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褚珺

作品数:47 被引量:106H指数:5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高校选拔培养优秀青年教师科研专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8篇期刊文章
  • 14篇会议论文
  • 5篇专利

领域

  • 37篇医药卫生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3篇儿童
  • 9篇肿瘤
  • 9篇静脉
  • 7篇肾上腺
  • 7篇手术
  • 7篇细胞
  • 7篇细胞瘤
  • 7篇母细胞
  • 7篇母细胞瘤
  • 6篇患儿
  • 5篇新生儿
  • 5篇术后
  • 4篇血管
  • 4篇诊治
  • 4篇肾上腺肿块
  • 4篇术后复发
  • 4篇中心静脉
  • 4篇肿块
  • 4篇外科
  • 4篇复发

机构

  • 37篇上海交通大学
  • 10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上海第二医科...
  • 1篇上海第二医科...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作者

  • 47篇褚珺
  • 31篇陈其民
  • 17篇徐敏
  • 14篇顾松
  • 11篇胡明
  • 8篇吴晔明
  • 7篇鲍南
  • 6篇严志龙
  • 6篇张忠德
  • 5篇殷敏智
  • 4篇汤静燕
  • 4篇施诚仁
  • 4篇胡明
  • 4篇徐敏
  • 4篇潘慈
  • 3篇洪莉
  • 3篇顾松
  • 3篇杨波
  • 3篇陈盛
  • 2篇陈盛

传媒

  • 12篇中华小儿外科...
  • 4篇临床小儿外科...
  • 2篇介入放射学杂...
  • 1篇中华整形外科...
  • 1篇中华口腔医学...
  • 1篇实用儿科临床...
  • 1篇上海第二医科...
  • 1篇中华普通外科...
  • 1篇中国口腔颌面...
  • 1篇国际外科学杂...
  • 1篇组织工程与重...
  • 1篇中华现代护理...
  • 1篇组织工程与重...
  • 1篇第八届中国肿...

