘来春江百炼
- 关键词:混合式教学学生满意度结构方程模型
- 基于CDIO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课程项目教学设计被引量:2
- 2016年
- 本文针对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课程特点和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提出基于CDIO理念的项目教学改革设想,并从教学目标、课程体系、项目教学实施、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设计。实践表明,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课程项目教学能提高学生的人力资源管理技能、团队合作与人际交往能力,能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
- 裴利华江百炼
- 关键词:CDIO人力资源管理专业项目教学
- 任务驱动下合作学习模式的构建与实践——以HRM专业《培训与开发》为例
- 2013年
- 目前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课程普遍采用灌输式教学,知识驱动学习、师生缺乏互动、考试方式单一,已经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本文根据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课程特性,构建了以任务设计、异质分组、合作学习、效果评价为基础的合作学习模式,并应用于《培训与开发》课程教学,形成了教学案例,进行了效果评价,其成果对高校HRM课程的教学改革具有参考价值。
- 裴利华
- 复杂科学原理: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方法论被引量:9
- 2003年
- “复杂性理论是21世纪的科学”。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需要复杂科学为之提供方法基础。整体性、动态性、不确定性、非平衡性、突变性、自组织现象等复杂科学原理对心理教育研究有诸多启示,为心理健康教育研究提供了宏观思路。
- 裴利华
-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教育研究方法论心理教育非连续性教育主体性教育
- 大学新生SCL-90调查结果与分析被引量:13
- 2005年
-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问卷)对株洲师专1197名大学新生进行调鱼.结果表明.问题检出率为12.6%,主要表现为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和焦虑;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与全国常模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另外,不同性别、专业、生源地、家庭经济状况等的大学新生的心理问题各异。
- 黄赐英裴利华
- 关键词:大学新生症状自评量表心理健康
-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载体被引量:12
- 2009年
- 如何克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短期行为,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动力,是当前深化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课题。文章从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全程性、系统性、实用性和互动性等特点出发,阐述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具有的认知、促进、激励、凝聚等心理教育功能,提出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有机结合。高校要树立正确的职业生涯规划理念、全面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开展职业心理咨询,使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成为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一种新载体。
- 裴利华
-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 团体辅导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71
- 2006年
- 目的:考察团体心理辅导应用于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可行性与有效性。方法:选取一年级的两个班,一个为团体心理辅导班46人,进行为期30课时,共15次的团体辅导,另一个班为对照班(50人),不进行团体辅导。团体辅导前后采用SCL-90分别对两个班的学生施测,团体辅导班学生另自评课程内容和教学效果。结果:团体辅导班与对照班相比,团体辅导后学生的SCL-90总分及除恐怖、躯体化因子外的各因子分均低于对照班,有统计学显著意义(t=2.14-4.38,P<0.01),其SCL-90总分降低值(24.47±7.23)大于对照班的总分降低值(13.35±2.49,t=6.24,P<0.01)。除学习辅导、生涯规划外,团体辅导班有93.4%(43/46)的人认为专题辅导对自己有不同程度的帮助,学生满意的专题与活动排在前三位的是小组成立、人际交往、情绪管理。结论:团体辅导应用于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并创造性地展开师生、生生之间的多向对话,对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和促进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是有效的。
- 裴利华
- 关键词:团体心理辅导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大学生
- 师范专业新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被引量:12
- 2005年
- 目的了解师范专业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早发现心理问题,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和建立学生心理档案提供必要依据。方法SCL-90自评量表施测,SPSS 11.0数据统计,采用t检验和相关分析。结果株洲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04级新生中,可能存在中度以上心理问题的学生146人,检出率为12.3%,排在前三位的是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和抑郁;男女生除恐怖症状外,其他因子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家庭经济类型不同、学校满意程度不一的学生,其心理健康状况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结论本校2004级新生心理健康状况很好。男生、女生心理问题率没有差异;独生子女的心理健康状况要好于非独生子女;贫困生心理健康状况令人担忧,小康生心理水平较好,富裕生心理水平接近温饱生,却又低于特困生。学校和专业满意度与心理健康状况呈正向低相关。
- 裴利华黄赐英
- 关键词:心理健康状况SCL-90师范专业心理健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