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希涛

作品数:155 被引量:1,967H指数:27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中国地质调查局科研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生物学水利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40篇期刊文章
  • 12篇会议论文
  • 3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53篇天文地球
  • 7篇生物学
  • 4篇水利工程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文化科学
  • 1篇兵器科学与技...

主题

  • 34篇第四纪
  • 22篇全新世
  • 20篇西藏纳木错
  • 18篇地质
  • 17篇更新世
  • 14篇青藏高原
  • 14篇湖相沉积
  • 14篇冰川
  • 14篇冰期
  • 13篇湖相
  • 12篇青藏
  • 12篇古气候
  • 12篇测年
  • 11篇隆升
  • 10篇新生代
  • 10篇盆地
  • 10篇湖面变化
  • 10篇藏北高原
  • 9篇同位素
  • 9篇晚更新世

机构

  • 135篇中国科学院
  • 111篇中国地质科学...
  • 20篇中国科学院地...
  • 16篇中国地质大学...
  • 14篇福建师范大学
  • 13篇西藏自治区国...
  • 10篇中国地震局
  • 6篇国土资源部
  • 6篇三峡大学
  • 5篇南京大学
  • 4篇中国地质博物...
  • 3篇东华理工大学
  • 3篇天津地质矿产...
  • 3篇四川师范学院
  • 3篇中国科学院南...
  • 3篇天津市地质矿...
  • 3篇天津华北地质...
  • 2篇中国地质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地...
  • 2篇中国科学院植...

作者

  • 155篇赵希涛
  • 60篇吴中海
  • 42篇胡道功
  • 33篇朱大岗
  • 29篇吴珍汉
  • 26篇马志邦
  • 20篇孟宪刚
  • 19篇邵兆刚
  • 19篇叶培盛
  • 18篇张永双
  • 15篇刘琦胜
  • 14篇王建平
  • 13篇赵元艺
  • 12篇冯向阳
  • 11篇王绍鸿
  • 10篇杨朝斌
  • 10篇张耀玲
  • 9篇曲永新
  • 8篇郑绵平
  • 8篇江万

传媒

  • 26篇地球学报
  • 24篇第四纪研究
  • 17篇地质学报
  • 14篇地质通报
  • 12篇地质力学学报
  • 6篇冰川冻土
  • 5篇中国科学(B...
  • 4篇科学通报
  • 4篇矿床地质
  • 3篇现代地质
  • 3篇地质论评
  • 3篇地质科学
  • 2篇地震地质
  • 2篇中国地质
  • 2篇中国科学院地...
  • 1篇吉林大学学报...
  • 1篇水文地质工程...
  • 1篇海洋科学
  • 1篇福建师范大学...
  • 1篇地球科学进展

