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允杉 作品数:13 被引量:50 H指数:6 供职机构: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三亚市院地科技合作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腹腔镜结直肠癌同时性肝转移的手术疗效分析 被引量:6 2013年 目的探讨腹腔镜结直肠癌同时性肝转移的手术疗效。方法对2007年5月-2009年8月本院手术治疗的115例结直肠癌同时性肝转移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腹腔镜同时手术组56例,开腹同时手术组59例。结果两组均无手术后1月内死亡病例,1、3、5年累积生存率腹腔镜同时手术组分别为83.2%、41.2%和12.2%;开腹同时手术组分别为78.1%、42.4%和19.8%,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og-rank,P>0.05)。两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腹腔镜同时组为23.21%,开腹同时组为11.86%(χ2,P>0.05)。结论结直肠癌同时性肝转移患者行腹腔镜同时手术和开腹同时手术疗效相近,手术并发症无显著增加,腹腔镜同时手术是安全可行的。 赵允杉 崔建新 李松岩 邹振玉 滕达 杜晓辉关键词:肝切除术 结直肠癌肝转移 腹腔镜 腹腔镜内侧入路右半结肠癌根治术临床观察 被引量:8 2012年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内侧入路右半结肠癌根治术的方法和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5月-2010年6月解放军总医院普通外科行右半结肠癌根治术患者112例临床资料,腹腔镜组(LAP)52例,开腹手术组(OS)60例。结果两组性别构成及年龄无统计学差异(P=0.547,P=0.788);腹腔镜组与开腹组在术中出血量[(100±70)ml vs(210±85)ml,P=0.037]、术后镇痛时间[(19.2±8.5)h vs(58.3±12.2)h,P=0.033]、术后排气时间[(3.3±1.1)d vs(5.5±1.6)d,P=0.045]及总住院天数[(11.9±5.8)d vs(17.5±10.2)d,P=0.012]差异显著;在手术时间、切除标本长度、淋巴结清扫数目、术后发生吻合口瘘和肠梗阻,以及1年内局部复发率和肝转移率方面无统计学差异;腹腔镜组1例因肿瘤侵及十二指肠行中转开腹。结论腹腔镜辅助右半结肠癌根治术符合肿瘤根治原则,术后患者恢复较快,近期疗效较好,值得推广。 李松岩 杜晓辉 张维涛 陈凛 宁宁 赵允杉 刘利利关键词:腹腔镜 右半结肠癌 内侧入路 接触性激光应用于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的方法介绍及疗效探讨 2019年 目的探讨接触性激光直肠癌根治性手术的微创新方法。方法收集2017年2月至2019年2月期间收治的31例直肠癌患者,均在腹腔镜下利用接触性激光手术系统进行直肠癌根治性手术。回顾性总结手术分离方法、显露方法,总结手术时间、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目、盆腔引流量、排气排便时间以及随访情况。结果所有患者手术顺利,手术时间80~150 min,平均(113.29±18.59)min,术中出血量为15~50 ml,平均(26.35±8.51)ml,术后排气时间为2~4 d,平均(3.11±0.78)d,手术清扫淋巴结数11~22枚,平均(14.20±3.32)枚,术后恢复正常,无切口红肿等感染征象,盆腔引流量为20~50 ml,平均(32.71±6.71)ml,术后3~5 d拔除引流管,7 d拆线,术后7~9 d天出院,随访12~24月无复发,实验室检查和影响学检查无异常。结论在腹腔镜环境下利用接触性激光进行直肠癌根治术,是一种创伤较小、出血较少的新方法,安全、有效,值得推广应用。 王春喜 曾晶 徐明月 雷永红 薛娜 刘庆 刘志为 疏丹 顾瑛 赵允杉关键词:激光 直肠肿瘤 腹腔镜检查 直肠癌淋巴结跳跃转移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10 2012年 目的通过对直肠癌淋巴结跳跃转移的临床病理特点进行分析探讨直肠癌根治术高位血管结扎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0月至2010年10月行根治性直肠癌切除的207例患者资料,观察肠系膜下动脉周围及其根部淋巴结发生跳跃转移的情况,分析临床病理因素与跳跃转移间的相关性。