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加应

作品数:30 被引量:72H指数:6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附属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期刊文章
  • 10篇专利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9篇肿瘤
  • 8篇手术
  • 7篇直肠
  • 4篇梗阻
  • 4篇腹腔
  • 4篇肠癌
  • 3篇直肠肿瘤
  • 3篇术后
  • 3篇气腹
  • 3篇结肠
  • 3篇黄疸
  • 3篇梗阻性
  • 3篇梗阻性黄疸
  • 3篇肠梗阻
  • 3篇肠肿瘤
  • 2篇导管
  • 2篇一次性集尿袋
  • 2篇引流
  • 2篇乳酸
  • 2篇实验鼠

机构

  • 30篇复旦大学
  • 1篇复旦大学附属...

作者

  • 30篇赵加应
  • 27篇蔡元坤
  • 7篇陈骏
  • 7篇程志俭
  • 7篇程明荣
  • 5篇殷琛庆
  • 4篇廖晓寰
  • 4篇徐火根
  • 4篇朱卫平
  • 4篇潘杰
  • 3篇徐宏智
  • 3篇黄陶承
  • 3篇王会鹏
  • 3篇任重
  • 2篇叶桃
  • 2篇龚梨峰
  • 2篇何涛
  • 2篇舒维清
  • 2篇章清
  • 2篇张杰

