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谭洪兴

作品数:30 被引量:54H指数:4
供职机构:深圳市慢性病防治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轻工技术与工程理学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2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 2篇专利

领域

  • 19篇医药卫生
  • 10篇轻工技术与工...
  • 4篇理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7篇质谱
  • 7篇色谱
  • 6篇质谱法
  • 6篇食品
  • 6篇相色谱
  • 5篇预包装
  • 5篇预包装食品
  • 5篇包装食品
  • 4篇等离子体质谱
  • 4篇等离子体质谱...
  • 4篇电感耦合
  • 4篇电感耦合等离...
  • 4篇电感耦合等离...
  • 4篇电感耦合等离...
  • 4篇液相
  • 4篇液相色谱
  • 4篇营养
  • 4篇脂肪酸
  • 4篇糖尿
  • 4篇糖尿病

机构

  • 30篇深圳市慢性病...
  • 14篇中国疾病预防...
  • 2篇华中科技大学
  • 2篇深圳职业技术...
  • 2篇中国疾病预防...
  • 1篇广东药学院
  • 1篇北京大学
  • 1篇广西壮族自治...
  • 1篇福建省疾病预...
  • 1篇海南省疾病预...
  • 1篇常州市疾病预...
  • 1篇广东医科大学

作者

  • 30篇谭洪兴
  • 22篇刘小立
  • 15篇王俊
  • 13篇于微
  • 9篇王俊
  • 5篇许佳章
  • 5篇徐健
  • 4篇冯里茹
  • 3篇杨慧
  • 2篇王竹
  • 2篇王俊
  • 1篇刘涛
  • 1篇陈宏靖
  • 1篇傅钰
  • 1篇刘烈刚
  • 1篇张宇
  • 1篇袁雪丽
  • 1篇李雄
  • 1篇郝丽萍
  • 1篇黎佩琳

传媒

  • 12篇卫生研究
  • 3篇中国食物与营...
  • 2篇中国热带医学
  • 2篇中国比较医学...
  • 1篇中华预防医学...
  • 1篇中国油脂
  • 1篇食品安全质量...

