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贾彦龙

作品数:42 被引量:298H指数:9
供职机构:河北农业大学林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河北省科技厅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文化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3篇期刊文章
  • 5篇专利
  • 3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8篇农业科学
  • 5篇环境科学与工...
  • 3篇文化科学
  • 2篇生物学
  • 1篇天文地球
  • 1篇机械工程
  • 1篇航空宇航科学...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18篇人工林
  • 17篇落叶松
  • 14篇华北落叶
  • 14篇华北落叶松
  • 12篇落叶松人工
  • 12篇落叶松人工林
  • 11篇华北落叶松人...
  • 10篇土壤
  • 5篇冀北山地
  • 5篇
  • 4篇生物量
  • 4篇松林
  • 4篇天然次生林
  • 4篇物量
  • 4篇次生
  • 4篇次生林
  • 3篇多样性
  • 3篇养分
  • 3篇油松
  • 3篇有机碳

机构

  • 42篇河北农业大学
  • 13篇木兰围场国有...
  • 12篇中国科学院
  • 5篇中国科学院大...
  • 1篇河北省农林科...
  • 1篇河南大学
  • 1篇沈阳农业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植...
  • 1篇中国林业科学...
  • 1篇河北省林业局

作者

  • 42篇贾彦龙
  • 27篇许中旗
  • 6篇李倩茹
  • 5篇于贵瑞
  • 5篇王秋凤
  • 5篇卢金平
  • 4篇黄选瑞
  • 3篇纪晓林
  • 3篇许晴
  • 3篇李校
  • 3篇何念鹏
  • 2篇徐国巧
  • 2篇李永宁
  • 2篇李倩茹
  • 2篇张志东
  • 2篇王冬至
  • 2篇李晓莎
  • 2篇庞瑞
  • 1篇任小丽
  • 1篇张璠

传媒

  • 4篇林业资源管理
  • 3篇河北林果研究
  • 3篇河北农业大学...
  • 3篇林业与生态科...
  • 2篇水土保持通报
  • 2篇林业科学研究
  • 2篇中国科学数据...
  • 1篇植物生态学报
  • 1篇生态学报
  • 1篇水土保持学报
  • 1篇地理学报
  • 1篇西北林学院学...
  • 1篇草业科学
  • 1篇应用生态学报
  • 1篇河北林业科技
  • 1篇山东林业科技
  • 1篇自然资源学报
  • 1篇中南林业科技...
  • 1篇南方农业
  • 1篇中国科技资源...