传媒

  • 5篇中华普通外科...
  • 3篇上海医药
  • 3篇中国临床医学
  • 1篇当代医学
  • 1篇外科理论与实...
  • 1篇中华胃肠外科...
  • 1篇现代中西医结...
  • 1篇肝胆胰外科杂...
  • 1篇实用肿瘤杂志
  • 1篇临床医学
  • 1篇中国误诊学杂...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17
  • 5篇2016
  • 1篇2015
  • 5篇2014
  • 3篇2013
  • 3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08
  • 4篇2007
  • 3篇2006
  • 1篇2002
3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成人型骶尾部巨大畸胎瘤1例及文献复习
2016年
骶尾部畸胎瘤是来源于尾骨的由3个胚层构成的先天性肿瘤,多见于婴幼儿患者,男女比例约1∶10,在成人中较为罕见,文献报道甚少。发生于成人中的多为腹腔内畸胎瘤,凸出于体外的巨大畸胎瘤甚为罕见。本文报道1例巨大外生型骶尾部畸胎瘤,并进行相关文献复习。
叶桃王会鹏龚梨峰王鑫陈文杰李雪松赵加应陈骏蔡元坤
关键词:畸胎瘤骶尾部成人
肛门手术包扎带
本实用新型属医疗器械领域,涉及一种肛门手术包扎带;该包扎带由腰部带、会阴部带、肛门伤口托和腹股沟带组成;所述的腰部带、会阴部带和腹股沟带依次连接,所述肛门伤口托设于会阴部带上,肛门伤口托根据肛周伤口位置可沿会阴部带上下滑...
赵加应蔡元坤
文献传递
一种多只实验鼠同时进行温热CO<sub>2</sub>气腹实验的装置
本发明属医学实验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只实验鼠同时进行温热CO<Sub>2</Sub>气腹实验的装置,其由医用CO<Sub>2</Sub>钢瓶,气体控制阀,一次性集尿袋,三通开关,压力表或血压计,智能加热器,温度计...
赵加应蔡元坤吕友
文献传递
参苓白术散对大肠癌患者回肠造口排便性状的影响研究
2023年
目的探讨参苓白术散对大肠癌根治加回肠造口患者大便性状、中医证候和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将复旦大学附属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普外科2020年11月—2022年6月收治的70例大肠癌根治加回肠造口术后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研究组给予常规普食+参苓白术散汤剂口服4周,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普食,观察2组治疗前及治疗2周、4周后造口大便性状Bristol分型、造口日总排便量、造口排便频率、造口袋更换频率、造口周围粪汁性皮炎发生情况、中医证候积分、肠黏膜屏障功能指标(血清D-乳酸、二胺氧化酶)和免疫功能指标(CD4^(+)、CD8^(+)、CD4^(+)/CD8^(+))变化,统计2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与治疗前比较,2组患者治疗2周和4周后造口大便性状逐步成形,造口日总排便量、造口排便频率、造口袋更换频率和造口周围皮炎发生例数逐步减少,中医主症和次症积分逐步降低,肠黏膜屏障功能和细胞免疫功能逐步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且研究组各指标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参苓白术散不仅能促进大肠癌根治加回肠造口患者大便成形,减少造口排便量和造口袋更换频率,便于造口管理,且能明显减轻症状,提高机体免疫力,保护肠道黏膜屏障功能。
赵加应倪文凯殷琛庆周彦雷卫爱沈家门王会鹏蔡元坤柯重伟
关键词:参苓白术散大肠癌手术回肠造口
D-乳酸作为肠梗阻量化指标的实验研究被引量:7
2007年
D-乳酸是细菌代谢、裂解的产物,血中D-酸的蓄积可能反映全身感染或某些胃肠道疾病时肠黏膜通透性的增高。文献报道认为,D-酸可作为新的血浆标志物应用于急性肠黏膜损害的早期诊断,并有将D-酸用于评价肠道屏障功能方面的报道。本研究尝试检测肠梗阻时血浆D-酸值的变化,以便为肠梗阻时的手术决策提供依据。
蔡元坤赵加应任重程明荣潘杰寥晓寰
关键词:D-乳酸肠梗阻肠黏膜通透性肠道屏障功能胃肠道疾病
奥美拉唑联合FOLFOX方案应用于结肠癌根治术后辅助化疗的疗效研究被引量:9
2015年
目的探讨质子泵抑制剂(PPI)奥美拉唑联合FOLFOX方案应用于Ⅱ、Ⅲ期结肠癌根治术后辅助化疗的疗效。方法研究2008--2009年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收治的Ⅱ、Ⅲ期结肠癌患者,将符合人组标准的98例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48例)和对照组(50例),均先行结肠癌根治术,术后标本进行常规病理检测和免疫组化检测V—ATPase蛋白的表达情况。研究组应用奥美拉唑联合FOLFOX方案化疗。对照组应用FOLFOX方案化疗,化疗期限为6个月,行8~12个疗程,随访疗效。结果采用统计学分析。比较两组化疗不良反应和术后2、3和5年无病生存率(disease—free survival,DFS)的差异。结果93例完成研究,5例失访,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分布基本平衡,研究组化疗的胃肠道反应不良反应低于对照组(χ^2=4.9246,P=0.026)。两组患者总体术后2、3和5年DFS分别为73%比60%(χ^2=1.7437,P=0.187)、62%比50%(χ^2=1.4075,P=0.235)、49%比40%(χ^2=0.8159,P=0.366),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肠癌组织中V—ATPase蛋白阳性表达率为71%(70/98),V—ATPase蛋白阳性表达患者中研究组和对照组术后2、3年DFS分别为75%比51%(χ^2=3.9708,P=0.046)、66%比40%(χ^2=4.3995,P=0.036),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术后2年和3年DFS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Ⅲ期结肠癌患者中研究组和对照组术后2年DFS分别为73%比47%(χ^2=4.5045,P=0.034),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术后2年DFS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PI联合FOLFOX方案应用于V.ATPase蛋白阳性表达结肠癌患者或Ⅲ期结肠癌患者术后辅助化疗可改善疗效,降低化疗胃肠道不良反应。
