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篇石油与天然气...

主题

  • 4篇稠油
  • 2篇低耗
  • 2篇热采
  • 2篇脱水工艺
  • 1篇地层
  • 1篇地层损害
  • 1篇调剖
  • 1篇调驱
  • 1篇调驱剂
  • 1篇油藏
  • 1篇制备及性能
  • 1篇热采工艺
  • 1篇热采井
  • 1篇热采开发
  • 1篇钻井
  • 1篇钻井液
  • 1篇脱水
  • 1篇完井
  • 1篇完井液
  • 1篇裂缝性

机构

  • 3篇中国石油化工...
  • 3篇中国石化
  • 1篇江汉石油学院
  • 1篇西南石油大学
  • 1篇中国石油

作者

  • 6篇贾瑢
  • 2篇李古正
  • 1篇陈凤君
  • 1篇扈中
  • 1篇苗振宝
  • 1篇唐金龙
  • 1篇胡三清
  • 1篇王松
  • 1篇梅海燕
  • 1篇秦绍印
  • 1篇纪成
  • 1篇陈于刚
  • 1篇张红梅

传媒

  • 1篇河南石油
  • 1篇油气地质与采...
  • 1篇石油天然气学...
  • 1篇石油地质与工...

年份

  • 2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08
  • 2篇2003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稠油热采井高温调剖技术在河南油田的应用被引量:2
2003年
分析了河南油田稠油油藏注蒸汽开采的汽窜特征,通过进行高温调剖剂的选型与室内试验,确定和完善了配套工艺技术。该技术在河南油田调剖施工25井次,对应汽窜油井79口,堵窜成功率90%以上,增油4000t,取得了良好的经剂效益。
陈于刚扈中苗振宝贾瑢张红梅李古正
关键词:稠油热采高温调剖
稠油低耗脱水工艺参数优化降低运行成本
稠油脱水处理难度大、能耗高已被业界认可,其原因主要在于稠油黏度大、胶质、沥青质含量高,油水密度差小等特性,加之稠油开采、处理过程中加入了一些不同成分的化工药剂,造成原油乳化程度严重,破乳、脱水困难,能耗较高,外输净化原油...
贾瑢崔永凯刘运波魏振国
关键词:参数优化
稠油低耗脱水工艺参数优化研究
河南油田采油二厂所生产的原油大部分属于稠油.稠油脱水处理难度大、能耗高已被业界认可,其原因主要在于稠油粘度大、胶质、沥青质含量高,油水比重差小等特性,加之稠油开采、处理过程中加入了一些不同成分的化工药剂,造成原油乳化程度...
贾瑢崔永凯刘运波李晓峰朱德鸿
关键词:稠油集输脱水工艺工艺参数
河南超稠油难采储量热采开发工艺技术配套研究被引量:2
2008年
近年来,随着国际油价持续走高,对超稠油难采储量的开发利用备受观注。但由于难采储量存在油稠、粘度高、出砂严重等问题,常规热采工艺不能完全适应此类油藏开采。通过对河南稠油田开展难采储量开发工艺技术配套应用研究,取得了注汽、出油、效益三方面的突破,对难采储量形成规模化生产,实现了稠油热采增储稳产。
贾瑢李古正陈凤君
关键词:超稠油难采储量热采工艺
裂缝性油藏耐温耐盐调驱剂的制备及性能评价被引量:3
2015年
针对常规调驱封堵剂在裂缝性高温高盐油藏易降解、适应性差的难题,以丙烯酰胺、二甲基二丙烯酰胺基磺酸钠为共聚单体,以过硫酸铵为引发剂,N,N-亚甲基丙烯酰胺为化学交联剂,锂皂石为物理交联剂,合成一种新型的耐温耐盐调驱剂颗粒,并对其微观形貌和粘弹性进行表征,评价其耐剪切性能、膨胀性能、封堵性能和提高采收率能力。结果表明:调驱剂为不规则的块状颗粒,初始平均粒径为66.87μm,在75℃的模拟地层水中吸水48 h后的粒径能达到初始粒径的3.53倍左右,其弹性模量和粘性模量分别为1 600和150 Pa;该颗粒封堵率均大于80%,总体封堵效果较好,在渗透率级差为4.03的条件下,水驱后提高采收率幅度达20.1%。该调驱剂颗粒在裂缝性高温高矿化度非均质油藏具有较强的适应性。
纪成梅海燕李影王凌云贾瑢
关键词:流变性能裂缝性油藏封堵率调驱剂
高温高密度钻井液完井液体系室内研究被引量:15
2003年
为了开发深部的油气藏 ,在钻井作业中需要使用性能更为优良的加重钻井液完井液 ,研制了一种新型的抗高温高密度水基钻井液体系。该体系用海泡石配成基浆 ,添加多种抗高温处理剂而复配成几种不同配方 ,从中选出一种配方作进一步的性能评价试验。试验表明 ,它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 (抗温 1 80℃ )、抗盐性 ( 2 0 % )、抗钙性 ( 3 % )以及良好的流变性等特点 ,基本上能满足深井、超深井等复杂地层的钻井要求。
王松胡三清秦绍印贾瑢唐金龙
关键词:高温钻井液完井液加重剂海泡石地层损害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