结果207例直肠癌患者手术切除标本中共检出淋巴结2305枚,有转移的患者168例。跳跃转移与肿瘤的分化程度(X^2=113.65,P=0.037)及肿瘤浸润深度(X^2=108.22,P=0.042)相关,与性别、年龄、部位、大小、术前血清癌胚抗原水平、大体类型和组织类型因素均无明显相关性。结论术前对直肠癌肿瘤分化程度及浸润深度进行评估,有助于提示是否存在淋巴结跳跃转移;对于有跳跃转移风险的患者应行血管高位结扎淋巴结清扫术。 杜晓辉 宁宁 赵允杉关键词:直肠肿瘤 淋巴转移 结直肠外科手术 淋巴结切除术 腹腔镜微创手术治疗完全性直肠脱垂疗效观察 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观察腹腔镜微创手术治疗完全性直肠脱垂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临床确诊的Ⅱ度或Ⅲ度直肠脱垂6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1例。观察组采用腹腔镜微创手术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腹外科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切口长度、术后疼痛程度评分、盆腔引流及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术后恢复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术中操作顺利(观察组无中转开腹),无术中死亡或术后2周内死亡病例。观察组手术时间(86.61±13.51) min,显著短于对照组的(115.60±21.93) min (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61.77±22.01) ml,非常显著少于对照组的(176.10±54.21) ml (P<0.01);观察组手术切口长度(4.91±0.72) cm,非常显著短于对照组的(12.06±2.24) cm (P<0.01);观察组术后疼痛程度评分(4.11±1.23)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的(7.56±2.28)分(P<0.05);观察组术后24 h盆腔引流量(30.65±8.31) ml,非常显著少于对照组的(183.23±35.53) ml (P<0.01);观察组术后排气时间(3.11±1.12)天,显著短于对照组的(4.89±2.31)天(P<0.05);观察组术后住院时间(9.34±2.15)天,显著短于对照组的(13.89±3.03)天(P<0.05)。两组术后恢复均顺利,无吻合口出血、无感染、无肠瘘发生,切口愈合良好,患者进食正常;对照组出现轻度尿潴留2例,观察组无尿潴留发生。随访2~4年,平均2.8年,两组均无死亡及复发病例,患者排便规律,活动后或一般体力劳动时无直肠脱垂、无明显直肠下坠感,肛门功能正常、无失禁现象,无便秘或大便不成形现象,无肠梗阻等并发症发生,观察组7例和对照组8例顽固性便秘患者术后均得到显著改善。结论:采用腹腔镜微创手术治疗完全性直肠脱垂临床疗效较好。 王春喜 徐明月 赵允杉 王连臣 刘松平 张楠 王庆玉 刘庆 王宇关键词:直肠脱垂 腹腔镜 微创手术 结肠镜、腹腔镜双镜联合治疗结直肠良恶性肿瘤与开腹手术的疗效对比 被引量:6 2013年 目的探讨结肠镜、腹腔镜联合治疗结直肠良恶性肿瘤在临床应用中的优点。方法 2007年6月-2011年1月我科分期收治结直肠良恶性肿瘤患者174例,其中78例行开腹手术,96例行结肠镜、腹腔镜联合手术。观察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镇痛次数、术后排气时间、术后并发症及复发。结果术中出血量双镜组平均50 ml,开腹组平均150 ml;术后镇痛次数双镜组平均0.3次,开腹组平均3次;术后排气时间双镜组<36 h 49例,开腹组0例,双镜组明显优于开腹组(P<0.01)。结论双镜联合治疗结直肠良恶性肿瘤较开腹手术优点明显,可作为结直肠良恶性肿瘤的常规手术方法。 赵允杉 李松岩 邹振玉 滕达 杜晓辉关键词:大肠肿瘤 结肠镜 腹腔镜 腔镜直肠癌前切除术中保留左结肠动脉效果及安全性观察 被引量:8 2019年 目的:观察腔镜下直肠癌前切除术中保留左结肠动脉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确诊的直肠癌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保留左结肠动脉组和不保留左结肠动脉组各60例。