赵加应蔡元坤殷琛庆沈晨霞陈骏李小静舒维清
关键词:抗肿瘤联合化疗方案奥美拉唑无病生存
结直肠癌致急性梗阻内镜支架治疗后再手术临床观察被引量:7
2012年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致急性梗阻内镜支架治疗后再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对两家医院36例结直肠癌致急性梗阻患者行内镜支架治疗,观察内镜支架治疗的成功率、疗效和并发症;对30例患者内镜支架治疗后接受再手术治疗,手术前后血清CRP水平变化、血清ALB水平变化、肿瘤周围组织病理变化、肿瘤根治性切除率、吻合口一期吻合率、近端肠造口率、清扫淋巴结数、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肿瘤复发率和术后生存率等指标,与同期30例急诊手术组患者比较。结果 33例放置内镜支架成功,成功率91.7%,支架治疗后6-12小时肠梗阻缓解,血清CRP明显下降,血清ALB升高,肠管扩张明显缓解,肿瘤周围组织黏连水肿消退。两组患者术前血清CRP分别为(26.3±9.5)mg/L和(133.4±25.2)mg/L;血清ALB分别为(34.6±6.1)g/L和(28.4±5.8)g/L,肿瘤根治性切除率分别为73.3%(22/30)和36.7%(11/30);吻合口一期吻合率分别为81.8%(18/22)和36.4%(4/11);近端肠造口率分别为46.7%(14/30)和80.0%(24/30);清扫淋巴结数分别为(10.7±4.3)个/例和(6.4±2.5)个/例;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分别为(4.3±1.6)天和(5.6±2.2)天;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3.3%(4/30)和53.3%(16/30)。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结直肠癌致急性梗阻内镜支架治疗能迅速解除梗阻,再手术时全身情况和肿瘤局部环境明显改善,肿瘤根治性切除率升高,手术风险和术后并发症降低,疗效改善,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赵加应蔡元坤沈强程志俭何秉程明荣柴宇啸
关键词:结直肠肿瘤肠梗阻结肠镜检查手术后并发症
直肠类癌诊治分析(附27例病例报告)
2011年
目的分析直肠类癌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的27例直肠类癌患者的诊断方法、手术方式及生物学特性。结果本组直肠类癌患者直肠指检+肠镜活检正确诊断率可达92.6%。本组27例中17例行肛肿块局部切除术,2例行Dixon术,1例行Mile’s术,1例行TEM术,其余6例行ESD术。术后并发症发生率7.4%。27例患者其中25例得到随访,随访率92.6%,5年生存率85.7%。结论直肠类癌症状不典型,临床诊断率低,易误诊;直肠指检+肠镜病理为诊断直肠类癌首选方法,手术切除是治疗结直肠类癌的首选方法。
陈骏蔡元坤赵加应楚晓
关键词:直肠肿瘤类癌ESD
OrVil技术结合经肛拖出式切除在早期低位直肠癌腹腔镜保肛手术中的应用被引量:8
2014年
OrVil系统是一种将吻合器钉砧头与胃管相连装置,设计用于经口用胃管将钉砧头带入食管下切端,与残胃或空肠内吻合器吻合.我们借鉴OrVil装置作用原理,自2011年6月至2012年12月对6例早期低位直肠癌患者应用OrVil技术结合经肛拖出式切除行腹腔镜保肛手术,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赵加应蔡元坤程志俭陈骏殷琛庆朱卫平
关键词: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腹腔镜拖出式吻合器吻合
胆汁回输联合肠内营养在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减黄治疗中的应用被引量:3
2007年
目的:观察应用胆汁回输联合肠内营养对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减黄治疗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总结60例恶性梗阻性黄疸行姑息性减黄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胆汁回输组23例,单纯外引流组18例,内引流组19例,分别检测术前当天、术后第6、10天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总胆红素(TB)、血清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内毒素(ET)、肿瘤坏死因子(TNF-α)、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水平,比较3组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和治疗费用等指标。结果:①术后3组患者ALT、TH、ET、TNF-α、sIL-2R较术前明显降低,术后第6天胆汁回输组明显低于外引流组和内引流组,术后第10天内引流组与胆汁回输组无显著差异,但两组均低于外引流组(P<0.05)。②术后3组患者Alb和PA较术前明显升高,术后第6天胆汁回输组高于外引流组和内引流组,中术后第10天内引流组与胆汁回输组无显著差异,但两组均高于外引流组(P<0.05)。③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治疗费用胆汁回输组低于外引流组和内引流组(P<0.05)。结论:胆汁回输联合肠内营养符合生理.能更快地改善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减黄治疗后的营养状况,促进肝功能的恢复.减轻炎症反应.增强免疫力.降低并发症发生.减少治疗费用。胆汁回输联合肠内营养具有简单、安全、有效、价廉的临床应用价值。
赵加应蔡元坤程志俭任重廖晓寰徐火根程明荣李方明
关键词:胆汁回输肠内营养恶性梗阻性黄疸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