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谢小伟

作品数:47 被引量:218H指数:9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四川省科技支撑计划卫生部卫生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机械工程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5篇期刊文章
  • 2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6篇医药卫生
  • 1篇化学工程
  • 1篇机械工程

主题

  • 23篇股骨
  • 22篇头坏死
  • 22篇坏死
  • 22篇骨头
  • 22篇骨头坏死
  • 22篇股骨头
  • 22篇股骨头坏死
  • 22篇关节
  • 18篇关节置换
  • 15篇置换术
  • 15篇膝关节
  • 14篇全膝关节
  • 14篇全膝关节置换
  • 14篇膝关节置换
  • 12篇全膝关节置换...
  • 12篇膝关节置换术
  • 10篇术后
  • 10篇激素
  • 9篇糖皮质
  • 9篇糖皮质激素

机构

  • 46篇四川大学华西...
  • 2篇华西医科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四川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生物技术有限...

作者

  • 47篇谢小伟
  • 42篇康鹏德
  • 31篇裴福兴
  • 23篇谭振
  • 21篇沈彬
  • 19篇杨静
  • 18篇周宗科
  • 15篇邓立庆
  • 11篇王浩洋
  • 11篇马俊
  • 8篇李东海
  • 6篇谭钢
  • 5篇岳辰
  • 3篇谢锦伟
  • 3篇黄强
  • 3篇徐彬
  • 2篇石小军
  • 2篇侯晓玲
  • 2篇黄泽宇
  • 2篇李玲利

传媒

  • 14篇中国矫形外科...
  • 9篇第二届海峡两...
  • 2篇中华骨科杂志
  • 2篇中华关节外科...
  • 2篇中国骨与关节...
  • 1篇中国骨质疏松...
  • 1篇四川医学
  • 1篇华西医学
  • 1篇中国循证医学...
  • 1篇中国骨与关节...
  • 1篇中国修复重建...

