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颅脑
  • 3篇细胞
  • 2篇引流
  • 2篇术后
  • 2篇外伤
  • 2篇疗效
  • 2篇颅脑损伤
  • 2篇颅脑外伤
  • 2篇脑损伤
  • 2篇脑外伤
  • 1篇凋亡
  • 1篇血管
  • 1篇血管内皮
  • 1篇血管内皮细胞
  • 1篇血脑
  • 1篇血脑屏障
  • 1篇血肿
  • 1篇引流管
  • 1篇引流管堵塞
  • 1篇引流术

机构

  • 6篇广州市红十字...
  • 2篇北京军区总医...
  • 2篇暨南大学
  • 1篇广州医学院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广州市第十二...

作者

  • 9篇许智蕾
  • 6篇陈家祥
  • 5篇李良平
  • 4篇俞方毅
  • 2篇徐如祥
  • 2篇梁一鸣
  • 2篇梁一鸣
  • 2篇陈家祥
  • 2篇李良平
  • 1篇吴少瑜
  • 1篇吕琳
  • 1篇陆永建
  • 1篇饶进军
  • 1篇余卫
  • 1篇刘薇薇
  • 1篇程江鹏
  • 1篇愈方毅
  • 1篇王文雅

传媒

  • 3篇中外医学研究
  • 2篇中华神经医学...
  • 1篇广西医学
  • 1篇山西医科大学...
  • 1篇中国临床神经...
  • 1篇组织工程与重...

