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帅

作品数:12 被引量:15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天文地球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4篇专利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8篇石油与天然气...
  • 3篇天文地球
  • 3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经济管理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理学

主题

  • 3篇流体
  • 2篇数值模拟
  • 2篇水合物
  • 2篇天然气水合物
  • 2篇牛蹄塘组
  • 2篇气水
  • 2篇气水合物
  • 2篇孔隙
  • 2篇孔隙结构
  • 2篇值模拟
  • 1篇等径
  • 1篇地质
  • 1篇地质条件
  • 1篇雪峰隆起
  • 1篇压力传感器
  • 1篇岩石
  • 1篇岩石薄片
  • 1篇岩心
  • 1篇页岩
  • 1篇应力敏感

机构

  • 12篇中国石油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

作者

  • 12篇赵帅
  • 4篇杨胜来
  • 3篇杨坤
  • 2篇田辉
  • 2篇李根生
  • 1篇姜振学
  • 1篇王秀宇
  • 1篇田守嶒
  • 1篇陈辉
  • 1篇陈浩
  • 1篇刘新月
  • 1篇章星

传媒

  • 2篇石油科学通报
  • 1篇天然气工业
  • 1篇石油钻探技术
  • 1篇中南大学学报...
  • 1篇西安石油大学...

年份

  • 2篇2025
  • 3篇2024
  • 4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12
  • 1篇2003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用于提高岩心利用率的装置、使用方法及其指导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提高岩心利用率的装置、使用方法及其指导方法,指导方法应用了提高岩心利用率的装置,该装置的使用方法使用了提高岩心利用率的装置,装置包括支撑部、修复部和取样部,支撑部具有作业空间;修复部设置在作业空间内,...
杨胜来赵帅刘宇博杨坤吴建邦胡江涛沈斌高鑫远王蓓东
P2P环境下基于贝叶斯网络的多案例库检索系统研究
现代企业在实际运营管理和发展壮大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通常较为复杂,需要多个领域的知识或者案例经验的支持,这使得企业内部各个部门之间甚至企业与其他企业之问的知识共享越来越频繁。本文结合现代企业实际网络环境,介绍了适合多案例库检...
赵帅
关键词:企业管理贝叶斯网络路由算法云计算平台
玛湖1井区致密砂砾岩储层物性特征及其对流体可动性的影响被引量:1
2023年
为深入研究玛湖1井区致密砂砾岩物性特征及其对流体可动性的影响,采用铸体薄片、扫描电镜、高压压汞、核磁共振-离心等实验方法,系统分析岩矿特征、物性、孔隙类型、孔隙结构、流体可动性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玛湖1井区致密砂砾岩储层平均孔隙度8.31%,渗透率3.46×10^(-3)μm^(2),上乌尔禾组储层渗透性和含油性好,排驱压力低,微米级孔喉充分发育,属于Ⅰ类储层;百口泉组储层孔隙含量高,亚微米级孔喉占优势,属于Ⅱ类储层;下乌尔禾组储层孔渗较低,排驱压力高,纳米级孔喉集中发育,属于Ⅲ类储层。岩心可动孔隙半径下限平均为0.069μm,可动流体饱和度平均为31.04%。流体可动性影响因素为物性、孔喉均质性、迂曲度、平均孔喉半径、最大孔径及胶结程度。研究结果为致密砂砾岩储层认识和有效开发提供了理论参考。