年份

  • 2篇2025
  • 3篇2024
  • 9篇2023
  • 4篇2022
  • 3篇2021
  • 1篇2020
  • 4篇2019
  • 3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4
  • 4篇2012
  • 4篇2011
  • 1篇2010
4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Simpson指数和Shannon-Wiener指数若干特征的分析及“稀释效应”被引量:139
2011年
基于一种假设的群落条件,对目前应用较广的两种α多样性指数——Simpson指数和Shannon-Wiener指数的特征进行对比和分析,以期能够对其进行更好地理解、应用和解释。通过假设的群落条件及情景设计证明,Simpson指数比Shannon-Wiener指数对物种均匀度更为敏感,而Shannon-Wiener指数对物种丰富度更敏感。同时,研究结果表明,物种的相对多度0.72可以近似作为一个物种是否是富集种的衡量标准。两种多样性指数都存在"稀释效应",即当一个群落新增加物种的相对多度超过某一限度时,群落多样性指数不但不增加,反而会有所下降,对于Simpson指数来说,该限度约为0.67,对于Shannon-Wiener指数来说,该限度约为0.77。
许晴张放许中旗贾彦龙尤建民
关键词:SHANNON-WIENER指数均匀度丰富度
燕山西部山区不同年龄落叶松人工林草本植物多样性被引量:5
2011年
为了解华北落叶松人工林物种多样性随林分年龄的变化规律,对燕山北部地区不同年龄华北落叶松人工林的生物多样性进行调查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3种林龄的落叶松人工林在物种丰富度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以及均匀度Pielou指数都以9 a生华北落叶松人工林为最高,其次为33 a生华北落叶松人工林,而18 a生华北落叶松人工林最低;林隙林隙地段物种多样性明显高于非林隙。随林分年龄的变化,华北落叶松人工林物种多样性没有表现出明显的规律性,与林分年龄相比,林分郁闭度以及林隙的数量对物种多样性的影响更大。
郭万军张丛哲李倩茹贾彦龙赵连清许中旗
关键词:落叶松人工林物种多样性丰富度均匀度
华北落叶松人工林生长规律研究被引量:24
2012年
以河北省塞罕坝华北落叶松(Larix principis-rupprechtii Mayr.)人工林为研究对象,收集大量临时样和解析木地调查资料,利用不同的生长模型对华北落叶松人工林生长过程进行拟合,以找到最优模型,计算各生长指标。结果表明:Logistic模型模拟华北落叶松人工林胸径、树高、材积生长过程效果最好,抛物线方程拟合林分立木株数随年龄变化过程效果最好;华北落叶松人工林胸径年平均生长量为0.46cm,速生期为10~20年;树高年平均生长量为0.38m,速生期为前20年;材积年平均生长量为0.006 90m3,速生期为10~30年,数量成熟龄为43年,为华北落叶松人工林的经营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李兵兵原民龙贾彦龙刘相兵刘亚茜黄选瑞
关键词:华北落叶松
2006-2015年中国大气无机氮干沉降时空格局数据集被引量:9
2021年
干沉降是大气氮沉降的重要组分,对陆地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有重要影响。由于干沉降组分复杂、观测技术难度大,我国干沉降观测的站点少、时间短,如何获取精度高、时间序列长的干沉降空间格局数据是评估干沉降对我国生态系统影响的关键。本研究基于干沉降的站点观测数据和NO_(2)、NH_(3)遥感柱浓度数据,分别建立了评估不同形态干沉降的遥感统计模型,生成了2006-2010年、2011-2015年2个时期中国无机氮干沉降通量的空间格局数据集,包括颗粒态NH_(4)^(+)、NO_(3)^(-)、气态NO_(2)、HNO_(3)、NH_(3)和总干沉降通量6个指标,空间分辨率为10 km×10 km,数据格式为tiff。本数据集是第一个基于地面实测数据生成的中国大气氮干沉降可公开共享数据集,可为中国大气氮沉降的生态效应和环境效应评估提供数据基础,也可为我国的氮素管理政策提供理论支持。
贾彦龙王秋凤朱剑兴陈智何念鹏何念鹏
关键词:干沉降遥感模型
燕山北部山地人工落叶松林与天然次生林物种多样性的比较被引量:1
2011年
为了解燕山北部山地华北落叶松人工林植被物种多样性维持功能的高低,选取13 a和30 a生人工落叶松林,以13 a和28 a生天然次生杨桦林作为对照,对两种林分的植被多样性进行调查和分析,并研究了间伐对人工落叶松林植被物种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林龄相同或相近的两种林分类型相比,无论是乔木层、灌木层或是草本层,人工落叶松林丰富度、Simpson指数、Shannon-Weiner指数均表现出相当或略高于天然次生杨桦林(30 a生人工落叶松林乔木层多样性指数除外);间伐对人工落叶松林植被物种多样性的短期影响主要体现在乔木层,对林下灌木层和草本层无明显影响。燕山北部山地人工落叶松林具有较高的植物多样性维持功能,没有导致物种多样性的降低。
纪晓林贾彦龙卢金平李倩茹许中旗
关键词:人工落叶松林物种多样性
基于生态功能区的河北省生态系统服务权衡与协同分析被引量:14
2023年
生态系统服务权衡与协同分析是当下生态系统服务的研究前沿和热点,可为生态系统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本文基于河北省生态功能区划分,选取粮食生产、碳储存、土壤保持和水源涵养4种生态系统服务,利用空间叠置法分析了2017年河北省不同生态功能区生态系统服务的权衡/协同关系,主要结论为:(1)河北省粮食生产总量为3828万t,五大生态区的贡献排序为低平原生态修复区(PY)>燕山太行山生态涵养区(YS)>环京津生态过渡带(HJJ)>坝上高原生态防护区(BS)>沿海生态防护区(YH)。(2)河北省碳储存、土壤保持、水源涵养服务的总量分别为8567万t碳、470161万t土、656875万t水。3种服务呈现相似分布,以燕山太行山生态涵养区贡献量最高(均超过75%),其余各生态功能区贡献量普遍较低。(3)河北省全域不同生态系统服务之间以强权衡和低协同关系为主,强权衡、低协同、弱权衡、高协同的比例分别为48.15%、45.92%、5.09%、0.83%。(4)河北省强权衡关系生态系统的主导功能与其所处生态区功能定位基本一致,强权衡关系的生态系统可为生态功能区主导功能的发挥提供保障。本文可为管理者从生态功能区的角度优化生态系统服务权衡/协同关系提供新思路。