年份

  • 1篇2018
  • 3篇2017
  • 5篇2016
  • 16篇2015
  • 12篇2014
  • 8篇2013
  • 2篇2012
4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膝前疼痛的病因及其机制的研究现状被引量:7
2015年
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目前已被临床验证是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一种成熟技术,但由于膝关节解剖位置、结构特殊,术者技术水平不一以及髌股关节的特殊性,术后容易发生各种并发症而影响疗效。国外报道,TKA术后患者中膝前疼痛的发生率为8%-50%[1,2]。
李东海康鹏德谭振谢小伟杨周源
关键词:全膝关节置换术术后病因疼痛膝前膝骨关节炎
含rhBMP-2活性生物骨修复山羊胫骨缺损的实验研究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研究含rh BMP-2生物活性骨修复山羊胫骨缺损后的生物学性能和新成骨特点。评价其局部成骨活性及修复骨缺损的能力,为临床骨缺损的治疗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方法]24只健康成年山羊,雌雄不限,体重20~25 kg,随机分为4组,每组6只,于双侧胫骨内侧正中,距平台下约20mm,制作成直径为10mm的圆形胫骨骨缺损模型,分组植入材料,A组:含rh BMP-2活性生物骨;B组:自体髂骨;C组:硫酸钙;D组:空白对照组。分别于术后4、8、12周时进行影像学及组织学检查以观察和评价骨缺损修复情况。[结果]影像学显示:术后4周可见含rh BMP-2活性生物骨开始降解吸收,骨缺损区有新生骨形成;8周可见缺损区骨痂性愈合;12周可见骨愈合,髓腔再通,皮质骨增厚。组织学显示:4周时植骨区出现大量骨小梁,材料开始降解;8周可见骨小梁融合成片,材料大部分降解;12周时骨缺损基本修复,可见板层骨,骨髓腔再通,材料被完全降解、吸收。[结论]含rh BMP-2活性生物骨具有较强的诱导成骨活性和修复骨缺损作用,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邓立庆谭振谢小伟康鹏德
关键词:RHBMP-2牛松质骨山羊骨缺损
骨小梁Micro-CT检测评价阿仑膦酸钠预防大鼠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效果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探讨阿仑膦酸钠预防大鼠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疗效。方法将200只SD大鼠随机分成两组,其中实验组(A组)140只,对照组(B组)60只。对实验组大鼠给予连续灌喂阿仑膦酸钠溶液干预,对照组大鼠给予连续灌喂生理盐水,两组大鼠同时给予灌喂阿莫西林预防感染,2周后对所有大鼠均连续腹腔内注射大剂量甲级强的松龙4周。注射结束后2、4、8、12周分别处死等量大鼠进行micro-CT检测和HE染色评估造模成功率。结果计算骨小梁空骨陷窝率得出A组大鼠通过组织病理学检测显示造模成功率约30%,而B组造模成功率达50%。A组大鼠在干预开始后2、4、8、12周股骨头标本行Mirco-CT检查显示骨小梁平均间距分别为0.766、0.761、0.753、0.501 um,骨小梁平均数目分别为6.146、6.159、6.194、6.723,骨小梁平均厚度为0.097、0.101、0.109、0.138 um,组内2、4、8周取材检测结果无明显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1.670,452.719,1.737,P值均>0.05);但是12周时取材检测结果和前次检测结果之间存在显著差异,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26.178,58719.299,23.023,P<0.05);B组于12周时micro-CT检测结果提示骨小梁平均间距、平均数目、平均厚度分别为0.765 um、6.141、0.093 um,与干预组12周时Micro-CT结果均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13.498,22.557,52.072,P<0.05)。结论阿仑膦酸钠预防大鼠早期激素性股骨头坏死具有一定作用,但是预防人体股骨头坏死是否具有相同疗效尚需进行多中心临床研究。
谭钢康鹏德裴福兴杨静沈彬周宗科谢小伟
关键词:糖皮质激素类阿仑膦酸钠股骨头坏死
评估促红细胞生成素的成骨及成血管活性并研究去蛋白牛松质骨携载RhEPO支架的骨缺损修复作用
EPO能够促进血管形成并且可能在骨生成中也有着作用.这篇研究的目的 是评估促红细胞生成素的成骨及成血管活性并研究去蛋白牛松质骨(DBB)携载rhEPO支架的骨缺损修复作用.24只健康山羊平均分成4组并成功造胫骨骨缺损模型...
李东海邓立庆谢小伟杨周源康鹏德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关节因素引起膝前疼痛的研究现状
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是临床用于治疗膝关节炎的一种常用手术,但由于膝关节解剖位置、结构特殊、手术者技术水平不一以及髌股关节的特殊性,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容易发生各种并发症。其...
李东海康鹏德谢小伟裴福兴
关键词:全膝关节置换病因
经皮头颈开窗Lightbulb技术死骨清除自体骨移植术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的近期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经皮头颈开窗自体骨支撑植骨术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的近期疗效.方法:采用经皮头颈开窗自体骨支撑植骨术对28例(31髋)早期股骨头坏死患者进行手术治疗(改良组),其中男15例17髋,女13例14髋;平均年龄32.46...
康鹏德李东海裴福兴谢小伟沈彬杨静周宗科
关键词:股骨头坏死髓芯减压自体植骨随访研究
股骨头钻孔液氮冷冻法建立山羊股骨头坏死模型
[目的]研究通过股骨头钻孔液氮冷冻法建立山羊股骨头坏死模型.[方法]12只山羊24髋随机法分配为实验组、对照组.实验组山羊采用股骨头钻孔液氮冷冻灌注法灌注山羊股骨头,对照组山羊采用股骨头钻孔灌注生理盐水法,术后80万IU...
谭振康鹏德谢小伟陈卓马俊邓立庆杨周源张东刚
关键词:股骨头坏死液氮冷冻山羊
髌骨去神经化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后膝前痛的影响: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的Meta分析
目的:通过Meta分析评价髌骨去神经化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后膝前痛的影响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CNKI、WanFang和VIP数据库,检索时限均从为建...
谢小伟裴福兴康鹏德王浩洋黄泽宇谭振邓力庆杨周源
关键词:全膝关节置换术膝前痛META分析
比较三种不同止血带方法:对初次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早期康复及骨水泥厚度的影响
目的:比较三种不同止血带方法对初次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早期康复及骨水泥厚度的影响.方法:2015年3月至2015年6月连续纳入60例拟行初次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三组:A组(全程使用止血带)、B组(半程使用止血...
谢小伟裴福兴康鹏德马俊王浩洋谭振杨周源
关键词:全膝关节置换术止血带快速康复
全膝关节置换术应用与不应用止血带的随机对照研究被引量:17
2017年
[目的]比较全膝关节置换术中应用止血带和不应用止血带的效果。[方法]2015年6月~2015年12月连续纳入90例拟行初次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止血带组(全程使用止血带)和无止血带组(全程不使用止血带),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失血量及输血率、术后VAS评分、膝关节肿胀程度、骨水泥厚度及术后康复。[结果]通过Gross方程计算两组预计总失血量,得到止血带组总失血量(896.10±245.40)ml多于无止血带组(804.30±215.90)ml,且止血带组的血红蛋白下降值(26.40±11.20)g/L显著高于无止血带组的血红蛋白下降值(18.50±8.30)g/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止血带组有1例需要输血,无止血带组没有输血者(P=1.000)。影像学测得两组骨水泥厚度分别为(0.52±0.02)cm和(0.51±0.02)c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96);无止血带组患者术后前3 d膝关节肿胀率均显著低于止血带组,且无止血带组的术后住院天数(3.80±0.29)d显著少于止血带组(5.10±0.22)d。[结论]在初次全膝关节置换术中,全程不应用止血带并不增加失血量,不影响骨水泥厚度,同时可以减轻术后膝关节肿胀程度和VAS评分,有助于快速康复,减少住院时间。
谢小伟岳辰黄泽宇康鹏德周宗科杨静沈彬裴福兴
关键词:全膝关节置换术止血带氨甲环酸加速康复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