年份

  • 5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2
  • 2篇2021
  • 2篇2020
  • 2篇2018
  • 5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3篇2014
  • 4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1
3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进口预包装食品中钠、钾含量的现状分析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了解市场上销售的进口高消费预包装食品钠、钾含量的现状。方法:通过对实体超市与网络超市中进口预包装食品的销量进行预调查,选取销量较高的8类预包装食品,每类食品采集至少5个品牌的样品,检测其钠、钾含量。结果:虾片、干脆面是本次调查钠含量最高的两类食品,钠钾比大于2.0;威化饼干钠含量较低,同时钾含量较高,钠钾比中位数为0.5;不同品牌同类预包装食品钠钾比值范围较广,最高值与最低值相差近25倍。结论:市场销售的预包装食品普遍都存在钠含量偏高钾含量偏低的状况,食品生产企业应探索减盐经验,进一步改善食品中钠钾比值。
王俊谭洪兴朱李佳严俊安王竹刘小立
关键词:预包装食品
一种跟踪定位手持调查设备
一种跟踪定位手持调查设备,包括壳体、设于壳体上的显示屏和键盘,在壳体内设有一个信息处理电路板,该信息处理电路板电性连接显示屏和键盘;该信息处理电路板至少包括:控制器、通信模块、存储器、用于显示调查问卷并对调查问卷提供编辑...
王俊徐健刘小立于微朱李佳谭洪兴冯里茹
文献传递
青少年高消费预包装食品钠含量情况分析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了解青少年高消费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标示现状,并对预包装食品标签标示的钠含量与实际检测值进行对比分析。方法对超市与网店销售的薯片、曲奇、饼干预调查,包括进口与国产,选取销量较高的81种预包装食品,记录营养标签标示值信息,并对采集的样品进行钠含量检测。结果 81种预包装食品的营养标签都符合《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要求。66种预包装食品钠含量标示符合《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规定的允许误差范围。结论在高消费预包装食品调查中,三类国产食品钠含量标示值的中位数均高于同类进口食品;实验室检测发现,18.5%的样品检测值大于标示值的120%,不符合《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关于钠含量标示值的规定,其营养标签钠标示值的准确性有待进一步提高。
谭洪兴朱李佳于微李艳艳王竹刘小立王俊
关键词: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
计算机辅助营养调查面访系统的构建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建立适用于营养调查的计算机辅助面访系统,提高营养调查的质量及效率。方法 :计算机辅助面访系统的构建主要包括问卷生成子系统、现场调查(面访)子系统和后台管理子系统,并通过逻辑判断、痕迹记录、现场录音等方法进行问卷调查的质量控制和对调查员的监督,同时在系统中整合膳食营养数据库、膳食结构数据库等,给予受试者即时、直观、科学的膳食营养评价和建议,提高受试者的积极性。从问卷生成、现场面访调查到数据整理、统计分析实现全程电子化,减少手工操作的人为错误并提高效率。结果:成功构建了适用于营养调查的计算机辅助面访系统,并有待于在大样本人群营养调查中进一步验证。
许佳章于微朱李佳谭洪兴袁雪丽徐健刘小立王俊
关键词:营养调查
植物性富碘海产品碘元素形态分析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目的建立植物性富碘海产品不同形态碘的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mass spectrometry,ICP-MS)检测方法。方法 5%四甲基氢氧化铵溶液稀释样品后,85℃烘...
王俊谭洪兴于微杨丽琛刘小兵刘冬刘小立杨晓光
关键词: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Ⅱ糖尿病患者血浆中矿物元素分析
目的通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和原子吸收检测血浆中多种矿物元素的方法,探讨血浆元素与糖尿病的关系。研究方法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和原子吸收光谱法对200例糖尿病患者、200名年龄和性别相匹配的健康对照者血浆中的铝(A...
王俊谢尉谭洪兴许佳章徐健刘小立
关键词:糖尿病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矿物元素
文献传递
深圳市售不同类别水果果肉中酚酸含量的差异分析
2024年
目的 检测深圳市售多种水果中的酚酸类化合物,探究不同类别水果中酚酸的差异。方法 将采集的75种水果分为柑橘类、瓜果类、核果类、浆果类、热带水果和仁果类,利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其中酚酸类化合物,Kruskal-Wallis H法检验不同类别水果酚酸的差异,Mann-Whitney U检验南北方水果中的酚酸含量差异,Spearman法对水果中的化合物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75种水果酚酸总和为0.22~485.97 mg/kg FW,各类水果酚酸总和的中位数由高到低次序为仁果类(76.17 mg/kg FW)>柑橘类(37.86 mg/kg FW)>浆果类(28.08 mg/kg FW)>热带水果(22.56 mg/kg FW)>核果类(20.70 mg/kg FW)>瓜果类(1.62 mg/kg FW)。各类水果间除了龙胆酸、对-香豆酸的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他成分在不同类别水果间存在一定的差异(P<0.05)。南北水果中的酚酸只有绿原酸、香草酸和对羟基苯甲酸3种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仁果类水果中的酚酸化合物间存在着较多、较强的相关,其次是柑橘类和瓜果类水果,热带水果、核果类、浆果类水果中酚酸化合物的相关性则较少。所有水果中的酚酸化合物,只有芥子酸和阿魏酸有较强的正相关(r=0.736,P<0.01)。结论 6类水果间的绿原酸、原儿茶酸、阿魏酸、没食子酸、香草酸、咖啡酸、芥子酸、水杨酸、对羟基苯甲酸及酚酸总和存在一定的差异,水果中酚酸化合物间存在着一定的相关关系。
