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晓霞
- 作品数:6 被引量:12H指数:2
- 供职机构:云南大学更多>>
- 相关领域:社会学经济管理历史地理艺术更多>>
- 摆件(星月莲花印纹黑陶花尊)
- 1.本外观设计产品的名称:摆件(星月莲花印纹黑陶花尊)。;2.本外观设计产品的用途:本外观设计产品用于装饰和盛装物品。;3.本外观设计产品的设计要点:在于产品的形状、图案及其结合。;4.最能表明设计要点的图片或照片:立体...
- 吴白雨谭晓霞余丽婴
- 文山壮族、彝族铜鼓舞的保护与传承研究
- “文山壮族、彝族铜鼓舞”是2006年5月由国务院批准文化部确定并公布的一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本文聚焦云南省文山州的壮族和彝族传承铜鼓舞的实践活动,对三个国家级传承人所生活的广南县那洒镇贵马村(壮族村)、富宁县板...
- 谭晓霞
- 关键词:铜鼓舞壮族彝族
- 文献传递
- 现代背景下的八宝镇巫术现状浅析
- 在人类早期的文化中,巫术作为前宗教形式,在当时不同的人类群体中广泛的实践和运用着。"它不仅渗透在上古生活和人们信仰心理的各个方面,而且也深深地杂存在当时人们的原始知识和实用技艺当中。"它是人们在蒙昧阶段对物质世界和精神世...
- 谭晓霞
- 文献传递
- 重构集体意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路径——云南城寨村铜鼓及铜鼓舞的人类学考察被引量:9
- 2019年
- 从云南城寨村铜鼓舞借由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命名而获得发展的过程可以看到,集体意识的重构是集体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得以更好地延续与发展的重要因素。现代社会中,在传统社会里发挥社会整合作用的集体意识是动态变迁的。国家在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使得新的集体以及扩大了的新建的集体意识的获得成为可能。文化主体参与集体意识的重构,从而强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事项的神圣性,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变迁的文化生态中能够得到更好发展的重要条件。
- 谭晓霞
- 关键词:铜鼓舞非物质文化遗产神圣性
- 草原政策与牧民应对策略——呼伦贝尔两个嘎查的生态人类学比较研究
- 2010年
- 近年来,内蒙古天然草原退化、沙化面积呈急速扩大趋势,在其诸多诱因之中,草原所有权和牧民的应对策略是影响草原生态环境的最重要的人为因素。目前内蒙古草原环境个案研究多集中在中部典型草原地区,而东部草原地区资源管理方式和文化的关系研究非常少,更鲜有深入研究的文章。基于上述考虑,本文选择了呼伦贝尔两个生态环境相同的嘎查进行比较研究。通过这样的两个案例,一方面,试图揭示在草原生态环境中实行农区土地管理制度的弊端;另一方面,从两个嘎查对"双权一制"政策采取不同的应对策略说明,对于任何新的资源利用政策,都不能盲目采取不适宜当地状况的激进措施,而应充分注意尽可能以传统知识去进行积极的适应。
- 乌尼尔谭晓霞
- 关键词:草原生态环境
- 现代背景下的八宝镇巫术现状浅析
- 一般而言,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巫术生存的空间会受到挤压,甚至完全消失.但是就云南省广南县八宝镇的壮族而言,即使是科学技术日益发达的今天,它还依旧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针对这一特殊的现象,该文试图通过对文山州广南...
- 谭晓霞
- 关键词:壮族巫术神灵仪式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