两组均于腔镜下完成直肠癌前切除术,常规完成淋巴清扫、肿瘤切除以及结肠直肠吻合操作,一组保留左结肠动脉,另一组不保留左结肠动脉。观察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肠系膜下动脉根部淋巴结清扫数目、回肠末端造瘘或横结肠造口情况及术后吻合口漏发生情况。结果:全部病例均手术操作顺利,无直肠及其系膜破损,无髂血管、输尿管等邻近器官损伤。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差异不显著(P>0.05);两组术后吻合口漏、结肠造口率、术中清扫淋巴结数量以及淋巴结转移数量均差异不显著(P>0.05)。两组术后24 h盆腔引流量差异不显著(P>0.05),术后2天两组患者盆腔渗出明显减少,均在手术后第5天拔出引流管。结论:在腔镜下直肠癌前切除术中保留左结肠动脉可避免过多游离结肠,保障结肠吻合口近端血运,降低吻合口张力及吻合口漏发生率,减少预防性结肠造口或回肠末造瘘。 王春喜 赵允杉 王连臣 李建美 张艳君 刘庆 王庆玉 刘自为关键词:直肠癌 腹腔镜手术 吻合口漏 腹腔镜下激光根治性切除直肠癌的初步探讨(附9例报告) 2019年 目的探讨在腹腔镜下利用接触性激光根治性切除直肠癌的手术方法。方法 2017年2月至2018年3月,直肠癌患者9例,采用腹腔镜辅助下接触性激光直肠癌根治术治疗,激光功率10 W。术后6~19个月随访,记录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目、盆腔引流量、肠功能恢复时间,观察治疗疗效。结果 9例患者手术顺利,手术时间80~150 min,平均(108.9±24.3) min;术中出血10~30 ml,平均(20±6.1) ml;术后2~4d排气,平均排气时间(3.11±0.8) d;手术清扫淋巴结数13~50枚,平均(24.2±14.9)枚。术后恢复正常,无切口红肿等感染征象,术后3~5 d拔除引流管,7 d拆线,术后7~9 d出院,随访6~19个月无复发,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无异常。结论在腹腔镜辅助下,可利用接触性激光刀进行直肠癌根治手术,创伤小、恢复快、出血少,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新型微创手术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王春喜 曾晶 徐明月 雷永红 薛娜娜 刘庆 刘志为 疏丹 顾瑛 赵允杉关键词:激光 直肠癌 腹腔镜手术 机器人手术系统在胃肠外科领域的应用 被引量:1 2011年 由于机器人技术的迅速发展.微创外科将进入一个新的时代。以伊索(AESOP)系统、宙斯(Zeus)系统、达芬奇(DaVinci)系统为代表的第一代医用机器人手术系统已应用于临床,并在外科手术中显示出独特的优势。 杜晓辉 赵允杉关键词:机器人手术系统 胃肠外科 中低位直肠癌患者新辅助放化疗+根治术治疗的预后因素分析 被引量:8 2018年 目的探讨中低位直肠癌患者术前放化疗+根治术治疗的预后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08年2月-2013年2月就诊于我院的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随访期间疾病进展情况,分为疾病进展组(发生复发、转移等)和无进展组(无复发转移等),绘制生存曲线,分析直肠癌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根据患者预后情况分为无进展组133例,疾病进展组153例。Kaplan-Meier生存曲线显示患者发生不良预后的平均时间45.69个月(95%CI:43.59~47.79)。患者不良预后率为53.50%。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年龄(P=0.021)、肿瘤距肛门距离(P=0.004)、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 3.40 ng/ml(P=0.035)、是否临床完全缓解(clinical complete response,cCR)(P=0.005)是影响疾病进展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晚期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后可一定程度改善患者生存情况,肿瘤距肛门距离、CEA水平、年龄、是否cCR与直肠癌患者预后有一定相关性。 王泽 陈凛 郭欣 崔建新 赵允杉关键词:直肠癌 直肠癌根治术 化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