李倩茹贾彦龙王慧军王哲
关键词:生态系统服务生态功能区
氮添加对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土壤微生物呼吸及其温度敏感性的影响被引量:1
2025年
土壤微生物呼吸是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大气氮沉降显著影响。华北地区是我国高氮沉降地区,研究该地区森林土壤微生物呼吸及其温度敏感性(Q_(10))对氮沉降的响应非常重要。在燕山北部山地的华北落叶松人工林设置7个水平氮添加处理(0、5、10、20、40、80、160 kg N hm^(-2)a^(-1)的施氮量)模拟氮沉降,施肥两年后采集土壤样品,在15℃和25℃下进行土壤呼吸培养实验,采用冗余分析、结构方程模型等方法研究氮添加对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土壤微生物呼吸及其温度敏感性的影响及机理。结果表明:(1)15℃和25℃培养下,土壤微生物呼吸速率均随氮添加量增加呈降低趋势,与对照相比,160 kg N hm^(-2)a^(-1)处理的微生物呼吸速率在15℃和25℃下分别降低23.94%和21.64%;(2)Q_(10)的范围为2.60—4.92,随氮添加增加整体呈现先降低后增加的趋势,于80 kg N hm^(-2)a^(-1)水平氮添加下达到最高值;(3)冗余分析发现氮添加后土壤呼吸速率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土壤惰性有机碳(NLC)与硝态氮(NO_(3)^(-)⁃N),而不同温度下土壤呼吸速率的影响因素也存在差异;(4)氮添加可通过增加土壤氮有效性及改变土壤碳稳定性来提高Q_(10)。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氮添加量的增加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土壤微生物呼吸呈降低趋势,而土壤微生物呼吸的Q_(10)则呈现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研究可为大气氮沉降背景下的森林生态系统土壤碳动态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陈雨晗杨晓聪杨柳卢金平马娇娇许中旗贾彦龙
关键词:华北落叶松人工林温度敏感性
华北落叶松人工林主要草本植物N,P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研究——以燕山北部山地为例被引量:2
2020年
氮(N)、磷(P)元素是生物体和生态系统所需的基本元素,通过对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内主要22种草本植物各器官的N,P含量进行测定及比较研究,得出:1)该地区草本植物整株植株的N元素含量范围为18.10~42.87 mg/g,P元素含量范围为1.87~4.92 mg/g,其中黄芪各器官的N含量最高,垂芥的叶、茎中P含量最高,整株植株的N∶P值范围为6.26~18.95,除紫花地丁植株的N∶P值大于16外,其它植株N∶P值都小于14;2)草本植物叶中的N与P元素含量要显著高于茎和根,地上部分大于地下部分;3)5个科类中豆科的N元素含量最高,伞形科的P元素含量最高,5个科类的N∶P值均小于14。
解晗万一峰崔红娜郑炎贾彦龙
关键词:华北落叶松人工林草本植物化学计量
氮添加和封育对华北落叶松人工林生长和草本多样性的影响被引量:2
2023年
[目的]为揭示氮沉降背景下放牧对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及林下草本植物多样性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以河北省木兰围场常年受到放牧影响的华北落叶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通过设置对照、封育、施肥、施肥+封育4种处理,测定样地内乔木胸径、树高、冠幅增长量和林下草本生物量及多样性等指标,探讨了2 a封育和施肥对华北落叶松人工林生长和草本多样性的影响。[结果]与对照样地相比,封育、施肥和施肥+封育处理均对乔木生长有促进作用,树高增长分别约31.7%、17.6%和47.5%,其中,施肥+封育处理与对照差异显著;封育、施肥和施肥+封育处理均促进了草本生物量的增长,草本地上生物量分别提高5.3、0.4、4.1倍,草本地下生物量分别提高4.9、0.1、4.3倍,总草本生物量分别提高5.1、0.2、4.2倍;封育和施肥处理下,草本多样性变化不大,但不同处理使物种优势度发生显著变化。[结论]本研究表明,短期氮添加和封育促进了华北落叶松林乔木和草本生长,但未对草本多样性产生影响,却显著改变了草本植物的组成。
黄晴晴张帅发徐国巧李校许中旗贾彦龙
关键词:华北落叶松封育
基于模型数据融合的我国陆地生态系统碳氮水循环研究应用被引量:1
2022年
以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CERN)长期定位观测数据为基础,结合多源数据发展了生态模型数据融合方法体系,研发多尺度生态数据产品和生态数据共享、分析与模拟平台,系统评估我国陆地生态系统近30年碳氮水通量的大小、趋势和年际变异及其影响因素,以推动我国生态信息学领域的技术发展,深入认识陆地生态系统碳氮水循环和气候相互关系,提高我国生态系统评估与管理能力。
何洪林陈智张黎张黎何念鹏任小丽王秋凤何念鹏贾彦龙王秋凤郭学兵牛忠恩苏文张心昱唐新斋朱剑兴常清青于贵瑞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