谭洪兴严俊安刘小倩唐增煦徐万娜王竹徐维盛洪文旭
关键词:水果酚酸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四省份淡水鱼与海水鱼中脂肪和脂肪酸含量分析
2024年
目的探讨淡水鱼和海水鱼中脂肪及脂肪酸的差异。方法依据国标方.法对海南、江苏、福建和广西4个地区83份鱼肉样本中脂肪和脂肪酸进行检测,利用t检验和Mann-Whitney U检验对淡水鱼和海水鱼中的脂肪及主要脂肪酸含量进行差异分析。结果鱼肉中的脂肪含量为0.1~26.0g/100g,含有棕榈酸、油酸和亚油酸等多种脂肪酸。淡水鱼和海水鱼中脂肪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饱和脂肪酸(saturated fatty acid,SFA)、单不饱和脂肪酸(monounsaturated fatty acid,MUFA)的百分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绝对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类鱼的亚油酸、α-亚麻酸,二十碳五烯酸(eicosapentaenoic acid,EPA)、二十二碳六烯酸(docosahexaenoic acid,DHA)、n-3多不饱和脂肪酸(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PUFA)、n-6PUFA的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淡水鱼和海水鱼中的脂肪酸构成有一定的差异:海水鱼SFA百分含量更高,而淡水鱼的MUFA百分含量更高,但SFA、MUFA的绝对含量没有差异。两类鱼PUFA构成也有一定差异:淡水鱼中的亚油酸、α-亚麻酸含量较高,而海水鱼中的EPA、DHA含量较高;淡水鱼中的PUFA主要以n-6形式存在,而海水鱼中的PUFA则以n-3形式为主。
严俊安谭洪兴陈宏靖邝欣欣梁川汤健彬唐增煦王竹徐维盛洪文旭
关键词:脂肪脂肪酸淡水鱼海水鱼
2021年西藏昌都洛隆县大骨节病病区人群饮食结构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了解西藏昌都洛隆县大骨节病病区内患者与非患者的膳食结构并对其进行比较。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回顾性选取西藏昌都地区洛隆县2021年全国大骨节病监测系统内已完成筛查并登记在册的患者作为病例组源人群,在同居住县域内随机抽取经筛查未患有大骨节病的人群作为对照组。使用自制膳食调查表,以一对一面谈方式记录被调查者家庭过去一年的食物消费种类、食物摄入频次,调查对象基本信息、家庭人口数等基本情况。结果病例组对大米(米饭/米粉)的消费率最高(97.33%),对照组对非小麦制品、非油炸面食(面包/馒头/面条/饺子,方便面除外)消费率最高(90%),78.7%的患者选择不食用当地产小麦(藏面),非患者选择每周食用非当地产小麦(藏面)3~4次的人数显著高于患者。病例组(93.33%)及对照组(90%)对肉及肉制品消费率应答最高的均为牦牛肉(当地),对照组人群还选择消费牛肉(非当地/羔羊肉/羊肉/其他非加工肉类)、禽类和畜类内脏、鱼类(所有海水和淡水鱼)、虾蟹或其他海产品,其消费率及摄入频次都显著高于病例组人群。对照组人群对西红柿、葱蒜类(蒜苗/韭黄/葱/洋葱)]和鲜蛋(鸡蛋/鸭蛋/鹌鹑蛋/鹅蛋)的消费率及摄入频次均显著高于病例组人群。两组人群对水果类和奶及奶制品的消费率及摄入频次没有显著差异。结论西藏昌都洛隆县大骨节病区人群主食除当地青稞(糌粑)外,多数人还选择了外购大米和面粉,改变了以往主食单一的状况。但与病区内健康人群相比,大骨节病人群对鱼类、虾蟹类、禽类及畜类内脏类、蛋类(鲜蛋)及蔬菜(西红柿、葱姜蒜)的消费率和摄入频次显著偏低,肉类品种选择单一,以当地牦牛肉为主,整体膳食结构仍呈现种类单一,膳食不均衡风险。
蒋彤普珠王鸥陈照宇高嘉翔谭洪兴刘涛王俊林剑浩黄建霍军生
关键词:大骨节病膳食调查饮食结构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测定水果中13种酚酸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水果中13种酚酸(绿原酸、原儿茶酸、阿魏酸、对-香豆酸、没食子酸、龙胆酸、香草酸、咖啡酸、丁香酸、芥子酸、迷迭香酸、水杨酸、对羟基苯甲酸)的方法。方法 使用甲醇超声提取水果中的游离型酚酸,离心残渣中的结合型酚酸经碱水解释放后以乙酸乙酯提取,合并2种提取液,浓缩后于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中检测分析。以Agilent ZORBAX SB-C_(18)色谱柱(3.0 mm×100 mm,3.5μm)进行分离,多反应监测模式。结果 13种化合物标准品在10 min内达到完全分离,线性相关系数(R^(2))均大于0.998,检出限为0.172~3.471 ng/mL。前处理方法经优化,苹果、草莓、橙和水蜜桃4种水果的方法回收率为80.0%~119.4%,精密度在7.00%以内(n=6)。4类12种水果的酚酸含量有较大差异,同一类别的水果其酚酸组成没有表现出一致性。结论 本方法灵敏度、精密度和准确度良好,适用于多种水果中游离型和结合型酚酸类化合物的含量测定。
严俊安谭洪兴唐增煦刘小倩徐万娜王竹徐维盛洪文旭
关键词:水果酚酸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