刘赛吴建邦周伟杨胜来甘博文赵帅赵彬彬
关键词:物性特征孔隙结构影响因素
旋转空化喷嘴结构优化设计及涡旋特性分析被引量:5
2023年
为提升高压水射流破碎开采天然气水合物的效率,优化设计一种旋转空化射流喷嘴。利用计算流体力学方法探究不同叶轮数、叶轮加旋角度、入口速度和出口围压对旋转空化射流特性的影响规律,对比分析旋转空化射流和收缩-扩张型空化射流的流场分布规律、涡旋特性及天然气水合物沉积物的破碎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叶轮加旋角度对旋转空化射流的影响明显比叶轮数的影响大,叶轮数及叶轮加旋角度的优化值分别为3个和360°;在喷嘴结构固定的情况下,提高入口速度能获得空蚀及射流冲蚀能力更强的旋转空化射流,而围压升高则会弱化流场中空化云的初生与发展;旋转空化射流因兼具正向冲击、径向张力及周向剪力和“梭形”空化云特点,较收缩-扩张型空化射流有更优的破岩效果;叶轮旋转效应所产生的中心涡使得旋转空化射流的涡结构更加复杂,流场中更易形成“负压”区以提升射流的空蚀能力。
武晓亚张逸群赵帅李根生
关键词:天然气水合物涡旋数值模拟
应力敏感性测量系统、测试方法及其曲线的绘制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应力敏感性测量系统、测试方法及其曲线的绘制方法,应力敏感性测量系统包括应力加载装置、流体输入管路、流体输出管路和数据采集装置,应力加载装置具有加载腔以及与加载腔连通的注入通道和注出通道,加载腔用于盛放岩样...
杨胜来赵帅刘宇博杨坤吴建邦胡江涛沈斌高鑫远王蓓东
黔北地区复杂构造区下古生界页岩气成藏地质条件及勘探方向
2025年
黔北地区下古生界发育多套富有机质页岩层系,具有良好的页岩气勘探前景,但区内构造展布复杂、页岩储层品质差异较大,且保存条件认识尚浅,制约了该区页岩气的高效勘探开发。为了深入认识上述因素对区内页岩气勘探开发的影响,以黔北地区奥陶系五峰组—志留系龙马溪组和寒武系牛蹄塘组页岩为研究对象,系统梳理了研究区2套海相页岩的沉积及地球化学特征、储层孔隙结构及储集能力特征以及保存条件等,明确了2套海相页岩成藏条件差异,指出了页岩气有利勘探方向。研究结果表明:①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以深水陆棚相硅质页岩、碳质页岩为主,有机质丰度高,有机质类型好,该套页岩分布局限于残留向斜内,热演化程度适中,物性好,有机质孔隙发育;②牛蹄塘组页岩分布范围广,热演化程度高,物性差,储集空间以无机孔为主;③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的顶底板条件良好,页岩气富集主要受控于构造变形强度,其中遵义—南川断裂东侧的向斜东翼构造变形较弱,是页岩气勘探有利区;④牛蹄塘组页岩的底板条件整体较差,热演化程度相对适中的古隆起区域、发育硅质岩底板的构造弱变形区是页岩气勘探有利区。结论认为,研究成果明确了区内下古生界页岩气成藏地质条件,并指出了页岩气勘探开发有利区,为盆外复杂构造区页岩气的勘探指明了方向,有助于此类页岩气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刘达东田辉范青青唐梓俊陈祎冯霞杜威姜振学赵帅张子亚
关键词:复杂构造区牛蹄塘组
显微冷热台装置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显微冷热台装置,包括:测试台,具有相对设置的测试腔和观测结构,所述测试腔内能放置待测样品;温度控制机构,具有位于所述测试腔内的多个加热结构,多个所述加热结构朝向所述待测样品设置,多个所述加热结构能形成不同...