年份

  • 2篇2023
  • 3篇2022
  • 3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8
  • 3篇2017
  • 3篇2016
  • 2篇2015
  • 6篇2014
  • 5篇2012
  • 2篇2011
  • 3篇2010
  • 4篇2009
  • 2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4
  • 1篇2001
4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丙戊酸钠的通过改变DNA甲基化状态以拮抗神经母细胞瘤的作用研究
目的 表现遗传学得改变包括:DNA甲基化和组蛋白修饰,染色质结构改变和在不同细胞过程中多种基因的转录调节,例如干细胞分化,哺乳动物的胚胎发育,基因印记,X染色体失活等。其中表现遗传学改变和CpG岛甲基化表型变化与儿童神经...
顾松徐敏褚珺陈其民
关键词:组蛋白去乙酰化酶组蛋白乙酰化丙戊酸钠神经母细胞瘤甲基化
骶尾部巨大胎儿型畸胎瘤二例
2009年
畸胎瘤是儿童最常见的胚芽细胞肿瘤,其发病率占活体儿的1/35000~1/40000。肿瘤中可含有许多分化良好的来源于三胚层的组织,但是很少有包含类似器官样的结构。有报道将那些含有器官样结构的畸胎瘤称为胎儿型畸胎瘤(fetiform teratoma),这是一种罕见的病变,现将本院收入的2例巨大的骶尾部胎儿型畸胎瘤,结合文献复习,讨论其临床表现、治疗及预后。
褚珺陈其民鲍南殷敏智施诚仁
关键词:骶尾部文献复习发病率
婴幼儿期多颅缝早闭手术方式探讨
鲍南褚珺杨波宋云海
脾-左肾上腺静脉分流术治疗儿童门静脉海绵样变性被引量:10
2010年
目的初步探讨脾静脉-左肾上腺静脉分流术对儿童门静脉海绵样变所致门静脉高压症的疗效。方法总结8例儿童门静脉海绵样变致门静脉高压症上消化道出血病例的临床及随访资料,分析该手术的疗效。结果本组8例在分流术前后门静脉压力分别为(30±11)mmHg和(22±7)mmHg,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随访6个月~5年,无死亡及再次发生上消化道出血病例,肝功能良好。术前外周血中三系下降的7例患儿术后血常规WBC计数为(7.64±4.46)×10^9/L,RBC计数为(4.54±0.97)×10^12/L,Hb为(133±5)g/L,PLT计数为(355.40±107.36)×10^9/L,与术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l例P岍计数降低的患儿术后P岍计数为333×10^9/L,较术前显著升高。4例术后血氨升高,由术前的(18±7)μmol/L升高至术后的(60±17)μmol/L,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无1例发生肝性脑病,且智力发育良好。消化道钡餐X线或胃镜检查提示6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程度好转,血管超声显示吻合口无狭窄,血管内无血栓形成。结论脾一左肾上腺静脉分流术治疗儿童门静脉海绵样变所致门静脉高压症可获得良好的效果.
张正筠陈其民徐敏褚珺严志龙洪莉顾松胡明
关键词:海绵状门静脉胃肠出血
儿童肝母细胞瘤20例
2010年
目的总结本中心肝母细胞瘤患儿的治疗经验,探讨提高肝母细胞瘤患儿疗效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本中心收治的22例肝母细胞瘤患儿临床资料,将所得结果与欧洲资料进行比较。结果1998年8月至2008年10月,本中心共收治肝母细胞瘤患儿22例,总体生存率为70%,与欧洲的76.8%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Ⅰ期、Ⅱ期、Ⅲ期患儿生存率分别为100%、85.7%和71.4%,与欧洲的96.3%、100.0%和76.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Ⅳ期生存率为0,显著低于欧洲的35.7%(P〈0.05)。Ⅰ、Ⅱ、Ⅲ期生存率均显著高于Ⅳ期(P〈0.05)。而Ⅰ、Ⅱ、Ⅲ期之间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中心肝母细胞瘤完整切除率为78.9%,与欧洲的86%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行全身化疗的患儿肿瘤完整切除率为70%,而术前未行化疗者肿瘤完整切除率为88.9%,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中心肝母细胞瘤的治疗效果及预后与欧洲相当,多学科协作的治疗模式能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张正筠褚珺陈盛徐敏陈其民
关键词:儿童
19例合并凝血功能异常的腭裂患儿围术期处理
2022年
目的:探讨腭裂合并凝血功能异常患儿的围术期预防性血液替代治疗方法,为提高手术安全性提供参考。方法:以2011年11月—2019年11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小儿外科收治的38例腭裂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其中19例腭裂合并凝血功能异常(异常组),19例腭裂未合并凝血功能异常(对照组)。异常组中,6例确诊为血友病(甲型3例,乙型2例,丙型1例),另13例患儿术前常规检查首次发现凝血功能异常。围术期通过凝血因子、凝血酶原复合物以及新鲜冰冻血浆等血液替代疗法纠正凝血功能后,行腭裂修补术。采用SPSS 22.0软件包,对2组患儿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平均住院天数等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通过围术期预防性血液替代治疗,异常组18例患儿术前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显著改善,顺利完成手术,未出现手术并发症。1例患儿术中出血约250 mL,术中输注凝血酶原复合物、血浆及红细胞悬液,术后常规对症治疗后恢复顺利,未出现术后并发症。2组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等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围术期正确实施预防性血液替代治疗,可有效降低腭裂合并凝血功能异常患儿术中、术后出血并发症,提高手术安全性。
褚珺胡明王国民吕挺正
关键词:腭裂凝血功能异常围术期
新生儿肾上腺肿块41例的诊断和处理
<正>目的对我们诊治的经B超筛查发现的41例新生儿肾上腺肿块患儿进行分析和随访,探讨新生儿肾上腺肿块的诊断和治疗。方法上海儿童医学中心2003年5月-2014年5月间经B超筛查发现的新生儿肾上腺肿块患儿41例,均在我院行...
顾松陈其民褚珺汤静燕潘慈殷敏智张忠德徐敏
关键词:新生儿患者肾上腺肿块病理诊断
文献传递
外周穿刺中心静脉导管与完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在儿童肿瘤的临床比较被引量:25
2018年
目的探讨肿瘤患儿最为安全、有效的长期中心静脉导管留置方式。方法回顾性研究2006年1月至2017年12月共1 047例长期中心静脉导管留置的肿瘤患儿,其中经外周穿刺中心静脉导管(PICC)436例,完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TIVAP)611例。比较两组患儿的近、远期并发症,并作统计学分析。结果 PICC组并发症发生率21.2%(98/463):近期并发症32例(导管末端位置异常10例,穿刺处机械性静脉炎17例,局部皮下血肿5例);远期并发症66例(导管阻塞及血栓形成25例、导管相关性感染20例,导管移位滑脱16例,导管渗漏断裂5例)。TIVAP组并发症发生率5.6%(34/611):近期并发症13例(血肿3例,误穿动脉9例,夹闭综合征1例);远期并发症21例(导管阻塞及血栓形成3例、导管相关性感染13例,导管或泵体破裂渗漏3例,导管与血管壁粘连取出困难2例)。TIVAP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PICC组(P<0.05)。结论 TIVAP具有并发症少,安全耐用的优势。PICC则置入简便、无需麻醉,费用低,置入后能即刻使用的特点。两者均能显著减少患儿的疼痛并提高生活质量。故对于儿童肿瘤患儿,应根据个体化差异灵活选择合适的中心静脉导管留置方式。
李晨晨胡明褚珺陈其民蔡金晶
关键词:儿童肿瘤中心静脉置管术并发症
植入性中心静脉通道装置(化疗泵)在176例肿瘤患儿中的应用——单中心近10年回顾与总结
目的回顾性分析植入性中心静脉通道装置在肿瘤患儿中的应用及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方法1999年1月—2008年4月共为176例恶性肿瘤患儿安置了化疗泵。年龄3月~17岁。中心静脉置管途径
褚珺陈其民吴晔明
关键词:儿童肿瘤
文献传递
植入性中心静脉通道装置(Port)在肿瘤患儿中的应用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探讨植入性中心静脉通道装置(Port)在肿瘤患儿中应用的疗效。方法通过对176例安装化疗泵的恶性肿瘤患儿的观察,分析其置管的途径、导管放置的长度、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及处理。结果本组176例患儿经颈外静脉切开123例,锁骨下静脉穿刺插管38例,经颈内静脉穿刺插管15例。导管应用期间共有46例出现相应的并发症,占26.1%。其中导管相关性感染占15.3%,导管的阻塞占6.8%。结论化疗泵在肿瘤患儿中有良好的应用价值。导管相关性感染是化疗泵使用过程中最常见的并发症,导管的阻塞多因放置的位置或者长度不当而引起。操作医师的专业化对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
褚珺陈其民吴晔明
关键词:中心静脉置管并发症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