年份

  • 1篇2023
  • 3篇2022
  • 1篇2021
  • 5篇2020
  • 3篇2019
  • 4篇2018
  • 2篇2017
  • 3篇2016
  • 3篇2015
  • 3篇2014
  • 2篇2013
  • 6篇2012
  • 3篇2011
  • 8篇2010
  • 3篇2009
  • 8篇2008
  • 12篇2007
  • 9篇2006
  • 7篇2005
  • 10篇2004
15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西藏纳木错湖相沉积的铀系年代学研究被引量:44
2002年
纳木错是西藏海拔最高的大湖 ,位于藏北内流区东南部。研究中应用铀系全溶样品的等时线技术所测定的纳木错西北岸 3个剖面的 8个富含碳酸盐湖相沉积物样品的年龄。其实验程序是 :先按矿物的粒径将样品分成若干子样品 ,全溶子样品并分别测试它们的2 3 0 Th/ 2 3 2 Th和2 3 4 U/ 2 3 2 Th比值 ,然后通过年龄等时线来校正由碎屑物带来的初始钍的影响 ,从而避免了常用的稀酸淋滤法难于验证的同位素分馏问题。测试结果显示 ,在等时线上所有数据都有良好的线性关系 ,表明所获得的年龄数据是合理的。由此可以初步认为 ,纳木错拔湖 4 7.5m以上的高位湖相沉积 ,形成于 90 .7± 9.9~ 71.8± 8.5kaBP间的晚更新世早期 ;而在拔湖 4 2 .8m、2 7.7m、2 3m、17m和 10 .7m的第六、五、四、三和二级阶地 ,则分别形成于 5 3.7± 4 .2kaBP、4 1.2± 4 .7kaBP、35 .2± 3.0kaBP、32 .3± 4 .4kaBP和 2 8.2± 2 .8kaBP左右的晚更新世中晚期。
马志邦赵希涛朱大岗吴中海
关键词:西藏纳木错湖相沉积同位素
喜马拉雅山脉东段空布岗峰东麓的第四纪冰川作用序列及其初步的年代学约束被引量:5
2008年
野外调查表明,喜马拉雅山脉东段的空布岗峰东麓晚第四纪期间至少发育了4套冰碛物.初步的U系和热释光(TL)测年结果表明,该区最早的冰川作用出现在MIS6(深海氧同位素阶段)之前,并可能是该区规模最大的一次冰川作用过程.最近一次显著的冰川作用出现在倒数第二次冰期,其时代约为160.9~109.0kaBP或略早,大致对应MIS6,其中至少包含了两个阶段.最近的两次冰川作用分别发生于末次冰期和全新世期间,其中包含了多个次一级的冰川波动.
吴中海张永双赵希涛马志邦叶培盛
关键词:第四纪冰川作用
念青唐古拉山脉西段第四纪冰川作用被引量:34
2002年
在念青唐古拉山脉西段南北两麓及切割山脉的各沟谷中 ,分布着 3套更新世冰川沉积物。在本区最长的现代冰川———西布冰川的前端 ,也分布着 3组全新世冰川沉积物。根据这些冰川沉积物的地层层序和冰川与湖泊沉积物的电子自旋共振 (ESR)、U系等时线和光释光 (OSL)年龄测定结果 ,本文将念青唐古拉山脉西段所发生的 3次更新世冰川作用 ,分别命名为宁中冰期、爬然冰期和拉曲冰期 ,并与青藏高原的邻近地区进行了对比。各次冰期的冰川性质分别为大型山麓冰川、中小型山谷冰川和小型山谷冰川。全新世时期 ,现代冰川也有新冰期和小冰期的两次冰川前进。近期冰川则发生了明显的后退。本文还根据念青唐古拉山脉两麓冰前期、历次冰期和现代砾石层的砾石岩性及其与山脉各构造层岩性组成的对比 。
赵希涛吴中海朱大岗胡道功
关键词:念青唐古拉山脉第四纪冰川作用山脉隆升更新世
西藏纳木错晚更新世以来的湖泊发育被引量:52
2002年
位于藏北高原东南部的纳木错是西藏面积最大 (192 0km2 )的湖泊和海拔最高 (4718m)的大湖。 19条剖面的水准测量结果表明 ,在纳木错沿岸 ,发育了拔湖 1.5~ 8.3m、8.3~ 15 .6m、14 .0~ 19.9m、18.7~ 2 5 .8m、2 6 .0~ 36 .9m和 38.3~4 7.6m等 6级湖岸阶地和拔湖 4 8m以上 (最高至 139.2m)的高位湖相沉积 ;在拔湖 2 7m以下 ,发育多达 8~ 30条的湖岸堤 ;而一条明显的湖蚀凹槽则集中出现在拔湖 17.5m~ 19.8m的高度上 ,与纳木错和仁错的分水垭口的高度相当。纳木错沿岸7个剖面中的 12个和邻近湖泊的 3个富含碳酸盐的湖相或湖滨相沉积的铀系全溶样品的等时线年龄测定结果表明 ,高位湖相沉积形成于 90 .7± 9.9kaBP至 71.8± 8.5kaBP的晚更新世早期 ,第六、五、四、三和二级阶地分别形成于 5 3.7± 4 .2kaBP、4 1.2± 4 .7~ 39.5± 3.0kaBP、35 .2± 3.0kaBP、32 .3± 4 .4kaBP和 2 8.2± 2 .8kaBP的晚更新世中晚期 ,而与湖蚀凹槽相当的湖滨相沉积则稍早于 2 9.3± 2 .7kaBP。因此 ,本文将纳木错的发育划分为 90~ 4 0kaBP间的羌塘古大湖 ,4 0~ 30kaBP间的外流湖和 30kaBP以来的纳木错等 3大阶段。在古大湖阶段 ,包括纳木错、色林错等藏北高原东南部的一大批现代大中型湖泊 ,是互相连通的一个大湖 ,?