年份

  • 2篇2017
  • 1篇2016
  • 3篇2012
  • 3篇2011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E1B缺陷性腺病毒对人恶性脑胶质瘤的溶瘤作用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研究E1B缺陷性腺病毒d11520对人恶性脑胶质瘤细胞株U251的体外溶瘤作用。方法按感染复数(MOI)为50、5、0.5、0.05、0.005、0pfu将E1B缺陷性腺病毒d11520感染常规培养的U251、Hep3B、T24细胞(Hep3B为阳性对照,T24为阴性对照1,结晶紫染色观察细胞病变(CPE)出现的时间;MOI为5pfu时病毒空斑试验检测d11520在3种细胞中的复制。将携带报告基因βgal的腺病毒载体Ad.βgal感染细胞,计算d11520对3种细胞的感染率。结果结晶紫染色结果显示Hep3B细胞对d11520最敏感、发生CPE效应最快,U251次之,而T24则不产生CPE效应;d11520在U251细胞中复制数和感染率均低于Hep3B细胞,但明显高于T24细胞,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俨〈0.05)。结论E1B缺陷性腺病毒d11520对人恶性脑胶质瘤细胞具有显著的溶瘤作用。
李良平俞方毅陈家祥许智蕾吴少瑜王文雅吕琳饶进军
关键词:神经胶质瘤细胞病变效应
毛喉素在大鼠脑损伤后血脑屏障损害中的作用
2011年
目的 探讨提高细胞内cAMP制剂毛喉素在脑损伤后血脑屏障损害中的作用。方法 雄性SD大鼠60只按随机数字表分为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脑损伤组和毛喉素治疗组,每组15只。后2组大鼠采用改进的自由落体硬膜外撞击方法制作脑损伤模型,治疗组大鼠于伤后0.5h腹腔注射毛喉索,伤后24h处死大鼠(处死前1h静脉注射20g/L伊文氏蓝),应用荧光显微镜观察伊文氏蓝的渗出,分光光度计恻定脑组织伊文氏蓝的含量。结果 正常对照组和假手术组大鼠损伤组织周同伊文氏蓝无明显渗出,脑损伤组伊文氏蓝大量渗出,治疗组与脑损伤组比较,伊文氏蓝渗出明显减少:脑损伤组大鼠左侧皮质、海马和右侧皮质、海马伊文氏蓝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和似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毛喉素治疗组左侧皮质伊文氏蓝含量明显低于脑损伤组,但仍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提高细胞内cAMP制剂毛喉素能明显阻止血脑屏障开放。
李良平俞方毅陈家祥许智蕾徐如祥
关键词:颅脑损伤血脑屏障
影响颅脑外伤术后继发脑梗死疗效的因素分析被引量:6
2017年
目的探讨影响颅脑外伤术后继发脑梗死疗效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84例脑外伤术后继发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不同术前状态和治疗方式对脑功能恢复的影响,利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疗效的独立因素。结果有脑疝形成者脑功能恢复情况明显差于无脑疝形成者(P<0.05);行大骨瓣开颅减压术者脑功能恢复情况明显优于行常规开颅减压术者(P<0.05),局限性梗死灶者脑功能恢复明显优于广泛性梗死灶者(P<0.05);脑疝形成、术后继发广泛性脑梗死是脑功能恢复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大骨瓣开颅减压术是脑功能恢复不良的独立保护因素(P<0.05)。结论颅脑外伤术后继发脑梗死患者合并脑疝形成、行常规开颅减压术、术后广泛性脑梗死影响其疗效,是否脑疝形成、梗死灶状况和手术方式是疗效的独立影响因素。
陈家祥李良平梁一鸣许智蕾
关键词:颅脑外伤继发脑梗死疗效脑功能
高压氧综合治疗脑外伤后持续性植物状态的疗效以及影响因素被引量:10
2016年
目的探讨高压氧在脑外伤后持续性植物状态(PVS)中的疗效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56例我院收治的PVS患者资料,分为试验组(高压氧联合常规治疗)31例和对照组(常规治疗)25例,采用卡方或t检验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脑电图和PVS评分改善,用Logistics回归分析影响疗效的因素。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心电图(EEG)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而且试验组的EEG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χ^2=8.94,P=0.03);两组患者治疗后PVS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而且试验组的PV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t=-2.41,P=0.02);EEG异常程度与PVS评分间无显著相关性(P〉0.05);年龄〉30岁是影响患者PVS评分改善的危险因素(P=0.02,OR=10.33,95%CI 1.54-69.22),采用大骨瓣开颅减压术是PVS评分改善的保护因素(P=0.01,OR=0.08,95%CI 0.01-0.49)。结论高压氧综合治疗对脑外伤后PVS有效,且其疗效受到患者年龄和手术方式的影响。
陈家祥李良平梁一鸣许智蕾
关键词:颅脑外伤高压氧持续性植物状态影响因素
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体会被引量:6
2012年
目的:总结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体会。方法:根据病灶的位置,采用微创穿刺引流管对15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进行微创穿刺引流术,术后定期进行临床及影像学随访。记录、分析治疗效果,总结经验。结果:15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9例(60.0%)治愈,生活能自理,无明显的神经功能障碍,5例(33.3%)偏瘫,1例(6.7%)死亡。无一例发生颅内感染、出血等并发症。结论:微创穿刺引流术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安全、有效的方法,能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及生存质量。
俞方毅李良平程江鹏许智蕾陈家祥
关键词:微创穿刺引流术高血压脑出血
脑微血管内皮细胞缺氧复给氧损伤后内皮细胞凋亡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探讨缺氧复给氧损伤后脑微血管内皮细胞凋亡的机制。方法脑微血管内皮细胞缺氧复给氧损伤后,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的程度。结果应用毛喉素提高细胞内cAMP和蛋白激酶C抑制剂H7,能明显抑制细胞凋亡。结论细胞凋亡的主要原因是细胞内毛喉素减少和PKC功能增强。
李良平俞方毅许智蕾陈家祥徐如祥
关键词:内皮细胞细胞凋亡
脑瘤术后并发远隔部位硬膜外血肿20例报告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探讨脑瘤术后并发远隔部位硬膜外血肿的发生机制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本文选择20例脑瘤术后并发远隔部位硬膜外血肿患者,均经过检查确诊。对肿瘤大小、所在部位、远隔部位硬膜外血肿的大小和所在部位、发生时间进行统计。结果 5例发生远隔血肿的平均大小为30mm×50mm,左额顶部,痊愈;其中4例发生远隔血肿的平均大小为40mm×80mm,右顶枕部,死亡;其中5例发生远隔血肿的平均大小为40mm×50mm,自动出院;6例发生远隔血肿的平均大小为20mm×60mm,左顶枕部,痊愈。结合文献查阅,探讨其发生机制和临床意义,研究其可能发生的原因及手术的注意事项。结论脑瘤术后应该及时填补空腔,做好引流工作,及时地处理早期并发症。
陈家祥许智蕾梁一鸣愈方毅
关键词:脑瘤硬膜外血肿并发症
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疗效观察被引量:21
2017年
目的探讨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疗效。方法 2012年2月至2015年2月收治重型颅脑损伤102例,采用常规颞顶骨瓣开颅术治疗51例(对照组),采用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治疗51例(观察组)。结果术后6个月,按GOS评分评估预后,对照组恢复良好12例,中残11例,重残13例,植物生存11例,死亡4例;观察组恢复良好26例,中残12例,重残7例,植物生存5例,死亡1例;观察组GOS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39.2%)明显高于观察组(17.6%;P<0.05)。减压术前,两组颅内压无统计学差异(P>0.05)。减压术后1、5、10 d,两组颅内压较术前均明显降低(P<0.05),而且,观察组降低更明显(P<0.05)。结论与常规颞顶骨瓣开颅术相比,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能显著地降低颅内压,提高治疗效果。
陈家祥李良平梁一鸣许智蕾
关键词:重型颅脑损伤标准大骨瓣减压术疗效
婴幼儿脑积水脑室-腹腔分流术引流管堵塞危险因素及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的影响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探讨婴幼儿脑积水行脑室-腹腔分流手术后,引起引流管堵塞的术前相关危险因素,以及术前脐带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me cells,MSC)治疗对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25例婴幼儿行脑积水分流术后2年内,并发术后分流管堵塞的各种危险因素;同时,分析11例术前接受静脉输注MSC治疗的患儿危险因素水平减低程度及引流管堵塞的发生情况。结果分流术后引流管堵塞的客观危险因素按相关性排序,依次为:术前脑脊液细胞总数、术前脑脊液蛋白含量、月龄、引流管末端位置和术前血白蛋白指标;MSC治疗后血清白蛋白水平显著升高,术前进行干细胞治疗组引流管阻塞发生率为1/11,显著低于未治疗组(53/114)(P<0.01)。结论术前输注MSC可提高血清白蛋白水平,减少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许智蕾陆永建刘薇薇余卫
关键词:脑积水脑室-腹腔分流术间充质干细胞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