刘达东唐梓俊赵帅范青青李一鸣许名扬王亚博陈辉
黔北地区下古生界页岩有机质孔隙结构特征及三维重构
2025年
页岩的孔隙作为页岩气的主要储集空间,其结构特征直接决定了气体的赋存状态、富集程度及渗流机制。然而页岩气储层中有机孔的结构十分复杂,非均质性强裂,制约了储层的精细评价和动态开发。为明确我国南方下古生界页岩储层有机孔的三维结构特征,本文以黔北地区寒武系牛蹄塘组和志留系龙马溪组两套富有机质页岩为研究对象,针对这两套热成熟度差异显著的页岩层系,本研究综合运用有机质提取、低温氮气吸附以及聚焦离子束扫描电镜(FIB-SEM)三维重构技术,系统表征了两套页岩有机孔的微观结构特征,并且基于氮气吸附和FIB数据,分别利用FHH和盒子计数模型评估了不同尺度下有机孔的孔隙结构复杂程度。研究结果表明,中等热成熟度的龙马溪组页岩(等效镜质体反射率R_o=2.1%~2.8%)有机孔十分发育,孔隙形态以气泡状、海绵状团簇为主,孔径主要介于200~450 nm,具有较高的比表面积(133.9~159.5 m^(2)/g)和孔体积;与之相比,过成熟的牛蹄塘组页岩(R_o=3.0%~3.8%)有机孔的孔径较小(r=10~140nm),其形态多呈不规则状或狭缝状,比表面积(30.9~31.4m^(2)/g)和孔体积较低。三维孔隙网络建模显示,在龙马溪组页岩中,有机孔孤立分布,连通性差,大孔(r>140 nm)贡献了总孔隙体积的70%。牛蹄塘组页岩由于热演化程度较高,有机质发生缩聚形成微裂缝,提高了大孔(r>150 nm)之间的连通性;而小孔呈孤立分布,孔隙之间的连通性差,小孔贡献了总孔隙体积的64%。另外,两套页岩的有机孔分形表征显示,牛蹄塘组页岩的大孔具有更高的分形维数(D_(2)=2.37~2.78),表明其孔隙结构更为复杂;而龙马溪组页岩有机孔的形态相对规则,这主要受有机质热演化程度控制。该研究不仅为不同热成熟度页岩的三维孔隙结构演化机制提供了系统认识,还为黔北地区页岩气储层评价和渗流开发提供了理论依据。
范青青刘达东许名扬蒋欣怡陈祎冯霞杜威刘冀蓬唐梓俊赵帅
关键词:孔隙结构孔径分布非均质性
埕岛中心二号消防生活平台振动控制技术研究
在对现有资料进行充分分析并基本掌握了消防生活平台的结构特点和振动现状的基础上,通过理论分析,对消防生活平台的力学模型和动态特性进行深入研究;对可能发生的导管架和桩的相对运动和碰撞现象以及它们对消防生活平台振动的影响进行了...
赵帅
关键词:现场测试模型试验
雪峰隆起西缘下寒武统牛蹄塘组斜坡相海相页岩有机质富集机制被引量:1
2024年
中上扬子地区在早寒武世沉积了一套富有机质页岩层系,是该地区页岩气勘探的优选层位之一,揭示该套富有机质页岩形成机制对于准确认识海洋生物环境系统与地球资源内在联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雪峰隆起西缘下寒武统牛蹄塘组斜坡相海相页岩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其沉积古环境特征,揭示了斜坡相海相页岩有机质富集主控因素。结果表明,研究区牛蹄塘组有机质丰度高,下段TOC整体要高于上段。沉积地球化学分析显示,研究区牛蹄塘组页岩整体具有高古生产力水平,处于贫氧—厌氧甚至硫化的强还原环境,沉积晚期较早期还原程度逐渐降低。牛蹄塘组页岩整体处于中等滞留环境,因处于斜坡带,陆源碎屑输入程度较低,且热液活动相对较弱。牛蹄塘组有机质富集主要受控于古氧化还原条件,但上升洋流作用为有机质富集奠定了基础。牛蹄塘组沉积早期,上升洋流带来的营养元素促进了初级生产力,造成藻类生物勃发并引发后续的细菌硫酸盐还原作用(BSR)和海水缺氧硫化;牛蹄塘组沉积晚期,水体逐渐变浅,还原程度下降导致有机质丰度较早期要偏低。成果对深化海相富有机质页岩形成机理认识具有重要意义。
刘达东赵帅田辉陈祎冯霞尹巍范青青许名扬杜威
关键词:寒武系牛蹄塘组古海洋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