赵希涛朱大岗吴中海马志邦
关键词:西藏纳木错晚更新世湖泊
青藏高原第四纪泛湖期与古气候
2005年
郑绵平袁鹤然赵希涛刘喜方
关键词:青藏高原第四纪古气候腾格里沙漠高湖面卫星照片
念青唐古拉山中段第四纪冰期划分被引量:22
2002年
念青唐古拉山脉呈NE和近EW走向 ,其主脊海拔 6 0 0 0~ 70 0 0余米 ,第四纪冰川活动强烈。根据第四纪地层剖面、地层层序、地质地貌特征及其相互接触关系 ,在念青唐古拉山中段可清晰地划分出 3期冰期 ,从新到老依次为 :拉曲冰期Q3 、爬然冰期Q2~ 3 、宁中冰期Q2~ 1。每次冰期及间冰期沉积物中的砾石及其岩性、砾态、沉积厚度、风化程度等都有明显区别。另外 ,还对老冰期与冰碛层。
朱大岗赵希涛孟宪刚吴中海邵兆刚冯向阳刘琦胜
关键词:第四纪冰期划分冰川活动砾岩风化程度
四川攀枝花昔格达组下伏砾石层成因和时代探讨与古金沙江河谷发育被引量:25
2008年
本文主要描述和讨论了四川省攀枝花市沿金沙江分布、并以炳草岗地龙箐剖面为代表的昔格达组湖相沉积下伏的砾石层的沉积特征及其河流相成因。根据前人对昔格达组湖相沉积的磁性地层学研究结果,为4.2/3.28~2.6/2.12/1.78MaBP的上新世中、晚期或至早更新世早期,表明其下伏厚达50m的砾石层的形成时代约为4.2~4.5/5MaBP的上新世早期。早上新世金沙江河流相砾石层在接近金沙江谷底位置的发现,表明金沙江很早就已经从青藏高原主夷平面下切了2000m以上、已在接近其现今谷底的位置上存在。这对于探讨古金沙江的河谷发育及其与青藏高原隆升的关系,具有重要的指示意义。
赵希涛胡道功张永双
关键词:上新世河流相砾石层青藏高原隆升
念青唐古拉山西布冰川区的冰碛层被引量:25
2002年
念青唐古拉山西布冰川区冰碛物的研究表明 ,在 70 0~ 5 0 0kaBP以来的更新世期间经历了 3次冰期 ,全新世期间经历了 2次冰期和 1次寒冷期 ,形成了可以与青藏高原及邻区相对比的冰碛物系列 ,指示了念青唐古拉山至少自中更新世以来一直处于冰冻圈中。冰碛物中砾石成分的规律性变化反映了念青唐古拉山第四纪期间处于强烈隆升状态 ,冰碛物是盆地同伸展断陷期的堆积物。根据冰碛物与念青唐古拉山南东麓正断层间的关系可以得出 :中更新世以来构成念青唐古拉山南东麓正断层带的主要断层 (F2 )的平均垂直活动速率为 0 .5~ 1.2 5mm/a ,左旋走滑活动速率和相应的垂直活动速率基本上是
吴中海赵希涛朱大岗吴珍汉
关键词:冰期正断层更新世冰碛层
中国全新世大暖期鼎盛阶段的气候与环境被引量:157
1993年
本文根据孢粉、古土壤、古湖泊、冰芯、考古、海面等变化,重建了全新世大暖期鼎盛阶段(7.2—6.0kaBP)的气候与环境。恢复了大暖期盛期的植被带、气温、降水以及海面变化等。认为其时华南温度比今高1℃,长江流域高2℃,华北、东北以及西北可能高3℃,青藏高原南部达4—5℃,冬季升温幅度更大于年平均温度。百年级的增暖相伴夏季风的扩张和冬季寒潮的衰退,植被带北迁西移,内蒙、新疆、青海和西藏普遍出现高湖面指示着降水量有较大幅度的增长。中国东部则在6.5—5.0kaBP间出现全新世中的最高海面,约高于现今1—3m,导致沿海地区约7×10~4km^2被海水所淹,达到全新世最大海侵范围。
施雅风孔昭宸王苏民唐领余王富葆姚檀栋赵希涛张丕远施少华
关键词:全新世气候变化
河南荥阳孤柏嘴黄土剖面磁性地层学初步研究被引量:8
2001年
河南荥阳孤柏嘴黄土剖面古地磁研究表明 B/ M界线位于 S8上部 (剖面 1 1 9.4 m处 ) ,80多米厚的马兰黄土中发现 4层弱发育的古土壤。古地磁研究结果为邙山黄土地层的划分提供了重要的时间控制 ,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穿黄工程的设计提供了重要的基础 。
杨革联赵希涛朱日祥曲永新孙镇城秦祖淼
关键词:古地磁南水北调黄土剖面磁性地层学
共16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